付費限定

〈被愛〉(被所有人期盼的母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讀故事的時候,總是容易從故事情節裡尋找一些跟生活相關聯的細節,常常容易對號入座了進去。像「母愛」一而再的,再而三不斷被延伸到所有人的心裡,有些人有了「母愛創傷」,有些人則是指控著母愛裡的「情緒勒索」,所有原生的、從母親身上染進自己體內的灰澀,總是那麼不著痕跡地啃蝕自己,分不清自己到底「要」還是「不要」母愛?說不出口究竟要母親如何拿捏自己心裡渴求的、企盼的究竟要給到哪一個刻度才算完美?

本能的。在缺口處,得找一個東西填補;在滿溢處需要挖開一個洞,流出那些已經無法負荷、名為愛,而被稱為勒索的壓迫。

故事多半是這樣發展的:得不到母愛的,總是渴望名為「家」的所在,想著「我一定可以建立起自己所期待的、家的樣貌」(潛台詞是:我一定可以比我媽能成為更好的媽媽,建立好自己的家)而那些感到母愛是種勒索的,往往成了另一個給不了那麼多愛的母親,創造出下一段母愛創傷的故事。(只要不適量的母愛,好像都是傷害?)

到底,我們期待母親或者自己成為什麼?

〈被愛〉
寂寞是爬上床頭的夜色
雙人床努力維持平衡
年輕時的那個女孩
現在是如年少春夏的綻放
還是染著家的繽紛苦澀

沉默是維持平和的選擇
客廳的影子大口吞噬
美麗的童話故事
藏滿沒有上演的裂痕
誰一開口都成為瓦解的可能

孩子在屋裡長成下一個
侵占愛的猛獸
在需索無度的暴力中嘶吼
是妳讓我變成我討厭的我

女孩再度演出
唱著童話等待被愛的角色
青春的色彩調成濃烈信仰
塗在穿出子宮的新生

渴望是對家最殘忍的形容
被愛是對母親最嚴格的指控
體貼是對父親最簡單的要求
孩子是最難被阻止的衝動

女人看見自己青春的午後
那個少年殷切的伸手
如果她沒有回應他的笑容
是不是就不會製造出
那些暴力索討著愛
和那個跟她一樣
複製貼上的被愛

被所有人期盼的母愛

20200830寫於iPhone備忘錄,呼應一下沈信宏《歡迎來我家》中的〈最愛〉,#每次運動來點詩

每回聽見誰用著一種潛藏著「想要證明些什麼(或者還帶點報復的口吻)」說起那些從家而生、未曾被滿足、渴望被愛的對話,後面總是接著:「我一定要擁有自己的家。」總讓人心裡發冷了起來,那些沒有人發現的,像看著同樣輪回的開端就正要展開。

「一個自己的家」或者「被母親愛(正確且是自己期盼的)」怎麼就這麼像宿疾一樣終生擺脫不掉?好像只要「有了自己的家」,一切的創傷都能被治癒?是否屆時終於懂了母親的愛或者不愛不再那麼重要?

幸運的是,有些人終於能懂「母愛」也許曾經是整個人生的追求,但不會是一輩子的期盼,即使怎麼都得不到那份渴望的愛,自己也能長成更好的人;不幸的是,千瘡百孔的靈魂總是徘徊在「我為什麼都得不到妳的愛」「為什麼妳都不懂怎麼愛」「為什麼妳讓我變成現在的我連我自己都不愛」⋯⋯而始終等不到母親的回應。

我始終不相信這世界有所謂「與生俱來」的「母愛」,那些從書裡、戲裡、小說及任何形式去彰顯「母親是個多麼偉大」的說法,總是一再一再地受到所有得不到的質疑,甚至連已經是母親的女人,都拿著這偉大的形象,套往自己的身上,好像自己稍微出了差錯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母親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活在被期待的角色中揉捏自己的形狀,卻怎麼也捏不出讓所有人滿意的樣貌。有些母親就這麼折著自己塞進其他人的期待裡,有些則是張牙舞爪的要求自己需要被解放,而大部分的母親,心裡應該還是住著那個在她們還沒成為母親時的女孩,一樣期待著被愛。

圖:20110804旗山家常味,Canon EOS 5D Mark II(好像應該來整理照片,都找不到可以搭的圖XD)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2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接案人生不下班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6K會員
883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5
後來我從大量網路ID中脫逃。沒有社群網站的連結、不以社群網站社交,似乎是自找麻煩地讓自己失去了友情與他人漸行漸遠而變得再不熟悉!卻讓那些不用社群聯繫的關係更加鮮明!像戀人一樣,分手了就解除關係,再不用看著別人的日子,感覺自己唐突地總是像個局外人!
Thumbnail
2023/05/15
後來我從大量網路ID中脫逃。沒有社群網站的連結、不以社群網站社交,似乎是自找麻煩地讓自己失去了友情與他人漸行漸遠而變得再不熟悉!卻讓那些不用社群聯繫的關係更加鮮明!像戀人一樣,分手了就解除關係,再不用看著別人的日子,感覺自己唐突地總是像個局外人!
Thumbnail
2023/05/03
寫著那些呢喃著情愛的字句,有時是想起了那些戀人絮語,時而滿心甜蜜,時而裝作自己剛經歷過痛進骨子裡的別離,時而又毫無對象地像唱歌那樣,融入一場愛情的戲碼,希望哪日有個對象可以讓自己哼著那些或甜或酸或苦的情歌!
Thumbnail
2023/05/03
寫著那些呢喃著情愛的字句,有時是想起了那些戀人絮語,時而滿心甜蜜,時而裝作自己剛經歷過痛進骨子裡的別離,時而又毫無對象地像唱歌那樣,融入一場愛情的戲碼,希望哪日有個對象可以讓自己哼著那些或甜或酸或苦的情歌!
Thumbnail
2023/04/23
後來終於承認體內沒有內建「才華」這種東西。時而慌忙焦慮,時而害怕擔心,時而在戀情裡玩著妳往前而我追得氣喘吁吁,始終拽著那句「妳太好了,我配不上妳」沒有說出口;始終都在戀情的故事裡,像是點綴又像是多餘的贅字。
Thumbnail
2023/04/23
後來終於承認體內沒有內建「才華」這種東西。時而慌忙焦慮,時而害怕擔心,時而在戀情裡玩著妳往前而我追得氣喘吁吁,始終拽著那句「妳太好了,我配不上妳」沒有說出口;始終都在戀情的故事裡,像是點綴又像是多餘的贅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深嘔)哇,有好多關於生存的情緒和議題夾雜在母女之間,媽媽跟你之間走的是太陽神經叢和臍輪的習題,關於自我認知、表達及展現自信(整個太陽神經叢緊縮了起來,感到非常有壓力)呼吸也無法拉長,充滿了緊張和對於生存的恐懼感,而把自己縮的好小、好小。(噢!原來我正在經歷媽媽的特質!)媽媽因為對生存有著許多的恐懼
Thumbnail
(深嘔)哇,有好多關於生存的情緒和議題夾雜在母女之間,媽媽跟你之間走的是太陽神經叢和臍輪的習題,關於自我認知、表達及展現自信(整個太陽神經叢緊縮了起來,感到非常有壓力)呼吸也無法拉長,充滿了緊張和對於生存的恐懼感,而把自己縮的好小、好小。(噢!原來我正在經歷媽媽的特質!)媽媽因為對生存有著許多的恐懼
Thumbnail
母親的不斷索愛,是否也讓妳曾有過**“無論我如何做,如好討好,媽媽總是對我永遠都不滿意,她是不是不愛我?”的感受呢?**妳是否也曾有想過或實際行動跟母親反抗過,表面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有種無法言喻複雜感受,如同作者以下所述嗎? ●自責——「媽媽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居然還和她對抗。」 ●羞恥——「我這麼
Thumbnail
母親的不斷索愛,是否也讓妳曾有過**“無論我如何做,如好討好,媽媽總是對我永遠都不滿意,她是不是不愛我?”的感受呢?**妳是否也曾有想過或實際行動跟母親反抗過,表面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有種無法言喻複雜感受,如同作者以下所述嗎? ●自責——「媽媽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居然還和她對抗。」 ●羞恥——「我這麼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活在被期待的角色中揉捏自己的形狀,卻怎麼也捏不出讓所有人滿意的樣貌。有些母親就這麼折著自己塞進其他人的期待裡,有些則是張牙舞爪的要求自己需要被解放,而大部分的母親,心裡應該還是住著那個在她們還沒成為母親時的女孩,一樣期待著被愛。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活在被期待的角色中揉捏自己的形狀,卻怎麼也捏不出讓所有人滿意的樣貌。有些母親就這麼折著自己塞進其他人的期待裡,有些則是張牙舞爪的要求自己需要被解放,而大部分的母親,心裡應該還是住著那個在她們還沒成為母親時的女孩,一樣期待著被愛。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 . . . . . . . .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 . . . . . . . .
Thumbnail
後來才想起,女孩兒/女人們還缺乏某一種「相信自己能被愛」的能力,最常忘記的是無論如何自己還能被自己愛的能力。寫給我命中每一個女人。我愛過的那些。(親人的、友情的、愛情的。)不煩,妳還有我。(妳也還有妳自己!)
Thumbnail
後來才想起,女孩兒/女人們還缺乏某一種「相信自己能被愛」的能力,最常忘記的是無論如何自己還能被自己愛的能力。寫給我命中每一個女人。我愛過的那些。(親人的、友情的、愛情的。)不煩,妳還有我。(妳也還有妳自己!)
Thumbnail
成為一個女人的孩子,特別是女兒,需要具備的不是多麼優秀的才能,也不是多麼體貼的善解人意,也許只需要一種不與母親的彆扭一起糾結的能力。
Thumbnail
成為一個女人的孩子,特別是女兒,需要具備的不是多麼優秀的才能,也不是多麼體貼的善解人意,也許只需要一種不與母親的彆扭一起糾結的能力。
Thumbnail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有一種深層情緒很難以表達,也難以面對,更難以平復。 或許有很多的母親會體會到這樣的愛的方式, 一種掏空的感受。 有些人愛人的方式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深深的投入在其中,非常地享受又同時莫名的感到內心傷心, 因為不斷的給不斷的照顧他人, 總是用「沒關係」「我不用」「你好就好了」的想法 帶著宗教殉
Thumbnail
有一種深層情緒很難以表達,也難以面對,更難以平復。 或許有很多的母親會體會到這樣的愛的方式, 一種掏空的感受。 有些人愛人的方式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深深的投入在其中,非常地享受又同時莫名的感到內心傷心, 因為不斷的給不斷的照顧他人, 總是用「沒關係」「我不用」「你好就好了」的想法 帶著宗教殉
Thumbnail
是什麼理由讓「母愛」這個議題沒有消減的一直被討論著?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們不斷無時無刻被提醒:「妳一定是愛孩子的」?卻讓那些被母愛勒索的孩子逃也似的不想提起母親,也讓那些感受不到母愛的孩子永遠待在母愛創傷裡?
Thumbnail
是什麼理由讓「母愛」這個議題沒有消減的一直被討論著?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們不斷無時無刻被提醒:「妳一定是愛孩子的」?卻讓那些被母愛勒索的孩子逃也似的不想提起母親,也讓那些感受不到母愛的孩子永遠待在母愛創傷裡?
Thumbnail
在孕育一個嬰兒的十個月以前,母親仍然是一位女人,這個女人跟其他男人一樣,都有著自己的夢想、自我不滿、自戀、創傷……但就在開始懷孕時,身體荷爾蒙的改變、或家庭結構的變化、或女人自己的心態調整,都使得她的心神浸泡於這個胎兒的未來中:她天天在做一些白日夢,也許關係孩子未來的樣子、要穿怎樣的衣服、要學點什麼
Thumbnail
在孕育一個嬰兒的十個月以前,母親仍然是一位女人,這個女人跟其他男人一樣,都有著自己的夢想、自我不滿、自戀、創傷……但就在開始懷孕時,身體荷爾蒙的改變、或家庭結構的變化、或女人自己的心態調整,都使得她的心神浸泡於這個胎兒的未來中:她天天在做一些白日夢,也許關係孩子未來的樣子、要穿怎樣的衣服、要學點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