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以母愛之名 Ch.2】媽媽當然「愛」小孩,以自己理想的樣子來「愛」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在Ch.1裡,我試著指出母親與她孩子間的關係,應該由她在心理上把小孩置放的距離來定義。因此,在一種生物的本能式早期關係裡,孩子其實不是另一個人,他或她是母親自身/母親被嬰孩子占據了,二人(身—心理上)同為一體,沒有距離。

沒有距離的情感,即使再濃厚,我們最好仍不要把之稱為「愛」,因為「愛」是獨立的個體愛著另一個獨立的個體,兩者之間有著適當的距離。所以從精神分析裡頭,我們將會得出一個觀點:「母愛」中的愛,不符合「愛」的定義,它在生物學上是超出了「愛」的一種封閉式關係。

但人不只是動物,不論「母愛」再如何有著生物的性質(一般籠罩新手媽媽的頭幾個月),我們仍然要討論由它所衍生的心理學性質。而事實上,是心理學性質的「母愛」,才造就了延續至孩子成年以後的那種「以母愛之命」的「沒有距離式關係」。

生物的「母愛」是如何衍生至心理的「母愛」的呢?我們得去問問母親的潛意識理想。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8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4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1/06/17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2021/06/17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2021/06/03
今天是【以母愛之名】系列的結束。在Ch.5我們把「母愛」及「父愛」反過來,談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何發展的。我們了解到「子孝」其實是一種對母(父)愛的原初認同,它是一步一腳印,經過教育與引導,才可能發展成為「子愛」,一種成熟的愛。
Thumbnail
2021/06/03
今天是【以母愛之名】系列的結束。在Ch.5我們把「母愛」及「父愛」反過來,談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何發展的。我們了解到「子孝」其實是一種對母(父)愛的原初認同,它是一步一腳印,經過教育與引導,才可能發展成為「子愛」,一種成熟的愛。
Thumbnail
2021/05/20
「愛」,是爸爸媽媽塞到孩子嘴巴的 人類是很會「詮釋」的動物,我們看到小寵物願意吃我們準備的飯,看到牠吃飯時開心的臉,而且彷彿享受我們的撫摸時,便會說小寵物很愛自己。——許多母親認為孩子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她們不過是看到孩子在她懷中睡覺,會緊握放到手掌的手指,在吃奶後定睛看著自己,就說這是愛。
Thumbnail
2021/05/20
「愛」,是爸爸媽媽塞到孩子嘴巴的 人類是很會「詮釋」的動物,我們看到小寵物願意吃我們準備的飯,看到牠吃飯時開心的臉,而且彷彿享受我們的撫摸時,便會說小寵物很愛自己。——許多母親認為孩子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她們不過是看到孩子在她懷中睡覺,會緊握放到手掌的手指,在吃奶後定睛看著自己,就說這是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活在被期待的角色中揉捏自己的形狀,卻怎麼也捏不出讓所有人滿意的樣貌。有些母親就這麼折著自己塞進其他人的期待裡,有些則是張牙舞爪的要求自己需要被解放,而大部分的母親,心裡應該還是住著那個在她們還沒成為母親時的女孩,一樣期待著被愛。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活在被期待的角色中揉捏自己的形狀,卻怎麼也捏不出讓所有人滿意的樣貌。有些母親就這麼折著自己塞進其他人的期待裡,有些則是張牙舞爪的要求自己需要被解放,而大部分的母親,心裡應該還是住著那個在她們還沒成為母親時的女孩,一樣期待著被愛。
Thumbnail
母親節總會讓我想起這首歌:「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聖潔多麼慈祥,發出愛的光芒。」母親像月亮一樣,但她的內在,也會有負面的部分。一昧把母性推到神聖的位置,反而可能對教養有害!如果母性負面的部分無法消化,就可能誕生一個「有毒母親」,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動輒情緒勒索。
Thumbnail
母親節總會讓我想起這首歌:「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聖潔多麼慈祥,發出愛的光芒。」母親像月亮一樣,但她的內在,也會有負面的部分。一昧把母性推到神聖的位置,反而可能對教養有害!如果母性負面的部分無法消化,就可能誕生一個「有毒母親」,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動輒情緒勒索。
Thumbnail
『人可以成為什麼』 對每個人而言,都有一些事情是他最有可能成為的,有一些事情是他絕對不可能成為的。很多人把生命浪費在設法成為他們不能成為的,忽略了他們可能成為的。
Thumbnail
『人可以成為什麼』 對每個人而言,都有一些事情是他最有可能成為的,有一些事情是他絕對不可能成為的。很多人把生命浪費在設法成為他們不能成為的,忽略了他們可能成為的。
Thumbnail
父愛與母愛是天生存在的嗎?母親絕對是孩童良好的照護者嗎?喪偶式育兒的原因從何而來呢?這篇文章會帶給你答案。
Thumbnail
父愛與母愛是天生存在的嗎?母親絕對是孩童良好的照護者嗎?喪偶式育兒的原因從何而來呢?這篇文章會帶給你答案。
Thumbnail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今天是【以母愛之名】系列的結束。在Ch.5我們把「母愛」及「父愛」反過來,談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何發展的。我們了解到「子孝」其實是一種對母(父)愛的原初認同,它是一步一腳印,經過教育與引導,才可能發展成為「子愛」,一種成熟的愛。
Thumbnail
今天是【以母愛之名】系列的結束。在Ch.5我們把「母愛」及「父愛」反過來,談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何發展的。我們了解到「子孝」其實是一種對母(父)愛的原初認同,它是一步一腳印,經過教育與引導,才可能發展成為「子愛」,一種成熟的愛。
Thumbnail
「愛」,是爸爸媽媽塞到孩子嘴巴的 人類是很會「詮釋」的動物,我們看到小寵物願意吃我們準備的飯,看到牠吃飯時開心的臉,而且彷彿享受我們的撫摸時,便會說小寵物很愛自己。——許多母親認為孩子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她們不過是看到孩子在她懷中睡覺,會緊握放到手掌的手指,在吃奶後定睛看著自己,就說這是愛。
Thumbnail
「愛」,是爸爸媽媽塞到孩子嘴巴的 人類是很會「詮釋」的動物,我們看到小寵物願意吃我們準備的飯,看到牠吃飯時開心的臉,而且彷彿享受我們的撫摸時,便會說小寵物很愛自己。——許多母親認為孩子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她們不過是看到孩子在她懷中睡覺,會緊握放到手掌的手指,在吃奶後定睛看著自己,就說這是愛。
Thumbnail
在母親的白日夢或幻想中,她可以看到小孩子未來的工作成就。她以「母愛」去照顧眼前的小孩,但以某種「愛」去愛他的未來。同樣,她也可以享受自己每一天的「母愛」,如餵飽了小孩、換好尿布、準時把他送上床,然後,又準時接送上下課——她以為這一切不過是「母愛」,但事實上,她也從中以瑣碎的工作成就來實現了自我理想。
Thumbnail
在母親的白日夢或幻想中,她可以看到小孩子未來的工作成就。她以「母愛」去照顧眼前的小孩,但以某種「愛」去愛他的未來。同樣,她也可以享受自己每一天的「母愛」,如餵飽了小孩、換好尿布、準時把他送上床,然後,又準時接送上下課——她以為這一切不過是「母愛」,但事實上,她也從中以瑣碎的工作成就來實現了自我理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