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的愛心LINE(已讀安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ay 25) 2022 6/9
中國古代在沒有紙張之前, 記錄文字的載體除龜甲獸骨外, 多以竹簡和木牘為之,尤以竹簡為主, 當然也有記錄在絲帛之上的, 但那只是少數人中的少數可以承擔的奢侈品。 我們從較用心製作的電影或電視劇中, 可以看到一根根的竹簡以繩子或皮革串成一卷一卷的「冊」, 冊字就是個很寫實的象形字, 我們算一算一根竹簡上能寫20個字, 一卷算他有50根簡, 那就是1000個字, 一卷的體積沒去算, 但估計也不少。 莊子形容惠施說他「學富五車」, 意思是惠施讀過的書(正確的說是簡冊)可以裝滿五輛牛車, 在當時或許是不得了的事, 但放在現代, 我們讀的一本書,如以竹簡的載量計算, 恐怕就已超過一車了, 所以現代人的閱讀量, 大概至少也有五十車,甚至五百車了。 學富五車之後, 又有一句話說是「才高八斗」 那是漢末之人對曹植文才的讚譽, 他們說「天下之才一石,子建獨占八斗」固然有PMP(拍馬屁)之嫌,但曹植所寫文章真的是不錯,說他才高八斗倒也當得。
在沒有印刷、影印技術之前,文字的傳播多以口授及抄錄為主, 在傳抄的過程中,難免有些錯漏或增損的情況發生, 而古時候又沒有標點符號, 以致我們現在讀起來常有疑惑。 我和博騰說過,論語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之」這句話, 如果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則似乎有愚民之嫌,因為這樣的斷句法是說, 百姓只要讓他們按政府的規定去做就好,不 用讓他們知道原因。 但若斷成「民可, 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意思就全然不同了, 老百姓如果認同政府施政的理由, 那就讓他們放手去做, 如果百姓不認同政府的政策, 那麼當政者就有義務去讓百姓了解這個政策的目的。 你們看,同樣的10個字,卻可以塑造出獨裁和民主兩種不同的政治形態,妙哉!
論語中還有一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傳统上的翻譯是說, 所信奉的道理、觀念如果不一樣, 那就不必互相參與謀劃。 以我對孔子的了解, 他並不是個固執己見的人, 對別人的意見也能適當地參考運用, 因此我想, 這個「謀」字, 可能是抄錄者把口傳者的發音弄混了。「謀」和「侔」同音,侔字本義是「相同」, 若我所猜的沒錯, 那麼孔子的意思就應該是「人的觀念、思想、信仰如果不相同, 那麼他們在言論、行為上的表現自然也就會有差異了」。 在我讀過的論語章句中, 孔子似乎沒有像孟子那樣批判楊朱無父、墨子無君這樣激烈的言辭, 反倒是能兼容並蓄, 並不排他。 還有一句話「毋友不如己者」, 後世人的解讀是「不要與比不上我的人為友」, 這應是對孔子最大的誤解, 在這裡「不如」並不是「比不上」, 而應解作「不相同」的意思, 翻成白話就是「和我觀念思想不相同的人, 能合即合, 不合則分, 不用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想法, 也不用委屈自己去討好他人」。 「友」字在甲骨文中是兩隻手併排放在一起的樣子, 是個會意字,代表有相同目標的兩個人, 如果兩個人思想、觀念不同, 行為也就會有差異, 自然這兩隻併排在一起的手就要分開了。 如果說「不如」是「比不上」的意思,那麼「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又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要如何解釋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純青K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Day 24) 2022 06/8 公設1:任意一點到另外任意一點可以畫直線。 公設2:一條有限線段可以繼續延長。 公設3:以任意點為心及任意的距離可以畫圓。 公設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公設5的敘述相當繁複,後世數學家給出了一個等效的敘述:過直線外的一點,恰有一平行線與之平行。
(Day 19) 2022 05/31 讀完 LINE 兒子回應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老爸回應 "是啊,樹沒有皮必死無疑"。
(Day 24) 2022 06/8 公設1:任意一點到另外任意一點可以畫直線。 公設2:一條有限線段可以繼續延長。 公設3:以任意點為心及任意的距離可以畫圓。 公設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公設5的敘述相當繁複,後世數學家給出了一個等效的敘述:過直線外的一點,恰有一平行線與之平行。
(Day 19) 2022 05/31 讀完 LINE 兒子回應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老爸回應 "是啊,樹沒有皮必死無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此句無啥問題:「…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否,建德如偷,質真如渝…」。此一小段前後(從「建言」起始)都是四字句,老子寫書(或古人寫書)會那樣突來一五字句麼?難道是,「廣德如不足」無法用四字表達麼?可能麼? 橫書思考不易發覺,直書思考就能略猜一二。當「不口建」依序縱排且建字不完
Thumbnai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此句無啥問題:「…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否,建德如偷,質真如渝…」。此一小段前後(從「建言」起始)都是四字句,老子寫書(或古人寫書)會那樣突來一五字句麼?難道是,「廣德如不足」無法用四字表達麼?可能麼? 橫書思考不易發覺,直書思考就能略猜一二。當「不口建」依序縱排且建字不完
Thumbnai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