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帶動整個社會的愛國情緒升溫,在此大環境下,孫中山於1919年在廣州改組中國國民黨,以三民主義為政治綱領,並謀求與蘇俄的合作,從而建立由其指揮的軍隊。與此同時,在共產國際推動下,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在上海成立,推舉陳獨秀為總書記,並謀求與國民黨合作,對付他們共同的敵人,結束軍閥割據的局面。國共合作成為北伐的基礎。
北伐前的預備。國民黨撃退桂系與滇系的軍閥勢力,控制廣州,其後平定陳炯明的勢力,漸漸鞏固其在廣東的統治。1924年,國民黨的蘇俄的支持下,成立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成為日後國民革命軍的骨幹。次年,孫中山參與南北和談,但病逝於北京,和談未達成果。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擔任主席,北伐如箭在弦。
第一階段北伐。1926年中,國民革命軍發動北閥,由蔣介石擔任總司令,先後撃敗吳佩孚和孫傳芳,國民政府的勢力擴展至長江流域,佔領上海。其後因為國民黨內訌及國共分裂,北伐停頓。
第二階段北伐。蔣介石掌握大權後,北伐繼續進行,盤據北方的軍閥先後投降,國民革命軍最終佔領北京。張作霖計劃退至關外,據守東北,但撤退途中被日軍炸死,其子張學良整編東北軍隊,並宣佈歸順國民政府。1928年底,北伐完成。
北伐的成功是國共合作的成果。孫中山採取聯俄容共的政策,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國民黨在蘇俄的支持及指導下,提供軍政並重的訓練,建立了北伐軍的主力。或說,國共合作是一場各取所需的政治交易,誰賺得比較多,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難有客觀的法碼,但在國共合作下,北伐順利開展,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北伐的成功也是天時地利的結果。北伐初期,吳佩孚和孫傳芳過於輕敵,不但未能聯手合作,甚至沒有及早動用主力軍隊,讓國民革命軍迅速北上,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加上國民厭棄軍閥政局,痛恨長期混戰,對有政治理想的國民革命軍寄以厚望,構成民心向背,有助北伐聲勢。
北伐完成後,雖然沒有帶來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但又不能完全否定它的歷史角色,建立了一個相對統一的政局。
這種統一是脆弱的。其一,大部分軍閥只是更換旗幟,加入國民政府,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等依然在原有地盤實際掌權,只是表面上的服從。其二,北伐之後,國內戰爭依然持續,包括對共產黨的五次圍剿,和國民黨內權鬥的中原戰爭等,談不上和平安寧。
雖然脆弱,北伐後至抗戰前,還算是一個相對統一的局面。相對於袁世凱時代,在爭論不休中渡過歲月,相對於軍閥時代,從袁世凱死後至北伐完成的12年間,中央政府更換了7位領袖 (還未計算看守角色的臨時領袖),但北伐後的國民政府由蔣介石領導,昔日的軍閥都只是地方領袖,被迫也好,配合也好,一定程度上執行中央的命令,也不能如以前一般,公然籌募軍費及濫發鈔票等。或說,國民政府踏進「黃金十年」,未免誇讚,但這個北伐後的「統一」,確實是民國時期的最「穩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