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帶來的相對統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孫中山主持陸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 開學禮 (左) 及學校遺址 (右)

孫中山主持陸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 開學禮 (左) 及學校遺址 (右)

五四運動帶動整個社會的愛國情緒升溫,在此大環境下,孫中山於1919年在廣州改組中國國民黨,以三民主義為政治綱領,並謀求與蘇俄的合作,從而建立由其指揮的軍隊。與此同時,在共產國際推動下,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在上海成立,推舉陳獨秀為總書記,並謀求與國民黨合作,對付他們共同的敵人,結束軍閥割據的局面。國共合作成為北伐的基礎。

北伐前的預備。國民黨撃退桂系與滇系的軍閥勢力,控制廣州,其後平定陳炯明的勢力,漸漸鞏固其在廣東的統治。1924年,國民黨的蘇俄的支持下,成立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成為日後國民革命軍的骨幹。次年,孫中山參與南北和談,但病逝於北京,和談未達成果。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擔任主席,北伐如箭在弦。

第一階段北伐。1926年中,國民革命軍發動北閥,由蔣介石擔任總司令,先後撃敗吳佩孚和孫傳芳,國民政府的勢力擴展至長江流域,佔領上海。其後因為國民黨內訌及國共分裂,北伐停頓。

第二階段北伐。蔣介石掌握大權後,北伐繼續進行,盤據北方的軍閥先後投降,國民革命軍最終佔領北京。張作霖計劃退至關外,據守東北,但撤退途中被日軍炸死,其子張學良整編東北軍隊,並宣佈歸順國民政府。1928年底,北伐完成。

北伐的成功是國共合作的成果。孫中山採取聯俄容共的政策,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國民黨在蘇俄的支持及指導下,提供軍政並重的訓練,建立了北伐軍的主力。或說,國共合作是一場各取所需的政治交易,誰賺得比較多,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難有客觀的法碼,但在國共合作下,北伐順利開展,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北伐的成功也是天時地利的結果。北伐初期,吳佩孚和孫傳芳過於輕敵,不但未能聯手合作,甚至沒有及早動用主力軍隊,讓國民革命軍迅速北上,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加上國民厭棄軍閥政局,痛恨長期混戰,對有政治理想的國民革命軍寄以厚望,構成民心向背,有助北伐聲勢。

北伐完成後,雖然沒有帶來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但又不能完全否定它的歷史角色,建立了一個相對統一的政局。

孫中山的遺囑,其中「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務須努力」成為鼓勵北伐的警句

孫中山的遺囑,其中「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務須努力」成為鼓勵北伐的警句

這種統一是脆弱的。其一,大部分軍閥只是更換旗幟,加入國民政府,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等依然在原有地盤實際掌權,只是表面上的服從。其二,北伐之後,國內戰爭依然持續,包括對共產黨的五次圍剿,和國民黨內權鬥的中原戰爭等,談不上和平安寧。

雖然脆弱,北伐後至抗戰前,還算是一個相對統一的局面。相對於袁世凱時代,在爭論不休中渡過歲月,相對於軍閥時代,從袁世凱死後至北伐完成的12年間,中央政府更換了7位領袖 (還未計算看守角色的臨時領袖),但北伐後的國民政府由蔣介石領導,昔日的軍閥都只是地方領袖,被迫也好,配合也好,一定程度上執行中央的命令,也不能如以前一般,公然籌募軍費及濫發鈔票等。或說,國民政府踏進「黃金十年」,未免誇讚,但這個北伐後的「統一」,確實是民國時期的最「穩定」的局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i Shing的沙龍
22會員
89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Wai S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是說一九三○年,中國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閻錫山與李宗仁結盟,一起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握有東北的張學良,遲遲不願表態,等到蔣介石已取得上風,才率兵入關,取得最大利益。但這間接導致東北防務空虛,日本趁機在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件,併吞東北,並在稍後成立滿洲國。而日本的野心並未止步.....
Thumbnail
是說一九三○年,中國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閻錫山與李宗仁結盟,一起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握有東北的張學良,遲遲不願表態,等到蔣介石已取得上風,才率兵入關,取得最大利益。但這間接導致東北防務空虛,日本趁機在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件,併吞東北,並在稍後成立滿洲國。而日本的野心並未止步.....
Thumbnail
要客觀討論民國時期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關係,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功夫,當中不但涉及太多「政治正確」的要求,也涉及眾多人物的恩怨情仇。以下嘗試逃避政治審判,從一個組織發展的需要,為國共的離離合合來一個簡潔的速寫。
Thumbnail
要客觀討論民國時期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關係,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功夫,當中不但涉及太多「政治正確」的要求,也涉及眾多人物的恩怨情仇。以下嘗試逃避政治審判,從一個組織發展的需要,為國共的離離合合來一個簡潔的速寫。
Thumbnail
北伐前的預備。國民黨撃退桂系與滇系的軍閥勢力,控制廣州,其後平定陳炯明的勢力,漸漸鞏固其在廣東的統治。1924年,國民黨的蘇俄的支持下,成立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成為日後國民革命軍的骨幹。次年,孫中山參與南北和談,但病逝於北京,和談未達成果。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擔任主席,北伐如箭在弦。
Thumbnail
北伐前的預備。國民黨撃退桂系與滇系的軍閥勢力,控制廣州,其後平定陳炯明的勢力,漸漸鞏固其在廣東的統治。1924年,國民黨的蘇俄的支持下,成立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成為日後國民革命軍的骨幹。次年,孫中山參與南北和談,但病逝於北京,和談未達成果。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擔任主席,北伐如箭在弦。
Thumbnail
經歷了多次的失敗後,中國引入了列寧式政黨,列寧式政黨才能實現中國人建立一個強大政權,動員和凝聚全體人民以擺脫西方國家干預中國政治的願望。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底層邏輯,但卻被各種政治宣傳有意無意的偏離、掩蓋和隱瞞。或者把中國近現代歷史描述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建立社會主義的奮鬥歷程;或者描述
Thumbnail
經歷了多次的失敗後,中國引入了列寧式政黨,列寧式政黨才能實現中國人建立一個強大政權,動員和凝聚全體人民以擺脫西方國家干預中國政治的願望。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底層邏輯,但卻被各種政治宣傳有意無意的偏離、掩蓋和隱瞞。或者把中國近現代歷史描述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建立社會主義的奮鬥歷程;或者描述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國近代國共內戰~1946年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國近代國共內戰~1946年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國近代國共內戰~1948年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國近代國共內戰~1948年 
Thumbnail
共產黨在紅軍時代,就已經提出所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紀律規範。三大紀律是指「一切聽從行動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歸公」。八項注意則包含了「說話客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婦女。」他們把這些項目編成歌曲,讓士兵們反覆歌唱。     當時中國處在軍
Thumbnail
共產黨在紅軍時代,就已經提出所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紀律規範。三大紀律是指「一切聽從行動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歸公」。八項注意則包含了「說話客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婦女。」他們把這些項目編成歌曲,讓士兵們反覆歌唱。     當時中國處在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