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投資時光》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坊間很多所謂「高通膨時期,股債配置已死」的說法。
今年以來股債齊跌現象,仿佛在"教訓"著不知變通的傳統資產配置者,應該要用更多元化的配置來度過高通膨時期。
會這樣講的根據是來自於1970~1980這個美國高通膨時期的股債表現。
沒關係,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回到那個時候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
就如附圖所表現出來的,在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股市下跌超過40%的熊市,還有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
在這通膨年增率高達兩位數的十年間,美股的實質年化報酬約為-7%,公債的實質年化報酬約為-5%。
在這十年間,投資股市或進行股債配置所帶給投資人的可謂只有痛苦,沒有任何報酬。
.
所以在當時很合理的,投資人會從股市跟債市中撤退,轉投向黃金之類的資產。在1979年,美國商業周刊某一期封面標題寫著:「股票已死」。
各位有興趣知道這段歷史可以翻閱《投資金律》的第六章【苦悶的深淵:痛苦與機會】,在217頁。
.
當時大多數的美國投資人就跟後來世界各國的散戶一樣,會在極度恐慌階段拋棄股票這類資產。
可是從1980年開始後的二十年呢?股市及債市迎來雙位數報酬的繁榮二十年。而在這二十年間,黃金卻是提供了負報酬。
.
為什麼要講上面這段歷史呢?我所要表達的是,你的投資計畫並不是一帆風順。
如果一個人從30歲開始進行投資三十年,幾乎可以確定你會遇上一到兩個經濟循環週期。
.
在這段期間內,你可能會像1970年代的投資人,先面臨了一段股市報酬極低的不妙時期。但如果你根據當時的市場情勢進行動態資產配置調整,非常有可能錯過之後的景氣擴張期。
.
對啦,根據回測一定會有人說可以在擴張階段放大股票類資產的比例。但仔細想想,當你經歷過股市零報酬的十年後,你敢放心大膽地把資產通通轉移到股市上嗎?
我想這會是很困難的決定。
.
投資人去回顧歷史是非常棒的一件事,鑑古可以知今。
你可以透過回測發現,原來黑暗終會過去,長期投資終會帶給投資人優渥的報酬。
.
那麼回到一開始的問題,股債平衡的方式已經失效了嗎?
我們可以回測看看,如果以【股票60+公債40】及【股票60+黃金40】兩種配置比例,然後每年持續投入並且做再平衡。
如此三十年後,股債配置方式所累積出來的資產是否會落後不用債券做配置的組合。
.
藍色線是股債配置,紅色線是股金配置。
大家可以發現,其實兩種配置法的資產成長曲線幾乎可以說是同漲同跌。
到最後反而是股債配置所累積得到的資產終值比較高。
.
所以股債配置是無效的嗎?
如果你看的時間很短,那或許是。但如果你的投資計劃長達三十年,這並不是事實。
高通膨的那幾年對進行股債配置的投資人來說,肯定不好受。
但換個角度想,也正是那些年才能讓你用更便宜的折扣價建立投資部位。
等到下一個景氣擴張期,就是你歡喜豐收的時刻。
.
很多人以為今年以來不到半年時間的股債同跌就是在教訓股債配置者。
但其實跟高通膨期比起來,只能算修正。
.
市場通常不會打臉堅定的長期投資人。市場倒是會好好教訓那些自以為可以掌握特殊因子,然後避開市場修正獲得超額報酬的投機分子。
.
大多數散戶投資人只要維持紀律的進行股債配置+再平衡,就能在未來帶給你不錯的報酬。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多人以為,投資基金就是跟基金公司買進基金。也就是客戶與供應商的關係。 是啊!過往絕大部分進行投資基金這件事確實就是這樣的關係。 所以基金公司會不斷推出新的商品,也就是賣給客戶嶄新的基金。 . 共同基金就如同大多數的商品一樣,越新奇,越特別,就越容易吸引消費者(投資人)花大錢買進。
這些年來我常發現,真正需要做投資的,並不是那些高收入族群。
昨天在網路看到一篇文章講到某位老牌影星搬回臺灣以後,選擇住飯店而不是買房子。她認為當她再活30年,住飯店30年的費用約等同於大安、信義區的房價。 而且不再需要負擔各項費用,也省下許多管理房屋的時間跟心力,然後又可以享有很貼心的服務。選擇住飯店遠比住養老院或是死守一間房子來得好。
昨天跟朋友討論到定期定額怎樣才能成功。 大家的見解都很好,提出來的反饋也都很正確。有紀律持續投入、股息再投入、再平衡、長期複利、投資整體市場、微笑曲線、這些都沒錯。 但大家似乎忘記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投資的標的必須要長期正成長。 這是第一種失誤,選錯策略。 那定期定額呢? 第二種失誤,選錯市場。
很多投資朋友在選擇海外投資標的時,有時候會遇到一個問題。 "到底我應該選擇配息再投入,還是選擇累積型?" 我知道大多數人肯定會選累積型,而不會選配息型。原因無他,因為配息型的總會遇上課稅的問題。 但選擇配息型的真的報酬會比較差? 我很不信邪的去做了這個計算。 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啊!差距不到1%~~
對喔這就是一篇業配文。 但是如果你想知道一些可以改變人生的事情,我還是很建議你留下來看完。 機器人理財是什麼? "可以幫我變成股神嗎?" 不行喔! "可以讓我快速致富,去沙灘躺著喝調酒看比基尼嗎?" 想太多~ "那可以讓我開除老闆,成為自由人嗎?" 你如果賺夠多,不用機器人理財也可以辦得到。
很多人以為,投資基金就是跟基金公司買進基金。也就是客戶與供應商的關係。 是啊!過往絕大部分進行投資基金這件事確實就是這樣的關係。 所以基金公司會不斷推出新的商品,也就是賣給客戶嶄新的基金。 . 共同基金就如同大多數的商品一樣,越新奇,越特別,就越容易吸引消費者(投資人)花大錢買進。
這些年來我常發現,真正需要做投資的,並不是那些高收入族群。
昨天在網路看到一篇文章講到某位老牌影星搬回臺灣以後,選擇住飯店而不是買房子。她認為當她再活30年,住飯店30年的費用約等同於大安、信義區的房價。 而且不再需要負擔各項費用,也省下許多管理房屋的時間跟心力,然後又可以享有很貼心的服務。選擇住飯店遠比住養老院或是死守一間房子來得好。
昨天跟朋友討論到定期定額怎樣才能成功。 大家的見解都很好,提出來的反饋也都很正確。有紀律持續投入、股息再投入、再平衡、長期複利、投資整體市場、微笑曲線、這些都沒錯。 但大家似乎忘記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投資的標的必須要長期正成長。 這是第一種失誤,選錯策略。 那定期定額呢? 第二種失誤,選錯市場。
很多投資朋友在選擇海外投資標的時,有時候會遇到一個問題。 "到底我應該選擇配息再投入,還是選擇累積型?" 我知道大多數人肯定會選累積型,而不會選配息型。原因無他,因為配息型的總會遇上課稅的問題。 但選擇配息型的真的報酬會比較差? 我很不信邪的去做了這個計算。 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啊!差距不到1%~~
對喔這就是一篇業配文。 但是如果你想知道一些可以改變人生的事情,我還是很建議你留下來看完。 機器人理財是什麼? "可以幫我變成股神嗎?" 不行喔! "可以讓我快速致富,去沙灘躺著喝調酒看比基尼嗎?" 想太多~ "那可以讓我開除老闆,成為自由人嗎?" 你如果賺夠多,不用機器人理財也可以辦得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下圖展示了標準普爾500指數、10年期公債以及3個月國庫券,在截至2023年的過去30年間的年收益率比較。 儘管市場動盪不安,股票的報酬率表現依然穩健。從1994年至2023年,經歷了網路泡沫、911事件、房地產金融危機、數次區域型戰爭以及COVID-19疫情等眾多挑戰,股市股票有80%的時間
大盤創高, 好高啊 還能買股嗎? 或還能存指數嗎? 1.存大盤指數(美股為主體)會越來越高.... 從1900-2000 這年代是動盪很大的世紀.... 但股市其實就是一直創高..... 短線投資人永遠都會扯萬一10年沒動, 他們會刻意截取那一段來嘴, 但事實是 如果你活在那一階段
Thumbnail
1980~2010年代整整30年 台灣人鈔票使用的統計數據習慣都是 40%拿來儲蓄 20%才是投資 所以我們的儲蓄才會有3.8兆的數字,而這些都是1980年代的人習慣累積的 當時是高利率環境,所以通膨不會這麼快速上升 而一切都是從2008金融風暴開始降息+QE救經濟 把全世界都一
Thumbnail
尼克聽得蠻入神的說,雖然你首次投資股票慘虧,但其他工作時間都蠻充實也很有所得。阿政說沒錯,但好景不常。市場的泡沫總能越吹越大,正如日本經濟泡沫開始破滅,日經崩盤的時候,台股卻能再創12,682點的歷史新高,金融股股王國泰人壽更是創下1975元的歷史天價。
在股市書籍系列"主控XXXX"的啟發下,利用技術分析書籍改變了投資策略。在牛市中取得了可觀的收益。然而,當金融海嘯來臨時,這些策略卻因為其他因素影響失效了,導致了巨大的損失。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人說:股市風險很高,不要投資股市!把錢拿去存定存就好了! 但是,現在的定存真的會"賺錢"嗎? 別誤會,定存當然還是會給利息的,只是最近幾年通貨膨脹的攀升(白話講就是物價一直在變貴,而且變貴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你雖然手上的錢看似有變多,但實際上你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Thumbnail
"投資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次好是現在" 這句話相信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有聽過 但這句話並不只是口號而已 而是真實發生在投資市場 前幾天過年剛結束的第一個交易日,股市就有些漲幅 觀察了一下自己其中一檔成長性不錯的存股標的第一次進場的成交價 到目前報酬率幾乎接近100% 成交的日期剛好是兩年前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下圖展示了標準普爾500指數、10年期公債以及3個月國庫券,在截至2023年的過去30年間的年收益率比較。 儘管市場動盪不安,股票的報酬率表現依然穩健。從1994年至2023年,經歷了網路泡沫、911事件、房地產金融危機、數次區域型戰爭以及COVID-19疫情等眾多挑戰,股市股票有80%的時間
大盤創高, 好高啊 還能買股嗎? 或還能存指數嗎? 1.存大盤指數(美股為主體)會越來越高.... 從1900-2000 這年代是動盪很大的世紀.... 但股市其實就是一直創高..... 短線投資人永遠都會扯萬一10年沒動, 他們會刻意截取那一段來嘴, 但事實是 如果你活在那一階段
Thumbnail
1980~2010年代整整30年 台灣人鈔票使用的統計數據習慣都是 40%拿來儲蓄 20%才是投資 所以我們的儲蓄才會有3.8兆的數字,而這些都是1980年代的人習慣累積的 當時是高利率環境,所以通膨不會這麼快速上升 而一切都是從2008金融風暴開始降息+QE救經濟 把全世界都一
Thumbnail
尼克聽得蠻入神的說,雖然你首次投資股票慘虧,但其他工作時間都蠻充實也很有所得。阿政說沒錯,但好景不常。市場的泡沫總能越吹越大,正如日本經濟泡沫開始破滅,日經崩盤的時候,台股卻能再創12,682點的歷史新高,金融股股王國泰人壽更是創下1975元的歷史天價。
在股市書籍系列"主控XXXX"的啟發下,利用技術分析書籍改變了投資策略。在牛市中取得了可觀的收益。然而,當金融海嘯來臨時,這些策略卻因為其他因素影響失效了,導致了巨大的損失。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人說:股市風險很高,不要投資股市!把錢拿去存定存就好了! 但是,現在的定存真的會"賺錢"嗎? 別誤會,定存當然還是會給利息的,只是最近幾年通貨膨脹的攀升(白話講就是物價一直在變貴,而且變貴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你雖然手上的錢看似有變多,但實際上你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Thumbnail
"投資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次好是現在" 這句話相信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有聽過 但這句話並不只是口號而已 而是真實發生在投資市場 前幾天過年剛結束的第一個交易日,股市就有些漲幅 觀察了一下自己其中一檔成長性不錯的存股標的第一次進場的成交價 到目前報酬率幾乎接近100% 成交的日期剛好是兩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