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讓你完全搞懂什麼是 Fed 縮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最近 Fed(聯準會)動作頻繁,為了對抗日益嚴重的美國通貨膨脹議題,市場的焦點都放在不斷提升的基本利率。但其實除了 Fed 升息之外,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在今年 5 月 4 日 Fed 也發表了另一篇聲明,表示將在今年 6 月開始減少持有的公債、機構債券和機構擔保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agent MBS),也就是俗稱的「縮表」。

聰明的讀者大概可以猜到縮表和升息應該是類似的功能,至少都是打擊通膨的一種手段。但是縮表比起升息還是很難讓人理解,是縮什麼表?為什麼減少持有債券就是縮表?這樣做的功能是什麼?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嗎?本文將就各個層面來回答這些問題,讓您讀完這篇文章可以完全搞懂什麼是 Fed 縮表。

raw-image

縮什麼表?

縮表中的「表」,指的是「資產負債表」,所以縮表的意思就是「縮小資產負債表」。接下來我們想問,什麼是資產負債表?讓我們先來看幾個簡單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小明向銀行借了 10 萬元,所以現在小明的狀態是負債 10 萬元,但也持有 10 萬元資產,所以小明的資產負債表如下:

raw-image

透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

資產負債表的左右必然相等,即資產必然等於負債(沒有權益的情況下)。

第二個例子延續上一個例子,小明又拿了 5 萬元買了一台電腦,因為電腦依然是一種資產,所以說資產被轉換了,有部分的現金資產變成了電腦。現在小明的資產負債表如下:

資產轉換,資產負債表大小不變

資產轉換,資產負債表大小不變

從這個例子我們發現,雖然資產從現金變成電腦,但仍然維持 10 萬元的價值,所以資產負債表的大小並沒有發生變化(一樣都是 10 萬元的規模)。那有沒有什麼行為,可以讓小明的資產負債表「縮小」呢?當然是有的。

第三個例子是小明把 2 萬元現金拿去還給銀行,資產和負債就同時少了 2 萬元:

資產和負債都減少,資產負債表收縮

資產和負債都減少,資產負債表收縮

最後這個例子,資產負債表左右都只剩下 8 萬元,這就是「縮表」了,也就是資產和負債同時變少的狀況。有了這些基本認識之後,我們就可以實際看一下 Fed 的資產負債表了。


Fed 資產負債表

在文章前言我們有提到,Fed 的聲明中表示將在今年 6 月開始減少持有的各種債券。其實債券就是一種資產,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為債券持有人就是債權人,白話的意思就是有人欠 Fed 錢,當債券到期的時候,債務人需要連本帶利地把錢還給 Fed,所以債券當然是一種資產。

剛剛提過,債券是有到期日的,「減少持有債券」有兩種方法:

  • 把手上的債券賣出,債券就變少了。
  • 放著讓債券到期,這樣債券就不見了(因為債務人清償債務)

事實上 Fed 這次採用的是第二種方法,但在網路上有非常多的文章誤以為是第一種方法,這是一個常見的錯誤,將導致讀者無法正確地理解「縮表」,接下來我將告訴你為什麼。

如果我們將手上的債券賣出,當然是可以換回現金,因為債券是資產,資產有價值。可是把資產轉換成另外一種資產,這根本不會造成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變化,這就是小明第二個拿錢買電腦的例子,就不會發生「縮表」。

正確的版本是第二種方法,也就是放著讓債券到期,嚴格來說是「債券到期後不再購買新的債券」。聰明的讀者立刻會想到,這樣不對,不是說債券到期的時候會拿回本金加利息嗎?這樣不也是債券轉換成另外一種資產(現金)罷了,不也和第一種方法一樣?

這裡就是關鍵了,Fed 手上的現金其實並不是一種資產,而是負債!至於為什麼 Fed 的現金是負債,未來我將會寫一篇文章來做解釋。所以當債券到期時,債券並不是轉換成另一種資產,而是和 Fed 自己手上的現金(此時是負債)相消了,狀況就類似小明第三個還貸款的例子,所以資產負債表真的變小了。


縮減購債不等於縮表?

網路上有些文章標題直接寫「縮減購債不等於縮表」,這會誤導讀者縮減購債不會有縮表的效果,這是不正確的。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縮減購債」究竟是什麼?其實縮減購債就是少買一些債券,這也有兩種狀況:

  • 少買一些債,但 Fed「持有的債券」仍然在增加
  • 少買一些債,導致 Fed 「持有的債券」變少

第一種狀況就是發生在 2014 年年初第三次量化寬鬆(QE III)的時候,雖然減少購債,但因為債券到期的速度仍然沒有買入債券的多,所以導致「持有債券」仍然在增加,這個狀況其實資產負債表還是在擴張的。

但這一次 Fed 明確指出將「減少持有的債券」,即第二種狀況,所以這是直接導致資產負債表收縮,即縮表。

所以縮減購債等不等於縮表呢?其實可能是縮表,也有可能不是縮表,這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縮減購債不一定是減少持有的債券,所以並不能做為縮表的判斷標準。其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觀察 Fed 持有的債券是不是變少了,如果是,那就是縮表,非常容易判斷。

換言之,Fed 的資產負債表和其手上持有的債券是有直接關係的:

  • Fed 持有的債券變多,資產負債表就會變大,俗稱擴表
  • Fed 持有的債券不變,資產負債表不變;
  • Fed 持有的債券變少,資產負債表就會變小,俗稱縮表

量化緊縮

Fed 減少購債的規模,導致資產負債表縮小的操作,就是所謂的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QT),簡單說就是量化寬鬆(QE)的逆向操作。

量化寬鬆大家想必是很熟悉了,白話解釋就是灑更多的錢到市場上來,讓市場的流動性大增,貸款非常容易,用來刺激經濟投資。但這樣做的後遺症就是會導致通貨膨脹,因為錢太多了,所以錢變得不像以前那樣值錢,進而導致東西變貴。

現在 Fed 開始實施量化緊縮,就是要把這些市場上氾濫的資金收回來。根據這次 Fed 宣布的縮表計畫中指出,從今年六月開始,

  • 每個月減少持有最多 300 億美元的公債,三個月後將提高到 600 億美元。
  • 每個月減少持有最多 175 億美元的機構債券與機構擔保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agent MBS),三個月後將提高到 350 億美元。

也就是說,Fed 的資產負債表從六月開始,每個月將最多會縮小約 475 億美元的規模,三個月後可能每個月會縮小達 950 億美元的規模。今年五月底,Fed 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約為 8.9 兆美元左右。

理論上來說,量化緊縮的效果應該是和量化寬鬆相反的,換言之,量化緊縮有抑制經濟過熱、控制通貨膨脹的效果。但從民眾的角度來說,量化緊縮並不如升息來得有感,因為民眾日常的儲蓄或借貸行為,是直接和基本利率相關的。但量化緊縮只是減少市場上流動的資金,一般民眾可能根本感覺不到。

可是金融機構卻可以感覺到市場資金的變化。簡單的理解是 Fed 是直接和這些銀行交手,當在量化緊縮的時候,Fed 不再購入過往那麼多的債券,所以銀行手上也不會滿手現金。

滿手現金對於銀行來說完全不是好事情,因為這些現金都是成本,你可以理解成這些錢都是跟 Fed 借來的。當手上現金太多又擺著不用,就只是繳利息而已。所以銀行當然會急著把錢借出去,換言之,就是吸引一般民眾來借錢;另外一種激進的做法,就是銀行拿錢去炒股票、進行風險投資等。

量化緊縮的時候,銀行手上的錢變少,在投資理財上也會變得更謹慎,所以放款會從嚴,投資會趨向保守,達到整個市場降溫的效果。


修復經濟

Fed 近年總資產規模,資料來源:Fed

Fed 近年總資產規模,資料來源:Fed

上一段我們提到很多的效果,但其實都停留在理論階段。從 Fed 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Fed 的總資產在近年基本上是有增無減,有稍微較明顯的減少是發生在 2018 年的時候,當時也是 Fed 升息加上縮表,而且適逢川普任內的中美貿易戰。以結果來說,成效算是相當不錯,不僅沒有對美股造成太大的影響,也把通貨膨脹拉回 2% 的目標水準。

但到了 2018 年第四季時,美股不如預期,導致 Fed 又收回持續縮表和升息的承諾,最終在 2019 年 7 月又開始降息刺激經濟。但從 Fed 的總資產表我們可以看出來,比起過去印出來的鈔票,收回去的鈔票根本是九牛一毛,正所謂「覆水難收」。

事實上,經濟學家對於量化緊縮的實際效果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做這件事情更大的意義在於「防患於未然」。因為人類可以預見量化寬鬆的經濟操作,長期而言對經濟體是不健康的,所以量化緊縮更像是補償之前刺激經濟所使用的特殊手段,想辦法回到量化寬鬆之前的經濟體系。畢竟如同量化緊縮,人類也不清楚一直使用量化寬鬆將招致什麼可怕的後果。

但無論如何,我們從 Fed 開始施行量化緊縮可以看出,這些全世界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在為過去刺激經濟的超常手段收爛攤子,看得出他們為了解決通貨膨脹問題所做的努力,這點是完全可以給予肯定的。

以投資人的觀點來說,量化緊縮就是讓經濟回歸它過去該有的樣子,而不是充滿泡沫看不清本質的泡影。以長期投資而言,量化緊縮並不是壞消息,相反地,投資人可以回歸基本面,找出公司真正合理的價值,而不是整天追高殺低,賭自己手上的那顆不定時炸彈會不會引爆。

縮表就是量化緊縮,我們正努力嘗試擺脫舒適圈。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教主小麥的長期投資LINE群
追蹤本專題教主小麥的投資講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教主小麥的沙龍
20會員
7內容數
本專題一系列的文章,將帶領讀者從基本的財務知識開始掌握,培養出正確的財務觀念,破除一些理財上的迷思。教主小麥會使用科學實證的方式,來客觀地闡述各種投資議題,包括各類金融時事、熱門討論話題、或是技術財務理論等等。文章會有一定深度,也歡迎對於內容有疑問的朋友可以加入群組詢問囉!
教主小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20
2022 年的後疫情時代,全球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也不得不調升基本利率來應對。升率本身不難理解,只要有和銀行往來過的人,無論是存款或是借貸,都一定知道。但你知道利率和我們的股價有什麼關係嗎?
Thumbnail
2022/06/20
2022 年的後疫情時代,全球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也不得不調升基本利率來應對。升率本身不難理解,只要有和銀行往來過的人,無論是存款或是借貸,都一定知道。但你知道利率和我們的股價有什麼關係嗎?
Thumbnail
2022/06/12
利率的調升、聯準會的縮表計畫,意味著多頭行情的結束,美股也迎來 2020 年新冠疫情崩盤後,再一次的衰退。美股三大指數也從去年底的高點到現在有近 20% 的跌幅,ETF 這種指數型商品的價格當然也是套房住好住滿,讓被動投資再次受到考驗。現在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Thumbnail
2022/06/12
利率的調升、聯準會的縮表計畫,意味著多頭行情的結束,美股也迎來 2020 年新冠疫情崩盤後,再一次的衰退。美股三大指數也從去年底的高點到現在有近 20% 的跌幅,ETF 這種指數型商品的價格當然也是套房住好住滿,讓被動投資再次受到考驗。現在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Thumbnail
2021/11/28
你一定聽過有人告訴你要「投資理財」,或是什麼「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之類的言論,然後他就開始講著他買了什麼股票賺了多少錢。但這種沒有任何的付出,只靠著虛擬的數字上上下下就決定賺錢賠錢,這不就是賭博嗎?
Thumbnail
2021/11/28
你一定聽過有人告訴你要「投資理財」,或是什麼「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之類的言論,然後他就開始講著他買了什麼股票賺了多少錢。但這種沒有任何的付出,只靠著虛擬的數字上上下下就決定賺錢賠錢,這不就是賭博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在新聞報導中看到聯準會以每個月幾百億的規模縮表,到底什麼是縮表,為什麼聯準會也有所謂的資產負債表,本文將一次解答這些問題。 擴表(Balance Sheet Expansion): 擴表是指美國聯準會(Fed)通過大規模購買金融資產,例如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向社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在新聞報導中看到聯準會以每個月幾百億的規模縮表,到底什麼是縮表,為什麼聯準會也有所謂的資產負債表,本文將一次解答這些問題。 擴表(Balance Sheet Expansion): 擴表是指美國聯準會(Fed)通過大規模購買金融資產,例如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向社
Thumbnail
美聯儲縮表主要針對美聯儲的資產端進行數量上的管控,分為美國國債以及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採用被動到期不續作的方式來調整。本文主要探討,如何預測被動縮表的力度,及分析所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美聯儲縮表主要針對美聯儲的資產端進行數量上的管控,分為美國國債以及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採用被動到期不續作的方式來調整。本文主要探討,如何預測被動縮表的力度,及分析所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6-8月份,聯準會進行到期不再投資: 國債300億美元、不動產抵押證券MBS 175億美元。 9月開始,聯準會進行到期不再投資: 國債為600億美元,不動產抵押證券MBS 350億美元 通常情況下,人會因為賣房而提前還貸款 或著,為了拿到更低的利息,房貸再融資的時候也會提前還貸款。
Thumbnail
6-8月份,聯準會進行到期不再投資: 國債300億美元、不動產抵押證券MBS 175億美元。 9月開始,聯準會進行到期不再投資: 國債為600億美元,不動產抵押證券MBS 350億美元 通常情況下,人會因為賣房而提前還貸款 或著,為了拿到更低的利息,房貸再融資的時候也會提前還貸款。
Thumbnail
要講到縮表,首先需要先解釋量化寬鬆(QE:Quantitative Easing),因為美國聯準會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執行了幾波QE,才會有目前需要縮表的必要。 聯準會規劃的縮表計畫也不是不會變的,譬如2017年的縮表計畫,在2019年碰到股市大幅回檔後,就停止了原定的縮表計畫。
Thumbnail
要講到縮表,首先需要先解釋量化寬鬆(QE:Quantitative Easing),因為美國聯準會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執行了幾波QE,才會有目前需要縮表的必要。 聯準會規劃的縮表計畫也不是不會變的,譬如2017年的縮表計畫,在2019年碰到股市大幅回檔後,就停止了原定的縮表計畫。
Thumbnail
縮表比起升息還是很難讓人理解,是縮什麼表?為什麼減少持有債券就是縮表?這樣做的功能是什麼?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嗎?本文將就各個層面來回答這些問題,讓您讀完這篇文章可以完全搞懂什麼是 Fed 縮表。
Thumbnail
縮表比起升息還是很難讓人理解,是縮什麼表?為什麼減少持有債券就是縮表?這樣做的功能是什麼?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嗎?本文將就各個層面來回答這些問題,讓您讀完這篇文章可以完全搞懂什麼是 Fed 縮表。
Thumbnail
甚麼是公債? 為了滿足政府的各項建設與支出,政府會發出債券向民眾借錢。債券上會有一個票面利率,表示在債券到期前,政府每年會支付的利息,因債券由國家發行,所以風險相對較低。
Thumbnail
甚麼是公債? 為了滿足政府的各項建設與支出,政府會發出債券向民眾借錢。債券上會有一個票面利率,表示在債券到期前,政府每年會支付的利息,因債券由國家發行,所以風險相對較低。
Thumbnail
兩年的印鈔,讓太多的美元全球氾濫;才是通膨肆虐的主因,而疫情導致的塞港、戰爭推升的油價則是通膨的幫兇。聯準會本月釋出最重要的訊息,不是大家已經知道的升息;而是鮑威爾首次給出「縮表」上路的時間。美國緊縮貨幣對於全球股市的影響;比起俄烏戰爭將如何結束要重要的多!
Thumbnail
兩年的印鈔,讓太多的美元全球氾濫;才是通膨肆虐的主因,而疫情導致的塞港、戰爭推升的油價則是通膨的幫兇。聯準會本月釋出最重要的訊息,不是大家已經知道的升息;而是鮑威爾首次給出「縮表」上路的時間。美國緊縮貨幣對於全球股市的影響;比起俄烏戰爭將如何結束要重要的多!
Thumbnail
本篇文章的大綱: 美國通膨下的危機 FED 不斷放話要升息下的恐慌 未來如果真的進入升息的恐慌下,想要降低風險的話,可以怎麼配置? 有哪些指標可以觀察? 晶片荒的狀況在2022會好轉嗎? 晶圓廠開始在各國加蓋增加產能,未來會不會發生供過於求? 各國通膨的程度不同 全球已開發國家中,美國通膨率最嚴重
Thumbnail
本篇文章的大綱: 美國通膨下的危機 FED 不斷放話要升息下的恐慌 未來如果真的進入升息的恐慌下,想要降低風險的話,可以怎麼配置? 有哪些指標可以觀察? 晶片荒的狀況在2022會好轉嗎? 晶圓廠開始在各國加蓋增加產能,未來會不會發生供過於求? 各國通膨的程度不同 全球已開發國家中,美國通膨率最嚴重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2020年各國的貨幣政策並不同步,美聯儲大幅量化寬鬆(QE)印鈔救市,而中國央行後退降准,符合中國所謂的「游擊戰術」─即「敵進我退」。最近幾個月中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是為了提高金融穩定,利息越高,中國企業和家庭就越沒有理由考慮放棄人民幣。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2020年各國的貨幣政策並不同步,美聯儲大幅量化寬鬆(QE)印鈔救市,而中國央行後退降准,符合中國所謂的「游擊戰術」─即「敵進我退」。最近幾個月中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是為了提高金融穩定,利息越高,中國企業和家庭就越沒有理由考慮放棄人民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