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書選閱讀#038】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專注內在動機、增進自我覺察,做好熱情管理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書選閱讀#038】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專注內在動機、增進自我覺察,做好熱情管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流的成功人士往往充滿熱情,所以能在專業領域發光發熱。

但你知道嗎?熱情也是需要被管理、做取捨的,就如同專注與體力一樣。管理得當,能成為積極向上的動力;相反地,失去控制就會使我們誤入歧途、甚至做出不可挽回的憾事。

關於《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一書的全息圖

關於《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一書的全息圖

前陣子看了一個影集《新創大騙局》是關於「惡血」事件的女主角,伊莉莎白.霍姆斯的故事,原本她是矽谷新創圈的明日之星,卻轉眼成為了詐欺犯。在這本書中作者指出與著名的「安隆案」相同,都是有害的熱情致使他們在外在成就中迷失了自我。

究竟,什麼是有害的熱情?為什麼會導致誤入歧途?

我們該如何辨識出這些有害的熱情?如果希望擁抱正向的熱情,我們又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自己變得更好?

這就是這本書中想要告訴我們的。

...

▌協調正向的熱情讓人享受,變質有害的熱情使人受苦

擁有熱情是一件好事;但毫不節制、總是全力以赴地投入熱情在一件事情,往往讓人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感到過勞倦怠而無以為繼。

過勞倦怠,常常出現在竭盡所能發揮熱情的人身上。

比起優秀的人,我們需要花費更大的心力去完成同樣一件任務,也因此更容易產生過勞倦怠感,進而影響我們的表現與持續性。可是,優秀的人同樣會產生過勞倦怠感,只不過他們更懂得如何有效管理熱情,這也是為何頂尖的人可以保持巔峰表現,又能展現一派輕鬆的關鍵。

在作者的前一本著作《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中就提到了這一點。

管理過勞倦怠感的概念,也延伸到這一本書中,成為熱情需要被妥善管理的理由之一。如果我們不懂得節制與管理熱情的使用,只會很快把自己累垮、消滅了熱情。

至於如何做好過勞倦怠感的管理,我建議可以閱讀《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這本書,或是看看我先前寫過的文章。(延伸閱讀:頂尖高手如何持續精進、突破自我,又能保持一派輕鬆?我從《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體會到的三件事

其次,熱情也不全然是好的。

有些熱情是有害的,比方說由「成果」所趨使的熱情,可能會使人沉溺於外在成就、他人的賞識與認可,而誤入歧途、做出鋌而走險的事情。

另一個有害的熱情,是由「恐懼」所驅使的熱情。因為害怕失去形象、恐懼未來的變化或他人對自己失去關注,所以誘使人不擇手段避免失敗,以免辜負他人或自己。

心理學中有個「冒牌者症候群」的說法。

我認為和這兩種有害的熱情驅力也有關。擔心自己不夠好,面對成就卻總是自我否定,覺得自己僅是僥倖;生活總是被工作填滿,但並不享受工作。只要停下來,就會覺得擔心自己會被別人追過去。

當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時,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熱情是被成果與恐懼所驅使的。這樣的我們,並不快樂也無法享受其中。

...

▌透過自我覺察,找出與協調熱情共存的方式

變質有害的熱情令人受苦,而積極正向的熱情使人享受。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2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高產出的本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896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這本《高效能人生:平衡的法則》書中提到的五個原則,就是在告訴我們如何用高效工作為生活提供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幸福;而當生活感到幸福時,也能提升工作上的效率與效能,形成正向的循環、達到雙贏!在書中提出的五項原則與對應的平衡法則,其實更隱藏著三個實現高效人生的行動方案。
在這本《經驗陷阱》書中,作者就試圖從不同面向告訴我們,經驗為何會產生偏誤與盲點?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判斷與感受?如果我們希望善用經驗的價值,就應該懂得檢視經驗中的偏誤,屏除雜訊、避開陷阱,重新掌握決策的主導權,而不是被經驗左右我們的判斷。
僕人思維,接受別人的安排,努力做好等待著機會到來;主人思維,掌握命運、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這本《主人思維》在探討職涯上常見的迷惘與迷思,並告訴我們如何突破困境、打破盲點,找回職涯發展的主導權。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龐大的數據量,但多數人未必知道如何正確地解讀。在這本《一次看懂小數據》中講述了我們該如何解讀每天接觸到的資料,將複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和直觀?如何避免陷入面對數據常犯的錯誤與盲點?在這篇文章中,我歸納整理的三個重點。
我們未必能像這些天才一樣,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但可以從書中獲得改變自己世界的啟發與建議。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歸納出三個心得觀點,也整理了一張全息圖。
在這本《高效能人生:平衡的法則》書中提到的五個原則,就是在告訴我們如何用高效工作為生活提供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幸福;而當生活感到幸福時,也能提升工作上的效率與效能,形成正向的循環、達到雙贏!在書中提出的五項原則與對應的平衡法則,其實更隱藏著三個實現高效人生的行動方案。
在這本《經驗陷阱》書中,作者就試圖從不同面向告訴我們,經驗為何會產生偏誤與盲點?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判斷與感受?如果我們希望善用經驗的價值,就應該懂得檢視經驗中的偏誤,屏除雜訊、避開陷阱,重新掌握決策的主導權,而不是被經驗左右我們的判斷。
僕人思維,接受別人的安排,努力做好等待著機會到來;主人思維,掌握命運、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這本《主人思維》在探討職涯上常見的迷惘與迷思,並告訴我們如何突破困境、打破盲點,找回職涯發展的主導權。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龐大的數據量,但多數人未必知道如何正確地解讀。在這本《一次看懂小數據》中講述了我們該如何解讀每天接觸到的資料,將複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和直觀?如何避免陷入面對數據常犯的錯誤與盲點?在這篇文章中,我歸納整理的三個重點。
我們未必能像這些天才一樣,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但可以從書中獲得改變自己世界的啟發與建議。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歸納出三個心得觀點,也整理了一張全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