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書選閱讀#037】高效能人生:平衡的法則,打造事業與人生的雙贏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常聽到有人說:要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我也曾經這麼認為,也很努力的去追求平衡,後來發現自己沒搞懂「平衡」的意思。生活是多個維度的,只有當工作、生活與學習這幾個方面相互促進的時候,人生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
與其說平衡,我想使用「協調」這個詞會更為貼切
是的,我想追求的是生活與工作上的協調。
而在這本《高效能人生:平衡的法則》書中提到的五個原則,就是在告訴我們如何用高效工作為生活提供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幸福;而當生活感到幸福時,也能提升工作上的效率與效能,形成正向的循環、達到雙贏
作者麥可.海亞特是麥可海亞特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協助領導者找到必要的焦點,獲得工作與生活雙贏;他同時也是暢銷作家,著有多本書榮登《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報》的排行榜,台灣曾引進他的《最棒的一年》與《讓部屬甘心跟著你》等書。
這本《高效能人生:平衡的法則》的原文書名為《Win at Work and Succeed at Life》有「事業與人生的雙贏」之意,簡中版書名強調的則是「平衡」二字。
書中提到工作與生活雙贏的五項原則,分別是
  1. 多面向定義人生的成就
  2. 用自我約束來提高創造力
  3. 隨時校正自我期望和重心
  4. 別把一切變得有目的性
  5. 重塑睡眠習慣
從字面上不難理解這五項原則所要表達的意思,但如何做到才是關鍵,答案就在「平衡的法則」當中,來打造工作與生活的雙贏策略。
...

▌五項平衡法則,打造工作與生活的雙贏策略

平衡法則一、多維定義人生的成就,均衡工作和生活的時間比重
人生不是只有工作,還有家庭、朋友、社交、學習與身心健康等等。
只不過多數人在追求職業發展時,往往會忽略工作以外的領域;另一方面,科技進步也使得我們的工時拉長,即使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也在工作。整個社會瀰漫著一股氛圍,彷彿工作上的成就就是成功的一切。
但是,生活是多維的,成功也是。
每個人都可以自主決定要追求哪些成功、不追求哪些成功。我們應該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在對我們最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當我們定義工作上的成功時,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 我在工作上的獨特貢獻是什麼?
  • 有什麼工作是只有我能做的?
  • 我在工作上的哪些行動能帶來最大的成就?
  • 我的知識、能力與熱情、興趣,在工作上有哪些地方是最匹配的?
  • 我希望自己的職涯在三年後,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此外,當我們定義生活上的成功時,同樣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 我該把時間花在哪裡,才能讓我愛的人感受到我的愛?
  • 我如何做才能讓對我極為重要的人記住我?
  • 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確保足夠的自我關注和身體健康?
  • 我該如何經營與促進婚姻的和諧美滿?
透過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工作與生活中重要的事項,知道該把時間投入在什麼地方;也別忘了均衡工作和生活的時間比重。
///
平衡法則二、用自我約束來提高創造力,控制你的工作時長
提升工作效率、也要懂得控制工作時長,才會有充足的時間投入到生活上。
我們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一樣,你又會如何分配工作、生活與休息的時間比重呢?如果你有能力可以自由決定與分配,作者建議分配給生活與休息的時間多一些,減少工作的時間
聽起來有些違反常理,對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9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高產出的本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本《經驗陷阱》書中,作者就試圖從不同面向告訴我們,經驗為何會產生偏誤與盲點?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判斷與感受?如果我們希望善用經驗的價值,就應該懂得檢視經驗中的偏誤,屏除雜訊、避開陷阱,重新掌握決策的主導權,而不是被經驗左右我們的判斷。
僕人思維,接受別人的安排,努力做好等待著機會到來;主人思維,掌握命運、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這本《主人思維》在探討職涯上常見的迷惘與迷思,並告訴我們如何突破困境、打破盲點,找回職涯發展的主導權。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龐大的數據量,但多數人未必知道如何正確地解讀。在這本《一次看懂小數據》中講述了我們該如何解讀每天接觸到的資料,將複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和直觀?如何避免陷入面對數據常犯的錯誤與盲點?在這篇文章中,我歸納整理的三個重點。
我們未必能像這些天才一樣,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但可以從書中獲得改變自己世界的啟發與建議。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歸納出三個心得觀點,也整理了一張全息圖。
遠距工作,在過去一年成為了熱門話題。探討遠距工作模式的書不少,但這本《遠距工作革命》特別之處,在於作者采黛爾.尼利,就遠距工作與跨國公司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在這本書中,采黛爾.尼利針對團隊成員在遠距工作模式下都會遭遇到的問題,給出了她多年以來的研究見解與行動指南。
在這本《經驗陷阱》書中,作者就試圖從不同面向告訴我們,經驗為何會產生偏誤與盲點?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判斷與感受?如果我們希望善用經驗的價值,就應該懂得檢視經驗中的偏誤,屏除雜訊、避開陷阱,重新掌握決策的主導權,而不是被經驗左右我們的判斷。
僕人思維,接受別人的安排,努力做好等待著機會到來;主人思維,掌握命運、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這本《主人思維》在探討職涯上常見的迷惘與迷思,並告訴我們如何突破困境、打破盲點,找回職涯發展的主導權。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龐大的數據量,但多數人未必知道如何正確地解讀。在這本《一次看懂小數據》中講述了我們該如何解讀每天接觸到的資料,將複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和直觀?如何避免陷入面對數據常犯的錯誤與盲點?在這篇文章中,我歸納整理的三個重點。
我們未必能像這些天才一樣,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能力,但可以從書中獲得改變自己世界的啟發與建議。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歸納出三個心得觀點,也整理了一張全息圖。
遠距工作,在過去一年成為了熱門話題。探討遠距工作模式的書不少,但這本《遠距工作革命》特別之處,在於作者采黛爾.尼利,就遠距工作與跨國公司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在這本書中,采黛爾.尼利針對團隊成員在遠距工作模式下都會遭遇到的問題,給出了她多年以來的研究見解與行動指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現代職場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瞭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及文化不同層面的益處和實現方法。
Thumbnail
對於任何一位上班族來說,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長期高效的工作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完成更多的任務,也能夠獲得上司和同事的認可,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多可能。那麼具體應該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呢?我總結了以下四大法則,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 1.合理安排時間 良好的時間管理是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撰寫的一本經典書籍,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實用的生活和工作哲學。透過七個習慣,柯維教導讀者如何在個人和職業生涯中達到卓越,提升生活品質、人際關係以及工作成就。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在追求職業成就與享受生活品質間找到平衡,適合尋求工作生活和諧共處,渴望提升生活品質者閱讀。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討論如何尋找既能實現職涯目標又能保持生活品質的工作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乃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智慧。在目前社會,忙碌的節奏常使人忘卻生活的原意,忽略心靈的需要。
Thumbnail
本書旨在打破「忙碌謬誤」: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撐過所有壓力的幻覺。作者於書中提出5個雙贏原則,希望協助困窘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迷途羔羊,能將兩者視為相輔相成的夥伴,而非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
Thumbnail
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於像小傑這樣在責任制工作,常常加班的人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個人狀況提供一些建議,以幫助其實現更好的平衡。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中提到的保持平衡,與超男進化論書中強調的六大面向呼應:身、心、靈、家、事、社,沒有一個可以輕忽,否則人生就會失衡。 在本篇文章中,我對多閱讀、產出和保持平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並分享了我的學習管道和學習方式。希望能與更多的人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並期待產出更多內容。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人們面臨著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問題。本文提供了5項重要建議,包括設定工作和休息時間、制定明確的計劃和目標、學會說“不”和設定界限、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交和家庭關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現代職場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瞭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及文化不同層面的益處和實現方法。
Thumbnail
對於任何一位上班族來說,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長期高效的工作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完成更多的任務,也能夠獲得上司和同事的認可,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多可能。那麼具體應該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呢?我總結了以下四大法則,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 1.合理安排時間 良好的時間管理是
Thumbnail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撰寫的一本經典書籍,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實用的生活和工作哲學。透過七個習慣,柯維教導讀者如何在個人和職業生涯中達到卓越,提升生活品質、人際關係以及工作成就。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在追求職業成就與享受生活品質間找到平衡,適合尋求工作生活和諧共處,渴望提升生活品質者閱讀。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討論如何尋找既能實現職涯目標又能保持生活品質的工作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乃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智慧。在目前社會,忙碌的節奏常使人忘卻生活的原意,忽略心靈的需要。
Thumbnail
本書旨在打破「忙碌謬誤」: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撐過所有壓力的幻覺。作者於書中提出5個雙贏原則,希望協助困窘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迷途羔羊,能將兩者視為相輔相成的夥伴,而非二元對立的零和遊戲。
Thumbnail
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對於像小傑這樣在責任制工作,常常加班的人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個人狀況提供一些建議,以幫助其實現更好的平衡。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中提到的保持平衡,與超男進化論書中強調的六大面向呼應:身、心、靈、家、事、社,沒有一個可以輕忽,否則人生就會失衡。 在本篇文章中,我對多閱讀、產出和保持平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並分享了我的學習管道和學習方式。希望能與更多的人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並期待產出更多內容。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人們面臨著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問題。本文提供了5項重要建議,包括設定工作和休息時間、制定明確的計劃和目標、學會說“不”和設定界限、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交和家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