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午後,艷陽高照,拖著預備裝漁獲的籃子,我跟著阿英嬤走在潮間帶的海面上,尋找等等要抱的墩。
抱墩,是澎湖特有的古早漁法之一。所謂的「墩」,是用石塊在潮間帶堆起的石堆(也叫石屋),由於這樣的石堆會成為許多底棲性魚類在漲潮時進入棲息並躲避敵害的場所,因此當海水退潮時,漁民就可以前往潮間帶將石墩一塊塊拆掉,同時用魚網圍住石墩捕獲魚群,而搬開的石塊就順勢在一旁堆成新的石墩。
由於佈網的動作很像將石墩整個抱住,因此被俗稱為「抱墩」。
目前澎湖規模最大的墩群,落在岐頭到赤崁一帶,那天阿英嬤一邊循著記憶找自己堆的墩,一邊自豪地說崎頭這一帶的墩幾乎都是她堆的,大概有300座!我驚訝於這個數量,但她的態度卻輕描淡寫:「啊當年就靠這些吃飯啊~」
在海水中走了大約10來分鐘,阿英嬤終於停下來,身旁的水面下有一抹淺淺的陰影,近看發現是由好幾塊玄武岩與咾咕石疊起的石堆,這就是「墩」了!按照阿英嬤的指揮,把漁網圍在石墩旁,再一塊塊把石頭搬出網外,每顆石頭都大約有一塊磚頭的份量,搬了幾十塊後雙手開始有費力的感覺,不禁問阿英嬤,以前她都是自己搬的嗎?
「喔對啊~我那時候力氣很大呢!」自信的語氣,讓我不禁想像當年的她若對小孩發起脾氣,打起人來會不會特別慘烈?
搬完石塊,慢慢將漁網收起至水面,開始感覺到魚群在網裡掙扎,阿英嬤拉開網子,逐一掏出還長不夠大的魚隻丟回海裡,俐落的動作不禁讓人省思,為何以前的人生活遠比現在困苦,但卻比現代人更懂得與自然共存?我們的貪婪究竟是何時被啟發的?
那天下午總共拆了3個墩,除了作為主要目標的玳帽石斑外,還有海參、螃蟹以及極其兇猛且滑膩的海鰻,聽阿英嬤說如果不小心被咬到,牠嘴裡的倒鉤牙在掙扎時扯出的撕裂傷,不僅會讓海水會瞬間翻紅,傷口血肉模糊的程度甚至需要動用到針線縫合才能處理。
回程時,阿英嬤說現在她每天退潮時還是會來顧這些墩,因為總會有馬公或赤崁來偷魚的外地人,「我都知道我的墩在哪裡,如果有人在水裡走一走,停在我的墩旁邊然後彎腰,我就知道他是來偷的,我就大聲罵他!」或許是講到了心裡的惦記,阿英嬤的說話起了些淡淡的情緒,叨念著因為大量捕撈而比當年少了很多的漁獲,以及年輕人都去本島(台灣)工作賺錢的現況,已經沒有人會來學抱墩了,等自己做不動或走了,這些墩在持續的人為偷拆或劇烈天氣損壞下,就會逐漸消失在歲月裡。
但既然覺得前景無望,為什麼還要守著這些墩?
「毋甘啦……」
望著在自己一手一腳下慢慢堆起,花了50年歲月照顧,養活了一家老小幾代人的300多座石墩,阿英嬤發出了一句悠遠的感嘆,或許她放不下的不是這些石墩下的漁獲,而是自己用一輩子投入的回憶吧。
不過在離開崎頭的海灘前,看到有個壯年漢子正一邊往另一區的石墩罩下漁網,一邊跟同行的家人叨唸:
『這座不知道阿姑撿過沒?』
『喔~好累喔!哪有阿姑說得那麼簡單……』
聽著他的埋怨,心裡反而生起一份希望,或許這些墩,這套充滿古早智慧,代表澎湖先人面對大海與土地的漁法,仍有繼續保留而傳承至未來的機會。
「毋甘啦……」阿英嬤那一聲發自內心的牽掛,成為我這趟旅程最深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