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買房-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跟另一半共同買了人生的第一間自住的房子,想把過程紀錄下來,
也希望能幫助到未來要買房的人~
【我們的背景】:身邊都沒有認識任何房仲,身邊的人也沒有買房經驗,一切都靠自己摸索。因為短期就有居住需求,所以我們都是以中古屋為主。
以下分享我們買房的過程:
一、 選好地點
因為考量到未來生小孩,可以請媽媽偶爾幫忙照顧,所以就選擇媽媽居住的地方
二、討論預算
一般房子保守可以貸6-8成,所以頭期款抓三成是相對安全的。
但我們後來抓到八成😂
除了頭期款之外也要考慮未來的家電家具、未來是否需要裝潢,
以及仲介費(買房最高是總價的2%),
代書稅金(這邊我們抓10萬)
三、列出條件:以下是我們當初列出來的,條件會因為看過的物件而微調
兩房電梯大樓,20年以下,含車位總價在1,500-1,700萬
如果沒有車位的話,1,400-1,600萬,三樓以上,
附近希望不要有公廟、菜市場,希望是亮廳。
考量到未來不確定生幾個小孩,所以先買兩房,未來十年後再來考慮是否換房
四、先學會看坪數,算單坪的價格
網頁上通常會看到總坪數,
如果有車位,在算單坪價格時要扣掉車位的坪數,總價也需要扣掉車位的價格,
車位價格會因為機械跟平面而有價差,可以先參考附近實價登錄。
五、網路上開始看房,看到喜歡的就留資料等房仲聯絡
那時候身邊沒有認識當地的房仲,所以就用網路去認識房仲。
也有很喜歡某一區,而直接進去附近的店面認識房仲,
前前後後大概認識二十個上下的房仲,
但實際比較積極幫我們在找物件的大概4-5個。
年輕的房仲感覺比較有熱誠,積極度有些比較高,
有遇過帶看只是幫我們開門,然後讓我們自己在裡面晃😂
六、分享看房期間要注意的細節:
✅去看房前一定會跟仲介要詳細的門牌地址,先上網查好近期實價登錄的金額,如果遇到喜歡的,在心裡也會也有個價格
✅留意社區環境是否乾淨,公共空間是否堆滿雜物
✅設想屋內空間家具的擺設
✅我們蠻在意採光,所以一定會留意窗外是否有大樓遮蔽
✅留意室內的牆壁、地板是否有裂痕
✅如果看到喜歡,可以詢問房仲屋主的底價,以及可貸款的金額
(但房仲是否誠實告知就很看運氣了)
上面過程也是邊看邊學,預算也是邊看邊調整,
喜歡的房子樣貌也是邊看邊調整,
很建議如果未來也想買房的人,有時間就可以開始邊看!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買房三年半後,所打破的一些買房迷思,並根據家庭需求提出了對房屋挑選的看法。包括地點的重要性、結構的影響、設計的實用性、廁所需求、採光的影響、陽臺的實際需求和牆壁油漆裂紋問題。這篇文章以作者的個人經驗為例,提供了實用的買房建議。
從不動產買買觀念、選標的原則、看屋、價格、契約、交屋,都有實際經驗分享,可以減少摸索不動產買賣時間,因此整合書本內容及自身經驗說明。 觀念篇 買房需要投入大筆資金(頭期),為避免影響生活,投入頭期後,手邊至少可以有6個月生活開銷現金。而頭期款除以0.7,可以知道大約自己可以負擔的房屋總價範圍落在
Thumbnail
我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在二十四歲買入,五年後因為生涯規劃的因素,我買掉房子的時候,看到存摺裡的數字是三百萬,那年我二十九歲 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著存錢還房貸和買屋的差價累積而來。這是因為對於房地產,我的概念是,它就是一種資產,而且政府願意用很低的利率借款,沒有理由要自住好幾年的房子不能自己負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曾經買賣過3間房子的經歷,從第一間賣房子到第三間買房子的過程,分享了自己在買賣房子中的困難和經驗。
Thumbnail
辛苦努力工作,許多人為了就是一圓心中那個最符合自己「家」的嚮往。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年代,大多的房子想要入手,需要一定的門檻,並還有許多複雜的貸款流程要進行;這時,付款相對輕鬆的「預售屋」,就成為了許多人的購屋首選。 預售屋本身具有付款方式輕鬆、可依照自己想要的格局彈性客變,並且又是全新一手屋。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年輕人因高房價而想買房,卻發現找房之路充滿挫折。仲介不斷帶著看房,但一旦看到的房屋都不符合期待,令人不想以此買房。
Thumbnail
有時網友問我問題, 我第一句話有時候會問對方年齡, 年齡不同,看房重點不一樣, 年輕人買第一間房,不一定會住一輩子, 生孩子了、換工作了,可能房子就不適合了, 所以一定要思考能不能『保值』。 房子保值將來不管要賣、要出租、跟銀行再借錢出來,都好處理。 房子保值的要件有哪些呢?
Thumbnail
買房是人生重要的事情之一,而自備款的準備是關鍵中的關鍵,這篇文章介紹了自備款的定義、準備過程、財務規劃以及具體操作建議。文章內容旨在提供讀者對買房自備款的全面瞭解和更好的規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26歲買房的經歷。作者分享了購房的動機和困難,以及搬遷的原因和房屋的現況。文章中透露了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不同聲音和看法,以及對生活的期待和價值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買房三年半後,所打破的一些買房迷思,並根據家庭需求提出了對房屋挑選的看法。包括地點的重要性、結構的影響、設計的實用性、廁所需求、採光的影響、陽臺的實際需求和牆壁油漆裂紋問題。這篇文章以作者的個人經驗為例,提供了實用的買房建議。
從不動產買買觀念、選標的原則、看屋、價格、契約、交屋,都有實際經驗分享,可以減少摸索不動產買賣時間,因此整合書本內容及自身經驗說明。 觀念篇 買房需要投入大筆資金(頭期),為避免影響生活,投入頭期後,手邊至少可以有6個月生活開銷現金。而頭期款除以0.7,可以知道大約自己可以負擔的房屋總價範圍落在
Thumbnail
我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在二十四歲買入,五年後因為生涯規劃的因素,我買掉房子的時候,看到存摺裡的數字是三百萬,那年我二十九歲 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著存錢還房貸和買屋的差價累積而來。這是因為對於房地產,我的概念是,它就是一種資產,而且政府願意用很低的利率借款,沒有理由要自住好幾年的房子不能自己負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曾經買賣過3間房子的經歷,從第一間賣房子到第三間買房子的過程,分享了自己在買賣房子中的困難和經驗。
Thumbnail
辛苦努力工作,許多人為了就是一圓心中那個最符合自己「家」的嚮往。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年代,大多的房子想要入手,需要一定的門檻,並還有許多複雜的貸款流程要進行;這時,付款相對輕鬆的「預售屋」,就成為了許多人的購屋首選。 預售屋本身具有付款方式輕鬆、可依照自己想要的格局彈性客變,並且又是全新一手屋。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中,買房是許多人的夢想。這篇文章討論年薪百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並提供了多項因素,例如工作性質、父母支持程度、有無生小孩的打算等等,來幫助讀者計算自己能負擔多少房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根據年薪計算房屋預算的表格,讓讀者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房子預算。
Thumbnail
年輕人因高房價而想買房,卻發現找房之路充滿挫折。仲介不斷帶著看房,但一旦看到的房屋都不符合期待,令人不想以此買房。
Thumbnail
有時網友問我問題, 我第一句話有時候會問對方年齡, 年齡不同,看房重點不一樣, 年輕人買第一間房,不一定會住一輩子, 生孩子了、換工作了,可能房子就不適合了, 所以一定要思考能不能『保值』。 房子保值將來不管要賣、要出租、跟銀行再借錢出來,都好處理。 房子保值的要件有哪些呢?
Thumbnail
買房是人生重要的事情之一,而自備款的準備是關鍵中的關鍵,這篇文章介紹了自備款的定義、準備過程、財務規劃以及具體操作建議。文章內容旨在提供讀者對買房自備款的全面瞭解和更好的規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26歲買房的經歷。作者分享了購房的動機和困難,以及搬遷的原因和房屋的現況。文章中透露了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不同聲音和看法,以及對生活的期待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