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一開始就抱著孤獨與不安全感的出生,所以也就這麼的開始生活。為什麼呢?因為在小的時候雖然大家看起來都一樣,是嬰兒是一張猴子臉,但是長大之後每個人就會開始有不一樣的差異產生,每個人會說像父親或是像母親,可是就是沒有說一模一樣。因此就會開始產生不安全感,為什麼人的差異會這麼大呢,我也只能說可能是上帝的惡作劇吧(笑)。既然每個人又長的不一樣所以孤獨的感覺也就誕生了,總是會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孤單一個人,因為沒有人長的跟我一模一樣,也沒有人的個性跟我一樣,在這個世界我是一個的我好孤獨。雖然每個人一生下來父親跟母親就會呵護你照顧你,並說你是我門的孩子把這個觀念灌輸給小孩,但是還是會抱持著不安全感想真的嗎,我跟父母可能長的像但是還是沒有一模一樣阿,我真的是父母生的嗎。因為是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所以就開始有一些人會去找答案去証明說是或否,像DNA檢驗,血型正是從中所引發出來的。這一些感情一開始就存在人類的身上只是有沒有被引發出來或是遺忘,引發出來的就容易越來越鑽牛角尖,當感覺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會引發憂鬱症,進一步的可能就會封閉自我或是自我了結。所以人就會本能的追求快樂,為了要遺忘孤獨與不安全感。感覺跟別人在一起或是跟別人做同一件事情就不會孤獨,尋求伴侶就是為了安全感,在健全的家庭這兩種都是父母親會賦予的,但是一出社會就要自己去尋找。
    avatar-img
    0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琅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因夢想而存在,夢想讓人有活著的感覺,夢想是讓每個人前進的動力,正因為每個人所知道的是現在,而無法得知未來,未來是有許多不可變的參數所構成的,所以通往未來的路不止只有一條,所以每個人會靠著自己的理想跟目的,去描繪出自己想要的未來,這就是夢想。
    慵懶的一天,與其在家裡睡覺、坐著不如穿上鞋子帶著一顆冒險的心四處去走走看看....
    人因夢想而存在,夢想讓人有活著的感覺,夢想是讓每個人前進的動力,正因為每個人所知道的是現在,而無法得知未來,未來是有許多不可變的參數所構成的,所以通往未來的路不止只有一條,所以每個人會靠著自己的理想跟目的,去描繪出自己想要的未來,這就是夢想。
    慵懶的一天,與其在家裡睡覺、坐著不如穿上鞋子帶著一顆冒險的心四處去走走看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身份認同是一個人活著很重要的心理需求,但不斷尋找自我認同在困惑的大海裡浮沈,最終會撐不下去。除了個人身份認同外,政治傾向、宗教信仰、選擇的信仰等也是身份認同的領域。然而,信仰可能有善惡,選擇所信仰的人或事物時,需檢視其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在日本的漢字中,人類被形容為「人間」,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社會之中,因著脆弱而需要仰賴他人的關愛才能生存。 長大成人後,我們仍須在這個社會中求生存。哪怕選擇隱居山野,獨自自給自足,仍難以全然遠離與人的牽絆。就算我們天生獨立,當感受到人間溫暖時,也會被打
    在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人,而且個性、習慣、興趣都不太一樣。 為何會不一樣呢? 如果是在同一個家庭,有相同的父母,相同的生長環境,是不是培養出來的小孩,個性、習慣應該會很接近吧。 小孩子的學習從模仿開始,對於親近之人所灌輸的身教、言教,很容易就會照單全收。 同一個家庭的親人之間,確實在
    Thumbnail
    對自己的存在,沒有基本肯定的人,就無法擁有基本價值感。 生命基本價值感的意義是指:人都有其長處與天賦所在,不會十全十美、完美萬能,而是活在人世,都有自己可以貢獻與施展的能力與力量。
    Thumbnail
    人從一出生,就開始在人際互動中找自己。當他發出哭聲,他聽到醫師、護士、媽媽的呼喚,他可以感覺到這些人與自己的互動之間,彼此的遠近、冷暖、甚至善惡。雖然他還沒有語言去組織這些感覺,但這些已開始存在他的記憶和意識裡面,影響他往後的一生。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身份認同是一個人活著很重要的心理需求,但不斷尋找自我認同在困惑的大海裡浮沈,最終會撐不下去。除了個人身份認同外,政治傾向、宗教信仰、選擇的信仰等也是身份認同的領域。然而,信仰可能有善惡,選擇所信仰的人或事物時,需檢視其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在日本的漢字中,人類被形容為「人間」,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社會之中,因著脆弱而需要仰賴他人的關愛才能生存。 長大成人後,我們仍須在這個社會中求生存。哪怕選擇隱居山野,獨自自給自足,仍難以全然遠離與人的牽絆。就算我們天生獨立,當感受到人間溫暖時,也會被打
    在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人,而且個性、習慣、興趣都不太一樣。 為何會不一樣呢? 如果是在同一個家庭,有相同的父母,相同的生長環境,是不是培養出來的小孩,個性、習慣應該會很接近吧。 小孩子的學習從模仿開始,對於親近之人所灌輸的身教、言教,很容易就會照單全收。 同一個家庭的親人之間,確實在
    Thumbnail
    對自己的存在,沒有基本肯定的人,就無法擁有基本價值感。 生命基本價值感的意義是指:人都有其長處與天賦所在,不會十全十美、完美萬能,而是活在人世,都有自己可以貢獻與施展的能力與力量。
    Thumbnail
    人從一出生,就開始在人際互動中找自己。當他發出哭聲,他聽到醫師、護士、媽媽的呼喚,他可以感覺到這些人與自己的互動之間,彼此的遠近、冷暖、甚至善惡。雖然他還沒有語言去組織這些感覺,但這些已開始存在他的記憶和意識裡面,影響他往後的一生。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