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逆境之五「溫度逆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物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生長,多數是10°C至30°C,過高或過低,植物的生理現象就會受到抑制,使得作物停止生長或死亡。作物在營養生長時,地溫和水溫的影響較大,而開花結果時,主要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特別是溫度對花芽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
依循適地適種的認知,我們不會貿然把溫帶作物移到35°C高溫下種值,想要進行熱馴化必須讓幼苗逐漸適應高溫。突如其來的高溫會加速植物體內的化學反應,這樣的代謝會造成損耗,進而讓植物飢餓,如此生長就會變慢,甚至停止。
雖然,最糟的狀況是蛋白質在高溫下會變性或凝結,繼而影響到酶,但在植物自我保護的機制下,蛋白質會轉譯,而形成伴護蛋白質,防止危害範圍擴大,等到高溫逆境解除,就能恢復正常,使得植物在高溫下受到的影響為可逆性。
相對來說,冷馴化比熱馴化難得多,因為低溫下降的速度很快,而保護機制又會在回溫後24小時內就消失了。低溫會降低光合作用的強度、減少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影響養分的運轉,受到寒害除了生長緩慢,葉子也會變色或出現斑點、水浸狀,甚至全株萎凋。
植物在種子、真菌孢子等狀態對於低溫的忍受度較大,可以在絕對溫度下保存較長時間。在急速冷凍過程,形成的冰晶太小不容易對細胞造成傷害,回溫時要快速,否則細胞壁內的冰晶持續擴散到原生質,就會是致命的危害。
過去,氣溫逆境通常只在小範圍或有限的時間內,但在二十世紀中期發現全球暖化現象趨於明顯之後,不只是各國政府或科學家,每一個人,特別是「看天吃飯」的農民,都要正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因為逆境就不耕作,是不實際的作為。農民可以從了解植物生理的特性,適時調整栽培管理的策略,強化植物對抗逆境的能力,就能減少損失,維持一定的產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61內容數
喜歡打字勝過說話,因為打錯的字可以刪除,說錯的話無法收回。 喜歡眼睛勝過嗓子,因為眼睛不會說謊,嗓子卻是魅惑人的工具。 喜歡思考和吸收知識,吸收知識主要還是幫助思考,所以最喜歡的還是思考。 只要是可以寫在紙上、放在電腦裡的,絕對不會記到腦子裡,所以請別在這裡考驗機智問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靖在不言中 的其他內容
地下水、湖水等封閉性水源常年累積了許多鹽分,大約每立方公尺含100至1000公克鹽類,而這些物質經由灌溉進入土壤當中,使得可溶性鹽累積,所造成的鹽逆境,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農耕地有這個問題,正常有雨的地方不會顯現,一旦發生缺水情形,鹽分就會開始累積。
對植物來說,水太多會造成問題,水太少也是會有問題,並非是太過嬌貴的關係,而是植物「跑不了」啊! 部份農民為了提高果實甜度刻意限水,如番茄栽培,但過份處理會造成作物吸收養分困難,導致枝條變細、葉片和花序變小、果實產量低,是否值得,見仁見智。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但植物並非只造氧不需氧。植物和我們人一樣也會呼吸,植物透過呼吸作用產生能量,這些能量能維持植物生命的一切活動,讓植物能去吸收養分,因此植物的供氧狀況會影響其吸收養分的能力,一旦缺氧,對植物的危害非常明顯。
英國詩人拜倫認為「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條路」,逆境雖不受期待,卻不知何時降臨,一旦出現也無法逃避,對人類來說是這樣,對植物來說是否也是如此? 植物無法任意移動,若環境與氣候改變,就會遭遇逆境,只要不是最適合植物的生長條件,皆可被認定為逆境,因此植物經常處於逆境下。
「穀雨」都是落在4月20日或4月21日,春天最後一個節氣,通常雨水會增多,有利於穀類作物的生長,雖然不是絕對有雨,但這段期間,倒是真的希望多來點雨,畢竟春耕完畢,田間需要多點雨水滋潤滋潤。 這時候也適逢梅子採收,喜歡這酸甜滋味的朋友,可以趁這個時節,多買一些來醃製。
「清明」通常在4月4日或4月5日,與新春、端午節、中秋節是傳統四大節日,家族會團聚共度,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會祭祖掃墓,但往往因為連假的關係,容易交通阻塞,沒有忌諱的人會選擇提前掃墓。 清明好食「蘆筍」 /挑選秘訣/ /保存方法/
地下水、湖水等封閉性水源常年累積了許多鹽分,大約每立方公尺含100至1000公克鹽類,而這些物質經由灌溉進入土壤當中,使得可溶性鹽累積,所造成的鹽逆境,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農耕地有這個問題,正常有雨的地方不會顯現,一旦發生缺水情形,鹽分就會開始累積。
對植物來說,水太多會造成問題,水太少也是會有問題,並非是太過嬌貴的關係,而是植物「跑不了」啊! 部份農民為了提高果實甜度刻意限水,如番茄栽培,但過份處理會造成作物吸收養分困難,導致枝條變細、葉片和花序變小、果實產量低,是否值得,見仁見智。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但植物並非只造氧不需氧。植物和我們人一樣也會呼吸,植物透過呼吸作用產生能量,這些能量能維持植物生命的一切活動,讓植物能去吸收養分,因此植物的供氧狀況會影響其吸收養分的能力,一旦缺氧,對植物的危害非常明顯。
英國詩人拜倫認為「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條路」,逆境雖不受期待,卻不知何時降臨,一旦出現也無法逃避,對人類來說是這樣,對植物來說是否也是如此? 植物無法任意移動,若環境與氣候改變,就會遭遇逆境,只要不是最適合植物的生長條件,皆可被認定為逆境,因此植物經常處於逆境下。
「穀雨」都是落在4月20日或4月21日,春天最後一個節氣,通常雨水會增多,有利於穀類作物的生長,雖然不是絕對有雨,但這段期間,倒是真的希望多來點雨,畢竟春耕完畢,田間需要多點雨水滋潤滋潤。 這時候也適逢梅子採收,喜歡這酸甜滋味的朋友,可以趁這個時節,多買一些來醃製。
「清明」通常在4月4日或4月5日,與新春、端午節、中秋節是傳統四大節日,家族會團聚共度,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會祭祖掃墓,但往往因為連假的關係,容易交通阻塞,沒有忌諱的人會選擇提前掃墓。 清明好食「蘆筍」 /挑選秘訣/ /保存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隨著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降雨的狀況愈來愈不穩定。經常都可以看到新聞報導,哪個地方鬧旱災、哪個地方鬧水災等等。對植物來說,真的是「長安居,大不易」啊。 旱災對植物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乾旱會讓植物從多年生轉為一年生喔!
Thumbnail
夏天炎熱的高溫對多肉植物的生存影響很大。通風和疏水是保護多肉植物的關鍵。本文介紹了夏季多肉植物的表現情況以及在陽臺上栽培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夏天對不少植物來說是個「難過」的季節,然而也有一類堪稱草花界「王者」的耐熱植物,它們對炎熱氣溫有很強的抵抗性。當中也不乏顏值較高的花卉。照片裡的植物大家都認識嗎?
Thumbnail
在寒冷的早晨,有時會發現結霜了。一片銀白世界雖然很美,但是對農夫來說,卻會擔心農作物凍壞了。所以,氣象報告總是會預報結霜,讓農夫可以提前防範。 有位科學家注意到,植物的葉片,在葉脈凸起部分容易結霜,而凹陷部分較少結霜。他們覺得,或許深入了解機制後,可以應用在需要防霜的工業上。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當農夫種的花枯萎了, 他該選擇換一顆種子,還是改變環境? 每個人都該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當花無法綻放的時候 難道不該優先考慮 它是否受到充足的日照 它是否吸收到足夠的水分 它是否種在是和它的土穰 一朵花需要的陽光、水分、養分 它都得到了嗎?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陽台上不知名,卻常見的小草,如果在以前,肯定被當成雜草拔除,不但不需要照顧,拔除之後還會一直長,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類型。而有些嬌弱的植物,即使細心呵護,也不知為何總是水土不服,無法存活太久。 果然,我的陽台是適者生存的試煉埸(笑)。 今天佇足陽台,想拍點什麼植物,在植物尚未甦醒的,我
Thumbnail
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冬季暖化對農民生產造成影響。本文以觀葉秋海棠為例,探討冬季暖化對作物生產的影響,及作物如何應對乾旱及高溫逆境。提出針對高溫或乾旱造成災損的目標,並舉出三項可能策略,包括育種、推廣植物工廠系統和調整作物種植策略。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隨著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降雨的狀況愈來愈不穩定。經常都可以看到新聞報導,哪個地方鬧旱災、哪個地方鬧水災等等。對植物來說,真的是「長安居,大不易」啊。 旱災對植物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乾旱會讓植物從多年生轉為一年生喔!
Thumbnail
夏天炎熱的高溫對多肉植物的生存影響很大。通風和疏水是保護多肉植物的關鍵。本文介紹了夏季多肉植物的表現情況以及在陽臺上栽培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夏天對不少植物來說是個「難過」的季節,然而也有一類堪稱草花界「王者」的耐熱植物,它們對炎熱氣溫有很強的抵抗性。當中也不乏顏值較高的花卉。照片裡的植物大家都認識嗎?
Thumbnail
在寒冷的早晨,有時會發現結霜了。一片銀白世界雖然很美,但是對農夫來說,卻會擔心農作物凍壞了。所以,氣象報告總是會預報結霜,讓農夫可以提前防範。 有位科學家注意到,植物的葉片,在葉脈凸起部分容易結霜,而凹陷部分較少結霜。他們覺得,或許深入了解機制後,可以應用在需要防霜的工業上。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當農夫種的花枯萎了, 他該選擇換一顆種子,還是改變環境? 每個人都該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當花無法綻放的時候 難道不該優先考慮 它是否受到充足的日照 它是否吸收到足夠的水分 它是否種在是和它的土穰 一朵花需要的陽光、水分、養分 它都得到了嗎?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陽台上不知名,卻常見的小草,如果在以前,肯定被當成雜草拔除,不但不需要照顧,拔除之後還會一直長,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類型。而有些嬌弱的植物,即使細心呵護,也不知為何總是水土不服,無法存活太久。 果然,我的陽台是適者生存的試煉埸(笑)。 今天佇足陽台,想拍點什麼植物,在植物尚未甦醒的,我
Thumbnail
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冬季暖化對農民生產造成影響。本文以觀葉秋海棠為例,探討冬季暖化對作物生產的影響,及作物如何應對乾旱及高溫逆境。提出針對高溫或乾旱造成災損的目標,並舉出三項可能策略,包括育種、推廣植物工廠系統和調整作物種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