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梵谷:生命不長,這是我們誰都不會忘記的日子(發現新梵谷自畫像)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任何人生命都不長,問題在於——用生命來做什麼。
上圖|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在館藏畫作《農民女子頭像》背後發現的梵谷自畫像。
意外事件發生在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籌備「印象派滋味」展覽期間。參展畫作被送交X光掃描,於是發現名為《農民女子頭像》的梵谷油畫背後隱藏一幅畫家自畫像,被層層膠水和紙板掩蓋。
畫家梵谷生前拮据,經常回收畫布,在此之前至少有七個類似發現。例如美國沃茲沃斯藝術博物館就在一幅梵谷自畫像下發現一幅農民女子肖像,恰巧和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的情況相反。
下圖|美國沃茲沃斯藝術博物館在梵谷自畫像下方發現農民女子肖像畫。
隱藏畫家自畫像的《農民女子頭像》作畫於一八八五年,是畫家生涯早期,當時他在名為紐南的荷蘭小鎮和父母住在一起。紐南屬於北部拉邦省,是荷蘭的重要農業省份,畫家在這裡畫了許多鄉村風景和農民,全都晦澀黑暗,和日後法國時期的絢麗多彩形成強烈對比。
《農民女子頭像》背後的自畫像可能是一八八七年畫家的習作。當時畫家人在巴黎,因為阮囊羞澀,請不起模特兒,索性花錢買了一面好鏡子,將鏡中的自己當作模特兒,熱切練習人像畫。(參見梵谷檔案之十八
下圖|蘇格蘭國家美術館收藏《農民女子頭像》。這幅畫作最早為英國收藏家艾芙琳・弗萊明收購,這位弗萊明夫人就是詹姆士龐德系列小說作者伊恩・弗萊明的母親。
畫家曾在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談到這幅農民女子畫像。那封信總共兩頁,附有兩個小素描。畫家說,那天他畫了一幅女子頭像,是「亮紅與慘綠」的對比,不比已經寄給提奧的另一幅「戴大白帽的女子頭像」差。
下圖|畫家信中提到的新作《女人頭像》。
這封信看來簡短平淡,其實背後隱藏許多未曾出口的情緒。
這封信沒有標註日期,推測寫於一八八五年四月四日前後,而在那之前幾天,三月三十日,他們的父親,牧師梵谷先生下葬。畫家在信中寫道,他和提奧一樣,感覺一切尚未回到正軌。
這是我們誰都不會忘記的日子,但總體印象並不可怕,只是嚴肅。 任何人生命都不長,問題在於——用生命來做什麼。
畫家和父母親人的關係一言難盡,他顯然無意在信中為此饒舌,發表關於生死的簡短思索,卻又語焉不詳。畫家的妹妹伊莉莎白倒留下這樣的記載:
父親過世的時候,普茲太太想再見他一面,文森站在她旁邊,說道:「是啊,普茲太太,死很難,生卻更難。」
我們無從得知畫家對父親的想法,可以確定的是,畫家短暫一生裡從未停止思考生死,也從未停止思考作為畫家該有的生活方式。在寫給提奧的這封信裡,他提到:
我堅信,過著農民生活的畫家最好⋯⋯安居於他所畫事物,因為外面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不同的一天。
那是一八八五年四月初。兩年後他將在巴黎回收畫布,畫下他數十張自畫像其中之一,那時距離他人生終點還有三年。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87會員
299內容數
我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蕃人。出身東台灣,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定居荷蘭,從事翻譯、寫作、研究、原住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瓜書房|Nakao Eki 的其他內容
澤倫斯基站在飄雪的基輔街頭,對著鏡頭說,春天到了,下雪了,春天是這樣的,也有戰火般嚴酷的一面。這段話驚人之處,不僅在於真誠和詩意,更在於近乎局外旁觀的冷冽清醒,甚至,近乎藝術的昇華。
圍繞這個名字,我們的時代又塑造出一種迷思:藝術之美經常以心智為代價。這裡面帶著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但歸根到底,這種浪漫正是詩人奧登在古典名家的畫作中觀察到的現實。在任何時代,人們都冷漠看待他人的痛苦,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漠被重新以溫情包裝,化為文字或影像,總能賺人熱淚,但那裡面往往沒有真正的同情。
雪景之美無與倫比,奇特的天空也是。今天開始融雪,甚至更加美麗。是這樣的天氣捎來舊日的回憶,讓人聯想起驛馬車和郵車歲月的故事。
我們從畫家的書信中讀到的是一個柔軟的心靈,只是恆常受到困擾與捉弄。也許畫家更希望後人想到他的時候,能夠想到平靜之美,因為這是他一生中最需要也最缺乏的東西。
塔拉斯孔也是隆河河畔城市,在阿萊城北方約二十公里,再往北二十多公里就是亞威農。大約夏日的隆河風光太過美好,驅使充滿好奇心的畫家前往塔拉斯孔作畫,旅程的本身令畫家十分難忘,於是而有這樣的畫作。畫家在信中形容自己「滿手的箱子、棍子和畫布,走在陽光普照的塔拉斯孔路上」。
澤倫斯基站在飄雪的基輔街頭,對著鏡頭說,春天到了,下雪了,春天是這樣的,也有戰火般嚴酷的一面。這段話驚人之處,不僅在於真誠和詩意,更在於近乎局外旁觀的冷冽清醒,甚至,近乎藝術的昇華。
圍繞這個名字,我們的時代又塑造出一種迷思:藝術之美經常以心智為代價。這裡面帶著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但歸根到底,這種浪漫正是詩人奧登在古典名家的畫作中觀察到的現實。在任何時代,人們都冷漠看待他人的痛苦,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漠被重新以溫情包裝,化為文字或影像,總能賺人熱淚,但那裡面往往沒有真正的同情。
雪景之美無與倫比,奇特的天空也是。今天開始融雪,甚至更加美麗。是這樣的天氣捎來舊日的回憶,讓人聯想起驛馬車和郵車歲月的故事。
我們從畫家的書信中讀到的是一個柔軟的心靈,只是恆常受到困擾與捉弄。也許畫家更希望後人想到他的時候,能夠想到平靜之美,因為這是他一生中最需要也最缺乏的東西。
塔拉斯孔也是隆河河畔城市,在阿萊城北方約二十公里,再往北二十多公里就是亞威農。大約夏日的隆河風光太過美好,驅使充滿好奇心的畫家前往塔拉斯孔作畫,旅程的本身令畫家十分難忘,於是而有這樣的畫作。畫家在信中形容自己「滿手的箱子、棍子和畫布,走在陽光普照的塔拉斯孔路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梵谷博物館 荷蘭遊記第二篇   這次來荷蘭,很大的原因是想看梵谷的畫——如果有人跟我說,那是因為梵谷很有名,所以我才喜歡他的畫,我也不能反駁什麼,但我也的確知道對於梵谷的畫,我深受吸引。   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7-11的I-cash在鄉下地方還很潮,我明明用不到,但不知道從哪裡買到一張星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 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Thumbnail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___ 選自【美力覺醒】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的畫家,曾在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聽到人家提起過林布蘭浪子回頭的那幅畫,而後知道了那幅畫創作的時空背景後,感受又更不一樣了。而上圖林布蘭的自畫像,那是他離世前最後一幅的自畫像,有些憂傷,卻又感到平靜,沒有多加
Thumbnail
時間使人老;甚至遺忘過去。但藝術不會。 因為在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Bogdan Vlăduță)繪畫中,彷如回望著一幕幕古早、莊重的時間,進入對於歷史、輪迴和梵谷的緬懷,和藝術一起重生。 作為虔誠的東正教信徒,「信仰」是創作的支撐。
Thumbnail
有個在英國讀書,後來在普羅旺斯生活多年,距離梵谷生前最後生活地阿爾勒50英哩路的英國女士,發現她有二事不明.....
那天,可蕾帶我去La ville d'Auvers sur Oise拜訪那座墓地。
Thumbnail
#命玄文章 #真人真事 #清明特供品 #道喵秋人—成天討摸摸⋯煩! 《差點忘記po了!》 前情提要: 璐妮家族兩年內,2人變植物人、6條人命。 經媽祖提點知曉是祖墳有問題,我們一路披荊斬棘來到了在荒山野嶺的舊墳,也見到了始作俑者——大奶奶。 一番激鬥之下,眼見大奶奶打算採取同歸於
Thumbnail
最擅長表現向日葵的藝術大師,莫過於梵谷。向日葵也被認定是梵谷的自畫像,正因向日葵會追光拜日,最能表達象徵梵谷所追求的藝術與信仰。向日葵之於他,不只表達了向上天仰望的虔敬姿態,並代表一種渴望如農人般務實播種的精神。本文將提及他的向日葵畫作的特色、天啟一般的神秘風格,以及自梵谷的藝術世界回神的心得。
Thumbnail
梵谷博物館 荷蘭遊記第二篇   這次來荷蘭,很大的原因是想看梵谷的畫——如果有人跟我說,那是因為梵谷很有名,所以我才喜歡他的畫,我也不能反駁什麼,但我也的確知道對於梵谷的畫,我深受吸引。   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7-11的I-cash在鄉下地方還很潮,我明明用不到,但不知道從哪裡買到一張星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 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Thumbnail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___ 選自【美力覺醒】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的畫家,曾在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聽到人家提起過林布蘭浪子回頭的那幅畫,而後知道了那幅畫創作的時空背景後,感受又更不一樣了。而上圖林布蘭的自畫像,那是他離世前最後一幅的自畫像,有些憂傷,卻又感到平靜,沒有多加
Thumbnail
時間使人老;甚至遺忘過去。但藝術不會。 因為在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Bogdan Vlăduță)繪畫中,彷如回望著一幕幕古早、莊重的時間,進入對於歷史、輪迴和梵谷的緬懷,和藝術一起重生。 作為虔誠的東正教信徒,「信仰」是創作的支撐。
Thumbnail
有個在英國讀書,後來在普羅旺斯生活多年,距離梵谷生前最後生活地阿爾勒50英哩路的英國女士,發現她有二事不明.....
那天,可蕾帶我去La ville d'Auvers sur Oise拜訪那座墓地。
Thumbnail
#命玄文章 #真人真事 #清明特供品 #道喵秋人—成天討摸摸⋯煩! 《差點忘記po了!》 前情提要: 璐妮家族兩年內,2人變植物人、6條人命。 經媽祖提點知曉是祖墳有問題,我們一路披荊斬棘來到了在荒山野嶺的舊墳,也見到了始作俑者——大奶奶。 一番激鬥之下,眼見大奶奶打算採取同歸於
Thumbnail
最擅長表現向日葵的藝術大師,莫過於梵谷。向日葵也被認定是梵谷的自畫像,正因向日葵會追光拜日,最能表達象徵梵谷所追求的藝術與信仰。向日葵之於他,不只表達了向上天仰望的虔敬姿態,並代表一種渴望如農人般務實播種的精神。本文將提及他的向日葵畫作的特色、天啟一般的神秘風格,以及自梵谷的藝術世界回神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