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讀「當教授變成學生」v.s. 當我成為一個學生

推薦每個老師都要看
推薦每個老師都要看
十幾年前,在一次東吳大學學務處全處工作人員的活動中,每個同仁拿到了這一本書。當時的我覺得很奇妙,佩服這位女教授願意變換一個角色,用不同的角度面對她原本的角色並感受時代變化造成的學習方式的不同。當時的我也因為看完這本書告訴自己,不要因為成為教育工作者而忘了自己當學生時的心境;更不要忘了當學生時對主事者的抱怨,而成為主事者時可以如何改善,讓事情更圓滿。
沒想到,這學期開學至今,我阿雜的感受滿溢出來了...

我的認知

從小因為親戚住台北,常有機會到台北長住,台北的五光十色吸引了鄉下村姑在下本人我,因此,我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要在這個城市真正的生活!於是,呆呆的我以為沒有讀高中就無法讀大學,於是捨棄了當時讀文藻語專的機會,就讀離我家最近高雄最後一個志願的公立高中-旗美高中。
升大學時,我的大學志願卡的選項其實不多,打開介紹學校的那張大單子,剔除掉所有校址非台北市的選項,所有校址在台北市的英文系就是我的選項(當時只有台大、師大、東吳、文化、實踐、銘傳吧!),沒有其他的系,我把命運交給了老天爺。而老天爺幫我選擇了一個很棒的學校,一個影響我數十年的學校。
大學上課第一週,沒有數學課讓我好開心。第一個月過去,我發現英文系不是我想像的樣子,合唱團反而更契合我的想像,於是我開始了只求60分的英文系生涯、但求100分的合唱團生涯。因為合唱團而認識了生輔組的學姊,因緣際會進入生輔組當工讀生,然後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學生這個角色。大學畢業後從沒想過要考研究所,因為讀死書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於是我成為兒童美語老師,然後繞了一圈又回到了東吳生輔組,然後開始我的教育不歸路。
國高中時,其實我一直都是一個不乖的學生,現在想想其實也不是不乖,只是不認同老師的一些作為。威權時代,師逼生反、生不得不反,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因為跟學生長期接觸,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也感謝這些學生願意教我新時代的新事物,讓我不至於跟他們差距太大。只是我是在教室以外的場域和學生接觸,我也期待透過我的身教能夠影響一些學生。當我離開校園,感嘆從此離年輕人越來越遠時,我決定去讀研究所,只是想要知道在大學耕耘十幾年的我,常有撞牆期,書本裡會不會有答案?重新當一個學生可以裝年輕、跟年輕人接觸,應該老得比較慢。於是,我非常認真地上課,徹底利用了圖書館的資源,找以往工作所希望知道的答案、找身為母親這個角色還可以怎樣再提升?我不想浪費我的學費、我不想浪費我老公所賺的每一分錢。

我的碩士班課程

第一年上課有一點失落,同學缺課率很高,而且自覺課堂收穫不如我想像得多,而且我覺得有些師資根本不夠格來擔任本所的老師(當然也有不錯的老師)。再者,課堂上全神貫注的同學也不多,上課氣氛不是很好。第二年,我申請外所的課程,想看看別的所如何運作,也想要獲得更精實的課程。開學至今上課三次,訝異的是外所的課程上課狀況更糟!明明任課老師講課內容豐富、教學生動,在我的評價應該有90分以上的課程,但是同學一樣不買單!我對面那位,你滑了三小時的手機不累嗎?左手邊這一位,你iherb買那麼多維他命是營養不良嗎?右手邊這一位,想必你是學校的工作人員吧!你用word檔把資料整理得蠻美的,圖表還用corel draw 畫。可是你是在教室、不是在辦公室呀!其他我看不到的同學,你們眼睛盯著前面的電腦,可是老師明明放了簡報在投影幕,你們連假裝認真聽都不會嗎?你們感受不到老師上課時的孤獨感嗎?

碩士課程的感受

我以為重新當一個學生我會挑剔的只有行政單位,沒想到我連跟我一起上課的同學都挑剔了!到底是我太龜毛還是現在的人讀研究所只是混文憑?明明課堂上有很多人已經在就業了,應該也會珍惜所付出的學費,應該也會想專心上課呀!還好,今年我們所的新生都好認真,讓我覺得上課很有動力,我也發揮了我雞婆的個性,不想讓他們面對我當初入學時的渾沌。而且上課也有人會主動回應老師,讓老師不至於認為自己在唱獨腳戲。有一群人一起努力向學的上課氣氛,才是以往我們求學的日常。
或許,我不像「當教授變成學生」的作者那麼深入學生的生活,所以無法釋懷浪費錢、浪費學習資源的行為。雖然很多研究所招不到學生,但是,研究所要的是怎樣的學生?入學該有怎樣的審核機制?研究所課程評分機制是否該調整?我覺得是每個研究所都應該要面對的問題。既然我所選擇的研究所是針對高等教育的經營管理,但是若自身對於這一塊不能夠先面對、先解決,如何期待培養出的學生有能力擔任一個高教體制的經營管理者或是新體制、新作為的先驅者呢?我非常明瞭大學的經營管理非常不容易,不只要讓學校本身具有競爭力、要能在少子女化浪潮中活下去、更要能讓培養出的學生在這個社會上具有競爭力,但是這個研究所不就是為了培育能經營管理一所大學的人才嗎?我們就如同師資培育中心一般,若是不嚴格控管、訓練、培養師資生,未來他們進入校園,你能期待他們這群被放水的師資生能搞好這個國家的國民基礎教育嗎?
很有可能,我曲解了各個研究所培育人才任務,畢竟我以前都在行政單位不是學術單位。或許我不該期待每個人的求學態度,只是想到現今社會環境讓多數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而學,而這樣的人未來也會和我的小孩同在一處學習。也許我說得太嚴重了,但是這真的是一個社會危機。教育是一場由上而下知識與身教的傳承,上樑不正如何期待下樑正?身處一座樑柱不正的建物中,如同置放一個未爆彈,難怪一群人不願進入這棟建物中,紛紛前往相對安全的「教育」建物中。

給家長們的建議

研究所是給有意在某「專業領域」更深入學習的人,不適合「沒有基礎能力」的人。請不要讓孩子尚未就業或不了解自己興趣時就讀。傷害自己也傷害授課教師的心靈...
寫於2019.3.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美美的美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