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問答 (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九、什麼是「斷滅相」?

金剛經有「於法不說斷滅相」(鳩譯,第二十七分) 之句,那麼,什麼是「斷滅相」呢?

與此相應的段落為:

*第二十七分 (上)

tat-kiṃ manyase subhūte lakṣaṇasaṃpadā tathāgatena anuttarā samyaksaṃbodhir-abhisaṃbuddhā|

na khalu punaste subhūte evaṃ draṣṭavyam| tat-kasya hetoḥ| na hi subhūte lakṣaṇasaṃpadā tathāgatena anuttarā samyaksaṃbodhir-abhisaṃbuddhā syāt|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鳩譯,第二十七分)

「彼何意念?善實!『相具足,如來無上正遍知證覺』?

不,復彼,善實!如是見應。彼何所因?『不』,善實!『相具足,如來無上正遍知證覺』。』」(笈譯)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

「你認為如何?須菩提!如來可以用『相具足』來證悟無上正等覺嗎?

須菩提!你不應該這麼理解觀察。為什麼呢?須菩提!如來不可以用『相具足』來證悟無上正等覺。」(依笈譯翻譯為白話)

但鳩摩羅什的翻譯卻是:「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謂:「不要這麼想:『如來不可以用具足相來證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要怎麼想?要想:「如來可以用具足相來證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思完全顛倒。

「相具足」、或「具足相」,這沒有影響,只是翻譯用語的問題。

是哪裡顛倒呢?為了簡化說明起見,讓我們把「具足相」稱為A;笈多的翻譯是「不可以用A」,而鳩摩羅什的翻譯卻是「要用A」,這才是顛倒之所在。

查玄奘之譯文,此段譯為: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應、正等覺以諸相具足現證無上正等覺耶?

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何以故?善現!如來、應、正等覺不以諸相具足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意旨和笈譯相同。

一樣,「不可以用A」。

可以說,千年以來,各家的解說,都是依照鳩摩羅什的譯文而為發揮,至於近代的註釋,則例如,說:這是不著於下文所述的「斷滅相」啦,所以,「以為悟道了以後,什麼都好了,什麼都空了,這個觀念是很嚴重的錯誤啊!」云云。(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第廿七品無斷無滅分)

如南懷瑾註釋這段經文,就說:

「佛叫須菩提,『汝若作是念』,你假使有一個觀念,認為『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認為不著相就可以見佛,就可以大徹大悟的話,他說須菩提啊,你千萬不要這樣想,不要認為沒有功德成就也能夠悟道成佛,你有這種觀念就錯了。

前面我們明明聽須菩提講的嘛!不要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佛則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可是佛現在又說,須菩提你不要搞錯了啊,假如你認為不具足一切功德圓滿就能大徹大悟的話,須菩提你注意啊!『莫作是言』,你千萬不要那麼想啊!千萬不能認為不要具足功德就可以大徹大悟。」

— 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第廿七品無斷無滅分

以下,他又引了一則自己的故事,含沙射影地隱指聖僧所證的,正是他說的「斷滅相」,如云:

「你如果以為人只要悟了道以後,什麼都好了,什麼都空了,這個觀念是很嚴重的錯誤啊!這是佛明白交代給須菩提的。

關於這一點,我個人倒也碰到過很多。幾十年前在大陸雲南,找一位很有名的禪宗大師,也是一位八指頭陀。後來我到昆明碰面了,我說:法師,我聽說你悟道以後有一個觀念,認為證得涅槃以後,生死已了,不再來了,有沒有這樣說法?他承認了,我就請教他楞伽經中的話:『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你不來,到那裏去啊?跳出三界外,跳到那裏去呀?佛沒有說有個第四界呀?不在五行中,那你在那一行中啊?了了生死就不來,這不是佛法吧!後來為這個問題我們辯論了很久。

很多人學佛都有這個觀念,都認為學了佛,悟了道,兩個腿一盤,了了生死,再也不到這個世界上來受苦了。這個觀念是絕對錯誤的,是修道學佛上最大的錯誤觀念。」

— 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第廿七品無斷無滅分

所以,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怎麽樣?難道,應該照他說的,了了生死以後,來生還要到這個世界上來受苦,這樣,才叫做「了生死」嗎?又或者,他根本不認為有人有資格、或有能力證悟到「了生死」呢?

「徧滿虛空大自在」是華嚴境界,是諸佛所共說、諸祖所同證者,又何曾出三界、而到「第四界」去呢?

那麼,什麼才是悟道呢?悟道,就是大徹大悟、就是超生了死、就是一切相對皆還原為絕對了;是打破「無始無明」之後,即和徧滿宇宙的佛性合而為一,在此生的生命結束以後,不會再隨著「阿賴耶識」到任何的地方投生之意。這叫做「不受後有」,而不叫做「斷滅相」。

如果錯誤地以為諸祖所同證者是「斷滅相」,那請問:釋迦牟尼現今在哪一界?到「第四界」去了嗎?

南懷瑾所說的,是悟道了之後,還會再輪迴於三界六道。這叫做「不了義」,而不叫做「了生死」。

所以南懷瑾原是就鳩摩羅什錯誤的翻譯加以發揮,再加油添醋地批評證悟者。其不僅不明白佛陀教法真正的意旨、傳播知見的毒素,還詆毀大成就者,因此,我就把他的錯謬之處在這裡點出。

*第二十七分 (下)

na khalu punas-te subhūte kaścid-evaṃ vadet-bodhisattvayāna-saṃprasthitaiḥ kasyacid-dharmasya vināśaḥ prajñaptaḥ ucchedo veti|

na khalu punaste subhūte evaṃ draṣṭavyam| tat-kasya hetoḥ| na bodhisattvayāna-saṃprasthitaiḥ kasyacid-dharmasya vināśaḥ prajñapto nocchedaḥ|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鳩譯,第二十七分)

「復時,彼,善實!有如是語:『菩薩乘發行,有法破滅;施設斷』。

不,復,善實!如是見應。彼何所因?『不,菩薩乘發行,有法破滅;施設不斷』。」(笈譯)

其中,

dharmasya (第二十七分) 是dharma 的屬格,意謂:「已建立的律法」、「堅實的法則」、「恆定的原理、原則」等。鳩摩羅什和笈多都譯為:「法」。

如前節曾經提到,「法」(dharma) 除了「律法」、「習慣」之外,還有「宇宙的法則」、「世尊的教法」、「原理」、「原則」等意。

其字根dhri,字面的意義為「刺」、或「極點」,有「支持」、「持有」、「承受」等意。

dharma,猶如希臘語的themis (法則、法律),透過不參與變化的事物之本性,來調節變化中的事物;可以說,「法」(dharma) 是在變化的事物之背後,恆常不變的原理、原則,與儒家的「性」、理學家的「理」、道家的「道」、基督教的「神靈」⋯ 相類似。

dharma,在現代的意義,則為「精神」、「法則」,引申為「概念」。

vināśaḥ,是vināśa 的主格,意謂:「消失」、「停止」、「喪失」、「溶解,」、「毀滅」、「毀壞」、「壞滅」、「壞敗」、「死亡」、「無常」等。鳩摩羅什未譯出;笈多譯為:「破滅」。

prajñapto 的原型為prajñapta,由pra + √jña-9 兩字構成。

prajñapta,意謂:「命令」、「制立」、「指示」、「制戒」、「安排」、「敷座」、「建立」、「創設」、「施設」、「言說」、「教法」等。鳩摩羅什譯為:「說」;笈多譯為「施設」。

nocchedaḥ,由na + ucchedaḥ 兩字構成。

na 的意思是「不」。

ucchedaḥ,是uccheda 的主格,意謂:「廢除」、「消滅」、「破壞」、「切斷」等。鳩摩羅什譯為:「斷滅相」,可以發現,鳩摩羅什的翻譯,很喜歡加上「相」這個字;笈多譯為:「斷」。

prajñapto nocchedaḥ 合起來,意謂:「不主張斷滅的世尊教法」。鳩摩羅什譯為:「不說斷滅相」;笈多譯為:「施設不斷」。

這裡,究竟是在陳述一個具有客觀性的延續不斷的狀態呢?還是在陳述一個「不應該說斷滅相」的具有應然性的態度作為呢?

查前文,有「莫作是念。何以故?」(鳩譯,第二十七分) 之句,意謂:「不要有這樣的看法,為什麼呢?」以下,就是在解釋之所以不要有這樣的看法的理由。可以知道,此處的prajñapto nocchedaḥ 是在陳述一個客觀存在的狀態,而非主觀的態度。

查pra-jñā 有「假設」、「制立」的意思。

prajñapta,如前所述,有「命令」、「制立」、「指示」、「制戒」、「安排」、「敷座」、「建立」、「創設」、「施設」、「言說」、「教法」等意;比方說,prajñaptaḥ prakāśitaḥ 意為「施設開示」,強調的是「施設」。

比較之下,與此類似的另一個單字prajñapti,則有「假」、「假名」、「假安立」、「假建立」、「假施設」、「假立」、「假設」、「假說」、「像」、「分別論」、「制名」、「敷設」、「假名施設」、「施說」、 「虛假」、「言說」等意;比方說,prajñapti-bhāva 意為「假名有」,prajñāpti-graha-kalpa 意為「假有能取分別」,prājñaptika 意為「假名施設」等等,強調的是「假立」。

前述整個段落的意思是:

「此外,須菩提,有這樣的看法:『開始實行菩薩乘的人,會認知到會壞滅而無常的精神法則;其所領受的,也是主張斷滅的世尊教法』。

須菩提!你不應該這麼理解觀察。為什麼呢?因為開始實行菩薩乘的人,不會認知到會壞滅而無常的精神法則;其所領受的,也是不主張斷滅的世尊教法。」(依笈譯翻譯為白話)

那麼,什麼又是前句中「主張斷滅的世尊教法」呢?

讓我們先用「〇」、「假〇」、「一」、「二」、「萬」等數字來說明:

「〇」代表佛性,但必須打破「假〇」方可證得。「假〇」好比蛋殼,「〇」好比虛空。

「萬」代表萬法。證得佛性後,「〇」將「萬」包含於其中,猶如虛空含容萬事萬物;這才是真正的「具足」,而不是「相具足」、或「具足相」。

「一」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段線段;將這段線段無限微分,一直逼近到「一」的邊緣,是為「假〇」。所以,「一」和「假〇」是非一、非異的。

「一」有動、靜兩種勢能:向「假〇」的方向趨近的,是靜的勢能,向「多」的方向趨近的,是動的勢能。動、靜一分,「一」就慢慢分化,而生出「二」。

「一」對應第八阿賴耶識;

「假〇」對應第九菴摩羅識,又稱為「無始無明」;

「二」對應第七末那識,又稱為「一念無明」。

雜念、妄想起自於一念,這一念,就是「一念無明」。

若將「一念無明」滅了,思維就沈浸在阿賴耶識的「淨緣」中,亦即,往「一」的靜的勢能方面增強,一直逼近到「一」的邊緣,也就是「假〇」、又稱為「無始無明」。

「無始無明」是無知無覺的,將「一念無明」滅了,沈浸在「無始無明」當中,以為一切都滅了,這叫做「斷滅相」;雖然以為一切都滅了,但是「無始無明」沒滅,滅掉的,是由「一念無明」所生出的「萬法」,也就是「萬」。

而因為「無始無明」沒滅,所以,此生結束以後,還是會隨著阿賴耶識的業力去投生。

這就是前述南懷瑾所誤以為的:「『悟道』了之後,還會再輪迴於三界六道」的盲點所在。實際上,「無始無明」沒滅,並不能說是真正的悟道。

質言之,他以為不要「斷滅相」就是要「具足相」,不要「具足相」就等於是要「斷滅相」,這樣的二擇一選擇。而事實上,這不是二擇一的問題,是他自己把自己陷在二擇一當中的。

另一方面,《阿含經》觀察世間的現象,都是流轉縱逝、而變易無常的,因為「無常」,所以是「苦」。

在解脫道指示的應然層面,《阿含經》認為:一切世間的現象,都是由心中的「無明」、這個起始點所生起,「無明」是造成生命相續的原動力;如果把這個產生「無常」的起始點滅了,那麼,一切世間的現象、和生命的相續,也就跟著被滅掉了。如此,《阿含經》聲稱,人生的痛苦就得到了「解脫」,並將其稱為「涅槃」。

如《阿含經》云: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覺滅,覺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可得滅,如是此淳大苦陰滅。」

—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四,第二〇一經,中阿含大品嗏帝經第十

此即「十二因緣之流轉、還滅」。

其十二支,分別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緣輪轉無歇,如汲水輪,使人輪迴三界生死,不得出離。

十二因緣的源頭是「無明」,如果「無明」滅了,那麼,其餘的十一支也就跟著被滅掉了。

這就好比癲癇,是由腦的不正常放電所引發,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有一種治療癲癇的外科手術,把連結兩側大腦的神經纖維構造「胼胝體」切開,不正常放電的問題也就跟著被「解決」了,這樣子,身體的「病」、和「痛苦」雖然沒有了,但在嚴重的情況,語言、運動功能、甚至思考能力,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傷。

在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之前提下,此治療不能說是明智的選擇。

「胼胝體切開術」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把整個腦都摘除掉的「無生命」狀態呢?

所以,不要「斷滅」,不要因為治病、而把頭切掉,也不要因為看到有雜草、而將整座森林都燒掉。

「十二因緣」的起點是「無明」,然此「無明」,乃是「一念無明」,而非「無始無明」。

為什麼呢?如果「無明」滅了,那麼,其餘的十一支也就跟著被滅掉了,可以知道,此「無明」,非是「一念無明」不可。

「無始無明」是虛妄的根源,本來就是不實的、不存在的,虛妄的根源滅了,其他的心理、世界等現象並不會跟著被消滅,只是還原為本來的真實而已;所以,能夠讓心理、世界等現象跟著被消滅的,必定是「一念無明」,因為,一切的現象,都是「一念無明」所變化與展現出來的衍生物,沒有了「一念無明」,一切現象的變化與展現也就無法被產生出來了。

回到前面的問題,什麼是「主張斷滅的世尊教法」呢?

以為滅掉「無明」(其實是滅掉「一念無明」,而不是「無始無明」),就滅掉了十二因緣的流轉,進而,人生的痛苦也就跟著被滅掉 (也滅掉了人生) 者,就是「主張斷滅的世尊教法」,也就是「斷滅相」。

如《阿含經》云:

「爾時,嗏帝比丘雞和哆子生如是惡見:我知世尊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

世尊問曰:汝實如是說:『我知世尊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也。』

嗏帝比丘答曰:世尊!我實知世尊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也。』

世尊問曰:何者識耶?

嗏帝比丘答曰:世尊!謂此識,說、覺、作、教作、起、等起,謂彼作善惡業而受報也。

世尊呵曰:嗏帝!汝云何知我如是說法?汝從何口聞我如是說法?汝愚癡人!我不一向說,汝一向說耶?汝愚癡人!聞諸比丘共訶汝時,應如法答:『我今當問諸比丘也。』

於是,世尊問諸比丘:汝等亦如是,知我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耶?

時,諸比丘答曰:不也。

世尊問曰:汝等云何知我說法?

諸比丘答曰:我等知世尊如是說法:『識因緣故起。』世尊說識因緣故起,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我等知世尊如是說法。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若異學來問汝,汝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此所說觀,一曰摶食麤細、二曰更樂、三曰意念、四曰識也。

此四食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彼四食者,因愛,習愛,從愛而生,由愛有也。

愛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愛者,因覺,習覺,從覺而生,由覺有也。

覺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覺者,因更樂,習更樂,從更樂生,由更樂有也。

更樂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更樂者,因六處,習六處,從六處生,由六處有也。

六處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六處者,因名色,習名色,從名色生,由名色有也。

名色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名色者,因識習識,從識而生,由識有也。

識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識者,因行,習行,從行而生,由行有也。

行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有耶?行者,因無明,習無明,從無明生,由無明有也。

是為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更樂,緣更樂有覺,緣覺有愛,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等大苦陰生。⋯

無明滅則行滅,此說無明滅則行滅,於汝等意云何?

比丘答曰:世尊!無明滅則行滅,我等意如是。所以者何?無明滅則行滅也。是為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覺滅,覺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可得滅,如是此淳大苦陰滅。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比丘!汝等如是說。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覺滅,覺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可得滅,如是此淳大苦陰滅。」

—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四,第二〇一經,中阿含大品嗏帝經第十

上引經文的大意是:

有一個嗏帝比丘,生起了如下的「惡見」,說:「今生的識,死後往生,不會變異。」

他認為:「識」具有同一性,有一個恆久不變的「識體」,亦即「自性」,不論死後往生到哪裡,這個「識體」都不會消滅。

這位嗏帝比丘的見解,和前述南懷瑾誤以為:「『悟道』了之後,還會再輪迴於三界六道」的看法差不多,可以統稱為「常見」。

世尊的回答,先將一切眾生的生命滋養來源分成四類:一曰摶食麤細、二曰更樂 (觸)、三曰意念 (思)、四曰識。

這四種生命滋養的來源,因愛而有,愛因覺 (受) 而有,覺 (受) 因更樂 (觸) 而有,更樂 (觸) 因六處 (六入) 而有,六處 (六入) 因名色而有,名色因識而有,識因行而有,行因無明而有。

前述「十二因緣還滅門」說:「無明」滅了,就什麼都滅了;這樣的話,怎麼會有「今生的識,死後往生,不會變異」的情況存在呢?這是世尊苛責嗏帝比丘執持「惡見」的理由。

但上述的「還滅門」,其實是「不了義」的另一端,可以稱為「斷見」。

真正的佛陀的意旨是不斷、不常的。

「斷見」論者主張把一切諸行、一切思想都滅掉,而以為:這樣就是出離三界了。

如《阿含經》云: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

尊者阿難答瞿師羅長者:謂三種出界。

云何三?謂:

從欲界出至色界;

色界出至無色界;

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界。

是名三出界。

即說偈言:

知從欲界出,超踰於色界,一切行寂滅,勤修正方便;
斷除一切愛,一切行滅盡,知一切有餘,不復轉還有。」

—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第四六三經

我們可以用前面提到過的南懷瑾的話,來回問這一段經文:

「跳出三界外,跳到那裏去呀?佛沒有說有個第四界呀?」

— 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第廿七品無斷無滅分

那麼,什麼才是金剛經主張的、「諸法不斷滅」的「無餘涅槃」呢?

金剛經說:

「所有的,須菩提!宇宙中的眾生,無論他們被理解或歸類為:卵生、胎生、濕生、或變化而生,有形象、或無形象,有想、無想、或非有想非無想;所有這些眾生,只要是可以在眾生界中被創生出來的,我都將他們置於 (如烈焰焚燒一切般) 什麼都不留下來的涅槃界中,而消殞寂滅;然而,雖然無量無數的眾生 (猶如ㄧ點點的小雪片掉入紅通通的爐火當中一般) 被置於涅槃界中消殞寂滅,但實際上,(在已證悟的佛性中,用清淨的意識心看來),根本沒有任何的一個眾生消殞寂滅 ,(眾生還是眾生,依然存在。也就是說,從真實的佛性觀點看來,眾生就是佛性,稱為『非眾生』;而在已證悟的佛性中,用清淨的意識心看來,眾生並沒有消失,依然存在)。

為什麼呢?因為,心無、或心裡不想,眾生雖然依然存在,但是,不想,就不能夠知道有眾生了;佛性,不是不想,而是在佛性上,所有的現象皆如紅爐點雪般無法成立,眾生的現象雖然消殞寂滅,但依然存在,而在已證悟的佛性中,還是可以用清淨的意識心清楚地知道有眾生,這是差異之所在。」

— 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第三分

最後,擬引《維摩詰經》的一段經文,作為此節的總結。

《經》云:

「『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

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第六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蛇喻經》(Alagaddūpamasuttaṃ,巴利藏,中部經典,第二二蛇喻經) 被一些人當作是金剛經的淵源;相同的文本,但是是梵文、已被翻譯成中文者,見於《中阿含,第二〇〇阿梨吒經》。
一個人死後,將依據他這一生所累積的善惡業的業力、和所修為的行力的深淺,決定投生於六道中的哪一道,這稱為「六道輪迴」。
「得」,就一個人的可支配範圍而言,指的是某物從「沒有」到「有」的變化過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個金剛經名句,之所以流傳甚廣,除鳩摩羅什的翻譯本身文字優美以外,與《六祖壇經》的推波助瀾亦不無關係。
「住」這個字在金剛經的意義,應就文言文來理解。 在白話文,「住」是「居住」、「住宿」之意。 在文言文,「行、住、坐、臥」乃指日常的四種舉措。
前節提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相」,嚴格而論,可以說是鳩摩羅什的錯譯;因為,在鳩摩羅什一律地翻譯為「相」的場合,只有「身相」的「相」(lakṣaṇa)、和「六塵相」的「相」(nimitta),有外觀、相狀之意,至於其他的場合,則無該意義,所以不應該被翻譯為「相」。
《蛇喻經》(Alagaddūpamasuttaṃ,巴利藏,中部經典,第二二蛇喻經) 被一些人當作是金剛經的淵源;相同的文本,但是是梵文、已被翻譯成中文者,見於《中阿含,第二〇〇阿梨吒經》。
一個人死後,將依據他這一生所累積的善惡業的業力、和所修為的行力的深淺,決定投生於六道中的哪一道,這稱為「六道輪迴」。
「得」,就一個人的可支配範圍而言,指的是某物從「沒有」到「有」的變化過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個金剛經名句,之所以流傳甚廣,除鳩摩羅什的翻譯本身文字優美以外,與《六祖壇經》的推波助瀾亦不無關係。
「住」這個字在金剛經的意義,應就文言文來理解。 在白話文,「住」是「居住」、「住宿」之意。 在文言文,「行、住、坐、臥」乃指日常的四種舉措。
前節提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相」,嚴格而論,可以說是鳩摩羅什的錯譯;因為,在鳩摩羅什一律地翻譯為「相」的場合,只有「身相」的「相」(lakṣaṇa)、和「六塵相」的「相」(nimitta),有外觀、相狀之意,至於其他的場合,則無該意義,所以不應該被翻譯為「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白話: 須菩提,你如果有這種念頭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今須菩提已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佛陀再以微塵世界之喻,闡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經文導讀:   【無為法】:離因緣造作之法,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導讀:   【何以故?】:空生起慧,解佛所說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言: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言:   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白話: 須菩提,你如果有這種念頭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今須菩提已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佛陀再以微塵世界之喻,闡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經文導讀:   【無為法】:離因緣造作之法,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導讀:   【何以故?】:空生起慧,解佛所說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言: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言:   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