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

含有「南懷瑾」共 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金剛經說什麼》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原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照中國人讀書,就是這樣唸,如果照唸經的方法,要敲個木魚,嘟嘟嘟……一路唸下去
Thumbnail
《金剛經說甚麼》簡介 《金剛經说什么》這本書,是已故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針對佛教經典《金剛經》所做的講記。南懷瑾先生依據梁代昭明太子對《金剛經》的三十二品(相當於章節)劃分,逐一進行講解。在每一品的講解結束後,他還會以一首偈頌作為總結,闡發自己的修行體悟與心得。 這部講記的緣起,是在一九七八年
Thumbnail
5/5感謝恩師法佈施 願無量眾生得以受益
我們以佛法看起來,這是心物一元的道理。借用這個物理自然的力量,借用心力的力量,的確可以造成這樣的境界,這是道家的修法。婆羅門教,有婆羅門教的修法;而密宗的修法與這個相反,背向太陽,背向月亮打坐,又是一種方法,更高明,使光線不直射,修空念定,好極了。打坐時,就不用閉眼了,眼睛平視,學菩薩像,面帶笑容,
Thumbnail
唐朝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路上的一個傳說,但他自己的筆記及《大唐西域記》裡沒有記載。 當他走過新疆天山以南,到了印度北邊,靠近喜馬拉雅山的後面一個雪山地方時,天氣很冷,到處都是雪,但是有一個山頂上卻沒有雪,雪下來也不積留。玄奘很奇怪,跑上去看,發現地上有很粗很長的頭髮。他看了半天,認為這裡頭可能不是這
Thumbnail
《梵網經》、《華嚴經》講到,真正成佛要在色界。欲界不能成佛,無色界也不能成佛。必須要在色界才能成就報身佛。色界身就是這個肉身轉了,我們現在這個肉身是在欲界裡,要把他轉化變成色界身,成就光明之身。 這使我們聯想到哪吒太子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的故事。我們這個肉身,骨頭是父親精蟲轉變,肉是母親卵髒的變化。
Thumbnail
南懷瑾老師傳授的養氣強身妙法,包含九節佛風和寶瓶氣兩種修煉方法,文中詳細描述了修煉步驟、要領及功效,並輔以圖解說明氣脈運行。此兩種方法皆有助於身心健康,並可治癒多種疑難雜症,但需持之以恆地練習才能見效。
《黑神話:悟空》是一款以《西遊記》為靈感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然而,它的核心敘事並非只是孫悟空的傳奇冒險,而是透過悟空的輪迴、掙扎與重生,探討更深層的佛法意涵。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從佛法的視角來解析其中的哲理,並借助南懷瑾先生的偈頌,來探討這部作品所帶給世人的啟發。
Thumbnail
前三關後三關     道家說,”道者盜也”,好像不做小偷不能修道!事實上怎麼叫修道?是要盜天地之精華,硬要用偷盜的辦法,把天地的精神偷到自己身心上面來,使自己能夠永遠存活下去。所以修道是天下的大盜,所謂小周天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我們人體前面都很好,樣樣都很周到,有眼睛有鼻子,呼吸的吃飯的
Thumbnail
你們諸位問到怎麼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緒、思想,尤其做老闆的,動不動發脾氣罵部下,動不動認為自己是資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這個心理要趕快改掉,看看神秀師父這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這是智慧,此心要平靜,沒有雜念妄想,沒有情緒。 但是人的思想情緒、感覺,隨時會發生,鬱悶、痛苦
Thumbnail
為什麼頭頂輪叫大樂輪?大家打坐,都會彎腰駝背,因為陽脈不通。頭是一切陽氣的首領,所以大家做工夫做得好時,頭就會痛,因為一般凡夫,頭輪的脈根本沒有打開。在頭頂輪真的要打開時,是很痛苦的,年紀越大越厲害,因為腦筋越用得多啊!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