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想什麼之我對聖經的20個疑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緣起

信主20幾年了,遙想當初接觸基督教是因為好奇,小時候身邊的人對基督教基本都是抗拒和反感的,當時就很好奇真的像他們講的一樣嗎 ?總覺得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將來一定要去一探究竟。所以一開始是帶著研究探索的心態去的。
到了大學的時候,機會來了,不知是上帝的安排還是機緣巧合,進宿舍的第一天傍晚剛整理好就有學長來敲門,說是教會團契的迎新茶會,當時聽不懂團契但知道教會,想說是迎新茶會應該是有吃又有玩,又可以趁機瞭解一下基督教,所以就跟著去了。過程中發現他們為人熱誠,待人和善,教會還常常請吃飯。還真不錯!後來想想會不會是像直銷一樣,要拉我入夥才親切帶我。不行!我要再仔細觀察,不能輕易被騙。
我開始參加他們的所有活動,打鑽慢慢觀察,深入了解。不只是聚餐和出遊(當然這還是大宗),還參加了禱告會、家聚會(小組聚會)、晨禱會甚至是特會。慢慢對這個信仰有所了解,在基督教的信仰裡,罪得赦免和獲得祝福的方法比起其他的信仰是輕鬆很多的。不用做很多功德來贖罪或獲得祝福。這位神部不高高在上,而是與人親近的扮演一個慈父的角色,我們是祂的兒女,祂對我們的生命有計畫,祂願意給我們上好的。這樣的態度和形象對我而言非常受用,這樣親密的關係和清楚的方向正是我所需要的,所以我受洗了。
我以為從此會凡事順利,滿有祝福。但是代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首先讀經就讓我遇到了第一個難關,我拿到的第一本聖經是地方召會自己翻譯的《新約聖經恢復本》裡面有很多跟坊間聖經不同的專有名詞和不同的行文方式。還有李常受弟兄親自編排的註解,還可以用一旁的串珠(串珠就是在經文旁,標註出相關經節。)連結到其他地方的同一觀念。可以幫助研讀者更了解經文,很有研究者的風範。但對於初入門徑的我來說是很有壓力的。也累積了對聖經的許多疑問。就如它的帖薩羅尼加前書二章12節寫的是:『要叫你們行事為人,配得過那召你們進入祂自己的國和榮耀的神。』我心想要配得上神!壓力好大呀!怎麼可能?不對啊!如果我們的關西是父子,怎麼會有配不配的問題?諸如此類的狀況讓我產生了不少困惑,還有一次,我用的杯子上有龍的圖案,教會弟兄居然叫我丟掉它。我心想一個350元的馬克杯才買了3天怎麼可能丟掉。我用這個杯子又沒有崇拜龍,只是剛好有這個圖案!聖經裡真的有這樣規定嗎?所以決定別的版本來證實,不同版本翻譯也不盡相同,所以就開啟了收集聖經版本的模式。又發現李常受弟兄是直接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翻譯的聖經,所以決定自己學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來讀聖經看勘真相到底為何?
當時真的很熱血,去輔仁大學旁聽,自己上網買聖經買教材,真的夭壽難學,還好當時的目標是我只要能讀懂聖經就好,不用會溝通。花了3年的時間才能流暢的用希臘文和希伯來文讀經。剛去上課的時候,被同學問我是哪個教會的,我說是台北召會的,他應該也是剛信主不久,好像沒聽懂又問了一次,我又說了一次,他卻有點惱怒的說:『你不想說就算了。』讓我有點無奈和無言。後來應為研究所學業的關係和後來出社會的忙碌就漸漸荒廢了。好像應了當時家人所講的盡會一些沒用的,後來確實也沒用到。
因爲疫情和生病的關係待在家,做最多的是讀書和寫作。雖然賺不到錢,但確重新燃起我對事物的熱誠,也漸漸有了目標。因為很低潮,我開始寫信給上帝抱怨祂、跟祂訴苦、告狀,跟祂吵架。因為想知道回應是什麼就開始用希伯來文、希臘文、英文和中文讀聖經,來找答案。有的有找到有的沒有。但過程、結果和之後的想法也一併寫在下一封信裡。不論有沒有解決都有收獲的。也因為「吵架」,透過希臘文、希伯來文、英文和中文聖經的相互驗證,又燃起了探索我對聖經的幾個小疑問的熱情。有的是我讀經時產生的問題,如〈箴言是什麼意思?〉、〈和散那到底什麼意思?〉、〈耶和華向我仰臉是甚麼意思?〉。有的是因為我的基督徒朋友發生衝突,為了勸架而著手釐清真相。如〈萬聖節的真相!〉、〈誰先開始不給糖就搗蛋的?〉、〈聖誕老公公你別來!〉。因為同性戀議題我的反對者朋友和支持者朋友反目成仇,所以我寫了〈考據七個版本的《聖經》,論證上帝到底有沒有反同性戀?〉、〈從歷史上來看同性戀族群角色的演變〉(原名是〈同性戀你到底是誰?〉)希望能有和睦的結果。就這樣陸陸續續收集20個疑問進行探討。所以叫《上帝想什麼之我對聖經的20個疑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146內容數
想要將自己最喜歡的三樣東西詩、翻譯和平面設計相結合成為我的代表作。這是我用詩寫的日記,也是一個腦性麻痺患者生命見證和恩典軌跡。用中、英、日、法和希伯來文來呈現100首自己原創的詩,訴說詩與詩的故事,是致青春也是為了感恩,是在癌末前想要留下曾經存在的痕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答案是肯定的!在這次「夫妻之愛」營會中,一位還沒有信主的弟兄和妻子一起在台前接受服事!在服事中,耶穌帶領他重新回想起國中時期的回憶,並且在禱告中讓他看見異象。這些經驗,讓他覺得驚奇。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Thumbnail
我是2011年元月2日受洗成為基督徒。受洗之後承蒙一位有學問的牧者介紹我去研讀一部書,書名是:《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God’s Plan For Man: The Key to The World's Storehouse of Wisdom"),我真的跑去書房找,果然找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答案是肯定的!在這次「夫妻之愛」營會中,一位還沒有信主的弟兄和妻子一起在台前接受服事!在服事中,耶穌帶領他重新回想起國中時期的回憶,並且在禱告中讓他看見異象。這些經驗,讓他覺得驚奇。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Thumbnail
我是2011年元月2日受洗成為基督徒。受洗之後承蒙一位有學問的牧者介紹我去研讀一部書,書名是:《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God’s Plan For Man: The Key to The World's Storehouse of Wisdom"),我真的跑去書房找,果然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