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鄭宜農《新世紀的女兒》:從青澀走向綻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08.06 鄭宜農《新世紀的女兒》@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圖 / 鄭宜農臉書

繼新專輯小巡迴後,出道十五年的宜農迎來生涯第一場大型演唱會。能有機會在半年內參加到小型和大型演出是個很特別的體驗,可以看到放鬆的、可能有些小瑕疵卻不失溫馨的場合,也能看到盛大的、經過設計的完整表演,呈現出表演者不同面向的舞台魅力。更重要的是,半年內能見到宜農兩次真的是太幸福了。

從前導預告和主視覺風格推敲,以為會是場結合數位媒體、充滿科技感的演出。看完整場演唱會才發現,宜農散發著人性光輝的本質依舊強烈。

開場播放《水星逆行實錄》紀錄片的片段,大螢幕上出現的是十五年來大大小小演出的影像節錄,接著毫無懸念地以〈新世紀的女兒〉開場,和六位舞者共同用舞蹈展現她此刻對於女性力量的詮釋。

舞蹈班出身的宜農肢體律動當然不用說,讓人能完全沉浸在表演中感受她想傳達的一切。這樣的安排像是帶觀眾看著她從青澀逐漸走向成熟,再從成熟迎向綻放。
圖 / 鄭宜農臉書

接下來一連好幾首充滿電子感的歌,大幅度的編曲變動幾乎讓人認不出原本的樣貌,陌生卻處處驚奇。〈輕輕觸碰〉配合著大螢幕上舞者的手語,好像也輕輕觸碰到了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在〈冬眠〉後唱起〈親愛的〉,私心很喜歡這樣的曲序安排,對我來說這兩首歌都是對所愛之人卑微而迫切的吶喊,飽含著渴望用全身的力氣傳達、卻怎麼樣也無法用語言描繪的濃烈情感。

聽宜農的某些歌常會帶給我清晰的畫面感,就像每次聽到〈591〉時都彷彿置身那個有白窗簾和兩隻貓的小公寓,聽〈千千萬萬〉腦海中浮現的總是星球彼此碰撞的毀滅與新生。

每個人都是偌大的宇宙中剛好存在於同個時空的星辰,每顆星星交會的同時會帶來摩擦、耗損,卻也會因此產生某些連結,讓我們在這個孤獨的宇宙中有了不再孤獨的理由。

那天回頭看見一整片的星空,想著這個瞬間我和這麼一群人在同個空間裡共享同一份情緒,這個片刻永遠不會再重來了,卻是如此美麗而雋永,頓時心臟充斥著溫暖。

「死亡/宿命/所有生靈/無法停止/跌跌撞撞/去找/人/以及萬物/存活的初衷/都是深深的/深深的冀盼」
一直很喜歡間奏的這段口白,朗誦的聲音層層疊疊迴盪在整個場館中,像是無數群眾應和的回聲,比起錄音室版本有著更堅定的力量。
圖 / 鄭宜農臉書

演出的後半段,宜農彈著鋼琴緩緩移動到舞台中央,唱起〈做風颱〉、〈深深地〉 ,兩首對她來說珍藏了私密記憶的歌,用乾淨的琴聲詮釋好像和心的距離又更靠近了一點,感受到某種易碎的溫柔流動在空氣中,久久無法散去。

聽到〈太陽〉和〈還是會害怕失去你〉,好像回到最初那個抱著一把吉他、有點不知所措卻仍努力歌唱的她,赤裸而真誠。最後唱回〈人如何學會語言〉、〈玉仔的心〉,再次扣回此次專輯所探討的溝通的各種面向。

和樂手一起謝幕後,揹起木吉他的宜農開玩笑地說所有能用的招都用光了,可不經華麗包裝的她,才是我喜歡的最純粹的她。
圖 / 鄭宜農臉書
小小的我 張開眼睛讚嘆世界的大
很不甘心 也想站在光亮的地方

〈小小的我〉是她 19 歲時的第一首創作,當天其實是我第一次聽見這首歌,聽著聽著視線卻不自覺地模糊了,是首很直接但仍然真摯的歌啊。

獨自站在大舞台中央自彈自唱的宜農,從第一排的視角望過去,物理上的距離很近,感受到的狀態卻很真空,像是被一層隔絕外界的玻璃罩包圍,裡面只有她自己。

我開始想像她是如何從無人的房間,一步一步走到這麼多人面前,用小小的身體發出巨大的聲音,不禁深深感謝一路以來堅持走下去的她,因為當年那個這麼努力的女孩,我才能遇見如今綻放的她。

在唱〈就算我放棄了世界〉之前,宜農說:「這首歌是在一個很小的狀態寫的,沒想到卻成為我各大串流平台上播放量很高的一首歌,表示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狀態,每一個小小的時刻加起來其實是很大的。」

想起無數個想放棄一切的夜晚,也是在這首歌中感受到同理,而被輕輕地安撫了,慶幸有這麼一首如實紀錄生而為人每一個渺小片刻的作品。

最後的最後是那首我們都熟悉的〈光〉,每每聽到這首都會想起在總統府音樂會上演唱時,宜農背後大大的彩虹。這首歌總能在每個需要被鼓勵的情境中,恰如其分地給予我在黑暗中行走的勇氣。

散場路上同行的友人說被宜農的歌接住了,一直覺得歌者與觀眾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因為有我們承接了他們的創作,讓這些音樂得以在不同的生命中以各種樣貌繼續活著。同時也是這些音樂接住我們的情緒,某些時刻拯救了在人間載浮載沉的我們,讓我們無以名狀的情緒終於有了安放之處。
圖 / 鄭宜農臉書


現場歌單


01. 新世紀的女兒
02. 天已經要光
03. 雲端漫舞
04. 酒店關門之後
05. 太空垃圾之死
06. 輕輕觸碰 (feat. 舞者姜禹慈)
07. 冬眠
08. 親愛的
09. 終戰
10. 千千萬萬


11. 人生很難
12. 妖怪人間
13. 591
14. Duludilida
15. 街仔路兩落袂停 (feat. 陳嫺靜)


16. 做風颱
17. 深深地
18. 囝仔汗
19. 太陽
20. 還是會害怕失去你
21. 2017,你。
22. 人如何學會語言
23. 玉仔的心
24. 或許就變成書裡的風景 (feat. Abao阿爆)
25. 無人看見的所在


26. 小小的我
27. 就算我放棄了世界
28. 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35內容數
人生有待商榷,音樂有待 Soundchec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待 Soundcheck 的其他內容
「每個時代都需要一個說真話的人」 那天晚上結束後一直浮現在腦中的是這句話。這絕對是我看過最驚豔的演唱會,卻不是一場令人舒適的演唱會,別人不敢說的,珊妮通通不著痕跡地寫進歌裡、放到舞台上,讓人痛苦的同時卻痛快著。
少了一些《海王星》的青澀稚氣、《Pluto》的橫衝直撞,多了更多《給天王星》中柔軟的電氣質地,以更溫柔凝鍊的口吻唱出關於人生這個階段的體會。在我心目中,《水逆》這張專輯不只是宜農自我突破的成果,也是四張專輯中最成熟精彩的一張。
當佔據了整段青春的人真實地出現在眼前,無須華麗的舞台燈光或多龐大的樂團編制,光是站在那就足以讓人熱淚盈眶。就像把曾經活在這些歌裡的日子一幕幕攤開在眼前,濃烈的、悲傷的、疼痛的,所有因音樂而起的情緒,都在她清淺的、呢喃似的歌聲中被稀釋,喧囂的心在這一刻終於得以寧靜。
這不是一張華美磅礡的史詩鉅作,而是關於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的一段生命歷程,當中飽含的情感真摯而動人。我開始從一個異鄉遊子的視角,窺見他眼中台北的模樣......
玫瑰色的眼鏡 (Rose-colored glasses) 形容一個人對世界的理解極度樂觀、過於幼稚,「我希望我看一些為了更好的事情在努力的人,我願意永遠用這麼樂觀純真、而且為他們感覺自我良好的方式和他們一起努力」當時還名為張懸的她在訪問中如是說著。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每個時代都需要一個說真話的人」 那天晚上結束後一直浮現在腦中的是這句話。這絕對是我看過最驚豔的演唱會,卻不是一場令人舒適的演唱會,別人不敢說的,珊妮通通不著痕跡地寫進歌裡、放到舞台上,讓人痛苦的同時卻痛快著。
少了一些《海王星》的青澀稚氣、《Pluto》的橫衝直撞,多了更多《給天王星》中柔軟的電氣質地,以更溫柔凝鍊的口吻唱出關於人生這個階段的體會。在我心目中,《水逆》這張專輯不只是宜農自我突破的成果,也是四張專輯中最成熟精彩的一張。
當佔據了整段青春的人真實地出現在眼前,無須華麗的舞台燈光或多龐大的樂團編制,光是站在那就足以讓人熱淚盈眶。就像把曾經活在這些歌裡的日子一幕幕攤開在眼前,濃烈的、悲傷的、疼痛的,所有因音樂而起的情緒,都在她清淺的、呢喃似的歌聲中被稀釋,喧囂的心在這一刻終於得以寧靜。
這不是一張華美磅礡的史詩鉅作,而是關於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的一段生命歷程,當中飽含的情感真摯而動人。我開始從一個異鄉遊子的視角,窺見他眼中台北的模樣......
玫瑰色的眼鏡 (Rose-colored glasses) 形容一個人對世界的理解極度樂觀、過於幼稚,「我希望我看一些為了更好的事情在努力的人,我願意永遠用這麼樂觀純真、而且為他們感覺自我良好的方式和他們一起努力」當時還名為張懸的她在訪問中如是說著。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鄭華娟的音樂才華,無庸置疑。 金韻獎比賽獲得名次後,受李宗盛賞識,以一首輕盈森巴曲風的「一千個夜」進入流行音樂圈,收錄於鄭怡『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專輯。1987年,與王新蓮共同製作的『快樂天堂』和『往天涯的盡頭單飛』專輯發行。 1989年,華視週六劇場《全家福》主題曲—「家和我一起成長」,描述家庭
Thumbnail
「身為一個藝人,在我隕落之前,我要把握時間。」這是此時此刻無疑正處在自己事業上升期的創作歌手鄭宜農,在這場訪問中談到對創作者與影響力的想法,她仿佛在腦中為自己按下了一個無形的倒數計時器,在未知的時間裡迫切捧著有形的創作向上用力攀登。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這篇文章描繪了一個從童年到成年的聽眾,如何從不喜歡蔡琴的歌曲,到現在深深欣賞她的聲音和歌曲的轉變。
Thumbnail
四月的美好悄然到來,它帶來萬物復甦的春季,也帶來了一份驚喜禮物 -《2024 鄭宜農 春季海外巡迴演唱會》。是的,鄭宜農終於要來了!這一次鄭宜農攜帶著她的全新「春季海外巡迴演唱會」與製作人伙伴Chunho一起,不僅去到香港P NCH 演出開唱,更將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帶來她的專場演出!
Thumbnail
活躍於1980、90年代的歌手、專業作詞/作曲人及暢銷作家鄭華娟,已於2024年3月21日離世,享壽60歲。鄭華娟1980年於第四屆金韻獎民歌大賽裡獲得優勝,她的歌聲深情又帶點叛逆,真情流露地刻劃出都會女性的內心世界。而除了歌唱外,她也是專業的詞曲創作人,至今參與創作的歌曲已高達約300首。
Thumbnail
新造的人 昨天看完鄭中基的演唱會,他說他上次來台灣已經是七年前。 很不一樣了,心態的開闊讓他已經不太唱那些哀痛的情歌。 所以用最簡單的樂器都重新詮釋了一遍。 希望接下來大家喜歡他是因為能帶給大家正向的力量,也希望自己的演唱會能是每個人生活喜悅的小碎片。 陪伴度過每個困苦艱難的時刻。
Thumbnail
起初在讀鄭宜農〈千千萬萬〉這首歌時,有些困惑。不懂最後的唸詞,不懂為何要用宏大的編曲去襯托小小的孤獨,如今似乎有些明白。仰首,有時不必搭配禱詞,只是在混亂的自我意識中重新歸零,過程勢必會回想到過去身處泥地,幡然醒悟。不管你用了什麼方式沉澱自己,嚮往那道光,它自然會給予回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鄭華娟的音樂才華,無庸置疑。 金韻獎比賽獲得名次後,受李宗盛賞識,以一首輕盈森巴曲風的「一千個夜」進入流行音樂圈,收錄於鄭怡『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專輯。1987年,與王新蓮共同製作的『快樂天堂』和『往天涯的盡頭單飛』專輯發行。 1989年,華視週六劇場《全家福》主題曲—「家和我一起成長」,描述家庭
Thumbnail
「身為一個藝人,在我隕落之前,我要把握時間。」這是此時此刻無疑正處在自己事業上升期的創作歌手鄭宜農,在這場訪問中談到對創作者與影響力的想法,她仿佛在腦中為自己按下了一個無形的倒數計時器,在未知的時間裡迫切捧著有形的創作向上用力攀登。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這篇文章描繪了一個從童年到成年的聽眾,如何從不喜歡蔡琴的歌曲,到現在深深欣賞她的聲音和歌曲的轉變。
Thumbnail
四月的美好悄然到來,它帶來萬物復甦的春季,也帶來了一份驚喜禮物 -《2024 鄭宜農 春季海外巡迴演唱會》。是的,鄭宜農終於要來了!這一次鄭宜農攜帶著她的全新「春季海外巡迴演唱會」與製作人伙伴Chunho一起,不僅去到香港P NCH 演出開唱,更將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帶來她的專場演出!
Thumbnail
活躍於1980、90年代的歌手、專業作詞/作曲人及暢銷作家鄭華娟,已於2024年3月21日離世,享壽60歲。鄭華娟1980年於第四屆金韻獎民歌大賽裡獲得優勝,她的歌聲深情又帶點叛逆,真情流露地刻劃出都會女性的內心世界。而除了歌唱外,她也是專業的詞曲創作人,至今參與創作的歌曲已高達約300首。
Thumbnail
新造的人 昨天看完鄭中基的演唱會,他說他上次來台灣已經是七年前。 很不一樣了,心態的開闊讓他已經不太唱那些哀痛的情歌。 所以用最簡單的樂器都重新詮釋了一遍。 希望接下來大家喜歡他是因為能帶給大家正向的力量,也希望自己的演唱會能是每個人生活喜悅的小碎片。 陪伴度過每個困苦艱難的時刻。
Thumbnail
起初在讀鄭宜農〈千千萬萬〉這首歌時,有些困惑。不懂最後的唸詞,不懂為何要用宏大的編曲去襯托小小的孤獨,如今似乎有些明白。仰首,有時不必搭配禱詞,只是在混亂的自我意識中重新歸零,過程勢必會回想到過去身處泥地,幡然醒悟。不管你用了什麼方式沉澱自己,嚮往那道光,它自然會給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