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複雜職場政治迷宮,誰是你的key ma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家裡因為窗戶對流風太大,導致家裡房間某一間房間的的房門被反鎖上,怎麼打也打不開。而家裡的抽屜裡有好幾串鑰匙,每一串各有超過數把不同的鑰匙,但也沒有特別標明是開哪裡的鑰匙,在試了幾次都失敗後,決定還是請了鎖匠來開門。
打了電話不用十分鐘鎖匠就到了,只見他一派輕鬆地抹油與使用尖細的工具測試一下門鎖是否運作正常,不用一分鐘門就打開了,總共收了三百元的費用,也解決了我們當下的困擾。
或許有人會想,如果繼續把抽屜裡所有的鑰匙拿出來,一把一把試,總會可以打開門,除非鑰匙不見了;也有人會覺得,鎖匠才花一分鐘就打開門,為什麼要收三百塊?這些看法其實沒有對錯,只取決於我怎麼看待自己當下的問題,與願意花費多少精神、成本與代價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無論是靠蠻力、時間還是外力。
在職場打滾一段時間後,往往最考驗人的都不是可以隨著時間進化的專業能力,更多的是如何在職場上不同情境中自處、人際互動與看懂其中運作的人際動力。特別是在近兩年遠距工作的工作情境下,少了面對面互動與相處的近身觀察,我們只能從一個個視訊會議中的半身人像,從他們的表情或是語言,去揣想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或是從他們對於特定事件的反應中,去觀察他們的價值觀或是在意的事情。
然而,有很多組織的決策,往往都不是單一人物可以做成,往往像是打電玩破關一樣,一關闖完還有另一關,但職場跟電玩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電玩只要練習得夠勤、投入夠多時間,總有破關的一天。然而,職場沒有明顯血量條(生命值),也不是課金課得夠多(買遊戲資源)就可以買到通行無阻的必殺技。
於是,我們通常會為了自己不可以影響的決定而苦惱,為了不知道怎麼做成的政策而氣憤,卻忘了往往這些最後做成的決定或是政策,背後有多少人也是一關關地闖過,然後終於打到了魔王關才做成。
與其被動地埋怨或是感嘆自己的微不足道,或許更該做的是每到一個新的環境,都像是開啟一場遊戲一樣,先弄清楚遊戲規則,包括會被獎勵、懲罰或是不被允許的事情有哪些?在遊戲裡那些厲害的角色(受到肯定或是尊敬的人物)都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與能力?以及組織決策做成,通常會包含哪一些角色(無論是主要做決定或是在旁獻策的角色)?
先弄清楚遊戲規則和自己在遊戲中的定位,才能夠有更客觀的全局觀,也才能知道身為遊戲中角色的自己,可以怎麼在當中累積實力和裝備甚至是結盟,才能夠繼續在遊戲中建立自己的特定角色和不被淘汰的地位。
當我們的遊戲地圖視野可以從2D、3D晉升到全景後,我們對於自己所處場景的判斷,也不會再是主觀的視角,而是像是Google 街景可以從不同角度觀看同一件事情在每個人眼中的樣子,也更可以了解同在一個遊戲中的其他人,他們的需求、不安甚至是恐懼是什麼?
唯有如此,我們或許更可以像是游刃有餘、一分鐘就開好鎖的鎖匠,也透過找到自己的key man,去解鎖我們需要進入下一個關卡的能力、知識與了解大局的視野。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工業時代到現在,職場的存在一直基於比較利益、專業分工與利益最大化的存在,這種存在不但不自然也不太人性,但某方面卻也為了許多人創造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無論是每天入睡之前,都可以確認明天一醒來還有個至少可以投入八小時換取謀生收入的工作,或是身為組織的一份子,好像從屬某個群組可以被命名、被記得的感覺
近日看到商業周刊執行長郭奕伶針對近日錄取的商周執行長實習生發文,內容談到這位年僅20歲的實習生,不但在面試時就展現了對於商周的理解、議題的深入研讀與認識出版產業與商業世界的企圖心,甚至連版權頁都仔細研究過,更在面試提問面試官時,精準地提問跟組織分工有關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用套版面試問題應付。
每當電信合約到期時,使用者多少會仔細比較一下自己所使用資費,相較於實際使用用量的差率,也會研究一下每種資費低、中、高資費的差別,通常最明顯的就會是上網流量與免費通話數的差別,低資費的方案通常幾百塊也只會搭配幾GB的上網流量,如果上網追劇、看電影,通常很快就會用完,而高資費的方案通常會有吃到飽的服務,
從小到大,從自我中心的嬰孩時期到開始跟現實世界互動,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一直到理解世界的遊戲規則甚至去適應遊戲規則,走向內外在一致的過程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挑戰,特別是面臨真實生活中永不缺乏的失落經驗。 然而,就像是錯誤不會自然負負得正,傷害也不會。
最近收到了家人的信用卡公司郵寄來的信用卡權益說明光碟,打開了黏住光碟的膠帶,看到一個上面寫了「信用卡會員權益手冊」的光碟,沒有附帶其他說明。 如果只是單方面去宣導自己想講的,後續有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在履歷健檢時,往往會有一些求職者會拋出一些:「我覺得我對XXX行業很有興趣,請問我該如何入行?」或是「我看了哪個熱門職缺,好像我也有一些特質很符合,我可以去做嗎?」這些問題,與其說是投石問路的問題,其實更多是對於自我理解與自我探索深度不一致的提問。
從工業時代到現在,職場的存在一直基於比較利益、專業分工與利益最大化的存在,這種存在不但不自然也不太人性,但某方面卻也為了許多人創造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無論是每天入睡之前,都可以確認明天一醒來還有個至少可以投入八小時換取謀生收入的工作,或是身為組織的一份子,好像從屬某個群組可以被命名、被記得的感覺
近日看到商業周刊執行長郭奕伶針對近日錄取的商周執行長實習生發文,內容談到這位年僅20歲的實習生,不但在面試時就展現了對於商周的理解、議題的深入研讀與認識出版產業與商業世界的企圖心,甚至連版權頁都仔細研究過,更在面試提問面試官時,精準地提問跟組織分工有關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用套版面試問題應付。
每當電信合約到期時,使用者多少會仔細比較一下自己所使用資費,相較於實際使用用量的差率,也會研究一下每種資費低、中、高資費的差別,通常最明顯的就會是上網流量與免費通話數的差別,低資費的方案通常幾百塊也只會搭配幾GB的上網流量,如果上網追劇、看電影,通常很快就會用完,而高資費的方案通常會有吃到飽的服務,
從小到大,從自我中心的嬰孩時期到開始跟現實世界互動,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一直到理解世界的遊戲規則甚至去適應遊戲規則,走向內外在一致的過程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挑戰,特別是面臨真實生活中永不缺乏的失落經驗。 然而,就像是錯誤不會自然負負得正,傷害也不會。
最近收到了家人的信用卡公司郵寄來的信用卡權益說明光碟,打開了黏住光碟的膠帶,看到一個上面寫了「信用卡會員權益手冊」的光碟,沒有附帶其他說明。 如果只是單方面去宣導自己想講的,後續有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在履歷健檢時,往往會有一些求職者會拋出一些:「我覺得我對XXX行業很有興趣,請問我該如何入行?」或是「我看了哪個熱門職缺,好像我也有一些特質很符合,我可以去做嗎?」這些問題,與其說是投石問路的問題,其實更多是對於自我理解與自我探索深度不一致的提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現在不是追究他笑容的時候!我必須抓緊時間走出迷宮才行,無論門開到了哪裡,我都得走進去… 明天還得上班呢!門裡的光隨著我的進入逐漸的稀釋,眼前是一條迴廊。原來如此,我還在想出謎題的對方怎麼這麼容易就放棄,我回過身關起剛剛進入的門,再用緞帶繫個蝴蝶結在這邊的門把上,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是生涯諮詢師,他輔導個案時,發現個案心裡常常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把自我局限在很小的地方,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思維裡的牆全部拆掉,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有的時候,所謂的限制就是限制本身而已,如果你願意的話,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麼東西。誰沒有痛苦,誰沒有糾結呢?你可以在被
Thumbnail
「你在說什麼蠢話?」中年男子頭也不回繼續拉著葉宏月,想打開位於樓梯下方的小門,但當他想旋開門把時,門把宛如裝飾般完全無法轉動。 「老闆,真的打不開。」保安等中年男子回頭看向他們時,再次報告並示範他們同樣完全無法拉開門把,整個被定死在那動彈不得。 「怎麼會?」中年男子納悶地放開葉宏月,來到大門口前
過客家裡的大門鑰匙是伸縮式的,這種鑰匙很常見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常摔的話鑰匙會從中間斷掉,很特別的我家這組鎖的鑰匙沒有替代的(就一支長長的,沒有申縮功能,打一把才210元)° 記得有次我一共打了兩把,而且還不是每家都有,好不容易找到有的店家,兩把竟然要價1000元,著實嚇壞了,那時薯國的薯友還留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上司的決策過程總是充滿神祕感,有時彷彿就像走在迷霧之中。這種不透明的決策可能會讓菜鳥員工感到困惑,老鳥主管也可能為了維持組織秩序,而保持一點點神祕感。然而,我們來揭開這一層神祕的面紗,看看上司們是如何在決策的迷宮中遊走,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巧妙應對。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我們一個房間陣列rooms,每個房間裡面擁有數量不等,可以打開其他房間的鑰匙。 每一道房間門預設都是鎖住的,只有0號房間的門一開始是打開的。 請問,從0號房間開始拿鑰匙,最終能不能打開所有房間的門?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Thumbnail
遙控器和鑰匙…到底該不該分開放呢?以一個把自己鎖在門外的過來人經驗來說,我一定會回答:🌟請你分開放🌟那個普通的中午,下樓把文件放進機車置物箱、出門買午餐再回到家享用,本該是個十分鐘內解決的行程,卻因為我的一個不小心花了更多時間才能回到溫暖的房間…來看看我和鑰匙隔著一道鐵門遙遙相望的糗事吧!
Thumbnail
深夜巷弄,木拉門打開,老闆手沖咖啡,對話拉開序幕。縱橫娓娓,誰是誰,過往與現在,生活與日常,尋求存在的普通。 雜糅中,找到那些可能性。 背景鼓舞著思考與行動,對比與選擇的傳承。人們猶豫、困惑、掙扎、挑戰、崩壞,然後再重生,到底是誰,選擇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 故事劇終,眼前停留,文字仍在等待被理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現在不是追究他笑容的時候!我必須抓緊時間走出迷宮才行,無論門開到了哪裡,我都得走進去… 明天還得上班呢!門裡的光隨著我的進入逐漸的稀釋,眼前是一條迴廊。原來如此,我還在想出謎題的對方怎麼這麼容易就放棄,我回過身關起剛剛進入的門,再用緞帶繫個蝴蝶結在這邊的門把上,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是生涯諮詢師,他輔導個案時,發現個案心裡常常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把自我局限在很小的地方,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思維裡的牆全部拆掉,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有的時候,所謂的限制就是限制本身而已,如果你願意的話,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麼東西。誰沒有痛苦,誰沒有糾結呢?你可以在被
Thumbnail
「你在說什麼蠢話?」中年男子頭也不回繼續拉著葉宏月,想打開位於樓梯下方的小門,但當他想旋開門把時,門把宛如裝飾般完全無法轉動。 「老闆,真的打不開。」保安等中年男子回頭看向他們時,再次報告並示範他們同樣完全無法拉開門把,整個被定死在那動彈不得。 「怎麼會?」中年男子納悶地放開葉宏月,來到大門口前
過客家裡的大門鑰匙是伸縮式的,這種鑰匙很常見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常摔的話鑰匙會從中間斷掉,很特別的我家這組鎖的鑰匙沒有替代的(就一支長長的,沒有申縮功能,打一把才210元)° 記得有次我一共打了兩把,而且還不是每家都有,好不容易找到有的店家,兩把竟然要價1000元,著實嚇壞了,那時薯國的薯友還留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上司的決策過程總是充滿神祕感,有時彷彿就像走在迷霧之中。這種不透明的決策可能會讓菜鳥員工感到困惑,老鳥主管也可能為了維持組織秩序,而保持一點點神祕感。然而,我們來揭開這一層神祕的面紗,看看上司們是如何在決策的迷宮中遊走,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巧妙應對。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我們一個房間陣列rooms,每個房間裡面擁有數量不等,可以打開其他房間的鑰匙。 每一道房間門預設都是鎖住的,只有0號房間的門一開始是打開的。 請問,從0號房間開始拿鑰匙,最終能不能打開所有房間的門?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Thumbnail
遙控器和鑰匙…到底該不該分開放呢?以一個把自己鎖在門外的過來人經驗來說,我一定會回答:🌟請你分開放🌟那個普通的中午,下樓把文件放進機車置物箱、出門買午餐再回到家享用,本該是個十分鐘內解決的行程,卻因為我的一個不小心花了更多時間才能回到溫暖的房間…來看看我和鑰匙隔著一道鐵門遙遙相望的糗事吧!
Thumbnail
深夜巷弄,木拉門打開,老闆手沖咖啡,對話拉開序幕。縱橫娓娓,誰是誰,過往與現在,生活與日常,尋求存在的普通。 雜糅中,找到那些可能性。 背景鼓舞著思考與行動,對比與選擇的傳承。人們猶豫、困惑、掙扎、挑戰、崩壞,然後再重生,到底是誰,選擇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 故事劇終,眼前停留,文字仍在等待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