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怎麼支付?——你的職涯發展也開放多元支付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早期用信用卡取代支付,一直到現在多元的行動支付,無論是用什麼Pay,我們都很習慣出門可以不帶現金或卡片,只需要一支手機即可。這樣的即時跟方便如此理所當然,我們也常忘了這仍舊是基於信用與銀行帳戶裡的現金發展出來的制度,我們所交易的,仍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當中既有資產和還款能力所累積出的信任。


買斷/賣斷思維 vs. 租賃思維,你是哪一種?


若將鏡頭移到職場上,初入職場,我們也很習慣自己以自己所領的月薪為自己標價,無論是第一線餐旅服務業,還是坐在辦公室的文書工作者,每個月固定進帳的薪水,似乎就是用勞力與時間換來的代價。


這樣的雇用思維,也就是「買斷/賣斷思維」,往往會讓許多人想著似乎多做就是多虧。畢竟在看似吃到飽的月薪之下,如果大家都同工同酬,少做一點,是不是就可以讓自己的單位時間收入增加?然而,這樣的「買斷/賣斷思維」往往阻礙了職場工作者長期的發展,而忘了自己不是個生產線上的定型商品,而是個會隨時間累積能力與經驗,也會和他人互動的有機體。


以行銷公關產業舉例,即便是從事企劃工作,同樣名稱的工作在代理商、品牌商或是相關協力廠商工作,每天的工作內容項目可能不盡相同,但只要把彼此的工作成果串起來,就可以具體看出產業上下游的樣貌。在代理商的企劃,可能更偏向提案發想、向品牌客戶提案爭取預算與執行,而在品牌商可能更偏重品牌溝通一致性與更在地化訊息的傳達,而協力廠商可能更多在輔助活動執行的各種軟硬體資源與人力整合。


記得之前有位曾共事過的同事S,因為之前待過活動公司跳到公關產業來,即便對於媒體生態不熟悉,對於新聞訊息掌握度也有限,但因為之前累積的活動策劃經驗,幫助她在經手的第一場記者會,就以出色的活動流程與軟硬體廠商整合溝通,獲得主管和客戶的肯定,也縮短了她在之後試用期考核的時間,幫助自己往職涯更上一層挑戰。


提供職場利害關係人更多選擇,減少交易障礙與成本


這樣的表現,其實就類似我們常用的多元支付一樣,將原本傳統職場的「買斷/賣斷思維」轉換成可以多面向提供服務的「租賃思維」,將自己的技能切割成合適運用在不同專案的小單位,並適時地以小單位「出租」,以換取在職場上利害關係人的肯定、信任與更多的發展機會。無論是網頁設計兼學專案管理,或是媒體公關兼學數位行銷,多元支付的概念就是提供服務接收者更多的選擇與降低交易阻礙與成本,以換取更多交易的機會。


當我們可以持續成為職場上的多元支付選項提供者,我們的客戶也不會只是聘用我們的公司,而是任何我們可以出租技能與經驗的工作機會,並以此換得更多累積信任與未來交易的機會。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urround yourself with people who fight for you in rooms you aren’t in (讓自己身旁圍繞著那些,會在你不在場時,為你奮戰的人)」。這句話不但是關於如何篩選身邊的人的提醒,更是判斷和自己互動的對方,是不是也像你看重對方一樣看重你。
「Surround yourself with people who fight for you in rooms you aren’t in (讓自己身旁圍繞著那些,會在你不在場時,為你奮戰的人)」。這句話不但是關於如何篩選身邊的人的提醒,更是判斷和自己互動的對方,是不是也像你看重對方一樣看重你。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從小『美國運通』在我心中就是神一班的存在 美國運通在我心裡幾乎等同於有錢人 黑卡,更是那無法觸及的領域 我必須承認,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並不算實質意義上的苦過 但看著爸媽辛苦的工作、偶爾為錢所困 錢,對我而言,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一些安全感 我的求職算很幸運,學士學位工作三年後來到百萬
Thumbnail
近年來,日本交通支付系統正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曾經幾乎一統天下全國的交通IC卡,如今面臨著被取代的命運。這場變革不僅影響著日本國內的交通便利性,更為台灣的公共運輸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引人注目的話題,看看它將如何重塑我們的旅行體驗。
Thumbnail
現在的社會科技進步,再加上網路的快速,有些花錢的方式跟之前相當不同;也讓我們的荷包現金流出的速度相同的快速,有時候你會覺得我好像沒花什麼錢刷什麼卡,但是自己的帳戶餘額一下子就不太夠用了,在這邊我發現有幾種不錯的繳費方式來抓一下自己帳單的漏洞。 將自動付款改成手動付款 有個朋友她家裡的各項電費
Thumbnail
無卡分期是一種購買手機的方式,適合沒有足夠現金或信用卡的消費者。這種方法允許用戶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高價手機,如 iPhone 15 Pro Max。洋蔥網通提供的無卡分期服務免聯徵,滿18歲即可辦理,只需身分證,手續簡便。這樣既能減輕經濟壓力,又能立即擁有新手機。
Thumbnail
大陸現在的交易方式非常電子化,這一塊進步的讓人驚嘆,手機直接叫車、外賣、付款、買票、訂票、點餐,以上台灣都有,但在大陸這些事情已經是高度的常態了。 你拿現金買東西,店家還不一定能找你現金、點餐可以刷美團更優惠、打車只能線上支付,也不怕司機繞路,他們幾乎都會照APP上的路線行駛。
Thumbnail
現在有非常多的資訊、金錢流動都透過網路的輸送、傳遞。   我今天做了一個決定。   這次電信資費到期後,我要取消長期的網路吃到飽資費,改用其他限量方案。  
在當今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每一家企業都在尋找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的方法。電子發票的使用,不僅響應了環保趨勢,更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想像一下,如果您的事業能夠僅透過幾次簡單的設置,就讓發票處理自動化,並將成本降至最低,這無疑是許多企業主夢寐以求的局面。
Thumbnail
現在許多地方都是是手機點菜,要掃QR Code,小小的螢幕許多餐點,兩人討論了一下就點了菜,一個雙響丼,一個咖哩飯。確定送餐前問你怎麼付款,我愣了一下,還是到櫃檯結了帳。現今的支付方式逐漸擴展至支援電子工具,如街口支付、linepay等。與以前相比,現在與金錢接觸的機會愈來愈減少。這樣的轉變有其優缺
台灣本地的行動支付做輸人家真的是有原因的。一家常去的麵包店,同時有台灣PAY與LINEPAY,以往都習慣用LINEPAY結帳,顯示付款碼給店員刷就完成交易。 今天心血來潮覺得偶爾用一下申請卻沒在用的台灣PAY,結果......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從小『美國運通』在我心中就是神一班的存在 美國運通在我心裡幾乎等同於有錢人 黑卡,更是那無法觸及的領域 我必須承認,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並不算實質意義上的苦過 但看著爸媽辛苦的工作、偶爾為錢所困 錢,對我而言,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一些安全感 我的求職算很幸運,學士學位工作三年後來到百萬
Thumbnail
近年來,日本交通支付系統正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曾經幾乎一統天下全國的交通IC卡,如今面臨著被取代的命運。這場變革不僅影響著日本國內的交通便利性,更為台灣的公共運輸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引人注目的話題,看看它將如何重塑我們的旅行體驗。
Thumbnail
現在的社會科技進步,再加上網路的快速,有些花錢的方式跟之前相當不同;也讓我們的荷包現金流出的速度相同的快速,有時候你會覺得我好像沒花什麼錢刷什麼卡,但是自己的帳戶餘額一下子就不太夠用了,在這邊我發現有幾種不錯的繳費方式來抓一下自己帳單的漏洞。 將自動付款改成手動付款 有個朋友她家裡的各項電費
Thumbnail
無卡分期是一種購買手機的方式,適合沒有足夠現金或信用卡的消費者。這種方法允許用戶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高價手機,如 iPhone 15 Pro Max。洋蔥網通提供的無卡分期服務免聯徵,滿18歲即可辦理,只需身分證,手續簡便。這樣既能減輕經濟壓力,又能立即擁有新手機。
Thumbnail
大陸現在的交易方式非常電子化,這一塊進步的讓人驚嘆,手機直接叫車、外賣、付款、買票、訂票、點餐,以上台灣都有,但在大陸這些事情已經是高度的常態了。 你拿現金買東西,店家還不一定能找你現金、點餐可以刷美團更優惠、打車只能線上支付,也不怕司機繞路,他們幾乎都會照APP上的路線行駛。
Thumbnail
現在有非常多的資訊、金錢流動都透過網路的輸送、傳遞。   我今天做了一個決定。   這次電信資費到期後,我要取消長期的網路吃到飽資費,改用其他限量方案。  
在當今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每一家企業都在尋找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的方法。電子發票的使用,不僅響應了環保趨勢,更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想像一下,如果您的事業能夠僅透過幾次簡單的設置,就讓發票處理自動化,並將成本降至最低,這無疑是許多企業主夢寐以求的局面。
Thumbnail
現在許多地方都是是手機點菜,要掃QR Code,小小的螢幕許多餐點,兩人討論了一下就點了菜,一個雙響丼,一個咖哩飯。確定送餐前問你怎麼付款,我愣了一下,還是到櫃檯結了帳。現今的支付方式逐漸擴展至支援電子工具,如街口支付、linepay等。與以前相比,現在與金錢接觸的機會愈來愈減少。這樣的轉變有其優缺
台灣本地的行動支付做輸人家真的是有原因的。一家常去的麵包店,同時有台灣PAY與LINEPAY,以往都習慣用LINEPAY結帳,顯示付款碼給店員刷就完成交易。 今天心血來潮覺得偶爾用一下申請卻沒在用的台灣PAY,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