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的真相 - 音樂劇漢密爾頓的延伸閱讀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這本書買了一陣子,一直放在待看清單裡,真正讓我拿起這本書的原因,是我在disney+看了音樂劇【漢彌爾頓】,劇裡面出現了華盛頓傑佛遜漢彌爾頓麥迪遜亞當斯伯爾拉法葉勞倫斯等美國建國初期的重要角色。
個人對於美國歷史認識很薄弱,只知道前四任總統都是他們的開國元勳,而拉法葉我一直以為是法國人(其實他是啦,這裡想表達的是,沒想到他也是美國獨立的要角)。而劇中的主角漢彌爾頓伯爾,我是連聽都沒聽過的。
【國父的真相】帶我們跳脫現代思維,讓我們跟著書回到18世紀,重新認識這些美國的建國先賢們。那我們先來看看要跳脫哪些現代思維。
第一個是投票權的定義,就像雅典投票權並不包含女人與奴隸,跟現代我們人人都有一票有很大的不同,而18世紀歐洲的投票權大多是指有產階級的男性。
第二個是就任政府公職這件事的定義與現代的觀念也有很大的不同,當時是你成為士紳階級之後,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接著再去當政府公職為人民服務。而現代我們的認知是反過來的,你是選上了政府公職讓你取得了社會地位。當時的政治領袖,基於對紳士的自我認同與自覺,他們自認有義務要領導社會。
第三個是民主共和政體,當時普遍是君主立憲制,美國剛獨立成立的共和政體,是一套前所未見的制度,所以【漢彌爾頓】劇裡的英國國王亨利三世才會對美國獨立後如何走下去感到好奇,以及對華盛頓辭去總統感到驚訝。
在今天的我們可能覺得民主國家的總統定期換人感到平常,但對十八世紀的人而言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們普遍認為所謂的美國共和制總統不過就是個民選的國王,民選的國王骨子裡還是國王,大部份的人都覺得華盛頓會當一輩子的總統,美國的王位只是藉由投票傳承而非世襲。但華盛頓在第二任時辭職跌破了大家的眼鏡,他建立了一個新的格局,告訴世界這次美國共和制跟以往的君主立憲制不一樣。

華盛頓 神壇上的國父

櫻桃樹殺手
華盛頓,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陸軍總司令、第一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最廣為人知的美國國父,誠實小故事的主角,小時候很誠實承認自己砍了櫻桃樹。
如果要用成語來形容華盛頓,我想就是"高風亮節"了。
而現實中的華盛頓也是以德服眾型的領導人,非常的潔身自愛,在意自身的形象,與他人來來往的書信的用字遣詞都非常講究,一封信若有塗改據說會重抄一份。
華盛頓帶兵的能力普通。智識也並不出眾,他不像傑佛遜漢彌爾頓等人有什麼偉大的建國方略,但他非常好學且謙遜,明確的知道自己缺點且能克制自己不講過多的話,完全實踐沉默是金這四個字。
因為這份德能配位,建國先賢們一致以他為尊,甚至不少人期望他當一輩子的美國總統,而華盛頓的德性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又或是讓大家失望了,他急流勇退的退下總統的位置。

急流勇退的司令與總統

華盛頓急流勇退有兩次,一次是確定美國獨立之後辭去了軍隊總司令的位置回家種田,這對於新生國家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過程,普遍建國的標準流程就像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裡寫的軍政訓政憲政,簡單說就是先由軍人組織軍政府,再把權力移交給人民(也有可能不移交)。
華盛頓的辭職表達了兩件事情,一個是表達自己並不是為了追求權力而革命,另一個是建立了由平民選出的官員,而不是由軍人來組織政府的先例。
第二次則是第二任之後辭去了美國總統,建立總統不連任兩任以上的潛規則,這對當時普遍是君主立憲制開創了先例,原來共和制的總統真的不是民選國王,是真的會定期更換的。

奴隸制的態度

奴隸制在當時是個存在已久的現實制度,有錢人家裡有奴隸大概就跟現代人有手機一樣平常,但在美國寫下人人生而平等的獨立宣言後,奴隸制就變成了一個矛盾的存在。
既然人人生而平等,那怎麼會有人可以藉由買賣來控制另一個人的人生自由?但奴隸已經是美國人生活的一部份,就算是建國先賢們也不能例外,當時的處理方法就是讓時間沖淡一切,讓奴隸制慢慢退場。而華盛頓是唯一一個有對奴隸制表態的政治領袖,生前就讓維農山莊不再購買新的奴隸,死後還留下遺書要求繼承人不得將奴隸轉賣送出,需要好好的照顧他們的後半生並協助他們的後代。

統合聯邦黨與共和黨

建立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個複雜的問題,每個人心目中的國家會不一樣,對民主國家來說甚至更顯得嚴重,美國的建國初期就在大政府路線與小政府路線爭執不休,若不是華盛頓坐在總統的位置,南北戰爭早個70年開打都是有可能的。
華盛頓整合了漢彌爾頓傑佛遜,打下了美國這個國家的基礎。

富蘭克林 美國人美國夢的代表

電學專家
富蘭克林,一聽到這個名字肯定就是會問,就是那個在雷雨天放風箏的科學家嗎?是的,就是他,他同時也是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發明家、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共濟會的成員。他也是最早的美國駐法大使。

美國夢的代表

富蘭克林無疑就是美國夢的代表,為什麼這麼多人想移居美國生活?因為美國是個不看階級只看實力的地方,出身寒門的富蘭克林靠自己努力,從印刷場的小工人,開自己的印刷店,發行報紙,約四十歲左右退休晉升成財富自由的仕紳階級。不同於在英國這種重視階級的地方,在美國不用管自己的出身,只要你有實力,就可以一直往上爬,不用被階級的天花版困住。

格格不入的建國先賢

就跟英國脫離歐盟時一樣,美國在獨立前也是經歷過是否脫離英國的討論,這時候內部分成了反對脫英的保皇派與堅持脫英的革命派。
早年的富蘭克林其實不屬於革命派,他當過殖民地時期新澤西州的州長,也常常代表殖民地議會跟宗主國英國打交道,他跟他的兒子可以說是保皇黨的要角。當時參與革命派的人,有些是為了理念,有些是為了靠革命翻轉自己的地位,但富蘭克林在英國跟歐洲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不需要靠革命來翻轉自己的社會地位,革命甚至對他有害無益。是發生了什麼原因讓他從保皇黨變成了革命派,並跟自己兒子鬧翻呢?
印花稅法案是個開始,在印花稅法案與英國的溝通中,他慢慢發現宗主國對殖民地的態度並不如他的想像,多次與英國國會的溝通都被已讀不回,他才認知到殖民地與宗主國間的想法落差已經大到無法修補的地步了。

駐法大使 在法國外交成就

後來他代表大陸議會任駐法公使,富蘭克林很懂得在法國人面前扮演美國人,他在法國的名聲響亮,在他的努力之下促成了美法軍事同盟。若不是英國必須同時與法國作戰,美國獨立戰爭是不會成功的。

麥迪遜和「麥迪遜問題」

麥迪遜問題
麥迪遜,憲法之父,與漢彌爾頓同為聯邦黨人文集主要作者,第四任美國總統。

改革邦聯

美國獨立戰爭後,緊接而來的問題是邦聯制或聯邦制的選擇。一開始,美國在大陸會議上通過了邦聯條例,邦聯制度就像現在的歐盟一樣,當時的美國十三州是十三個國家,有各自的立法權與行政權,各州推選代表進入邦聯國會,用來負責對外事務與解決州與州之間的爭端,而邦聯制在執行上碰到了一些問題。
首先是邦聯國會在制度上並沒有強制力,本身也沒有稅收與任何權力,有任何需求只能對各州用"建議"的方式請求各州政府執行,而沒有稅收也就代表沒有資源或錢來建立自己的軍隊,在面對西邊與西班牙、北邊與英國間的領土爭議,國會完全無能為力。

維吉尼亞方案(Virginia Plan)

為了解決邦聯條例對國會賦權不足的問題,各州派代表召開了費城會議,會議本意是要修改邦聯條例,但麥迪遜漢彌爾頓主張成立一個新政府。會議的結果是制定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美國從邦聯制走向聯邦制。
費城會議時,麥迪遜擬了一份維吉尼亞方案,該方案主張三權分立,依人口比例選舉的國會兩院,議會可以否決州政府制定的法律(只要該法律違反了聯邦條例),另外再成立修正委員會,修正委員會由行政和司法部門成員組成,擁有最終否決權,能否決議會通過的法律。
依人口比例分配的國會在小州的反對下並沒有通過,最終的提案是各州代表的數量都相同,不因為人口多就有比較多的票數。
修正委員會的成立也沒有通過,主要原因有二,一個是部份人認為已經有最高法院來制衡立法權了,不需要再成立一個獨立的部份,二是因為委員會是行政與司法部門組成,這也代表行政單位可以參與立法,這也產生了行政不中立與行政權過大的疑慮。

麥迪遜問題

1780年的麥迪遜漢彌爾頓聯手促成了聯邦制,麥迪遜設計的維吉尼亞方案給了聯邦很大的權力,麥迪遜看起來是傾向大政府的思想。
但1790年的麥迪遜卻與當初一起撰寫聯邦黨人文集的漢彌爾頓分道揚標,改與傑佛遜創立民主共和黨來對抗聯邦黨的大政府路線。漢彌爾頓最意外的就是這個昔日盟友竟然會帶頭反對他的大政府計畫,為什麼麥迪遜前後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再回到維吉尼亞方案

問題的核心應該要再回頭看一下維吉尼亞方案,麥迪遜經歷過建國初期州議會的立法時期,見識過州議員素質參差不齊,他並不相信州議會有能力做出對國家有利的決定。所以,他主張成立由行政部門與司法部門組成委員會參與立法審查,讓他們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這個構想的藍圖就是英國王權具有絕對否決權,委會員就類似王權的存在,行使對各州的否決權。但憲法草案沒有通過,大部份的人認為司法權已足夠制衡立法權,且委員會混合司法與行政,讓法律執行者有立法權,有過度擴權的疑慮。

麥迪遜的理想政府

麥迪遜的理想是,政府是無私的法官、公正的裁判。但漢彌爾頓心目中的政府更巨大,可以說是個現代化戰爭機器。所以並沒有所謂的麥迪遜問題,他與漢彌爾頓心目中的大政府確認有所差異。

傑佛遜和他的民主之夢  

人性本善傑佛遜
傑佛遜,第一任國務卿,第三任美國總統,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總統之一,總統雕像山上的第二位總統。

美國精神的代表

傑佛遜可以說是美國的縮影,講到美國腦中可能會浮現代表詞,自由主義、民粹主義、菁英主義等等,這些通通都跟傑佛遜有關。
傑佛遜相信個人權利的追求,相信自由個體有能自我管理,這點與其他建國先賢不同,傑佛遜始終相信人民有能力做出選出最好的選擇,這種態度導致美國人彌賽亞式的責任感,把自由民主推展到全世界。

自由主義思想的基礎

傑佛遜相信,人本來就自帶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而這樣的人們的聚集起來形成的社會有一定的集體智慧,政府不需做太多無謂的限制。在集體智慧的運作之下,社會愈來愈好。

現代農民傑佛遜

傑佛遜主張以農立國,他心目中的國家不能跟歐洲的工商服務業為主的國家一樣,他主張商業化與工業化會造成階級的對立,他認為美洲地大物博,可以讓人人都耕者有其田,人人小農小民安居樂業。

小政府幫幫主

階級會造成對立,所以如果人人都有自己的農地自給自足,人人平等無階級之分,那政府就只是邪惡的淵藪,過大的政府權力反而讓人腐化。這點跟漢彌爾頓完全相反,漢彌爾頓的做法是擴大政府的權力,用政府的權力適當的腐化社會,拉攏有權有勢的人讓他們跟政府的利益綁在一起。
傑佛遜同時也是州權保衛者,他起草的肯塔基決議案,主張各州可以不理聯邦法律,相較於同黨的麥迪遜更為激進,他跟麥迪遜的差別在,傑佛遜是真心相信民眾可以做出最好的決定,但麥迪遜則否,麥迪遜見識過州議員的短識,州議員不顧國家利益對顧討好選民讓他對一般民眾的民主素養感到失望。這同時也是整個美國對傑佛遜的評價大於麥迪遜的原因之一。

漢彌爾頓和他的強國之夢

漢彌爾頓,聯邦黨人文集主要作者,華盛頓的左右手,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他在加勒比海的小島出生,是非婚生子,十幾歲時他的母親跟他生了一場大病,母親離世自此變成孤兒。
當時的有錢人會資助有潛力的孩子接受教育,除了投資未來人脈當保險之外,其實還有社會責任的層面在,拿近代的例子舉例的話就像是ESG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漢彌爾頓富蘭克林都是這個傳統下的受益者。
漢彌爾頓

美國現代化的基石

漢彌爾頓是國家財政資本主義的開創者,他主張一個有效率的政府才有力量促進國家利益,與完全信任民眾的傑佛遜相反,漢彌爾頓不相信一般民眾的判斷,他甚至說過民主是個災難。漢彌爾頓的一些政策看似較為重視富人與金錢,是為了將富人與國家利益綁在一起。

大政府主義擁護者

在費城會議確立國家走向聯邦制後,美國的路線之爭就從聯邦VS邦聯,轉變成小政府(親法)VS大政府(親英)。漢彌爾頓亞當斯心中的政府是偏向英國體制的,他們主張要在君主制與共和制間取得平衡,國家要能有制衡議會、能舉債、建立銀行發行貨幣並建立自己的軍隊讓自己有實力向外擴張。
傑佛遜麥迪遜一派則是偏向法國派,他們覺得已經從戰爭中脫離了英王的統制,為什麼還要擴權讓政府成為第二個英國國王?他們認為漢彌爾頓心目中的大政府違背了當初革命的初衷而且違背了美國的憲法。

發行公債

戰後的美國各州都有滿手的債務,漢彌爾頓主張由聯邦政府接下各州政府的債務,但轉換成長期債務,只需要付給債權人利息即可,這項政策緩解了當時的債務壓力,也間接重建了國際對美國市場的信心。

建立國家銀行

當時美國其實並沒有自己的貨幣,大陸議會發行的美元使用人不多,而且大陸議會沒有收入支撐他的貨幣信用,普遍上民眾還是較信任歐洲的貨幣。漢彌爾頓建立了國家銀行並發行了美國自己的美金,這對美國邁向工業化是重大的基石,銀行的借貸款功能是工業化的命脈,是農業走向工業的重點。

艾隆.伯爾背叛了什麼啟蒙價值

同時被兩派夾擊的伯爾
伯爾,美國獨立戰爭英雄,美國紐約州參議員,美國副總統,與漢彌爾頓決鬥的男人。
與其他的建國先賢們不同,伯爾是土身土長的美洲貴族,伯爾雖然早年喪父,但他確實出身豪門,他的父親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外公是著名的神學家。
伯爾最知名的三件事,第一件是總統選舉與傑佛遜並列第一,使漢彌爾頓投他最大的政敵傑佛遜一票,第二是與漢彌爾頓的決鬥,第三件事是西部歷險叛國。

紳士與公職

在18世紀,大家普遍認為,有被動收入,靠土地收租,不需要靠雙手賺錢的紳士階級,才是當政府公職的首選,因為他們不需要涉入商業活動且衣食無缺,有這樣的底氣,才能無私的處理公眾事務,才有能力領導社會。
但是在美州這種鄉間紳士並不多,只存在於南方,例如像華盛頓或傑佛遜這些莊園主。漢彌爾頓認為,專業人士 (像是他本人,律師)不像農民、商人等涉入市場,所以他們也能像土地仕紳那樣,在社會利益衝突時扮演裁判的角色。漢彌爾頓這個觀念一直流傳到現在,像是律師或醫生這種專業人士,在現今給人的觀感也較生意人無私,更適合當政治領袖。
伯爾肯定是個好律師,家境也足以稱為紳士,但他卻跟本不理會這些,這讓漢彌爾頓相當震驚。

格格不入的建國先賢

當時所有臺面上的政治領袖都非常的潔身自愛,華盛頓每封書信的用字遣詞都非常講究,絕對不會看到任何的錯字或潦草的字。然後,不管是漢彌爾頓傑佛遜還是麥迪遜。現在留下來的信件或筆記一定都是在討論政策、公眾事務、為人民謀福利之類的內容。
伯爾不是,伯爾留下的信件字跡潦草就像是隨意書寫的,內容也大多是討論如何賺錢或如何利用職務賺錢,況且這些還是留下來的信件,據伯爾的信件管理員所言,他已經燒掉了許多伯爾風流韻事的信件。
伯爾只要一有機會就利用職務賺錢,當州議員時通過對自己公司有利的法案,一有機會就把自己人拉到高位,當上副總統之後甚至還想販賣自己的實質影響力去法院影響法官判決。
漢彌爾頓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伯爾這種高等知識份子,如此浪費自己的天賦在汲汲汲營營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為公共利益付出一切。這也就是他在總統選舉選擇了政敵傑佛遜,他認為傑佛遜只是跟他理念不同,但他們同樣有一樣的價值觀,古典紳士的無私美德。
傑佛遜雖然跟他都是共和民主黨黨員,但他與漢彌爾頓在這件事上共識一致,他至始至終都不相信伯爾,第二任連任後伯爾就不在傑佛遜政府擔任要職,在西部歷險事件後,傑佛遜扛著政府迫害的臭名以叛國罪起訴了伯爾。儘管無罪開釋,但伯爾的名聲在紳士小圈圈裡已經一落千丈,他的政治生涯就到此結束了。

伯爾們挑戰了什麼

伯爾這類自私政客並不是特例,相反的,在各州議會,滿滿的都是稱不上紳士的商人、股票投機者在追求自己的私利,麥迪遜就是就是看多了這種以自己利益為上的議員掌控了議會,才設計出維吉尼亞方案。
伯爾的行為挑戰到啟蒙紳士領袖應該扮演各種利益的無私仲裁者的革命理念。如果伯爾這種自私政客位居上位,那國家的未來在哪?國家不能給這種德不配位的人領導。
這也是為什麼伯爾同時被聯邦黨人漢彌爾頓與共和民主黨人傑佛遜共同對付。伯爾威脅到整個革命的追求,把無私的政治從菁英圈拓展到全美國的理念。對漢彌爾頓傑佛遜來說,伯爾背叛了整個紳士階級。

最後 民主化後的必然

美國革命的風吹起之後,菁英主義的統治方式也開始產生動搖,建國先賢創立的制度,讓民主制度深化到平民階層,報社的主要客群不在是紳士,以往不問世事的中產階級們也開始關心政治,民主世界從菁英制開始走向齊頭化、扁平化。
慢慢的,政治領袖慢慢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為了選票而去討好群眾。作者認為這是為了民主而必然付出的代價。也很符合現在民主給我感覺,現代民主給我的感覺就是選不出最好的決定,但一定不會是最壞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8內容數
閱讀心得 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busreadsbook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螢幕兒童:終結3C使用焦慮的10堂正向數位教養課 重點在於,享受3C、一起參與、適可而止
你的零歲孩子:生命最初的十二個月 本書分成12個章節,1個章節一個月,詳細的解釋寶寶目前的成長狀態,寶寶可能需要什麼幫助,可能碰到的問題,我們可以當成把這本書當成工具書使用,隨著小孩的成長來翻閱。
螢幕兒童:終結3C使用焦慮的10堂正向數位教養課 重點在於,享受3C、一起參與、適可而止
你的零歲孩子:生命最初的十二個月 本書分成12個章節,1個章節一個月,詳細的解釋寶寶目前的成長狀態,寶寶可能需要什麼幫助,可能碰到的問題,我們可以當成把這本書當成工具書使用,隨著小孩的成長來翻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日(2024年8月13日)參加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之研討會「第14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民主生活」,有些事不吐不快,簡記如下。 今天去之前最想聽的就是L教授談美國總統的戰爭權限那篇,結果,該說某方面而言問題比想像中還嚴重嗎? 剛好和我同研究室的的M也是做美國總統
Thumbnail
美國作為全球政經權力核心,來到其首府華盛頓特區自然不能錯過那些只會在電影或國際新聞上才能看到的重要政府機構。這次在華府的旅程,藉機走訪了代表美國三權分立的主要象徵:國會大廈+國會圖書館、白宮/白宮遊客中心、美國最高法院,以及典藏美國國家重要文獻的國家檔案館,一窺美國民主機制的運作與成形歷史。
Thumbnail
​1835年1月30日,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迅在國會山參加一位議員的葬禮,一個英國的油漆匠走到總統面前兩米的地方,從容的拿出手槍開火,沒能射出,於是他再次開槍,依然沒能射出,但是軍人出身的安得魯總統急忙拿起手杖自衛,周圍的人才上去“制服”兇手,...
康熙大帝,林肯總統,換位思考,美國皇帝,中國總統,誰能爭峰。 皇權力量,國家重任,古國新世,歷史交織,智慧統治,民眾期待。 康熙字典,自由女神,林肯國書,孔邱語錄。皇帝是統,總統是皇。 文化傳承,理念啓蒙,知識普及,民主根基,歷史長河,人民共享。 這首詩是心心知妙心的構思,也許要改寫一次和最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Thumbnail
書名中的革命是指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原本看書名還沒意識到,一開始以為跟中南美洲的革命歷史有關,買回來看時才知道是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之前看了一半就沒看,最近看了《大亂局》後,想起來這本書有歷史相關性,所以就重頭再看一次,並把他看完。 其實本書設定讀者客群應該是美國人,特別是那些熟讀美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民主黨的選民基本盤結構如何歷經從羅斯福開始一直到雷根時代的轉變 這本由資深政治記者和智庫政治學家合寫的好書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分析 本文介紹本書這部分的精華內容 讓讀者了解 為何民主黨一步步和其基本盤也就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勞工大眾疏離
Thumbnail
柯林頓肩負者要終結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三連勝的使命,在民主黨內的商業和精英次團體的指引下,他很有政治技巧地辦到了。而上台後,他是如何一方面在社會議題上展現激進姿態,一方面又重用華爾街出身的人士,讓美國的金融在經濟中的份量更大、並更積極推動自由貿易,以為只會給美國帶來更多好處呢?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死因是什么情况。当时的医疗条件远不如今天,华盛顿由于染上感冒而引起的喉炎,一开始病情不是特别严重,但是由于医生们对其采用了放血疗法,从而导致了华盛顿因为失血过多而不幸离世。具体有哪些细节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Thumbnail
今日(2024年8月13日)參加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之研討會「第14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民主生活」,有些事不吐不快,簡記如下。 今天去之前最想聽的就是L教授談美國總統的戰爭權限那篇,結果,該說某方面而言問題比想像中還嚴重嗎? 剛好和我同研究室的的M也是做美國總統
Thumbnail
美國作為全球政經權力核心,來到其首府華盛頓特區自然不能錯過那些只會在電影或國際新聞上才能看到的重要政府機構。這次在華府的旅程,藉機走訪了代表美國三權分立的主要象徵:國會大廈+國會圖書館、白宮/白宮遊客中心、美國最高法院,以及典藏美國國家重要文獻的國家檔案館,一窺美國民主機制的運作與成形歷史。
Thumbnail
​1835年1月30日,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迅在國會山參加一位議員的葬禮,一個英國的油漆匠走到總統面前兩米的地方,從容的拿出手槍開火,沒能射出,於是他再次開槍,依然沒能射出,但是軍人出身的安得魯總統急忙拿起手杖自衛,周圍的人才上去“制服”兇手,...
康熙大帝,林肯總統,換位思考,美國皇帝,中國總統,誰能爭峰。 皇權力量,國家重任,古國新世,歷史交織,智慧統治,民眾期待。 康熙字典,自由女神,林肯國書,孔邱語錄。皇帝是統,總統是皇。 文化傳承,理念啓蒙,知識普及,民主根基,歷史長河,人民共享。 這首詩是心心知妙心的構思,也許要改寫一次和最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Thumbnail
書名中的革命是指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原本看書名還沒意識到,一開始以為跟中南美洲的革命歷史有關,買回來看時才知道是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之前看了一半就沒看,最近看了《大亂局》後,想起來這本書有歷史相關性,所以就重頭再看一次,並把他看完。 其實本書設定讀者客群應該是美國人,特別是那些熟讀美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民主黨的選民基本盤結構如何歷經從羅斯福開始一直到雷根時代的轉變 這本由資深政治記者和智庫政治學家合寫的好書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分析 本文介紹本書這部分的精華內容 讓讀者了解 為何民主黨一步步和其基本盤也就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勞工大眾疏離
Thumbnail
柯林頓肩負者要終結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三連勝的使命,在民主黨內的商業和精英次團體的指引下,他很有政治技巧地辦到了。而上台後,他是如何一方面在社會議題上展現激進姿態,一方面又重用華爾街出身的人士,讓美國的金融在經濟中的份量更大、並更積極推動自由貿易,以為只會給美國帶來更多好處呢?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死因是什么情况。当时的医疗条件远不如今天,华盛顿由于染上感冒而引起的喉炎,一开始病情不是特别严重,但是由于医生们对其采用了放血疗法,从而导致了华盛顿因为失血过多而不幸离世。具体有哪些细节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