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好好念書,考個好高中;高中好好念書,考個好大學,大學就任你玩四年!」
我想,所有台灣人應該都聽過這句話,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小,我心中就一直對這句話存在著滿滿疑惑,我想到大學,親自驗證這句話的真實性。直到我進入大學,我發覺,真是錯得離譜。
大學,是涵蓋多個主題樂園的遊樂世界
大學,真的像極了大型遊樂世界,可能比環球樂園還要豐富也說不定,裡面有太多主題樂園可以玩了。但也因為自由度太高,甚至沒有「地圖」指引,開始有人進入【虛度光陰主題樂園】,裏頭的設施有飄飄河、旋轉木馬...等等,一些毫無挑戰的遊樂設施,只是躺著隨波逐流。簡單來說,就是「躺平族」。
有人卻選擇走進【神秘未知主題樂園】,裡面雲霧寮饒,充滿著不確定性,只能放手一搏,但,結果是好是壞,只有嘗試過後的人才知道!
我,手上也沒有地圖,但有一顆充滿好奇的心,期許自己能用雙腳親自找尋,最適合自己的主題樂園。可能因為天生愛挑戰的個性,在我看到虛度光陰區的人們安逸的樣子後,我就轉頭離開了,而帶著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心情,忐忑地走進了【神祕未知的主題樂園】...
「恐懼來自於未知」,在我闖蕩一番後,我逐漸畫出【神祕未知的主題樂園】的地圖,且一次比一次興奮,接下來,我把我在這兩年的探索心得,分享給大家吧!
我將這地方分為兩大類:一邊是【園區內】(校內),一邊是【園區外】(校外)。
園區內 (校內)
校內的設施選擇其實也不少,像是一大堆的課程任君挑選,一大堆的系上與學校社團活動任君參加,甚至有隱藏一大堆的工作人員(教授)任君諮詢。
我就分享兩個我最有收穫的心得吧!
口頭報告的經驗
我曾在上台報告完後,直接當場被台下的教授肯定,甚至有一些同學來向我請益報告技巧,問我怎麼這麼有氣場?臺風怎麼這麼穩?怎麼這麼有自信?甚至有人問 ,我要怎麼做可以變成你這樣?
但,在看似光鮮亮麗的背後,我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我曾經是想要自殺的人...
我有個腦性麻痺的妹妹,從小爸媽就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受傷流血的場面對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而我就是被眾人忽略的那個,這導致我極度自卑且缺乏安全感。
幼稚園時,每個人都要上台說故事,我站在台上,看著台下一大群的家長與老師,這時自卑感作祟,就算我準備得很充足,還是整整沉默三分鐘直到被趕下台 。我眼睜睜地看到爸媽從興奮的拿起相機記錄,變成羞愧地低下頭,回家也只跟我說,這有什麼困難的?
而我唯一可引起爸媽注意的工具,就是成績優異的獎狀,除了成績,其他他們都不曾過問。在我國小的時候,反霸凌風氣還不盛行,我甚至不知道我正在被霸凌 ,只是整天不想上學。我的父母第一時間並不是關心,只是又罵又打,直到我肯乖乖就範,直到我真的受不了,鼓起勇氣說出口,這時他們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
國中考高中的時候,我因為落榜到第二志願,廢物、畜生、敗類、我沒有你這個小孩、你要不乾脆死一死算了......。這些不堪入耳的字眼加上不當的體罰,讓我明白:
原來,我只是撐起父母面子的工具,用來掩蓋他們心中的空洞,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而我,逐漸失去活下去的勇氣......那晚,我的遺書寫好了,心中已做好死亡的準備,站在頂樓即將痛快結束我悲慘的一生。我望著天空,突然一顆流星劃過,一陣電流穿過我的身體,彷彿神在指引我:
一切都是有希望的,要不,你這次就為自己而活吧!!
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加強大」。我悄悄的在心中用僅存的一絲力氣築起一到高牆,將自己的脆弱隱藏起來,而外在我的準則是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 也是這句話,借給我勇氣走下去,讓我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包括那個站在台上自信報告的我。
大學,上台報告的機會多的是,但也有人在這四年從未上台報告過,而我緊緊抓住每次報告的機會,因為我不想錯過任何「免費」練習的場合,更何況台下也有教授願意糾正指導你。
從第一次上台報告開始,我就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 : 我想給他人「專業」的第一印象。因此,當其他人看著投影幕一字一句像機器人在報告時,我是那個不需講稿還能流利報告的人;當其他人蜷縮在角落報告時,我是那個直接拿起麥克風 ,大膽邁開步伐站在講台正中間報告的人;當其他人用唯唯諾諾的語氣報告時,我是那個用宏亮的聲音且自信的姿勢報告的人。
也就這樣,我成功從 fake it 到 make it 了!
活動籌備經驗
大學社團、系上、學校的活動多到數不完,我積極爭取成為籌備人員,希望能從參與變成舉辦的身分。最初的動機很膚淺,就只是希望自己被看見、被肯定,以填補心中的自卑感。
我曾擔任隔宿露營的召及人、迎新活動的主持人、社團活動的規劃者…等等。過程中,反覆不斷的構思,與夥伴徹夜不休的討論,辛酸血淚更是三天三夜說不完 。重要的是,這些時刻,並沒有浪費!
我的活動籌畫能力,團隊領導力、合作力、溝通力......等等,都是在這期間累積訓練出來的,這些看似毫無用處的經驗,卻在未來默默幫助我不少!
除了以上提到的,其實還有太多可以分享的了。但如果要把在校經驗做個總結的話,就是為了出去校外而做準備。在校園內,有夥伴一起幫忙,有學長姐願意協助,有教授願意指導糾正,但,踏出校園那一刻,這些一定都不再一定了。
我的意思不是說,外面世界很可怕,必須全靠自己什麼的,而是,變的殘忍一些了。因為外人不再需要無條件幫助你,想要參與培訓計畫? 想要擔任組織志工? 當然可以!
但,這世上比你有能力的人多的是,為什麼要選你呢?
唯有先將自己準備好,才有能力與他人抗衡!
園區外 (校外)
當校內不再能滿足我的慾望時,我把目標逐漸向校外擴張。
校外可直接利用的資源也很多,尤其學生的身分更是吃香。例如 : 展覽、工作坊、演講…...等等。大多都有學生票價,有些甚至是免費!
當我們可以用更少的價錢買到與他人用更高的價錢一樣的東西時,不是應該好好把握嗎? 現在開始,每天少用社群媒體十分鐘,把這十分鐘用在找尋各個有用的活動吧!
不要忘記身為大學生,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學生帳號。只要用學生帳號註冊,很多時候都可以享有更好的服務。舉凡,線上課程網站 : coursera、edx.......等等,就可以在台灣免費上到世界頂尖大學的課程,或是軟體 : Notion 、canva,可以免費擁有一般人須付費訂閱的會員規格。
當然,也有些是必須付出一些努力才可以獲得的機會,像是申請培訓計畫、校外社團或組織的實習生。但這時候,在校內累積的經驗值就能派上用場了,社團經驗與活動舉辦成果,都是證明自己實力的最佳利器。
總結
在大學這座遊樂場裡,可以選擇待在虛度光陰的主題樂園,日復一日,每天都退步一點;也可選擇前往神秘未知的主題樂園,雖然剛開始可能會有些辛苦,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每天都進步一點,慢慢累積自己的經驗, 就可以看見在神秘面紗後面,屬於自己的漂亮風景!
這是我時常叮嚀自己的故事 :
1.1與0.9的差別
1乘1,乘以十次,答案會變多少呢?
答案當然是「1」。
可是,1.1乘1.1,乘以十次,答案會變多少呢?
答案是「2.85…」。
那假設,0.9×0.9,乘以十次,答案會變多少呢?
答案是「0.31」。
1x1的意思是:每天停留在原地,能力永遠不會有所改變。
1.1×1.1的意思是:每天就算只進步或學習一點,最終也能看到改變。
0.9×0.9的意思是:每天偷懶一點,損失的速度會遠大於你的想像。
不過也不是說一定要待在哪一個主題樂園不可,也可以在【神秘未知的主題樂園】探索一陣子後,來到【虛度光陰的主題樂園】充電一下。只要保有足夠的自制力與自我覺察力,那就不叫做虛度光陰,而叫做【休息準備的主題樂園】,甚至也可以到其他的主題樂園玩,將自己的身心靈保持在穩定的狀態,迎接下一次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