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思考股價領先表現的時間落差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股市的短期波動很難掌握,但也不完全是無法理解,有些是透過技術分析或經驗可以概略猜測可能的發展,近日股市月均線持續向上,即將靠近季線而出現黃金交叉,在經驗上當月線由低點向上與季線黃金交叉的時間點前後,是反彈走勢可能陷入暫時休息的時候,這不難理解,因為當月線要向上穿越季線,意味短線反彈已經達一定幅度,漲多休息或整理是正常現象。
不過技術分析無法預知整理多久時間,無法預知整理後會不會續漲,只能就已經發生的現象來推測可能的發展,如果整理期間能維持月線持續上升,並隨著時間而扭轉季線走向,保持相對抗跌,可以推測後續會比較樂觀,這是一種隨著情勢變化而看圖說故事的方式,有時候可以當作應對風險的輔助參考,藉突破或跌破重要位置來決定是否進場或減碼,但這不能取代其他層面的風險判斷。
是基本面成長才使資金願意投資,使籌碼正向發展,進而牽引股價形成技術分析的上漲趨勢,股價是被動回應景氣變化,股價隨企業營運績效好壞而漲跌,股價是因應籌碼動向而表現,風險的根本來源還是在基本面及籌碼動向,如果技術面看起來風險較小,但基本面風險卻比較高,在企業或產業基本面衰退,營運狀況不佳時,即使股價反彈,還是得小心反彈後的回跌走勢。
推測股價風險的難題之一是股價表現和基本面之間存在時間落差,股價上漲可能是領先基本面好轉,而不是技術面和基本面的背離,所以在基本面衰退時見到股價反彈,未必要預設反彈後會回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股市有一個特性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沒有刺激股價表現的效果,如果等到大家都知道了,後知後覺才要進場或出場,會套牢在高點或賣在止跌點。
認為本益比超低,股價低得太不合理,這樣的判斷就像只用假日人擠人的現象來看觀光地區的攤商,沒有考慮生意平淡時該負擔的經營成本,用這樣的想法來判斷這門生意的價值,一定錯得離譜。
影響股價表現的因素卻不單純只有基本面,市場心理、預期、人性、資金、籌碼等因素對於股價影響程度甚至比基本面還重要,影響股價的因素太複雜,股市並非仰賴推測股價來獲利,而是藉由了解風險並耐心等候才能獲利。
所謂『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除了是股市資金流出之後,高估的股票會面臨股價大幅修正的壓力,也會顯示出企業對於前景的判斷有沒有失誤、面臨情勢變化時的應變優劣。
股市不是因為站上季線才有行情,而是本來就會漲才能站上季線,該思考的是什麼因素讓股市止跌轉漲,而不是看到站上季線才覺得樂觀
人性對於事實的認定,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頭腦裡的想像。 投資或投機需考慮兩種不同角度的事實,一是企業本身營運狀況的事實,另一種是市場的情緒或想法所認定的事實
股市有一個特性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沒有刺激股價表現的效果,如果等到大家都知道了,後知後覺才要進場或出場,會套牢在高點或賣在止跌點。
認為本益比超低,股價低得太不合理,這樣的判斷就像只用假日人擠人的現象來看觀光地區的攤商,沒有考慮生意平淡時該負擔的經營成本,用這樣的想法來判斷這門生意的價值,一定錯得離譜。
影響股價表現的因素卻不單純只有基本面,市場心理、預期、人性、資金、籌碼等因素對於股價影響程度甚至比基本面還重要,影響股價的因素太複雜,股市並非仰賴推測股價來獲利,而是藉由了解風險並耐心等候才能獲利。
所謂『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除了是股市資金流出之後,高估的股票會面臨股價大幅修正的壓力,也會顯示出企業對於前景的判斷有沒有失誤、面臨情勢變化時的應變優劣。
股市不是因為站上季線才有行情,而是本來就會漲才能站上季線,該思考的是什麼因素讓股市止跌轉漲,而不是看到站上季線才覺得樂觀
人性對於事實的認定,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頭腦裡的想像。 投資或投機需考慮兩種不同角度的事實,一是企業本身營運狀況的事實,另一種是市場的情緒或想法所認定的事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本週市場經歷急劇下跌後出現反彈,原因多源於恐慌情緒及機構投資者獲利了結。投資者開始關注經濟衰退的風險,並期待FOMC的降息決策。特別是TMT類股的回調已吸引資金進場,輝達的財報將影響AI相關股票的走勢。
Thumbnail
我們慣性的使用某些指標來預測股市的漲跌,例如KD或是景氣對策訊號,但股價本身是投資人對未來的投票機,視為景氣的超級領先指標,從此觀點,似乎沒有領先股價的指標來進行預測,基於此,本篇文章想換一種思維,用股價來確認現在的景氣位階,如此便能了解未來1-2年的經濟週期。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08/01 - 鮑爾放鴿股債喜 九月或許將降息 季線三次成救星 但見日股崩破底 - 1. 鮑爾偏鴿子的言論 讓市場認為9月降息己經是共識 (FED會議短評請看這裡) 科技股跌深強彈 連動到台股自然大漲 季線22000在兩天開低走高的防守後 今天也以跳空向上方式守穩
最近的台股日夜盤波動極大,常常日夜都在400點起跳,我認為最近的盤勢非常不適合做槓桿型商品,再來個股也覺得每天其實主力不一定會想留在市場,最近的行情可能都會是日內當沖交易之類的極短線行情為主。 像這種我如果覺得行情都很短,而且方向不明的,我就會放慢腳步,多停看聽,要能長期待在市場裡,很重要的一
如上一篇所提到,大部分的門派都是再用統計學跟過去的方法,由因推向果,看到投信籌碼開始布局,看到財報跟未來題材發展的可能性,去(預估)一檔個股跟標的後續可能會漲,看到均線、看到指標開始落底,開始試單。 而動能交易,在第一根上漲之前,是絕對不會發現的,也就是說,所謂的動能,不是預測,而是真正的真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關於未來指標和策略交易者的自我回顧。文章探討了使用「未來指標」所帶來的超額虧損,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策略交易者在自我反省中發現了之前回測時忽略的小細節,以及在強勢反彈走勢下的交易判斷問題。通過文章可以瞭解到如何在交易策略中應對未來指標所帶來的特殊狀況。
Thumbnail
重點摘要: 『可冒險但絕不能忽略風險』 1. 『資產配置』仍處於復甦週期,但波動放大,建議提升防禦性部位 2.『股市』在總經環境如魚得水,但注意漲多後的價格修正波動放大 3.『債市』2024低評級債將陸續到期,注意違約風險  簡單來說:整體總經環境仍位於復甦週期(Recovery),惟本週期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本週市場經歷急劇下跌後出現反彈,原因多源於恐慌情緒及機構投資者獲利了結。投資者開始關注經濟衰退的風險,並期待FOMC的降息決策。特別是TMT類股的回調已吸引資金進場,輝達的財報將影響AI相關股票的走勢。
Thumbnail
我們慣性的使用某些指標來預測股市的漲跌,例如KD或是景氣對策訊號,但股價本身是投資人對未來的投票機,視為景氣的超級領先指標,從此觀點,似乎沒有領先股價的指標來進行預測,基於此,本篇文章想換一種思維,用股價來確認現在的景氣位階,如此便能了解未來1-2年的經濟週期。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08/01 - 鮑爾放鴿股債喜 九月或許將降息 季線三次成救星 但見日股崩破底 - 1. 鮑爾偏鴿子的言論 讓市場認為9月降息己經是共識 (FED會議短評請看這裡) 科技股跌深強彈 連動到台股自然大漲 季線22000在兩天開低走高的防守後 今天也以跳空向上方式守穩
最近的台股日夜盤波動極大,常常日夜都在400點起跳,我認為最近的盤勢非常不適合做槓桿型商品,再來個股也覺得每天其實主力不一定會想留在市場,最近的行情可能都會是日內當沖交易之類的極短線行情為主。 像這種我如果覺得行情都很短,而且方向不明的,我就會放慢腳步,多停看聽,要能長期待在市場裡,很重要的一
如上一篇所提到,大部分的門派都是再用統計學跟過去的方法,由因推向果,看到投信籌碼開始布局,看到財報跟未來題材發展的可能性,去(預估)一檔個股跟標的後續可能會漲,看到均線、看到指標開始落底,開始試單。 而動能交易,在第一根上漲之前,是絕對不會發現的,也就是說,所謂的動能,不是預測,而是真正的真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關於未來指標和策略交易者的自我回顧。文章探討了使用「未來指標」所帶來的超額虧損,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策略交易者在自我反省中發現了之前回測時忽略的小細節,以及在強勢反彈走勢下的交易判斷問題。通過文章可以瞭解到如何在交易策略中應對未來指標所帶來的特殊狀況。
Thumbnail
重點摘要: 『可冒險但絕不能忽略風險』 1. 『資產配置』仍處於復甦週期,但波動放大,建議提升防禦性部位 2.『股市』在總經環境如魚得水,但注意漲多後的價格修正波動放大 3.『債市』2024低評級債將陸續到期,注意違約風險  簡單來說:整體總經環境仍位於復甦週期(Recovery),惟本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