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30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2022-八月接觸的作品

《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谷口悟朗(電影,2022)
  本作是國民級漫畫《One Piece》25周年紀念企劃推出的電影作品,也是系列的第15部劇場版。為此,本作的製作規模、聲優陣容也都非常強大(不得不提的小彩蛋是,梶裕貴在劇中客串的路人角色雖然戲分很少,但展現了某種普通人對自由的理解與渴望,而角色的名字ヨルエカ,或許也和Eren Yeager有所連結,令人會心一笑)。電影也為主角Uta請來了近年來非常受到注目的新世代歌手Ado作為歌唱主演,並請了澤野弘之等著名音樂人譜寫了多首電影插入曲,讓作品在還未上映就引起了廣大的熱議。
  有別於以往的海賊王作品,本作做出了相當多新的嘗試。一方面電影中的戰鬥場面不多,另一方面,故事的核心也並非圍繞著草帽團。而是將重心放在了歌姬Uta的音樂、她的願景與心中的掙扎。對我來說,這讓本作成為了一部有著獨特且獨立地位的一部電影,而非僅僅作為又一部公式化IP作。但對於喜愛熱血戰鬥的觀眾來說,這樣的安排或許會讓他們覺得本作「不夠海賊王」。但對我來說,比起「來到一個島認識新朋友,魯夫被壞人打敗,在夥伴的支持下重新振作打敗敵人」這樣的套路,本作甚至表達了海賊王世界中更核心的理念--對自由的追求。而本作的主題曲「新時代」,以及魯夫與Uta間的約定與羈絆,也為魯夫一直以來成為海賊王的目標給出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註解。作為一部25周年的紀念作品,同時也是海賊王最終篇章開始前的序幕電影,我認為本作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承先啟後作用。
  當然,作為一部海賊王電影,本作包含了相當多海賊王世界中的梗,以及原作角色的大會串。但雖然如此,本作中出場角色的選擇都不單單只是人氣考量,多數出現在本作中的角色都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果實能力與人物特質。而作為「重要關係人」的紅髮,也在本作中有著前所未有的大量戲分,除了刻畫出了許多在漫畫中沒有完整展現的性格面向外,也首次展現了紅髮海賊團各角色的戰鬥,雖然並不是海賊王世界中那種典型的一對一戰鬥,但相信還是能讓喜歡紅髮海賊團的人大飽眼福。不過相反地,在預告片中相當搶戲的「千陽君」在劇情中幾乎可以說是完全多餘,除了勉強暗示了千陽號也有像梅莉號那樣的「船之精靈」外,那個角色幾乎可以說完全是為了往後銷售玩偶、公仔等週邊商品才誕生的,雖然出作品賣週邊在所難免,但過於明顯的商業操作,還是令人有些反感。
  《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雖然是一部海賊王電影,但在作為海賊王電影之前,它首先是一部自身有著完整故事的音樂電影。對於喜歡Ado的聽眾而言,完全可以將這部電影當作是一場兩小時的演唱會。除了因為本作的背景就是一場演唱會,且電影中有著大量歌唱片斷外。本作的故事也可以看作是為了串聯並闡述歌曲情感所搭建出來的。而對於海賊王的粉絲來說,雖然打鬥稍嫌薄弱,但紅髮的出現以及對魯夫童年的補充同樣比過往的劇場版與主線有著更細緻的關聯。而作為故事背景的前提,「在大海賊時代中,受海賊掠奪與政府迫害的百姓的苦日子」也相當令人動容,這使得我在電影開頭〈新時代〉歌曲一出就感到眼眶微濕(不過整部電影看到最後也沒有真的哭出來就是了)。雖然我從國高中之後就沒有繼續看海賊王動畫,過去也沒有去電影院看過海賊王電影,但這次的電影真的給了我相當不錯的觀影體驗。雖然說劇情其實比較薄弱,部分橋段也有設定上的bug或強行發展情節的嫌疑。但音樂本身的高品質、音樂與劇情的整合、Uta的掙扎(雖然有人覺得她的人設混亂不合理,但我自己是有一套比較合理的解釋,只是涉及嚴重劇透,這裡就先不多談了)以及對於整個海賊王故事的重新定調,都讓這部電影無論是單獨欣賞還是作為海賊王世界的一個節點都相當有價值。我認為是值得大家去電影院欣賞的作品。

《致命遊戲》David Andrew Leo Fincher(電影,1997)
  在大衛芬奇導演的諸多富懸疑色彩的電影之中,本作雖然看似有著許多轉折,但基本的故事線卻相當單純且毫無懸念。從故事結構的角度來說,它依舊相當標準且環環相扣,但由於從故事的開始觀眾就完全清楚「主角就是在參與一場遊戲」,所以觀看的重點就只剩下了「遊戲劇情會怎樣設置」以及「主角在過程中會經歷怎樣的轉變」。前者在故事中體現為「遊戲公司無所不能」,後設地看就是「編導愛怎麼編就怎麼編」。後者則是相當典型的「冷漠的賺錢機器最終認識到家人與愛的重要性」。因此,雖然不至於覺得這部片難看,卻也由於過於理所當然而讓人意興闌珊。
  本作有兩條核心的故事線,一是隨主角的視角逐漸揭開遊戲與遊戲公司的真相,另一個則是主角在遊戲的過程中一點點面對自己性格上的問題與心中的焦慮和魔障。兩者在編導精湛的劇情結構設計下有著相當不錯的結合。而電影對於遊戲背後的心理學也有許多相當細節的設計,讓這個看起來略為誇張的故事基礎盡可能地真實。尤其從演算法如此普及的現在回頭看這部電影,要說如果一間公司掌握到了你如此全面的資料,能對你做到這樣程度的行為預測或許也已經不是難事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本片雖然最後試圖給出一個看似圓滿的結局,但一但細想,我們就明白這間公司仍舊掌握著主角絕大多數的訊息,甚至連最為私密的事情他們也都還是完全地掌握著。只要他們想要,他們隨時能夠真正地做出那些他們演出來的行為。這種恐懼是不可能被消滅的。而這個極為真實的遊戲體驗即便被宣告是一場戲,它終究會在主角心中留下一些難以抹滅的陰影。參與這場遊戲的玩家真的都能從這樣的體驗中得到解放嗎?還是某種更可怕的不確定性與懷疑會紮根在他們心中呢?這是這個故事最令人恐懼的部分,不過編導似乎沒有打算讓觀眾往這個方向思考,而是給出了某種相對正向與「鬆一口氣」的結局,或許這也是某種商業妥協之下的結果,但我認為這樣的結局對本作相對完整的架構與具有潛力的主題而言還是稍嫌可惜了。
  從《火線追緝令》到《致命遊戲》再到《鬥陣俱樂部》,可以看到導演大衛芬奇對於「體制內的人與生活」的某種反思與批判,也能看出他對於「人的自我理解與提升」這一主題的高度重視。從這個角度來看,本作雖然相當鮮明地體現了這兩個主題,但也相對簡單直接乃至於有些平庸。比起一部懸疑或批判性的作品,本作更像是一部披著這樣外皮的主流勸世故事。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有點像是「貼了安全標章」的《奪魂鋸》。雖然不是一部差勁的作品,但在大衛芬奇電影中,著實比較平庸。

《大賣空》Adam McKay(電影,2015)
  本作取材自2007~2008年的金融海嘯危機。故事描繪在房市泡沫破裂之前,幾組人馬注意到了這個被巧妙隱藏住的巨大風險,提前布局做空美國房市。雖然是一部以金融市場為背景、描述一群「投機客」的故事。但本作全然不是《華爾街之狼》那種狂歡亢奮的故事。而是恰恰相反,本作在黑色幽默的外表下,瀰漫的是一種恐怖與悲憤的氛圍。
  在電影講述的年代,是美國金融業蓬勃發展的時候,房貸證券化、合成CDO等金融商品的發明讓銀行家與金融業者賺得盆滿缽滿。但在這個看似欣欣向榮的光景,是由無數買不起房的窮人被哄騙簽下的浮動利率貸款所拼湊而成,在彷彿會永遠上漲的房價誘惑下,購屋者以為自己可以用炒房賺到的差額填補自己付不出的房貸、放貸者相信即便收不回貸款也可以收回房屋轉賣、購買MBS和CDO的投資人以為自己買到的是由信用良好的房貸組成的低風險投資商品。每個人都相信經濟會永遠上行,自己可以從中大賺一筆。意識到不對勁的基金管理人麥可.貝瑞主動向各大銀行提出了相當於做空美國房市的信用違約交換,在銀行們都把他當作是送錢的傻子時,其他團隊也陸陸續續注意到問題,並透過各自的方式研究與查證,並加入了這場看似不可能勝利的賭局。
  由於它是一部基於歷史的電影,我們都知道最終房市泡沫的確破裂了,他們也透過做空房市取得了巨大的收益。但事實上,本劇的後半段比前半段還要凝重。主角們幾乎都無法在賺錢的過程中得到完整的喜悅,除了經歷煎熬的虧損期、看盡市場的醜陋與欺瞞外,也意識到他們勝出的背後是無數家庭的破產與流離失所。雖然他們不是那些造成災難的元凶,卻是透過災難來獲利的人。雖然他們不是欺騙百姓的那些銀行家,但他們除了從那些銀行家手中把錢賺過來之外,什麼事都做不了。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時常想到去年GameStop事件和今年的迷因股熱潮。很多人會說那是「散戶的聖戰」、或是「打倒華爾街做空機構」。但當一間公司的股價遠超過它的價值時,「指出其中資金過熱的問題,並透過放空來讓它的價格回到合理位置」和「在網路上呼朋引伴,憑信念、看熱鬧心態或短暫的投機去拉高它的股價」,到底誰比較像是在做一件傷害市場的事?人們對於經濟增長的想像引發了嚴重的貨幣與信用通膨,各種向市場注入資金的政策將本應該週期性出現的經濟修正推遲擠壓到了一起,最終形成一次次的經濟危機與崩盤。每一次過度樂觀的散戶都會在這些危機中將他們僥倖贏來的錢連本帶利還回去,但從來不會從中獲取真正的教訓。《大賣空》是一部很真實的故事,也是一部很有力量的諷刺電影。在經濟危機又一次逼近我們的這個時間上,這部電影尤其值得一看。

《西部老巴的故事》Joel Coen & Ethan Coen(電影,2018)
  本作是由六部主題各異的短篇故事組成。內容以嘲諷的方式描繪西部拓荒時期的人生百態。本作雖然有以「故事書」的形式將這幾部作品串聯起來,但並沒有「說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人」這樣的第二層描繪。讓人覺得整體性不足,以劇集的形式分別播映或許也並無不可。
  在故事的排序方面,它幾乎可以說是從最有趣排列到最無趣。作為標題的〈西部老巴的故事〉有著獨特的幽默感,並用無常與灑脫給荒亂的西部生活下了註解。其他幾個故事雖然各自有它們的主軸,但都缺乏〈西部老巴的故事〉那樣的亮點。而作為其共通點的「無常」則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令人麻木。在看每個故事之前,我們便知道這又會是一個不得善終的故事。或許它們的確更適合作為故事書的內容,讓人一些時候可以對著孩子或另一個人讀一篇。若以「看一部電影」的心態來接觸這個作品,應該很難覺得恰到好處。
  總的來說,作為開場的〈西部老巴的故事〉的確使人驚喜,但後續的幾個故事卻沒能延續那種感覺。由於每個故事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關聯。或許你可以將它當作獨立的六篇故事,有空時看一段。大概會比連著看更能享受每一個小故事蘊含的苦澀吧。

《排球少年!!》Production I.G(動畫,2014)
  本作是由同名暢銷漫畫改編的熱血運動作品。對比於《網球王子》、《黑子的籃球》等「超級系」作品,本作雖然也有部分誇張化,但總體上還是相當寫實。而且尤其可貴的是,不只是賽場上動作的摹寫,場下互動與球員的心情心態,也都描繪得非常細緻與動人。對於一個學生時期長時間參加球隊活動的人來說,劇中的許多橋段都令人感同身受,甚至會讓人想起當年比賽前後的心情。贏球的喜悅、輸球的不甘、練習的辛苦、成長的快樂,以及和隊友產生的種種革命情誼,本作都有非常好的刻畫。而且,除了主角以外,不管是板凳球員或其他學校的學生,都會有相當深入與觸動人的描寫。當看到弱小的隊伍努力拚戰主角隊的時候,我們會真心地為對方加油,也會覺得無論兩隊是輸是贏,都值得給予掌聲。無論是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明星球員,還是弱隊裡不起眼的綠葉,每個人都在場上拼鬥,並在悔恨中宣示下一次要扳回一城。即使是離開學校與球隊好一陣子的我,仍會為這種青春熱血感動不已。雖然我並不是特別喜歡日向那種傳統的熱血主角,但在這部作品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與高光時刻,當主角以外的角色有所發揮時,總會令人特別感動。
  作為一部運動故事,本作的敘事節奏和畫面表現也都在水準之上。比賽從不令人感到拖沓,兩隊旗鼓相當時會給出恰到好處的緊張感,實力差距較大時也會透過充足的故事與回憶來表現選手的情感狀態。透過動與靜的結合,給出了相當觸動人的獨特敘事。若要說比較明顯的缺點,在比賽中一些非擊球動作的時候,人物的臉有時會畫得比較不細緻,給人一種作畫水平不統一的感覺。但終究是瑕不掩瑜,完全不影響其成為一部精彩優秀的動畫作品。
  總的來說,作為一部熱血運動作品,本作是能夠與《灌籃高手》並列第一梯隊的作品。尤其在動畫表現上,與《灌籃高手》偏向低齡化與較差的節奏相比,本作無疑更加優秀。最近接著在看第二季,同樣非常好看。即便是不懂排球的觀眾,故事也會安排同樣初識排球的角色適時地做基礎解說,而不會有相關的門檻。只要你不是排斥運動類作品的人,本作都非常值得你一看,或許會喚起你心中某種沉睡的熱情也不一定呢。
  因為《排球少年!!》一季就二十多集,看完第一季就接著看第二季,所以這個月基本沒什麼看其它動畫。遊戲方面,趁上次突如其來的「工讀生價」買了從發售前就有些興趣的《世紀帝國IV》,但還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玩,所以暫時還沒辦法說太多。而電影,《大賣空》讓我非常有感觸,給人相當大的反思。《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也比我預期中的好看,而且也很值得到電影院看。總的來說又是和平地度過了一個月了。我還在思考關於以作品為單位發布單篇文章的事情,雖然感覺起來沒什麼困難的,就是寫一篇發一篇。但總覺得那樣的話,內容需要更加紮實且可能要做一些結構與編排上的調整,所以,還是慢慢考慮吧。或許下個月、或許明年,總之之後應該會開始用別的形式發文章,但當前的這種每月一篇的作法還是會延續,所以,下個月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