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好聲胲

在客語社團看到一貼:
客家師傅話: 九十歲生日還唱曲---,好聲胲
這個【聲胲】按客語字典解釋是「嗓聲」! 然後發現,這個胲字,跟閩南語的「胿kui」有直接對應關係! 來看釋義:
】ㄍㄞ,古哀切,柯開切,音「該」kai。【說文】足大指毛肉也。【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月㲋〉胲,可散而不散也。【註】足大指也。【正韻】居亥切kai2,音改。【集韻】頰下曰胲。【前漢·東方朔傳】樹頰胲。【註】胲音改,頰肉也。他的本義已經消失,剩下與「頦」通假增義的「頦下」,又因為是「月」偏旁,也有頦下肉,或頰肉的意涵!並有「口語,言談」的延伸義。書證:
  1. ㄍㄞˇ「頰肉;臉面」。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二:“〈獨孤莊〉謂賊曰:‘汝不聞健兒鈎下死?’令以鈎之。”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我這裏傷心空跌腳,低首自慚。”
  2. 謂「口頭,言談之間」。章炳麟《文學說例》:“後世雖暫文明,而數極三五之說,傳之故老,習於胲頰,故亦相沿而弗普。”
接著,找到另一篇貼文
「下巴」謂之「胲」還是「胿」??
「下巴」,客家話謂之「haˇ maˇ goiˊ」( 客語以教育部客家語拼音方案拼音) 。其中「goiˊ」,教育部版作「胲」。「下巴」,閩南話謂之「ām-kui」( 閩南語以台羅拼音 ) 。其中「kui」,教育部版作「胿」。客家話的「goiˊ」與閩南話的「kui」,音近義同,應屬同源,但用字各異,應進一步探討。
查「胿」,孔也;大腹也,與脖子、下巴似乎搭不在一起。而「胲」,【集韻】頰下曰胲。頰下即下巴也。故「胿」與「胲」相較,文義上,「胲」要明顯勝出。
又「胲」,【廣韻】古哀切,客語切出「goiˊ」,而【集韻】【韻會】柯開切,閩南語切出「kui」。故客家話的「goiˊ」與閩南話的「kui」,作「胲」,音義皆甚合,要遠優於作「胿」。
又閩南話的「ām-kui」,可能是「頷胲」之省音,而客家話的「haˇ maˇ goiˊ」可能是「下頷胲」之省音。 (註:頷下胲)
古光華先生致力於閩客同源字詞的推敲探討,可說有一定的學術根據與理論!
從《集韻》的【頰下曰胲】,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