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叛逆高達 1930-2022】影像作為隨筆的邊緣戰鬥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史達林只要說一個字,就有一萬人死掉。希勒勒一樣。」
-高達,〈電影筆記〉2019年訪談

【編按】此文寫於2019年,為高達最後長片《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研究系列之一,在此重新整理,作為對七十年叛逆高達的不斷致敬。(其他長文待發,敬請期待。)

高達八十模式:極簡貧窮團隊

高達《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為非常不典型的電影,雖以爆裂影像與碎裂敘事,驚艷(還是驚嚇)坎城正式競賽,並獲得(觀眾和導演都覺得奇異的)特別金棕櫚,高達堅持不上正式院線,而在2018年四月於藝術電視台Arte 首映,並於其網站免費放映八周,更於2019年十月,與前衛劇場Nanterre-Amandiers合作,展出以《影像之書》為主軸的藝術裝置,〈電影筆記〉最新一期十月號,便以此前衛展覽的機會,展開其三十多頁篇幅的【高達專題】,其中包括高達本人難得的十一頁訪談,與《影像之書》之兩位合作者(Nicole Brenez和 Fabrice Aragno)和展覽策展人(Philippe Quesne)之深入訪問,外加兩篇《影像之書》解析/影評。這個專題不僅讓我們更了解這部驚人奇片,更讓人見識這個曠世鬼才的創作模式。
今年八十八高壽的高達,歲月歷練並不見得讓他圓潤優雅,而反而以一種新資本主義時代的爆走老人姿態,不斷創造驚訝。在《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e, 1960)邁向六十周年之際,這個鑲嵌在全球影史、獲獎無數的傳奇頂尖導演,近年來卻在大大小小的訪問之中,不斷透露出一個荒謬卻現實之情境:叫窮。就算六十年拍了上百部作品,高達電影能賣座的可能只有三、四部(連其最有商業潛力的《輕蔑》Le mépris, 1963、《狂人皮埃羅》Pierrot le Fou, 1965 都賣得不好),雖橫掃世界頂級影展,高達卻把他新近拿到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給「折現」了;這個藝術殿堂導演不忘在電視訪談中宣示,若中樂透,他就不拍片了。我們或許可以慶幸(高達還沒中樂透),近九十的高達,仍然在不管經濟或生理條件之困難重重下,如何繼續製造驚世影像。
高達從《電影社會主義》(Film Socialisme, 2010)邁向八十歲之後,似乎越來越有意識地朝向極簡,朝貧窮創作模式邁進,若說《告別語言》(Adieu au Langage, 2014)雖全部為加導演共三人工作團隊拍攝3D,但整部影片仍為實景實拍,到了《影像之書》,實拍的可能只有開場,高達在自己書桌上拍自己的手,其餘整部作品都是過去電影檔案的蒙太奇。阿杭諾(Fabrice Aragno),自《電影社會主義》以來,變成高達名副其實左右手,包辦製片/攝影/燈光/收音/剪接,在〈電影筆記〉訪談中表示:「他尋找不依靠團隊的方法,就像畫家可只以他的手,全部掌握。」 阿杭諾結論道:「對他而言﹐如果所有可以在他的廚房完成,這就是一種純粹的書寫。」高達於是以其自覺的貧窮極簡,在新資本與好萊塢電影宰制的當代,持續興風作浪。

高達瞥見天意:家犬羅西

電影學者布蕾內在〈電影筆記〉訪談中,認為這個新浪潮導演以近九十高齡,「發明一種ZAD(Zone d’Images au combat),『戰鬥影像區域』,與其說是防守,不如說是一種進攻與創作的模式。」布蕾內更直言:「高達的影像,為一種『非亞里斯多德理性世界』的嶄新思考素材」,也就是說,高達於《影像之書》,「提供我們一種反對邏格斯(contre le logos)之永恆激進戰鬥。」
若高達從《電影史》到《影像之書》,不斷批判文明影像,如好萊塢敘事電影,與文明霸權,如西方文化宰制,一體兩面的親密邏輯,高達更突發奇想,從《告別語言》開始,以其家狗羅西,作為反制西方邏格斯中心的開始。
家犬羅西身為高達最近兩部電影,一個「迷惘、溫和而開放」的重要角色,可說總結其歷年電影中,對文明社會邊緣怪角的喜好,如高達親自演出改編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白癡》(Soigne ta droite, 1987),還是在改編莎士比亞的《李爾王》(King Lear, 1987),粉墨登場、下海演出之怪誕教授,更有甚者,高達於《影像之書》結尾,宣稱:「人人都想當國王,不想當浮士德。」換言之,這個新浪潮導演的終極夢想,似為變成反社會的詭異博士浮士德,而非消費社會光鮮亮麗的國王。他在邊緣角色,如白癡還是瘋狂博士,看見面對漂亮文明,一種不按規則、反其道而行之可能;然而,高達或許更在動物的自在中,如家犬羅西,瞥見跳脫人類邏格斯霸權的微星希望。如同〈電影筆記〉在訪談中,稱讚《影像之書》中一句很美的句子:「狗是唯一愛你比愛自己還多的生物。」高達回答:「這句來自詩人里爾克。我們常需要大作家,帶我們出走… 然而,我只要跟著羅西,就可出走。」
到了《影像之書》,高達的蒙太奇數十年演化,已經成一種減法,不怕負面性,如他新近最喜歡提到的蒙太奇公式:x+3=1,亦即三個影像,減掉兩個,成為我們看到的。然而,我們看到的影像最終是什麼?高達以近九十歲的歷練,給出《影像之書》的海報畫面,一張讓他魂牽夢縈的達文西繪畫,《施洗約翰》,以一根手指,微笑指著天,似乎瞥見一種轉向神祕生命的方法。
面對西方經典邏各斯中心論述高達異想天開回應以爆裂影像發想文明影像的減法負面性嘗試與自然產生彌新關係試圖指向一種天意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3會員
    220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平凡生命,相對神聖戰爭 詩的影像,相對敘事榮光 爆裂碎片,相對文本愉悅 【編按】此文寫於2019年,評論高達最後長片-《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重新整理,作為向高達的致敬。
    【延伸閱讀】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六個月以來,個人有幸於第一時間,主動翻譯、分析、彙整 50 篇重要媒體報導,在此摘要如下: 1,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夕,習近平與普丁宣布「無止境友誼」,歷史意義有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成為俄羅斯侵略其他主權國家的一個信心保證。 1.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根本問題:
    於三十周年 120 期紀念刊中,我們可看到法國電影書寫的多代人士共襄盛舉,可看出法國電影評論界的百家爭鳴(各據山頭),各個學派的充滿張力的關係…
    曾經於2007年有機會成為法國首位女總統之候選人,賀雅爾,昨天在電視台訪問時,以輕鬆的口吻,認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利用「戰爭宣傳」,她有意、無意與中、俄大文宣沆瀣一氣,認為俄國砲轟烏克蘭婦科醫院,為手機時代的擺拍,指出「散播戰爭影像」,「只會阻擋和平的進程」...
    看到政治菁英以人脈神技,拿到研究費五千七百萬,個人近年以公開分享模式,數萬字原創最新研究,所有研究經費和撰稿收入,為零。 1,藝術哲學:洪席耶和阿甘本最新思想,從不可能到可能的對撞 兩位哲人最新著作,第一時間數千字導讀 兩位針鋒相對哲人,二十年思想衝擊彙整 2,連結班雅明【靈光】與電影精神性
    【簡介】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Urmas Reinsalu,今天(八月31日)於歐洲各大媒體投書,如法國知識界最多人閱讀媒體〈世界報〉(Le Monde),明確反對歐盟發予俄國觀光客申根簽證,「無視侵略戰爭屠殺事實」。在此全文解析,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平凡生命,相對神聖戰爭 詩的影像,相對敘事榮光 爆裂碎片,相對文本愉悅 【編按】此文寫於2019年,評論高達最後長片-《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重新整理,作為向高達的致敬。
    【延伸閱讀】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六個月以來,個人有幸於第一時間,主動翻譯、分析、彙整 50 篇重要媒體報導,在此摘要如下: 1,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夕,習近平與普丁宣布「無止境友誼」,歷史意義有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成為俄羅斯侵略其他主權國家的一個信心保證。 1.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根本問題:
    於三十周年 120 期紀念刊中,我們可看到法國電影書寫的多代人士共襄盛舉,可看出法國電影評論界的百家爭鳴(各據山頭),各個學派的充滿張力的關係…
    曾經於2007年有機會成為法國首位女總統之候選人,賀雅爾,昨天在電視台訪問時,以輕鬆的口吻,認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利用「戰爭宣傳」,她有意、無意與中、俄大文宣沆瀣一氣,認為俄國砲轟烏克蘭婦科醫院,為手機時代的擺拍,指出「散播戰爭影像」,「只會阻擋和平的進程」...
    看到政治菁英以人脈神技,拿到研究費五千七百萬,個人近年以公開分享模式,數萬字原創最新研究,所有研究經費和撰稿收入,為零。 1,藝術哲學:洪席耶和阿甘本最新思想,從不可能到可能的對撞 兩位哲人最新著作,第一時間數千字導讀 兩位針鋒相對哲人,二十年思想衝擊彙整 2,連結班雅明【靈光】與電影精神性
    【簡介】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Urmas Reinsalu,今天(八月31日)於歐洲各大媒體投書,如法國知識界最多人閱讀媒體〈世界報〉(Le Monde),明確反對歐盟發予俄國觀光客申根簽證,「無視侵略戰爭屠殺事實」。在此全文解析,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片貫穿導演安妮華達一生的作品,加上導演現身說法,帶領整部紀錄片的走向。有時是在演講廳對著觀眾說話,有時在作品中某個場景對著觀者訴說,看到最後,會發現安妮華達也是再對自己說,對那些片中片外遇見的每一個人,萍水相逢、友誼深厚、忘年之交的人們,展現出無盡的好奇與關懷。
    Thumbnail
    本片或許有選他的歷史意義,即在劇情上於1930年代是屬於驚世駭俗,離經叛道的演出,也展示了史璜生在那個年代願意挑戰自我,跟世界宣戰的巨星氣勢。但在葛洛莉亞史璜生在這次經典影展加上日落大到只有2部的情形下(奧戴麗赫本4部等等...),這一片實在對於現代人看會覺得有點清淡,偏短又單一,畢竟已經又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朋友買了一套日本導演拍的系列電影「男人真命苦」,這大概算是世界上目前為止集數最多的系列電影,從1969年上映以來,到1996年男主角渥美清病逝為止,總共拍了48集電影。     我向他借了這一套影片,除了立馬看最後一集之外,也從中隨意抽取了幾部來看
    Thumbnail
    2021年 TIDF「比紀錄片還陌生:紀錄片的原初」的單元中,引介了三位 19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期,美國前衛電影運動中的導演,其中選擇賴瑞.高譚(Larry Gottheim, 1936-)早期的七部實驗片作播映。
    Thumbnail
    这部电影《再见语言》是戈达尔84岁高龄的作品,延续其一如既往散漫、游移的实验风格,如同莫奈油画般质感的画面,断裂性的镜头突兀地组接在一起,从一个场景骤然跳跃到另一个场景,短小紧凑的70分钟的影像,好像仍然能从中看到了高龄的戈达尔身上无穷的迸发的活力。 有人说没有看懂这部影片,他像一
    Thumbnail
    高達系列第二十至第三十年可謂大方異彩,Seed掀起一波風潮之後是Gundam OO高光時刻,Build Figher模型多重宇宙,獨角獸把U.C.模型的可能性推至新層次(以前買新模型至少要換背包,獨角獸換顏色就能再賺幾次)。在這個十年,其他機械人動畫罕見(剩叛逆的魯魯修?),模型玩具只剩高達還在巿場
    Thumbnail
    芬蘭首都的麗池戲院外張貼著老電影的海報,放眼望去第一眼就被尚盧高達的《輕蔑》所吸引。剛走出戲院的觀眾,口中則以高達的另一部作品《法外之徒》來形容剛剛觀賞的作品,而後再次見到導演的作品則是《狂人皮埃洛》的海報,楊波貝蒙臉上塗滿不同顏料的戲中人物,對比本片《落葉》中的男女主角安莎與霍帕拉,他們不善傳遞情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Thumbnail
    “在我俩之中,制造惊涛骇浪。了解不多只知天真的人不会主宰世界。可能的话,我们会继续,我不害怕,只因我永不会......不知如何......去牵涉其中。我要走了,再见。”—《芳名卡门》 导演让·卢·戈达尔是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经在1994年的访谈里谈到,“电影不是一系列抽象想法
    Thumbnail
    全片貫穿導演安妮華達一生的作品,加上導演現身說法,帶領整部紀錄片的走向。有時是在演講廳對著觀眾說話,有時在作品中某個場景對著觀者訴說,看到最後,會發現安妮華達也是再對自己說,對那些片中片外遇見的每一個人,萍水相逢、友誼深厚、忘年之交的人們,展現出無盡的好奇與關懷。
    Thumbnail
    本片或許有選他的歷史意義,即在劇情上於1930年代是屬於驚世駭俗,離經叛道的演出,也展示了史璜生在那個年代願意挑戰自我,跟世界宣戰的巨星氣勢。但在葛洛莉亞史璜生在這次經典影展加上日落大到只有2部的情形下(奧戴麗赫本4部等等...),這一片實在對於現代人看會覺得有點清淡,偏短又單一,畢竟已經又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朋友買了一套日本導演拍的系列電影「男人真命苦」,這大概算是世界上目前為止集數最多的系列電影,從1969年上映以來,到1996年男主角渥美清病逝為止,總共拍了48集電影。     我向他借了這一套影片,除了立馬看最後一集之外,也從中隨意抽取了幾部來看
    Thumbnail
    2021年 TIDF「比紀錄片還陌生:紀錄片的原初」的單元中,引介了三位 19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期,美國前衛電影運動中的導演,其中選擇賴瑞.高譚(Larry Gottheim, 1936-)早期的七部實驗片作播映。
    Thumbnail
    这部电影《再见语言》是戈达尔84岁高龄的作品,延续其一如既往散漫、游移的实验风格,如同莫奈油画般质感的画面,断裂性的镜头突兀地组接在一起,从一个场景骤然跳跃到另一个场景,短小紧凑的70分钟的影像,好像仍然能从中看到了高龄的戈达尔身上无穷的迸发的活力。 有人说没有看懂这部影片,他像一
    Thumbnail
    高達系列第二十至第三十年可謂大方異彩,Seed掀起一波風潮之後是Gundam OO高光時刻,Build Figher模型多重宇宙,獨角獸把U.C.模型的可能性推至新層次(以前買新模型至少要換背包,獨角獸換顏色就能再賺幾次)。在這個十年,其他機械人動畫罕見(剩叛逆的魯魯修?),模型玩具只剩高達還在巿場
    Thumbnail
    芬蘭首都的麗池戲院外張貼著老電影的海報,放眼望去第一眼就被尚盧高達的《輕蔑》所吸引。剛走出戲院的觀眾,口中則以高達的另一部作品《法外之徒》來形容剛剛觀賞的作品,而後再次見到導演的作品則是《狂人皮埃洛》的海報,楊波貝蒙臉上塗滿不同顏料的戲中人物,對比本片《落葉》中的男女主角安莎與霍帕拉,他們不善傳遞情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Thumbnail
    “在我俩之中,制造惊涛骇浪。了解不多只知天真的人不会主宰世界。可能的话,我们会继续,我不害怕,只因我永不会......不知如何......去牵涉其中。我要走了,再见。”—《芳名卡门》 导演让·卢·戈达尔是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经在1994年的访谈里谈到,“电影不是一系列抽象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