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一吸後,可能就再沒有然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的一生不是在於活到幾多歲,而是活出一個怎樣的故事。」
Paul Kalanithi擁有令人羨慕的學歷, 一段美滿的婚姻和前途無可限量的神經外科醫生工作,原本等著他是充滿可能性的未來。但是,一個腫瘤便把可塑造的未來成為回憶的過去。
由醫生成為病人,讀哲學的他一直都在想死亡是什麼?活著又有什麼意義?有什麼情況是死勝於活?如果只挽回部分大腦,足以使心跳持續,卻永遠不能說話,只能靠管子進食。病人僅存無知覺的代謝運作,似有若無的存在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餘生將耗在療養院。這還是活嗎?
有人不想再活多一秒;
有人卻拚命只想活多一秒,抱著自己的女兒,牽著他最愛的人;
有人把生命浪費到99歲;
有人卻把短暫的生命活得無盡和無憾;
有人到死的一刻也沒有檢視自己生命;
有人卻到臨死的一刻也在反思生命的意義,將它寫成書;
有人害怕和逃避死亡;
有人卻檢視死亡,與死亡角力和接納死亡;
最後, Paul Kalanithi 的醫生跟他說:「你去世後,你的家人會心碎,可是他們將重新振作起來,因為你的勇氣會是他們的榜樣。」 其實,Paul的勇氣也是所有人的榜樣。還有,他給女兒這一段傷感和美麗的字句:That message is simple: When you come to one of the many moments in life when you must give an account of yourself, provide a ledger of what you have been, and done, and meant to the world, do not, I pray, discount that you filled a dying man’s days with a sated joy, a joy unknown to me in all my prior years, a joy that does not hunger for more and more, but rests, satisfied. In this time, right now, that is an enormous thing.
對於 Paul Kalanithi 可能是when breath becomes air,對於他剛出生的女兒則是when air becomes breath.
生與死是如此的接近。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ay Chai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未經審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今天介紹這本書《令人著迷的生與死》會令你值得活多一點點。
如果恐懼是會傳染的疾病,散播勇氣就是治癒此病和病態社會最好的疫苗。 願勇氣智慧也永不滅。
如果只用一個詞形容世界,你的選擇是什麼? 在疫情肆虐、移民潮、經濟衰退和戰火漫天的大環境下,大家的情緒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此時此刻,陳蕾的歌曲《世界與你無關 》就好像拍拍你膊頭說: 「無關係的,你已經做得好好。你不是一個孤單一人,我們一起分擔面對吧!」 見字聽歌!
姜濤第十首歌曲《作品的說話》是一首反戰的歌曲,旨意回應俄烏戰爭。《作品的說話》借不同年代寄望和平的藝術作品,而創作的作品。MV片尾列出攝於1945年廣島原爆後的經典黑白照、John Lennon反戰名曲《Imagine》、《安妮日記》,柏林圍牆遺址和英國設計師Gerald Holtom的反核標誌。
如果未經審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今天介紹這本書《令人著迷的生與死》會令你值得活多一點點。
如果恐懼是會傳染的疾病,散播勇氣就是治癒此病和病態社會最好的疫苗。 願勇氣智慧也永不滅。
如果只用一個詞形容世界,你的選擇是什麼? 在疫情肆虐、移民潮、經濟衰退和戰火漫天的大環境下,大家的情緒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此時此刻,陳蕾的歌曲《世界與你無關 》就好像拍拍你膊頭說: 「無關係的,你已經做得好好。你不是一個孤單一人,我們一起分擔面對吧!」 見字聽歌!
姜濤第十首歌曲《作品的說話》是一首反戰的歌曲,旨意回應俄烏戰爭。《作品的說話》借不同年代寄望和平的藝術作品,而創作的作品。MV片尾列出攝於1945年廣島原爆後的經典黑白照、John Lennon反戰名曲《Imagine》、《安妮日記》,柏林圍牆遺址和英國設計師Gerald Holtom的反核標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書籍《生命的禮物》歐文·亞隆◉著 第41篇 談論死亡 & 第42篇 強化死亡與生命的議題 關於「死亡」兩個字,讓我們聯想到了什麼?最直接的恐怕就是沒了呼吸心跳,不再對人世間有任何的反應,肉體軀殼將因終止正常運作而腐壞。身邊的親友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到憂傷。 回到個人身上,如果不曾面臨死亡的威脅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書籍《生命的禮物》歐文·亞隆◉著 第41篇 談論死亡 & 第42篇 強化死亡與生命的議題 關於「死亡」兩個字,讓我們聯想到了什麼?最直接的恐怕就是沒了呼吸心跳,不再對人世間有任何的反應,肉體軀殼將因終止正常運作而腐壞。身邊的親友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到憂傷。 回到個人身上,如果不曾面臨死亡的威脅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Thumbnail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