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時時刻刻》:20年後,女人為自己買花的那一天來臨了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時時刻刻》自2002年上映至今,已經過了20年的歲月,《時時刻刻》具有強烈的女性主義意識,現今回望仍然是相當富饒寓意的經典電影。《時時刻刻》將三位不同時空背景的女人的生命經歷巧妙地串聯,藉由《達洛維夫人》映照出他們各自面臨的社會處境,本文將聚焦在三位女主角的生命選擇,從中剖析他們的自我意識。
「花」揭開了三位女主角一天的序幕,電影用了意識流的手法,交錯呈現三位女性的生活,反映在他們身上的各種束縛。1923 年的 Woolf 深受精神疾病所困,因此丈夫將他帶到鄉間養病,這卻反而成了 Woolf 的牢籠。1951 年的家庭主婦 Laura,看似坐擁完美的中產階級家庭,卻仍填補不了他內心的空缺。活在 2001 年的 Clarissa 有著同性伴侶和孩子,但他還是無法忘懷和前男友 Richard 共度的歲月。他們的生活都受到了牽制,原因就出在男性與婚家。片中的男性角色除了 Richard 洞察出 Clarissa 的狀況外,其餘男性雖然對於女主角們並無惡意,甚至會被認為是好丈夫,但還是無法跨越理解的鴻溝。
圖 © Stephen Daldry

當吳爾芙不再是籠中鳥

Woolf 可說是片中最毫無保留的角色,他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欲望。儘管 Woolf 的生活充滿了來自丈夫、醫生、女僕的凝視,鄉間的養病生活是他逃不出去的監牢,書寫成了他抒發自我的手段。當 Woolf 的姊姊來訪,姊姊說了Woolf 很幸運地過著雙重人生,一種在現實,另一種存在於虛構中。正是這種複數人生,加上被囚困在郊外,導致 Woolf 因為心智過度運轉而耗竭。在姊姊臨別前,Woolf 給了他激情的吻,除了帶有女同志情慾的暗示外,也象徵著他對於掙脫束縛的渴望,激烈地傾訴他的心聲。畢竟在那個年代,父權體制的作用使女性備受壓抑,女同志的情慾更是見不得光。受困於疾病、生活的 Woolf最後選擇了投河自盡,但這也讓他不再身不由己,得以逃離現實的束縛。
圖 © Stephen Daldry

家庭主婦與他們「無名的難題」

Laura 生活在 1950 年代的美國,當時的女性身份被侷限於家庭主婦的角色,社會打造出美滿的家庭主婦形象,然而 Friedan 在 1963 年指出這些家庭主婦面臨了「無名的難題」,他們陷入憂鬱、空虛的狀態,原因就在於他們除了家庭以外,內心還別有所求。美好的背後卻充滿著不對勁,這就是 Laura 的寫照。他的生活圍繞著丈夫、孩子打轉,異性戀霸權下的婚家制度使 Laura 的生命感到窒息,明顯有著女同志傾向的他,安慰鄰居 Kitty 後的吻使他心煩意亂,讓他意識到無法再活在虛偽之中。當面臨自我了斷之際,他意識到自己並不想死,而是想選擇生命。因此 Laura 決定生下女兒後離開,這使得他成為別人口中的“monster”。生物性母職的神話要求母親全心投入孩子的照顧,壓迫著女性的生命選擇,Laura 的出走象徵著對母職體制的反叛,他抵抗異性戀的婚家制度,儘管他為自己迎來了重生,卻需要背負罪名度過餘生。
圖 © Stephen Daldry

突破自己設下的牢籠

Clarissa 活在現代的紐約,過著看似自主的日子,能正大光明地以女同志的身份生活,卻執著於和前男友 Richard 的往昔歲月而無法活在當下。
吳爾芙說道:「總要有人死去,活著的人才會珍視生命,而死去的必須是先知或詩人。」
Richard 看穿了 Clarissa 的心思,他認為當自己死去 Clarissa 就不能再逃避自己的生活了。Clarissa 執著的是過往的美好,他的不甘心反而使他忽略掉生活中其他的快樂,將自己困在對 Richard 的照顧工作中。Richard 的離世讓 Clarissa 必須好好面對生活,也把自己從對自己的壓迫中抽離。
圖 © Stephen Daldry

結語:當女人活在自己的當下

《時時刻刻》除了呈現女性在不同時代面對的不同困境,也以同性情慾作為解放的暗示,然而在電影中較難看見情慾以外,女性在社會成就上如何突圍,略為可惜。電影的敘事雖令人感到沈悶,但角色的離去所帶來的感受不只是悲傷,反而是迎接希望的安排。期望女人能覺察自身的欲望,不再為了他人而活,褪去社會規範的束縛。也許下一個早晨,他們可以不再是為了別人,而是能夠為了自己出門買花。
圖 © Stephen Daldr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女性的、性別的、百合的影劇評論雜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復仇好閨蜜》描述了曾經的貴族校園女王「黛蕊亞」因為私密影片外流而殞落,在黛蕊亞落魄之時與怪咖少女「艾蓮諾」相逢,艾蓮諾曾經因為透露酷兒的身份被心儀的女性惡意中傷,兩位傷痕累累的少女決定聯手向傷害他們的對象展開復仇。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描述學姊「江怡敏」與學妹「鍾亭亭」時隔多年於朋友婚禮重逢的故事。他們在高中時期曾經形影不離,兩人之間有著曖昧的情愫,然而深受社會規範制約的怡敏難以對抗世俗看待同志的眼光,怡敏希望能過上符合社會腳本的生活,自此怡敏和勇於追愛的亭亭分道揚鑣。
《復仇好閨蜜》描述了曾經的貴族校園女王「黛蕊亞」因為私密影片外流而殞落,在黛蕊亞落魄之時與怪咖少女「艾蓮諾」相逢,艾蓮諾曾經因為透露酷兒的身份被心儀的女性惡意中傷,兩位傷痕累累的少女決定聯手向傷害他們的對象展開復仇。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描述學姊「江怡敏」與學妹「鍾亭亭」時隔多年於朋友婚禮重逢的故事。他們在高中時期曾經形影不離,兩人之間有著曖昧的情愫,然而深受社會規範制約的怡敏難以對抗世俗看待同志的眼光,怡敏希望能過上符合社會腳本的生活,自此怡敏和勇於追愛的亭亭分道揚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片是伊莉莎白泰勒二度封后之作,先說結論,完全實至名歸。更甚者,它入圍了當年奧斯卡的所有13種獎項,是史上唯一達成此紀錄的電影。最後奪得5金。但它不是什麼大片,這部電影的場景99%在一間小屋的客廳內發生,劇情就是不斷的對話,由兩對夫妻的互相對話、逐漸編織故事的內容,帶領觀眾走出小屋、走出謎團。
Thumbnail
《時時刻刻》敘述維吉尼亞・吳爾芙筆下的戴洛維夫人: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可以看到夫妻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丈夫與病妻的心境變化、感人的夫妻之情,以及關於死生對立的思考。  (一)新感覺派文學 西方20世紀初,面對世紀的更替、意識形態的扭轉、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其後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不安和空虛,作家和藝術家試圖在形式與內容上實驗和創新,藉以探尋破碎失序的心靈世界,於是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講述了三位歷久彌新的女主角從不同時空背景下對自由的渴求。這三位女主角各自承受著心靈的壓迫,懷抱著對自由的渴望。本文將從她們的故事中得出人生的真諦.
Thumbnail
讀作家日記。 隱地和郭強生在日記裡都強推一部2002年上映的電影《時時刻刻》。 上週末天氣很冷,我裹了好幾件衣服上街,先去點了鹽酥雞,等待的時間順便去旁邊的超市採購,沒忘了帶一瓶白葡萄口味氣泡酒。看電影前的準備,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電影以英國作家維吉尼亞 · 吳爾芙的小說《戴洛維夫人》
Thumbnail
誰是佛吉尼亞·伍爾芙? 就是那個說「如果一個女人準備寫小說,她必須要有錢和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那個人。 就是電影《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刻意墊高鼻子飾演,最後口袋裝石頭走進河中自盡的人。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本片是伊莉莎白泰勒二度封后之作,先說結論,完全實至名歸。更甚者,它入圍了當年奧斯卡的所有13種獎項,是史上唯一達成此紀錄的電影。最後奪得5金。但它不是什麼大片,這部電影的場景99%在一間小屋的客廳內發生,劇情就是不斷的對話,由兩對夫妻的互相對話、逐漸編織故事的內容,帶領觀眾走出小屋、走出謎團。
Thumbnail
《時時刻刻》敘述維吉尼亞・吳爾芙筆下的戴洛維夫人: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可以看到夫妻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丈夫與病妻的心境變化、感人的夫妻之情,以及關於死生對立的思考。  (一)新感覺派文學 西方20世紀初,面對世紀的更替、意識形態的扭轉、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其後世界大戰所帶來的不安和空虛,作家和藝術家試圖在形式與內容上實驗和創新,藉以探尋破碎失序的心靈世界,於是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講述了三位歷久彌新的女主角從不同時空背景下對自由的渴求。這三位女主角各自承受著心靈的壓迫,懷抱著對自由的渴望。本文將從她們的故事中得出人生的真諦.
Thumbnail
讀作家日記。 隱地和郭強生在日記裡都強推一部2002年上映的電影《時時刻刻》。 上週末天氣很冷,我裹了好幾件衣服上街,先去點了鹽酥雞,等待的時間順便去旁邊的超市採購,沒忘了帶一瓶白葡萄口味氣泡酒。看電影前的準備,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電影以英國作家維吉尼亞 · 吳爾芙的小說《戴洛維夫人》
Thumbnail
誰是佛吉尼亞·伍爾芙? 就是那個說「如果一個女人準備寫小說,她必須要有錢和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的那個人。 就是電影《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刻意墊高鼻子飾演,最後口袋裝石頭走進河中自盡的人。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