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裡的性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父權文化下的驚悚日常,光是作為一個母親、成為誰的老婆,就是提心吊膽的鬼故事。



責任制◎林蔚昀

 

嬰兒睡著後

我的乳房

下班收工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以不穿衣服

可以去散步

可以在浴缸發呆

可以上臉書

可以敷面膜

可以喝必魯

可以吃鹽酥雞

可以和別的乳房約會

可以整晚不睡

可以卡拉OK

第二天早上再回去上班

除非

嬰兒哭了


〈責任制〉書寫「母親」以乳房工作,下班時間由嬰孩決定,揹負起的責任是成為稱職的好母親,同時意味著放棄成為自己。「母親」這個職業,沒有薪水,沒有勞基法保障工作時長,沒有工會可以抗議。卸下母職不由女性決定,而是由父權文化、由嬰兒的睡眠時長決定。



自己的房間◎林蔚昀

 

女人

把自己的房間

給了孩子

於是

 

女人就沒有地方住了

連身體都不是女人的

女人只好

住到血水裡去

住到奶水裡去

住到淚水裡去

住到汗水裡去

住到無眠的夜裡去

期待黑夜的縫隙

可以給她一點光

讓她用這光

梳洗


〈自己的房間〉透露女性在成為母親後,無論是精神領域、身體或是住所都成為「家」的一部份,而自己則幾乎消失殆盡。「水」做的女性在成為母親後,住到「血水」、「奶水」、「淚水」和「汗水」裡,女性背負的水不再是賈寶玉稱的清爽,而是一連串血與淚的交織,還有奶水的餵養與汗水的勞苦,在此瀰漫的是奶臭味與汗臭鹹味。在身體被綑綁的時間裡,女性沒有熟睡的夜晚,亦沒有梳洗的空閒。聯想葉儀萱在〈我要變漂亮〉裡頭書寫「我」這個女性對於「漂亮」的追逐,保持身材、化妝品和除毛……等,而「母親」身分的女性還能如何追逐漂亮?母親面臨產後身形變化,以及在養育嬰孩的疲累不堪、睡眠不足和無暇「顧及自己」裝扮漂亮中,身為女性的「她自己」可能因「母職期待」在「變漂亮」的路上更加艱難。由此可以見得女性在「女人」身分與「母親」身分中的區分,依照父權性別腳本去扮演漂亮的女人,或是扮演稱職的母親,對女性來說皆是擔任疲累不堪的角色。



恐怖片◎林蔚昀

 

然後

他們通通都醒來了

開始叫:

「媽——」

「ㄋㄟ——」

「老婆——」


〈恐怖片〉以直截了當的標題,內容闡述女性幾種身分的稱謂,按照父權的性別腳本,恐怖的是「成為母親」,恐怖的是「養育嬰兒」,恐怖的是「踏入婚姻」。女性生活的一部分在父權文化裡是恐怖劇情,身為女性需要經歷的恐怖在日常上演。「然後/ 他們通通都醒來了」,暗指在「他們」沉睡的日子裡,女性日常才不是恐怖劇情。詩句裡的「他們」指涉女性的嬰孩和婚姻對像,我聯想〈82年生的金智英〉描繪的韓國女性生活,女性會遭遇的恐怖劇情不僅僅在成為「母親」和「老婆」才會發生,一位女性無論是否擁有「他們」,而「他們」是否沉睡,作為「女性」本身的日常就已在上演一場場恐怖片。身為「女兒」被性騷擾會遭致父親怪罪;身為「女性」在公司廁所即可能會被偷拍,不需要婚姻和生育,在父權社會中「活成女性」、「成為女性」本身就是恐怖的事情。主導恐怖劇本的是父權體制本身,身為演員的每一個人只能透過想像與創作反恐。


【小結】    

回顧女性主義、性別研究及社會學的討論,是繼承「自由」與「選擇」的理念發展,上述三首詩聚焦於「母親」身分帶給女性的壓力綑綁,提示當代臺灣社會對於「母親」未能有更豐富的想像,成為母親有太多成本與桎梏,自由和選擇的宣稱往往只發展成擁有「選擇不成為母親的自由」。解放了必須成為母親、對於母親的刻板想像後,無能重新確立「自由的母親」可以是什麼樣子,只是什麼樣子都可能,母親的樣態「由你自己決定」。自由社會的倫理賦予人自由與選擇,一個人的可能性得以開展,但「自主」與「責任」卻難以在各式各樣的可能裡落實,更多的是因循前例。因此在二十一世紀,臺灣社會仍然誕生出〈責任制〉這般詩作,母親依然循規蹈矩的背上傳統價值的責任,在彈性空間裡卻難以伸展。不過這同時意味著,在生活裡無法實踐的想像,在文學、影像裡被表達了。創作是反恐的一種路徑,當代對於女性、母親的想像,除了透過法制規範保護權益,對於幽微、潛藏於意識裡的父權、厭女思想則可以透過文學、影視創造形象,而這不僅僅是剝下女性的角色義務,也不是對男性的痛批,而是對於身為人類的彼此可以如何共存的試探與想像。


【後記】


raw-image


相比於社會科學聚焦在宏觀視野上,深究父權體制與政治文化、經濟勞動的交纏,剖析父權的性別腳本如何在不同型態體制間共謀展演與宣傳。「文學」更多的是赤裸的情感流動、對於身體和慾望的描繪,以及作為一個人類在面對自我時所歷經的掙扎、喜悅和哀痛。兩者對比之下,意識到社科與人文在相同關懷下所發展出的不同討論路徑。同樣以性別為切入點,社科意圖呈現冷靜的結構分析、理性批判,而在文學裡則更能直接「感受」書寫者的筆觸和情緒,在詩、散文、小說和劇本裡,我尤其被詩撼動。如果文學是一種表達,我以為詩會是安靜的吶喊。

對我來說,詩的感召力極度強大,需要瘋狂抑或是豐富的想像力,讀詩往往是一場隔絕物理時空的體驗,墜入自我封閉宇宙,進入心與精神的旅途。在課堂上捧著老師傳閱的詩集,第一次閱讀〈南瓜載我來的〉,視線觸及最後一行,恍如夢醒,彷彿戀了一場,也失戀一場。詩句在沉澱後凝鍊在我眼前,想像詩句浮現的瘋狂,這是我在散文、小說和社科裡較難獲致的經驗。

除了認識文學中的性別討論,期末李昂座談會中學者所提及的「身分政治」則觸發了我對於人文社科知識新認識。在閱讀福山的〈身分政治〉後,反思自己因作為女性的認同接觸性別研究,認識性別研究的動機是由於「認同」,而我若輕易地「相信」了女性主義發散出的標語和主張,被政治正確動員,被消費社會、社群傳播的意識形態動員,那麼這是否違背人社對於正義的期待,以及其中的批判精神。由於期末展開新的知識體驗,讓我摸索出自己對於「性別」的確感興趣、仍有所好奇,但不會是我問題的核心關懷。

avatar-img
4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毫無頭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一吸一吐之間,用一口氣下到黑暗深處,再重返光明。自由潛水不帶任何呼吸裝備,憑著一口全呼吸暢遊海底,捨棄負擔的同時也在極限邊緣徘徊,每一次的深潛都是生死搏鬥的挑戰。潛客享受浪漫的海底遨遊,嚮往大海懷抱,也敬畏生態本身的力量。水平靜而洶湧,海容納而未知,下潛是一種與海共生,更是接近吞噬的
本書作者為加拿大經濟學家兼作家傑夫·魯賓(Jeff Rubin),出版過四部著作,主要關懷經濟成長的極限與不正義,為當代的自由經濟提出反思。在本書中,作者主張全球化造成已開發國家貧富兩極化,直指大企業憑藉新自由主義列車坐擁巨大財富,成為全球化下的既得利益者,而原先為中產階級的非技術性
       我其實跟阿公不親,聽到消息的時候我在台中,第一時間並未感到悲傷,心裡想的是不知道我爸有沒有怎樣。阿公離我很遠很遠,在心裡幾乎算是沒有位置的,所以無論生或死對我的影響力其實都不大,但畢竟是直系親屬,還有攸關上一輩旁系,於是我也得參與其中。        可能因為過了一些時日才回去,守靈
有一天我會想要孩子,但不是用一切來交換   女性生養一個孩子,何以賠上前途與整個人生?   Anne在大學主修文學,她聰穎有天賦,但當發現自己懷孕時,完成學業、成為教師變成遙遙之夢。六零年代的法國禁止墮胎,由國家制定的律法禁錮人之行為,箝制思想與話語,於是在墮胎被視為罪惡的年代,女性身體難以自
【獵人的追蹤】:耐力、理性與目的   「人類本就如此」他如是說道,「跑得久所發揮的耐力、理性修正是人類勝過獅豹的理由。」   他的這番自圓其說使我想起芎瓦西人會進行的「耐力狩獵」(persistence hunts)。   藉由沙地上的足跡,獵人推測出動物的種類、體型、可能的去向,並判斷是否值得獵捕
【序】   七月一日,正值身為學生的最後一個暑假,圖書館工讀暫停一個月,投了一份實習沒有回音,校內迎新活動的籌備讓我感覺時間被剝奪。好久沒有經歷「憤怒」的感受,對於周遭生厭不耐煩,我再次懷疑自己要如何投入社會,如何能走到我嚮往的舒心平靜。   回顧大學三年,焦慮、憂鬱、迷茫連番侵襲著我,情緒排山倒海
在一吸一吐之間,用一口氣下到黑暗深處,再重返光明。自由潛水不帶任何呼吸裝備,憑著一口全呼吸暢遊海底,捨棄負擔的同時也在極限邊緣徘徊,每一次的深潛都是生死搏鬥的挑戰。潛客享受浪漫的海底遨遊,嚮往大海懷抱,也敬畏生態本身的力量。水平靜而洶湧,海容納而未知,下潛是一種與海共生,更是接近吞噬的
本書作者為加拿大經濟學家兼作家傑夫·魯賓(Jeff Rubin),出版過四部著作,主要關懷經濟成長的極限與不正義,為當代的自由經濟提出反思。在本書中,作者主張全球化造成已開發國家貧富兩極化,直指大企業憑藉新自由主義列車坐擁巨大財富,成為全球化下的既得利益者,而原先為中產階級的非技術性
       我其實跟阿公不親,聽到消息的時候我在台中,第一時間並未感到悲傷,心裡想的是不知道我爸有沒有怎樣。阿公離我很遠很遠,在心裡幾乎算是沒有位置的,所以無論生或死對我的影響力其實都不大,但畢竟是直系親屬,還有攸關上一輩旁系,於是我也得參與其中。        可能因為過了一些時日才回去,守靈
有一天我會想要孩子,但不是用一切來交換   女性生養一個孩子,何以賠上前途與整個人生?   Anne在大學主修文學,她聰穎有天賦,但當發現自己懷孕時,完成學業、成為教師變成遙遙之夢。六零年代的法國禁止墮胎,由國家制定的律法禁錮人之行為,箝制思想與話語,於是在墮胎被視為罪惡的年代,女性身體難以自
【獵人的追蹤】:耐力、理性與目的   「人類本就如此」他如是說道,「跑得久所發揮的耐力、理性修正是人類勝過獅豹的理由。」   他的這番自圓其說使我想起芎瓦西人會進行的「耐力狩獵」(persistence hunts)。   藉由沙地上的足跡,獵人推測出動物的種類、體型、可能的去向,並判斷是否值得獵捕
【序】   七月一日,正值身為學生的最後一個暑假,圖書館工讀暫停一個月,投了一份實習沒有回音,校內迎新活動的籌備讓我感覺時間被剝奪。好久沒有經歷「憤怒」的感受,對於周遭生厭不耐煩,我再次懷疑自己要如何投入社會,如何能走到我嚮往的舒心平靜。   回顧大學三年,焦慮、憂鬱、迷茫連番侵襲著我,情緒排山倒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能在各自的心中,擁著自己喜歡的一首詩,並且享受地活在自己的世界。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昨天最後一週。 雖然因為講不完,下週還要線上補一下, 不過心情上,學期也算是結束了。 講到一段落,最後有一點時間, 想說將來也不太會見到了吧!所以我就跟大家勸世。 算是有感而發! 雖然這話我也說過了,但今年心境真的不同: 「請大家不要像我一樣,過這種失敗的人生。」
Thumbnail
從學務處生教組長卸任後,接下了我最期盼的三年級導師。大年初七懷抱著期待無比的心情開學,一走進教室,早到教室的孩子們紛紛衝過來把我團團抱住,有幾個甚至哭了起來。在我不禁莞爾的同時,也為寶貝們感到心疼;一個月不見,有這麼誇張嗎?
Thumbnail
如果大庭葉藏在練舞室跳popping,會一直緊盯著鏡子不放嗎?過度在意外界目光,卻造成內心損傷。聽作家與職業舞者透過練舞室鏡面牆的律動人影,重新詮釋《人間失格》。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能在各自的心中,擁著自己喜歡的一首詩,並且享受地活在自己的世界。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昨天最後一週。 雖然因為講不完,下週還要線上補一下, 不過心情上,學期也算是結束了。 講到一段落,最後有一點時間, 想說將來也不太會見到了吧!所以我就跟大家勸世。 算是有感而發! 雖然這話我也說過了,但今年心境真的不同: 「請大家不要像我一樣,過這種失敗的人生。」
Thumbnail
從學務處生教組長卸任後,接下了我最期盼的三年級導師。大年初七懷抱著期待無比的心情開學,一走進教室,早到教室的孩子們紛紛衝過來把我團團抱住,有幾個甚至哭了起來。在我不禁莞爾的同時,也為寶貝們感到心疼;一個月不見,有這麼誇張嗎?
Thumbnail
如果大庭葉藏在練舞室跳popping,會一直緊盯著鏡子不放嗎?過度在意外界目光,卻造成內心損傷。聽作家與職業舞者透過練舞室鏡面牆的律動人影,重新詮釋《人間失格》。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