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裡的性別

2024/01/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父權文化下的驚悚日常,光是作為一個母親、成為誰的老婆,就是提心吊膽的鬼故事。



責任制◎林蔚昀

 

嬰兒睡著後

我的乳房

下班收工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以不穿衣服

可以去散步

可以在浴缸發呆

可以上臉書

可以敷面膜

可以喝必魯

可以吃鹽酥雞

可以和別的乳房約會

可以整晚不睡

可以卡拉OK

第二天早上再回去上班

除非

嬰兒哭了


〈責任制〉書寫「母親」以乳房工作,下班時間由嬰孩決定,揹負起的責任是成為稱職的好母親,同時意味著放棄成為自己。「母親」這個職業,沒有薪水,沒有勞基法保障工作時長,沒有工會可以抗議。卸下母職不由女性決定,而是由父權文化、由嬰兒的睡眠時長決定。



自己的房間◎林蔚昀

 

女人

把自己的房間

給了孩子

於是

 

女人就沒有地方住了

連身體都不是女人的

女人只好

住到血水裡去

住到奶水裡去

住到淚水裡去

住到汗水裡去

住到無眠的夜裡去

期待黑夜的縫隙

可以給她一點光

讓她用這光

梳洗


〈自己的房間〉透露女性在成為母親後,無論是精神領域、身體或是住所都成為「家」的一部份,而自己則幾乎消失殆盡。「水」做的女性在成為母親後,住到「血水」、「奶水」、「淚水」和「汗水」裡,女性背負的水不再是賈寶玉稱的清爽,而是一連串血與淚的交織,還有奶水的餵養與汗水的勞苦,在此瀰漫的是奶臭味與汗臭鹹味。在身體被綑綁的時間裡,女性沒有熟睡的夜晚,亦沒有梳洗的空閒。聯想葉儀萱在〈我要變漂亮〉裡頭書寫「我」這個女性對於「漂亮」的追逐,保持身材、化妝品和除毛……等,而「母親」身分的女性還能如何追逐漂亮?母親面臨產後身形變化,以及在養育嬰孩的疲累不堪、睡眠不足和無暇「顧及自己」裝扮漂亮中,身為女性的「她自己」可能因「母職期待」在「變漂亮」的路上更加艱難。由此可以見得女性在「女人」身分與「母親」身分中的區分,依照父權性別腳本去扮演漂亮的女人,或是扮演稱職的母親,對女性來說皆是擔任疲累不堪的角色。



恐怖片◎林蔚昀

 

然後

他們通通都醒來了

開始叫:

「媽——」

「ㄋㄟ——」

「老婆——」


〈恐怖片〉以直截了當的標題,內容闡述女性幾種身分的稱謂,按照父權的性別腳本,恐怖的是「成為母親」,恐怖的是「養育嬰兒」,恐怖的是「踏入婚姻」。女性生活的一部分在父權文化裡是恐怖劇情,身為女性需要經歷的恐怖在日常上演。「然後/ 他們通通都醒來了」,暗指在「他們」沉睡的日子裡,女性日常才不是恐怖劇情。詩句裡的「他們」指涉女性的嬰孩和婚姻對像,我聯想〈82年生的金智英〉描繪的韓國女性生活,女性會遭遇的恐怖劇情不僅僅在成為「母親」和「老婆」才會發生,一位女性無論是否擁有「他們」,而「他們」是否沉睡,作為「女性」本身的日常就已在上演一場場恐怖片。身為「女兒」被性騷擾會遭致父親怪罪;身為「女性」在公司廁所即可能會被偷拍,不需要婚姻和生育,在父權社會中「活成女性」、「成為女性」本身就是恐怖的事情。主導恐怖劇本的是父權體制本身,身為演員的每一個人只能透過想像與創作反恐。


【小結】    

回顧女性主義、性別研究及社會學的討論,是繼承「自由」與「選擇」的理念發展,上述三首詩聚焦於「母親」身分帶給女性的壓力綑綁,提示當代臺灣社會對於「母親」未能有更豐富的想像,成為母親有太多成本與桎梏,自由和選擇的宣稱往往只發展成擁有「選擇不成為母親的自由」。解放了必須成為母親、對於母親的刻板想像後,無能重新確立「自由的母親」可以是什麼樣子,只是什麼樣子都可能,母親的樣態「由你自己決定」。自由社會的倫理賦予人自由與選擇,一個人的可能性得以開展,但「自主」與「責任」卻難以在各式各樣的可能裡落實,更多的是因循前例。因此在二十一世紀,臺灣社會仍然誕生出〈責任制〉這般詩作,母親依然循規蹈矩的背上傳統價值的責任,在彈性空間裡卻難以伸展。不過這同時意味著,在生活裡無法實踐的想像,在文學、影像裡被表達了。創作是反恐的一種路徑,當代對於女性、母親的想像,除了透過法制規範保護權益,對於幽微、潛藏於意識裡的父權、厭女思想則可以透過文學、影視創造形象,而這不僅僅是剝下女性的角色義務,也不是對男性的痛批,而是對於身為人類的彼此可以如何共存的試探與想像。


【後記】


raw-image


相比於社會科學聚焦在宏觀視野上,深究父權體制與政治文化、經濟勞動的交纏,剖析父權的性別腳本如何在不同型態體制間共謀展演與宣傳。「文學」更多的是赤裸的情感流動、對於身體和慾望的描繪,以及作為一個人類在面對自我時所歷經的掙扎、喜悅和哀痛。兩者對比之下,意識到社科與人文在相同關懷下所發展出的不同討論路徑。同樣以性別為切入點,社科意圖呈現冷靜的結構分析、理性批判,而在文學裡則更能直接「感受」書寫者的筆觸和情緒,在詩、散文、小說和劇本裡,我尤其被詩撼動。如果文學是一種表達,我以為詩會是安靜的吶喊。

對我來說,詩的感召力極度強大,需要瘋狂抑或是豐富的想像力,讀詩往往是一場隔絕物理時空的體驗,墜入自我封閉宇宙,進入心與精神的旅途。在課堂上捧著老師傳閱的詩集,第一次閱讀〈南瓜載我來的〉,視線觸及最後一行,恍如夢醒,彷彿戀了一場,也失戀一場。詩句在沉澱後凝鍊在我眼前,想像詩句浮現的瘋狂,這是我在散文、小說和社科裡較難獲致的經驗。

除了認識文學中的性別討論,期末李昂座談會中學者所提及的「身分政治」則觸發了我對於人文社科知識新認識。在閱讀福山的〈身分政治〉後,反思自己因作為女性的認同接觸性別研究,認識性別研究的動機是由於「認同」,而我若輕易地「相信」了女性主義發散出的標語和主張,被政治正確動員,被消費社會、社群傳播的意識形態動員,那麼這是否違背人社對於正義的期待,以及其中的批判精神。由於期末展開新的知識體驗,讓我摸索出自己對於「性別」的確感興趣、仍有所好奇,但不會是我問題的核心關懷。

3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