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專題】電馭叛客:邊緣行者

《電馭叛客:邊緣行者》的隨談。
突然被催只好突然半夜用手機打字的心得,不用太期待,會在不爆雷的前提下簡單聊一聊這部作品,就真的隨便聊聊,不會寫太深。

。劇情
理所當然地墜落,製作組也沒有想要藏什麼東西,全力踩下油門之後衝出懸崖這點相當果決;對很多人來說算是悲劇的結尾但這部我覺得各有各的觀點,有心理準備就沒啥問題。
。音樂
有夠神,無論是OP、EP、插入,或是純粹的配樂,有遊戲的底子放在那邊我覺得效果斐然,這部的聲光效果是不能分開的,所有東西揉和成一團才是整體。
。光影和用色
說起來有點好笑,這應該是公認最出彩的地方沒什麼疑問,但好笑的部分在——它非常工整。
雖然沒有人說Cyberpunk類的作品色調就得如何,但這部的上色和光影之對稱實在是非常具有匠人精神,許多看似雜亂無章的畫面內裡竟然能夠滿足強迫症的心情真是讓人不可置信。
這三項通常是最後說的,擺在前面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並不是一部適合分開談論的作品。
劇情要隨著音樂加速、畫面要跟著燥熱的劇情而斑駁,時間充裕的話把整部十話一口氣看完再回味細節大概是最完美的閱讀方式,這種製作規格且從頭保持到尾的呈現是我覺得最了不起的一點。
Dawid Podsiadło - Let You Down

接下來就是無雷的雜談閒聊了,大概會寫很亂。
我上一部Cyberpunk的作品是Alice Soft的《多娜多娜 一起幹壞事吧》。
這種對未來空想的作品類型其實很多,真空管龐克廢土龐克蒸汽龐克賽博龐克云云,是一個不能不細分(它們的背景會直接導致劇情和人物行動模式的變化),但其實又不太有必要細說的知識範疇。
不需要細說的原因也很簡單:會選它們當基底的故事當然就是要說好這類的科幻作品,故事本身就會和最底層的設定相呼應,導致那些分類儘管確實存在,但通常看完一部作品之後就能理解這樣的世界觀。
譬如廢土類幾乎是必然的核冬天之後,譬如蒸汽龐克的英倫味,譬如賽博龐克的霓虹燈以及各種肢體改造;真空管龐克倒是後來真的比較少被使用。
至於落寞的原因也很簡單,現代手機太方便了,100年前誰能想出這種東西?那是個必須要用體積和數量去堆疊出的時代,然後它偏偏又恰好是定位被其餘各項分割殆盡,其餘幾種龐克太夠用了,默默退出市場也不意外。
單獨說回Cyberpunk這部份。
色調得是閃爍霓虹的。
肢體總是該改造更新,既冰且熱的。
人的慾望總得是赤裸而又絕望的。
(好啦絕望不一定,但我覺得這種灰敗頹喪卻又慾望滾滾的特色很適合呈現這種絕望,這也是和一般科幻作品明確劃分色調不同的地方。)
邊緣行者好就好在它用非常暴力的速度與強度說完這劇烈、激烈、濃烈的故事。
它的「不刻意」是我認為非常優秀的一點,幾乎沒什麼浪費鏡頭在設定上,而是以非常好懂的方式穿插在故事前期,讓視聽者光速墜入這個光鮮亮麗卻又頹喪的世界裡。
也因此,我認為在強大的聲色效果與絕佳的節奏之下,這部作品實在很適合作為好奇Cyberpunk世界觀的入門作品。
Rosa Walton - I Really Want to Stay at Your House

《多娜多娜》當初其實是打算要寫心得的,但實在沒有想到Alice Soft會收斂那麼多,讓整部作品幾乎徹底光明;另一點反感的則是碰巧(?)當時作品也有地下鐵遇襲和警察開打的劇情,這種巧合或許真的只是巧合,但我實在沒辦法下筆。
雖然也有人說《多娜多娜》本來就是在胡鬧的一部作品,所以無論過程或者結局都不意外——我其實是能接受完全正向的good end,但就是很難接受最後那場大戰的處理。
這世界上存在許多boy meets girl的作品沒錯。
但《邊緣行者》和那些故事,和《多娜多娜》不同之處則在於這句之後,多了一個「but」:
而這個but,就是Cyberpunk那機械改造仿生體思維置入只留大腦甚至不留大腦應該要有的冰冷感。
《邊緣行者》就是這塊冰,內裡燃燒著火。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突如其來,而所有的一切又是那麼地理所當然。
有人說這部沒有Fly me to the moon很可惜,我認同;但適合這部的音樂實在太多了,這首我相信也很契合:
這故事就跟香菸一樣,本來沒有溫度的東西點上了火,在燃燒時抽上幾口感受喉嚨的疼痛,到底之後什麼也沒剩下,徒留菸蒂而已。
但偏偏喉嚨的疼痛感又是真實的,這樣就夠ㄌ。

草草寫到這裡完事,真是好看。
不知道哪天會不會有人想把鬼哭街挖出來改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