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起點,以及終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東北角一隅
開始學自由潛水,是在去年的中秋假期和生日前後。9/10、9/11上了泳池和學科課,9/18第一天東北角的海訓,當天浪大導致同班同學直接取消第二天的海訓,10/30-31才自己下去上第二天小琉球的海訓。學的當時,已經是東北角潛季的最後了,再加上2021年末前一份工作幾乎佔據掉生活的全部,可以說一直到離職後,才真正開始潛水。
今年夏天,便是我的第一個潛季。
・起點
人是怎麼開始一件事情的呢?
那件事情又是如何改變你的?
若是去問一個自由潛水員,是怎麼知道和想要學自由潛水的?你會發現,每個人的答案都很不同,相同的是,他們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起點是在2019年的夏威夷,但最初和最先的起點,應該是20幾年前的台中市區泳池,現在已經回憶不起叫什麼名字、估狗上也搜尋不到,但在我心中永遠都是最特別的泳池。記得那個泳池除了滑水道外,還有一區SPA池,在以水泥和油漆假裝為珊瑚和魚群的造景下,有的是像小假山一樣的地形。當時還小的我,總是會想像自己是條在珊瑚間悠然自得的魚,沿著小假山的坡道潛流而上;偶爾,也異想天開地覺得自己能像海豚一樣躍出水面,實際則是蹬著底部跳出水還撞到人的小屁孩。
想想那麼小的年紀,爸媽居然也敢放手讓我自己玩,也是蠻不可思議的。多虧了那一段時期,水裡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舒服的地方:充滿想像力、能變成任何生物、魔幻至極的空間。
但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游泳,就沒什麼再接觸水的機會了。儘管出社會、進到職場,游泳變成抒發壓力(和逃避陸地上的一切)的管道,但也就僅止於此。從未聽說過自由潛水,就算知道同事會水肺潛水,也就是「哦,這樣啊。」海,僅僅只是拍照的背景。
一直到2019年夏天,前公司因為當年業績長紅,去了一趟名留史上的夏威夷員旅,而我在自選行程當中,放棄了侏儸紀公園,選了跟海豚游泳。儘管最後也沒有跟海豚游泳的夢幻體驗(一切都只是旅行社的噱頭,各位不要被騙了),但在風平浪靜、能清楚看到底下珊瑚礁的海裡,領頭帶大家浮潛的船員小哥輕鬆往下潛入、拿起海膽的身影卻深刻地印在腦海。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自由潛水,就在夏威夷的玻璃海。
那一天其實也有試著下潛,完全沒入水中到大概兩米、想再往下時,一個難以言喻的東西阻擋了自己。往上游回到水面時,一方面對於海裡那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感到害怕,另一方面,在那裡又有些什麼讓自己覺得著迷。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那裡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儘管水裡的安靜,一直是許多初次進到水中的人們所提到的特點,但在那天、那個當下、那個地方、那片海,吸引了我的並不是聽覺上的寧靜,而是一種同樣難以言喻的感受:有些什麼在這裡。
那時的我還不知道是什麼。隨著下水次數越來越多,答案似乎越來越清晰。
(但我們在此暫且不表)
我記得這個行程結束時,我問會水肺潛水的同事:「那是什麼?他為什麼可以潛下去,但沒有戴氣瓶?」
她說:「那是自由潛水,跟水肺不一樣。」
那就是我認識自由潛水、開始想要學潛水的起點,真摯感謝前老闆,謝謝你帶我們去了夏威夷。
・自己
但2019年夏天從夏威夷回來後,一直到2021年9月才去學潛水。中間儘管經歷一些前職場的無止盡加班、心累和各種風暴,但回過頭來想想,其實最終阻礙自己的都是自己。表面上拿沒有人一起(我真的問了好多人要不要一起學潛水,每個都跟我說怕水、怕海、怕麻煩、怕不會游泳...可以有一百種以上的理由,至今依舊)、疫情肆虐、工作太忙沒有時間、沒閒錢、海邊太遠等等等等等當藉口,藉口有千百萬個,實際上就是怯於面對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人生當中,有多少事我們都是這樣處理的?有多少時間在拖延和逃避中,被浪費掉了?
結果推我一把的,是因爲疫情嚴重封鎖泳池的那幾個月。疫情爆發後,半封城的那幾個月真的很悶,工作、生活和心理上都是。於是等到泳池解封時,想著要是再來一次封鎖又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要等到有朋友願意一起上課也已天荒地老,老娘不管了我就直接報下去,自己上就自己上,誰怕誰,就當作是29歲的生日禮物吧。
於是就有了第一次的五米池、第一次的海訓、第一次的龍洞、第一次的小琉球、第一次的深度賽影片,以及後面很多、很多且持續累積的第一次。
我記得第一次的龍洞海訓,應該是浪高1.2~1.3米,原本暈浪得厲害,但隨著在水面上躺下,卻越來越舒服;第一次嘗試躬身下潛,儘管是不知道自己在往哪裡去地在灰暗至極的海裡亂竄,卻不會覺得害怕;第一次在平靜無浪的海平面踢蛙,臉朝下,看到從海底深處射出的銀太陽,捨不得從水裡的光影移開視線;第一次見到只有一個人、兩條繩、寬廣無比的大海的深度賽影片,明明是獨自下墜的身影,隔著螢幕,卻也能感覺到靈魂在閃閃發光;第一次看到水肺的泡泡,就在東北角伸手不見五指的海裡,莫名其妙地覺得心安;第一次在小琉球fun dive,人和海龜在海裡一起游泳的畫面太過美好,面鏡裡濕了眼眶、漫著霧氣......
有好多、好多的第一次,有些是表面上的第一次,有些則是更深層、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
這說法很怪吧?但真的是這樣。第一次的嘗試平潛,跟第一次在平潛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兩個都是第一次,但在第二個第一次之後,平潛對我來說,自此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冥想、禪定、心流...世間用了很多詞來說明,也發明了很多方法來達到這樣的狀態,但在自由潛水,你需要的只有面鏡、蛙鞋、水、你,甚至也可以只有你跟水。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你需要的只有自己,從頭到尾都只有你自己。而也只有在那個當下,你終於心無旁騖地成為了自己,拋下身份、憂慮、情緒、思緒......生而為人的所有一切,都隨著水往後流逝而消褪,就像白浪沖刷過後的海岸,只剩下你、也只有你,就在這裡。
這是我對於「在海裡有些什麼的」的第一個回答:回到你自己。
・合一
水面下的世界,既是孤身一人,卻又並非孤獨的。
水面上的潛伴不提,一入到水裡,若是在海中,珊瑚、魚群、沙地、水流、海草......好奇地游近、彼此互相觀察的魚,微微靠近便立刻縮回去的海葵,快速游動逃離的海蛇,無數個生命和非生命體離得那麼近,生活在同一處場域。說來慚愧,那也許是我第一次真正體悟到「原來我們真的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和其他的生命一起。」過去即使是走入山林、溯溪而上,都從未有過這樣的感受,不曉得是海洋展示的樣貌使人如此,還是不倚靠任何外在器具,進入到覆蓋地球70%表面積的海裡所喚起的孺慕之情:生命本便從海洋起源,嬰孩也給羊水包覆、圍繞著,直到離開母親子宮的那天。
直到我們呱呱墜地,發出來到世間的第一聲啼哭。
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哭的?離開母親(水)?吸入氧氣?踏上陸地?儘管回憶不起那麼久遠的記憶,但進到水裡總是讓人有種回家了的感覺,即使只是在泳池亦是如此。
那也是一種難以名狀的群體感。我在這裡呦,我這麼說,而他們也如此回應:我也在這裡呦。
水有這種魔力。這也是第二個回答:合而為一。
・自我
人是怎麼認識自己的?
顧里說是鏡中自我,透過他人對自己的反應,來認知自我;米德說自我發展是由社會經驗的積累而產生,環境和社會影響了自我的形塑。
但是在水裡,既沒有他人,也沒有社會,只有自己。你拋下了所有一切,來到了這裡,身上只攜帶了那麼一點點氧氣。就算靜止不動,最多也就停留個三到四分鐘吧。
停留時間這麼短,你是為了什麼來到這裡?
若是在海裡,越往下,深度越大,水壓越大、水溫越冷,你能感覺到胸口和耳膜承受的壓力。你為了什麼,讓自己的身體遭遇這一切?
若是在泳池閉氣平潛,因為呼吸渴望所造成的橫隔膜抽動特別明顯,起來後低氧的狀態也總是讓人難受。是什麼讓你願意持續下去?
還有外在環境的變化,突如其來的浪況、強流,以及那些來自陸地上親友的擔心和不理解。「不是很危險嗎?」、「感覺很容易出意外」、「你把你的生命安全交給不認識的網友?」
有這麼多的不舒服和擔憂,但你為什麼還是在這裡?
大概就是、每一次下潛所發現的自我吧,我想你會這麼說。
短短的幾分鐘,卻像是人的一生。好像在這過程中,原本的自我死去,而新的自我誕生。你也更加認識自己:屈服於恐懼的自我、克服恐懼的自我、能再往下卻回頭了的自我、不想回頭的自我、享受著這一刻的自我、想停留在這一瞬間的自我......沒有任何時刻像潛水一般,在那個當下、那個空間中,沒有其他人、沒有父母、沒有社會、沒有朋友,什麼都沒有,你就只能直面自我。
每一次的下潛都是新的,每一次的經驗都如此獨一無二,這種種堆砌而成了你。
而每一次的起身,你總是重新理解到:對啊,每個當下都應當是如此,我們為什麼把自己活成了這個模樣?
我們為什麼把自己活成了這個模樣?
我們總是向外追尋自我,金錢、地位、稱謂、名譽、關係......殊不知,自我從未存在於外在世界,其實自我從未離開,它一直就在這裡,就在你的內心世界。而潛水,就是一種向內探詢的方式。
自我。這是我的第三個答案。
・終點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啊你潛水潛了這麼多次,已經夠了吧?」這是離職後作為潛水孤兒的我終於踏出第一步、加了幾個群組,跟了幾次網友團和從綠島回來時,還沒能理解這項活動的家人對我說的話。
不會有夠了的一天啊,當時的我心裡是這麼想的。
一開始的時候,還蠻孤獨的,家人、朋友、戀人都不理解海裡到底有什麼,讓你這麼著迷。好像費盡唇舌,都沒有人可以理解你的感受,那種獨一無二的感覺、從來沒有過的體驗。我也想跟你們一起經歷這些啊,我也想讓你們知道這件事有多美好,當時的我是這麼想的。到後來,也就放下了,也許人生當中的許多事都是這樣的,最初你也只能獨自前行,無論路徑有多狹窄且人煙稀少,無論其他人在另一端是怎麼喊著你的。
但隨著你越走越遠,路越來越寬廣、走在同條路上的夥伴也多了起來。慢慢地,原本不認識的人成了同行的朋友,而原先在另一端的人們,也試著陪你走了一小段路。有的人直接走了進來,和你並肩行在同一條路上;有的人儘管沒有踏入,卻願意聽著你的所見所聞,嘗試理解你的世界。
於是你持續地走了下去,確信自己的人生自此有所不同。
你在海裡重新找回了自己、自我,還有世界。開始潛水的第一年的東北角潛季,在這個月已然結束,但屬於你人生的潛季,也許才剛剛開始。
所有的一切,既是起點,也是終點。
如同在水裡的歷程,始於呼吸,也終於呼吸,
然而你已是不一樣的人了。
我也曾經疑惑過,生命中是否真有那樣的一個事物,可以讓人徹底轉變、歌頌,以熱愛的事物永恆地滋養和燃燒生命。那麼多時刻,我迷惘著、尋求著,懷疑自己是否永遠不會遇到生命中的熱情,直到我進入到了海裡。如同那小小的魔戒改變了佛羅多的人生,自由潛水,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在海裡呼吸,且自由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在十幾歲的時候,想像過三十歲的模樣:成熟的妝容、簡單卻又不失優雅的衣裝、談吐自若的行為舉止、縱橫商場的大人手腕和風範...... 你也想像過三十歲的生活,在偌大的台北城,擁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下了班,回到公寓,捲起袖子,打理自己的晚餐。餐後,點起一盞香氛蠟燭,在檯燈旁讀著書......
你在十幾歲的時候,想像過三十歲的模樣:成熟的妝容、簡單卻又不失優雅的衣裝、談吐自若的行為舉止、縱橫商場的大人手腕和風範...... 你也想像過三十歲的生活,在偌大的台北城,擁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下了班,回到公寓,捲起袖子,打理自己的晚餐。餐後,點起一盞香氛蠟燭,在檯燈旁讀著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但是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Thumbnail
由於我在中學唸書時代就學會游泳,成長的過程也一直沒有離開過游泳這項運動。不論是公眾泳池,或是週末呼朋喚友去海邊玩水,甚至潛泳,游泳、戲水一直是休閒生活的一部份。很自然的,我也把這樣的習慣傳給了家人。 定居紐西蘭時,買房竟然也把游泳池當成住家選擇的條件之一,後來也真的入手了。因此,兩個小孩也先後學會
Thumbnail
國中二年級在泳池邊觀摩嘗試,自學半套蛙式也游了近40年頭,直到女兒放暑假邀約一起當游泳課的同學,趁此機會向專業教練學習自由式,免得都半百年紀了,卻始終只靠蛙式優游池畔。初始無法順利切換施力方式,我的大腿不再是我的腿,教練耐心地從旁指導,就在揣摩如何讓大小腿聽說之際,忽然頓悟自己的職場現況。 話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Thumbnail
夏天到了,令人心情悸動又澎湃的季節,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有夠老派)。我很喜歡大海,喜歡到希望全身浸泡在海裡的我,還考了水肺潛水證照。 回想第一次在沖繩觀光潛水,一試就上癮,難忘當時美麗的海底世界,以及在水中優游的感覺,為了自由地在海中漫遊,與一探更深的海中美景,回台之後,立刻報名潛水考照課程
Thumbnail
和平島地質公園內的海泳池讓人驚艷,只需120元門票,就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玩浮潛。水底世界豐富多彩,適合不熟悉大海的大人小孩們。救生員眾多,讓遊客放心。這個夏天,不妨來感受和平島海泳池的魅力。
當心裡下決定的一刻,這件事已經在生命中預約了,而我們的行動則決定這件事發生的時間點。
Thumbnail
水中療癒,找回自己。 FLOW STATE: Water Contact Dance 課程 那些在南國島嶼上,體驗各種身心靈療癒課程的美好日子。 在分享這篇之前,先分享一段我家人今天傳給我的話:「生命是在不斷調整中,持續前進的過程;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轉折點。」
07/12/2010 仙本那 Singamata潛入水中的第一天 7/6 昨晚睡前看了Vicky所提供的教學DVD。 影片開始的畫面實在令人震撼。 影片中的美麗海底畫面,告訴我們,當我開始學習潛水時,我將跨進一個全新的世界,將會到達世界上大部份人都無法到達的地方。 這樣的說法讓我興奮不已。
回去看兩年前寫下的Bucket list,潛水竟然是第一項。 是不是沒有意識的隨手寫下,己不可知了。 但兩年前的想法是什麼?也早己忘了。 馬上就要出發了,還是覺得似乎並沒有真的很想去學潛水的動力。 而我所謂的很想該像是登山這樣子吧。我了解我想去登山時的那個症狀。 沒有狂熱,可能去潛水為了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但是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Thumbnail
由於我在中學唸書時代就學會游泳,成長的過程也一直沒有離開過游泳這項運動。不論是公眾泳池,或是週末呼朋喚友去海邊玩水,甚至潛泳,游泳、戲水一直是休閒生活的一部份。很自然的,我也把這樣的習慣傳給了家人。 定居紐西蘭時,買房竟然也把游泳池當成住家選擇的條件之一,後來也真的入手了。因此,兩個小孩也先後學會
Thumbnail
國中二年級在泳池邊觀摩嘗試,自學半套蛙式也游了近40年頭,直到女兒放暑假邀約一起當游泳課的同學,趁此機會向專業教練學習自由式,免得都半百年紀了,卻始終只靠蛙式優游池畔。初始無法順利切換施力方式,我的大腿不再是我的腿,教練耐心地從旁指導,就在揣摩如何讓大小腿聽說之際,忽然頓悟自己的職場現況。 話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Thumbnail
夏天到了,令人心情悸動又澎湃的季節,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有夠老派)。我很喜歡大海,喜歡到希望全身浸泡在海裡的我,還考了水肺潛水證照。 回想第一次在沖繩觀光潛水,一試就上癮,難忘當時美麗的海底世界,以及在水中優游的感覺,為了自由地在海中漫遊,與一探更深的海中美景,回台之後,立刻報名潛水考照課程
Thumbnail
和平島地質公園內的海泳池讓人驚艷,只需120元門票,就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玩浮潛。水底世界豐富多彩,適合不熟悉大海的大人小孩們。救生員眾多,讓遊客放心。這個夏天,不妨來感受和平島海泳池的魅力。
當心裡下決定的一刻,這件事已經在生命中預約了,而我們的行動則決定這件事發生的時間點。
Thumbnail
水中療癒,找回自己。 FLOW STATE: Water Contact Dance 課程 那些在南國島嶼上,體驗各種身心靈療癒課程的美好日子。 在分享這篇之前,先分享一段我家人今天傳給我的話:「生命是在不斷調整中,持續前進的過程;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轉折點。」
07/12/2010 仙本那 Singamata潛入水中的第一天 7/6 昨晚睡前看了Vicky所提供的教學DVD。 影片開始的畫面實在令人震撼。 影片中的美麗海底畫面,告訴我們,當我開始學習潛水時,我將跨進一個全新的世界,將會到達世界上大部份人都無法到達的地方。 這樣的說法讓我興奮不已。
回去看兩年前寫下的Bucket list,潛水竟然是第一項。 是不是沒有意識的隨手寫下,己不可知了。 但兩年前的想法是什麼?也早己忘了。 馬上就要出發了,還是覺得似乎並沒有真的很想去學潛水的動力。 而我所謂的很想該像是登山這樣子吧。我了解我想去登山時的那個症狀。 沒有狂熱,可能去潛水為了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