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是非的建立
應該在學習科技之前
邏輯學,又應該架構在
科技常識下
了解法律,社會契約前
必須先學會基本邏輯
然後,最後才去談思想
談想法,去討論什麼民主
不然,連權利義務都沒搞清楚

權利義務

有些地方是沒有民主的範疇的
跑到別人家,然後舉行投票
他的房子,應該歸我們
然後,說這叫「民主精神」
同樣的,你如果在公司
沒有股份的情況下
說,老闆太「獨裁專橫」
像庫克一樣,要求太高
我們”投票“,把他換下來
執行「民主」,換人做老闆

拜託

算我求你
圖片
那是別人的“東西”
搞清楚範圍
就算你不講是非
可以去看看美國法律如何判定
進到“別人家”的人
別人可以「如何處理」他
他們這種要求,已經就是紅衛兵
老師開課,你可以不來上
你有權利不修他的課

況且那叫大學

不是義務教育

對吧
但你怎麼開始管他該怎麼上課了呢

走資派

萬惡資本主意
咖啡廳
老師開課,如果覺得要求高
可以不來修課,無所謂
你不能,自己要來別人的場
還要定你要的規矩
其實乍看之下,會覺得
如果,老師覺得累
在期末,忽然交給學生去決定
要採用點名當成績,還是期末考來補
一般情況,會認為,太好了,那可以來把前面沒到課損失的分數,用考試一次解決「投票好啊,沒什麼不對」,要這樣想可以,但是,心裡要知道,這是一個“紅利”

事情是這樣的

事實是,老師把他應該管理的責任歸屬範圍,推到了學生身上,坦白說,就道理看,是老師的問題,因為,你定規矩的人,當初也約好了是否必須來上課,然後幾次被當,又如何和期末考做分配
但現在,老師忽然“片面性”毀約,並且,還把這個後續,留給「學生」自己處理,這樣一來,一定有人會感到不公平,因為,先前答應過的,現在不算數了,那前面乖乖出席的人,自然會不滿
所以,就權責下放來說,其實,誰的主張,都不具備“契約”與“程序”上的「正當性」,因為,從議題出現的一開始瞬間,一切就已經失去「正當性」了

特赦

滑板
但是,這是老師想給大家的紅利
他是好意,希望能讓學生開心
當然,或許他也輕鬆
但,不能這樣想
別人給你多的方便,本就該感謝
所以,在「情理」
不能去責怪老師,反而要去想
怎麼做,對他來說,能更輕鬆
這是做人

暴怒

這也是為何我會暴怒
長得好像黃埔校長
我不懂,他們到底究竟是沒家教
還是,就是壞
亦或是,真的蠢到無法分清這一切
這種無聊的事,正常來說
都是一秒內,一個直覺
反射出的「基本做人做事」道理
但,為什麼,給這些人發言
他們屁話就那麼多,我從沒想過
需要去解釋這種事
因此
我都說
要不要約一約
我們外面談
開個玩笑,不要當真

我常說很多同輩的人,邏輯很亂
圖片

為了自己的利益

當我說一些話時,他們曾經有反駁說,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這樣說,但我想說的是,所以,當美國日本為了自己國家的「戰略」位置,而協防台灣,他們因為是自私的“走資派”,所以他們做的事,就是錯的嗎
利己是一回事
關你屁事才是重點
今天,看一個人的行為主張,從不是針對動機念頭長在心裡,鬼才知道,而是你的行為,是否「符合」了標準與協定,講人話就是,“你做的對就對了”,管你是什麼出發點
這就像是,他們罵的小粉紅
你問,你怎說瞎話
他回,你沒說過瞎話嗎
一樣的反擊套路與模式
況且,好,拉回來
根本就沒有利益的差別
我那堂課是躺著都會過的
期中考,就已經接近滿分了
幾乎全勤
我就只是想弄這些小人而已

沒救

之所以,一直延續這個蠢事當範例
一方面,是因為我愛抱怨
找地方,去把當年想罵
但,來不及說出口的話
找個地方,宣洩外加整理
同時,我在很多地方
都有發現類似這樣的論述
因此,找個最好舉的親身經歷

操縱

其中一個白痴地方叫做低能卡
飛機

低卡

一款超爛的軟體(沒素質的平台)
完全不像方格子(人間天堂)
我寫東西時,警戒心滿重的,因為以前,在低卡,就算好好講個話,一樣有很多水軍還是什麼的,反正,就一直攻擊我,我一個個去留言,他們又不回覆
我現在,並不認為
所有的白痴留言,或是年輕人
都是被阿共影響的
畢竟,我覺得
自己本身就爛的人也不少
他們政治立場很多還跟我一樣
但,我肯定的是
一些論壇,中共絕對有伸手來帶風向
沙灘
其實,我不確定
到底是不是
列寧,史達林,毛澤東把世界搞得烏煙瘴氣
一堆人,打著奇怪的思想招牌
做一些「獵巫」(其實我很討厭這種詞)行動
還是,因為現代人給他們唸書
但卻沒有相對的善良及思維
靈性上沒有提升
所以,盡搞些陰的
亦或是
他們本來就這樣
這種人的比例本就存在

文字

語言邏輯是萬用可套的東西
走廊
打個岔,如果在不知道事情的前提下
就是說,沒有前因後果
忽然,擷取我的一些話
拿來,套用在我自己身上
會發現,也完全合理
因為,我也不一定是對的啊
或許,搞不好,錯的是我這方
有沒有,「越來越亂」的感覺
這就是,文字
因此
判斷力只能靠自己

又怎知道別人,不知道你知道

卻又仍然,說假使你不知道的,他的知道

真要旋轉下去,是可以繞死人的

思維

可這就是,有些人自以為的思維敏捷
所以說,我常說“然後呢”
最後,到底是什麼
要表達什麼,事情的結論又是什麼
本質是什麼,事實又是什麼
因為,無法面對自己
東西講到最後,一定會發現自己有錯
又因為,覺得認識錯誤是一種失敗
因此,決定乾脆說
沒有絕對對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要幫助人,因為那些人需要正確的學習資源,我有些方法能終結人類身心方面的痛苦,雖不見得完整,但稱得上很有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就現在的狀態或立場來看 如果要講的話 就單純以個人想法或心得的方式 去看待一些東西好了 “我覺得”有些東西明顯有它的脈絡 只是,張冠李戴的情況很嚴重 拿個例子來說 有的人喜歡什麼事情都用「體制」 或思想來做“二分法” 錯不在二分法 或是什麼標籤論點 而是 技術性錯誤 民主 很多人什麼事都套民主二字
紅通通 的紅太陽 其實,我打一開始,就不應該去談論太多有關“政治”的議題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就「不是那塊料」 想法,擺在個人主觀立場來看 其實,“怎麼講”都「可以」 但,如果是拿出來做“爭論” 就得極端謹慎,且經得起考驗 政治 本來就是個噁心的東西 “爾虞我詐”,沙盤推演 並不是說「不好」,或是學
死 我們都會死 以死亡為最終目的來看 挺多事情,想法,目標 其實,都是花邊事物 走開 人往往有一種錯覺 反射性的覺得 “死亡”離我們很遠 但,其實就像賈伯斯說的 「生死,只是一個開關鍵」 並沒有保證,什麼時間點會按上 我個人傾向認為,死亡不是終點 而只是一個階段而已 搞清楚 所以我想我沒有搞清楚
自我修正,與推翻自我 面臨到的最大挑戰 在我身上的體驗 往往,是源自於「自我定義」本身 就是說,將“我”這個東西 以「怎樣的形式」“如何”去 附著在什麼事物上 就是說,用什麼東西來定義自我 「我」是什麼東西 慢 直接用我慢去看待自我問題 直接用禪宗 「我執」“我慢”的角度,去切入問題 是最接近核心的
許多人都會把自己擁有的一切 看作理所當然 進而不滿足,忽略了現實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 多多少少包含各種考驗,陰德 成功,或順風時 很容易將所有都歸功於自己的“偉大” 失敗時,也易陷入「自我懷疑」 但,這都是幻覺 偉大 事實上無論成敗與否 人事物的本質 都不會因此改變 這都不是重點 人們常常覺得他人
語錄 你必須跳出舒適圈 才能變得不舒適 接著 就可以來買課程了 許多直銷,或是什麼什麼銷的 總之,就是要賣課程 很擅長把要「進攻」的點 裝在一個看似正面的“觀念”句 這類的東西,跟共產黨一樣 都是標準的「此地無銀」 專門朗誦「勵志標語」 實際上,只是要找下線 我好緊張啊 適當的自我懷疑 本來是一種“
就現在的狀態或立場來看 如果要講的話 就單純以個人想法或心得的方式 去看待一些東西好了 “我覺得”有些東西明顯有它的脈絡 只是,張冠李戴的情況很嚴重 拿個例子來說 有的人喜歡什麼事情都用「體制」 或思想來做“二分法” 錯不在二分法 或是什麼標籤論點 而是 技術性錯誤 民主 很多人什麼事都套民主二字
紅通通 的紅太陽 其實,我打一開始,就不應該去談論太多有關“政治”的議題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就「不是那塊料」 想法,擺在個人主觀立場來看 其實,“怎麼講”都「可以」 但,如果是拿出來做“爭論” 就得極端謹慎,且經得起考驗 政治 本來就是個噁心的東西 “爾虞我詐”,沙盤推演 並不是說「不好」,或是學
死 我們都會死 以死亡為最終目的來看 挺多事情,想法,目標 其實,都是花邊事物 走開 人往往有一種錯覺 反射性的覺得 “死亡”離我們很遠 但,其實就像賈伯斯說的 「生死,只是一個開關鍵」 並沒有保證,什麼時間點會按上 我個人傾向認為,死亡不是終點 而只是一個階段而已 搞清楚 所以我想我沒有搞清楚
自我修正,與推翻自我 面臨到的最大挑戰 在我身上的體驗 往往,是源自於「自我定義」本身 就是說,將“我”這個東西 以「怎樣的形式」“如何”去 附著在什麼事物上 就是說,用什麼東西來定義自我 「我」是什麼東西 慢 直接用我慢去看待自我問題 直接用禪宗 「我執」“我慢”的角度,去切入問題 是最接近核心的
許多人都會把自己擁有的一切 看作理所當然 進而不滿足,忽略了現實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 多多少少包含各種考驗,陰德 成功,或順風時 很容易將所有都歸功於自己的“偉大” 失敗時,也易陷入「自我懷疑」 但,這都是幻覺 偉大 事實上無論成敗與否 人事物的本質 都不會因此改變 這都不是重點 人們常常覺得他人
語錄 你必須跳出舒適圈 才能變得不舒適 接著 就可以來買課程了 許多直銷,或是什麼什麼銷的 總之,就是要賣課程 很擅長把要「進攻」的點 裝在一個看似正面的“觀念”句 這類的東西,跟共產黨一樣 都是標準的「此地無銀」 專門朗誦「勵志標語」 實際上,只是要找下線 我好緊張啊 適當的自我懷疑 本來是一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Thumbnail
「當我生活在其中,而你所做的一切,不是為我時,那你就是在控制。」,這句話必須承認,接下來就是為理想,控制應該佔多少百分比的問題了。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我認知的民主確實就是這樣,所以我才會覺得民主真的不可能「完美」,它就是一種以「誰都不完全相信」為前提、以「各人造業各人擔」為目標的政治結構,更無奈的是,這大概就是目前全人類累積了幾萬年進化歷程後,所能創造出來最周到的治理制度。
Thumbnail
  民主並不完美,民主永遠不會達成完美,甚至民主可能有點恐懼完美。民主從來不是社會發育最終的結果,像一面華美的錦旗,拿到了就沒事了,民主更像是一個工具,小心翼翼的控管風險、分擔責任,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權力轉移的社會成本。當然我們可以企圖把民主變得更好一點,只是把民主變得更好的方式,還是只有民主而已。
剛選舉完,這件事讓我很混亂,那就是----「政治」是個禁忌話題! 某友可以和我天南地北的聊,任何傳統禁忌話題都可以聊,真的是上達宇宙、內通子宮內臟五腑。 可是那天和他想談談投票時,被訓了一頓:「這是很隱私的問題,幹嘛一直問?」 我只是想討論,為何他會支持某,而我和他這麼投契,卻會有
Thumbnail
民主的選舉後不管勝選的一方還是敗選的一方 就是監督每個政策的實行,不是投完票就叫民主國家,而是要確定台灣大方向有邁向進步 依照目前執政黨繼續連任,就是觀察產業政策上的方向有沒有擴大或是停滯 我們投資人就是關心能讓我們繼續資產跟著市場成長的節奏 "如果這一次你向上帝或神佛求
在台灣,每四年就會有一次總統大選,大家打著民主的招牌實踐自己的公民意識去投票。但究竟是甚麼驅使每個公民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Thumbnail
「當我生活在其中,而你所做的一切,不是為我時,那你就是在控制。」,這句話必須承認,接下來就是為理想,控制應該佔多少百分比的問題了。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我認知的民主確實就是這樣,所以我才會覺得民主真的不可能「完美」,它就是一種以「誰都不完全相信」為前提、以「各人造業各人擔」為目標的政治結構,更無奈的是,這大概就是目前全人類累積了幾萬年進化歷程後,所能創造出來最周到的治理制度。
Thumbnail
  民主並不完美,民主永遠不會達成完美,甚至民主可能有點恐懼完美。民主從來不是社會發育最終的結果,像一面華美的錦旗,拿到了就沒事了,民主更像是一個工具,小心翼翼的控管風險、分擔責任,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權力轉移的社會成本。當然我們可以企圖把民主變得更好一點,只是把民主變得更好的方式,還是只有民主而已。
剛選舉完,這件事讓我很混亂,那就是----「政治」是個禁忌話題! 某友可以和我天南地北的聊,任何傳統禁忌話題都可以聊,真的是上達宇宙、內通子宮內臟五腑。 可是那天和他想談談投票時,被訓了一頓:「這是很隱私的問題,幹嘛一直問?」 我只是想討論,為何他會支持某,而我和他這麼投契,卻會有
Thumbnail
民主的選舉後不管勝選的一方還是敗選的一方 就是監督每個政策的實行,不是投完票就叫民主國家,而是要確定台灣大方向有邁向進步 依照目前執政黨繼續連任,就是觀察產業政策上的方向有沒有擴大或是停滯 我們投資人就是關心能讓我們繼續資產跟著市場成長的節奏 "如果這一次你向上帝或神佛求
在台灣,每四年就會有一次總統大選,大家打著民主的招牌實踐自己的公民意識去投票。但究竟是甚麼驅使每個公民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