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季漢烈傳》前言

前言
  自劉備於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日(西元221年五月十五日)在成都武擔山之南接受皇帝璽綬,改元章武起,直至劉禪於漢炎興元年(西元263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出城投降為止,和當時另外兩大政權——曹魏、孫吳鼎足而立的季漢王朝,最終於歷史的洪流中,率先替戰事頻仍的三國時代寫下了第一個結局,享國四十有二。
  這個歷時雖短,最終卻名垂萬世,於中國西南的巴、蜀、雲南等地稱雄的漢家政權,其一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替血腥殘酷的三國亂世帶來了最後一抹人性的光輝和浪漫。
  在那之後,儘管由河內司馬家所建立的晉王朝終結亂世,實現了統一全國的夢想,然而和平並沒有持續太久;距三國結束不過短短十一年,彈指一瞬間,遼闊的北方大地便又狼煙四起,由晉室諸王所引起的「八王之亂」為導火線,點燃了接下來比三國時代更久、更殘酷的「五胡亂華」的序幕,一直要到近三百年後,隋文帝揮師南下,中國才又再度恢復統一。
  作為一個不被魏、晉兩朝承認的政權,由昭烈帝劉備開創的季漢王朝,因為雄踞巴蜀,而被時人稱之為「蜀」,是以「季漢」又名「蜀漢」。儘管當時的執政者不承認,《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為了政治正確,也不在正文敘述上稱「漢」,這些行為,自始至終卻不妨礙那些過去或鞠躬盡瘁,或身死殉國,付出無限心血,只為了實現他們「復興漢室」的理想的季漢群英施名竹帛,持續存在於後世人們的內心。
  《三國志》全書共六十五卷,其中僅十五卷是蜀書,得書最少。關於這一點,陳壽在《三國志‧蜀書‧後主傳》的結尾說:「又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灾異靡書。」算是替自己做解釋。後人根據這段話,一般多認為陳壽的意思,是蜀漢沒有紀錄國史的官員,造成史料嚴重缺失,導致陳壽只能自行採集史料,遂得書最少;當然,也有不少人持另一派意見,認為陳壽的意思,是蜀漢並非沒有史官,而是缺乏了專職統整歷史的人,甚者是把國史與天象進行有結構性分類整理的機構,因此才「注記無官」,復又「行事多遺」。
  此外,《三國志》惜墨如金,陳壽又鑒於政治壓力而善用春秋筆法,這樣的結果,使《三國志》全書充滿了許多疑點和爭議不說,許多當時對蜀漢具有一定貢獻或重要性的人也因此失去了蹤影。那些過去活躍於一個時代的人物,或只存在於別人的傳記之間,如沉落在湖底的水晶碎片般閃爍一下;或似焚燒成煙的萬卷灰燼,就此銷聲匿跡。
  他們固然比不上關張諸葛對於蜀漢的代表性,也比不上龐統法正、趙雲黃忠在大眾流行文化中的聲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蜀漢開國直至滅亡,這充滿傳奇、熱血、浪漫與哀愁的四十二年裡,無人可以替代的一份子。
  每一個都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