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的書 《回家》作者: 賴佩霞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放下過去,一起回家好吗?
圖片來源: POPULAR ONLINE
你心目中的《家》是長什麽樣子的?
我夢想裡的家是父母親兄弟姐妹恩愛,家庭氛圍和樂,充滿歡笑聲,無話不談。但夢想與現實始終有差距。
在我還沒接觸閱讀之前,我對於原生家庭会對各人成長過程中会有多大的影響力是全然不知。當我有机会認識到各類關於情緒管理書籍後,才發現一個人的性格歸根究底最大的影響是來自於原生家庭。一個在充滿愛的家庭裡成長中的小孩,會比一個在原生家庭裡遭遇不幸的孩子在人際關系上,事業上,婚姻經營上會更加分。
這一本《回家》是講述於賴佩霞老師一生的起起落落,最主要是與母親,生父,前夫的愛恨情仇,如何靠著參與心靈成長團體,靜心,走出人生最悲痛灰暗的時刻。從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兩位嗷嗷待哺的女兒逃离悲惨的婚姻,直到認識到現任丈夫BOB,與兩個女兒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的过程。一切看似非常不容易但賴佩霞老師做到了。
當我在夜生人靜的夜晚,躺在床上,安靜的翻閱著回家。我的兩行泪水不知觉的默默流下。讀著賴老師的故事,讓我不禁的回想起自己與父母親的關系,加上我那一段失敗的婚姻是雙重打擊。我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但我相信沒有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也沒有不愛父母的孩子。我和我的父親關系很生疏冷淡,我們的關系就毀在算命師嘴裡。小時候我媽幫我去算命,結果算命師說我和我爸的八字不合,不可以稱呼爸爸必須叫叔叔。也許是血濃於水的緣故,我堅持不叫叔叔。我爸的家庭是比較重男輕女的,在我小時候我媽常告訴我,我爸有多不喜歡我之類的。而且我父母使用的是鞭打教育,所以我在家是每天都戰戰兢兢。
母親是我小時候最最最依賴的對象。我還記得半夜上廁所我都必須叫醒我媽陪我,只要我媽沒有去的地方,我都不會去。但越長越大,我和母親的關系就幾乎只剩下爭吵。看著賴老師與母親的關系讓我感覺眼前就像一面鏡子在述說著我和我媽的相處模式。當我越來越懂事時,我就越來越不能認同母親的處事方式,說話態度,思維模式等等。她與父親關系不和諧,所以都會把氣發在我們身上。我已經習慣性的把心事藏在心裡,不會回家告狀或訴說主要原因是害怕被責罵。
我媽對我們的教育非常嚴格。她非常註重考試成績,只要沒有考獲80%回家肯定被罵,被體罰所以求學時期的我非常壓力。就因為我頭腦裡一直記著我父親不喜歡我,所以我必須更加努力的得到他的認同,肯定,甚至很渴望成為讓他可以光榮的女兒。我爸是忙著生計不會對我們的課業過問却造成我媽時常會告訴我們 :‘要不是我栽培你們,你們會有今天嗎?你爸什麽都不理!如果我比你爸早死,我看你們兩個會多命苦。’這些都是我媽的口頭禪。從難過聽到變麻木了。
跟賴佩霞老師最相似的一点是我也因為长期處於這樣的家庭關系中,讓我非常渴望逃離這種環境。我渴望愛,渴望被保護,渴望組織一溫馨的家庭,好好說話的家庭。這一切的夢想當我以為會實現時,我的夢想被打碎了。我經歷了一段很慘痛的婚姻,對我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可以说我是最美麗的年紀受盡委屈與苦頭。
當我遇到婚姻不幸時,我的心情是非常害怕的。我很想離婚,很想逃離但卻又害怕遭遇父母的責備,讓父母親覺得蒙羞,我遲遲都不敢回家,也不敢讓父母親知道我當時有多委屈。而是透過弟弟轉告他們關於我的處境。當我遇到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父親的反應讓我驚訝了。我媽是不斷的責備我怎麼那麼傻,發生那麼大的事情怎麼都不告訴他們。我還記得當時我給媽媽的回應是,就是你平時教育我,嫁到人家的家什麼都要忍,要避免爭吵,不要讓人家覺得你沒有家教我才忍氣吞聲!我還對我媽媽呵責:请你們以後要教女兒勇敢離婚!
反而是我爸完全沒有責備我,他更沒有責備我的前夫。在我離婚搬回家的日子,他不善於用言語表達,但他每天都會為我準備早餐以及晚餐。那一刻,我知道我爸是愛我的,他懂我受了很大的委屈。這一點,我非常的謝謝他。我離婚一年後,我爸就因為心臟病毫無預警的離開人世。他的離開對我的打擊非常大。我非常難過,却不能在母親面前表露出我對父親的思念。
由於在前一段婚姻裡對我留下很大的傷害以及陰影,讓我患上了焦慮症,也服用了半年的血清素。在這一段期間,我的精神支柱就是閱讀。我是靠著閱讀,慢慢的正視我和原生家庭的關系,正視我的前一段婚姻留下來的陰影。每一個人的解壓方式不一樣,我是靠著閱讀重新梳理自己的情緒,放下雜念,放下對前夫的怨恨。
我也是靠著回家著一本書,開始重視回我與母親的關系雖然爭執還是難免的。但我相信,我的努力一定可以好好修復我與母親的關系。我愛我的父母親,我懂沒有人天生懂得如何成為好爸爸,好媽媽,加上舊時代的他們沒有那麼多的學習資源,我爸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年輕小小就被逼自力更,生年紀7,8歲就被逼出來討生活。我的爺爺奶奶也從來沒有好好教育他,也就是天生天養那種。我爸跟爷爷奶奶的关系也非常生疏。而我媽生長的環境是女性在家族地位非常卑微。只能忍起吞聲,默默付出導致她使用同一套的教育方式來教育我。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時代,結婚只是一種責任。
致我的爸爸,媽媽,我不怪你們。我現在才理解你們是多麽不容易,你們在你們的原生家庭也過得並不快樂。不管生活多艱難,你們還是把我們撫養長大。让我們放下過去,一起回家好吗?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6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八哥小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巴哥犬是我這一輩子最愛的狗狗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巴哥迷。 原因是我曾經擁有,也面對失去的傷痛。 十多年過去了,我已經努力的把傷痛轉化為思念的力量。
若你委屈自己,誰都能刻薄你,若你敢,你就能贏,只是抱怨,無法改變你所面臨的任何困境,唯有行動,才能脫困
職場言語霸淩-受害者比加害者更像罪人 昨天公司發生了一點小插曲,讓我想用文字來紓解一些負能量。通常我們對霸淩的重視和認知都是在於肢體霸淩而最常被忽略的是語言霸淩。時常承受語言傷害的受害者都會被批判為玻璃心。事實是在職場上人們非常缺乏同理心。很多人都會誤解同理心=同情心但事實上是完全不同等。同理心比
比句點更悲傷 我家是在大馬從事殯儀服務。還記得有一次和射手媽咪婷婷聊天,我向她提起找一天我想分享有關於殯葬業的故事。她就立馬向我推薦在臺灣從事這一行的大師兄兼作家的作品應該很適合我閱讀。我的第一本是買了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第二本是就是《比句點更悲傷》。
巴哥犬是我這一輩子最愛的狗狗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巴哥迷。 原因是我曾經擁有,也面對失去的傷痛。 十多年過去了,我已經努力的把傷痛轉化為思念的力量。
若你委屈自己,誰都能刻薄你,若你敢,你就能贏,只是抱怨,無法改變你所面臨的任何困境,唯有行動,才能脫困
職場言語霸淩-受害者比加害者更像罪人 昨天公司發生了一點小插曲,讓我想用文字來紓解一些負能量。通常我們對霸淩的重視和認知都是在於肢體霸淩而最常被忽略的是語言霸淩。時常承受語言傷害的受害者都會被批判為玻璃心。事實是在職場上人們非常缺乏同理心。很多人都會誤解同理心=同情心但事實上是完全不同等。同理心比
比句點更悲傷 我家是在大馬從事殯儀服務。還記得有一次和射手媽咪婷婷聊天,我向她提起找一天我想分享有關於殯葬業的故事。她就立馬向我推薦在臺灣從事這一行的大師兄兼作家的作品應該很適合我閱讀。我的第一本是買了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第二本是就是《比句點更悲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