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資遣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陣子看了法國電影《真實世界》,主要講大企業裁員的故事,想到自己剛出社會的時候,也被資遣過,講講這段故事。
那年我待的機構,由於財務狀況惡化,因此整體縮編,中止了幾個大的服務項目,集體資遣員工包括我,很多以後用不到的設備,全部送給其他社福團體。
機構的工資就發到那年最後一天,中止的服務同樣到12月31日。那年最後幾天,陸續有團體來載走設備,到了跨年夜,最後一個團體要把僅存一點全部拿走。
就剩我一個人留在機構等人來拿。因為住台北市加上單身沒家累,農曆或新曆年底,家在台北市外要回去團聚的有特權先走。最後一個上班日,守著空蕩蕩辦公室的這種角色,之後十幾年我時常扮演,當時剛出社會不太習慣。
望著空蕩蕩辦公室發呆,想起那整年的混亂,會搞到機構要大裁員大縮編的,當然是經歷了一堆鳥事。
10幾年前沒智慧型手機可滑,辦公室的電腦也早就被載走了,網路線也拔掉,我又沒有帶筆電,所以沒事情可做。
我忘記最後那幾個鐘頭是怎麼過的,反正那天結束之後,我也失業了,那種跨年後就失業,晚上守著再幾個小時就跟我沒瓜葛的機構,感覺很奇妙。
來拿東西的團體終於到了,記得是那天晚上八九點,沒多久我也離開,回到家,隔兩三個鐘頭,一年就過去了。
失業沒多久我就找到新工作了,但一直到很多年之後,我才發現,這次被資遣造成了心理創傷,但我一直沒察覺,之後幾年我很頻繁換工作。
最後推薦大家去看《真實世界》,也許我會寫篇心得兼影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社工有薪水,真的,只是不多。 2.社工跟志工不一樣,大大的不一樣。 3.想當社工不一定要念社工系。 4.考社工師未必要念四年社工系。 5.想當社工未必一定要有社工師證照。 6.社工不一定是公務員。 8.台灣戰後最早的社工1949年就有。 9.社會工作師已經在台灣考了25年。
基於一個長期關注公益團體財務責信的社工師,我還是想知道大家的錢,到底去了哪裡?是否可以請痞客邦說明一下?
新聞事件當事人提到他這麼做另外一個動機,是社工勞動權益。但他是把自己扔到自由市場機制,有點任由服務對象出價,雖然他自己有釐訂價格,但很多人沒按這個給他錢。那如果把社工的薪資任自由市場機制去訂價,勞動條件會更好還是更淒慘?
很多轉發的網友可能覺得拜登太冷酷無情,但是他講的卻是對手共和黨的意識型態!自由市場機制,政府不要介入,強調個人責任,這是典型共和黨右翼的核心價值。煤礦場會關閉是因為被其他能源取代,這是市場和科技文明造成的,勞工就自己要「動見觀瞻」,誰叫你不自己去學第二專長?寫程式嫌困難?那去開UBER或送外賣啊!
「回捐」實在是社福界或公益非營利組織獨有的陋習,一般營利企業單位最多欠薪、超時工作、沒有特休、不給加班費......就很可惡了,真沒聽說勞工還自己繳錢給資方「作功德」。 法律上的不完備,勞工又漠視自身權利,都讓回捐難以遏止。要斷絕這個陋習,只能悍衛自己的權益,眼睛睜大,不要去回捐的機構服務....
難怪台灣的社福組織、公益團體、NGO工作者,勞動條件長久以來一直偏低,還會有強迫回捐這種事情,如果整個社會氛圍,一直是覺得國際援助、人群服務、急難救援工作,不應該有好的待遇,拿薪水已經很好了,還希望有什麼表揚或其他服務,就太超過了,也無怪乎經營組織的人,會想剝削基層工作者嘛!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想的
1.社工有薪水,真的,只是不多。 2.社工跟志工不一樣,大大的不一樣。 3.想當社工不一定要念社工系。 4.考社工師未必要念四年社工系。 5.想當社工未必一定要有社工師證照。 6.社工不一定是公務員。 8.台灣戰後最早的社工1949年就有。 9.社會工作師已經在台灣考了25年。
基於一個長期關注公益團體財務責信的社工師,我還是想知道大家的錢,到底去了哪裡?是否可以請痞客邦說明一下?
新聞事件當事人提到他這麼做另外一個動機,是社工勞動權益。但他是把自己扔到自由市場機制,有點任由服務對象出價,雖然他自己有釐訂價格,但很多人沒按這個給他錢。那如果把社工的薪資任自由市場機制去訂價,勞動條件會更好還是更淒慘?
很多轉發的網友可能覺得拜登太冷酷無情,但是他講的卻是對手共和黨的意識型態!自由市場機制,政府不要介入,強調個人責任,這是典型共和黨右翼的核心價值。煤礦場會關閉是因為被其他能源取代,這是市場和科技文明造成的,勞工就自己要「動見觀瞻」,誰叫你不自己去學第二專長?寫程式嫌困難?那去開UBER或送外賣啊!
「回捐」實在是社福界或公益非營利組織獨有的陋習,一般營利企業單位最多欠薪、超時工作、沒有特休、不給加班費......就很可惡了,真沒聽說勞工還自己繳錢給資方「作功德」。 法律上的不完備,勞工又漠視自身權利,都讓回捐難以遏止。要斷絕這個陋習,只能悍衛自己的權益,眼睛睜大,不要去回捐的機構服務....
難怪台灣的社福組織、公益團體、NGO工作者,勞動條件長久以來一直偏低,還會有強迫回捐這種事情,如果整個社會氛圍,一直是覺得國際援助、人群服務、急難救援工作,不應該有好的待遇,拿薪水已經很好了,還希望有什麼表揚或其他服務,就太超過了,也無怪乎經營組織的人,會想剝削基層工作者嘛!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想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在終究要回到"賺錢"這件事上,那還是給自己一些壓力的打開履歷了~~ 排山倒海的各式心魔又進化了,想來在提離職之後的好像有幾個階段; One;提離職之後 我的狀況是被主管慰留了一個小時,期間還被說已經一個小時了,可以了、其他人都沒這樣,主管不放在心上的忙碌、其實還滿難受的。被質疑其實是假離職後,坐在位
今天又是失業的第一天,用心計較的安排離職過程和日子, 没想到還是打回原型 經過投履歷,面試,再投履歷,面試的漫長輪迴 好不容易被錄取,也經過“仙人”指點接受該翁口,終於脫離求職苦海,但報到後的幾天,發現這裡和想像的不同, 也和我的工作性質截然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似乎也是格格不入,於是毅然決然我裸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今天是我離職的第五天,不過實際上三月底就用特休的沒進辦公室了,所以心靈上可能算離職 1X 天了哈哈!但確實是到週一跟人事拿了離職單、把自己的座位清空和這幾天都沒進辦公室,才真的有種「啊我離職的實感」。
05/08/2010 我的這份工作接近尾聲了 開始辦理交接的動作 五月十四日是這份工作的最後一天 有人問,你為什麼要選這天結束. 選在這天是因為三年前是從這天開始 選在這天結束,也算是有始有終吧.   二十年來,第一次沒有面試,沒有下一份工作. 但倒也不傍惶.   前陣子看了人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2022年底,我辭掉了工作。 這真是一個聳動的開頭,但我知道我想寫的,不僅於此。這只是一個事實,一個決定,我無意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多麼勇敢(或者無知)的人。我陷入了此生最漫長的旅行,而我哪裡都沒有去,只是待在一個房間裡,等著自己膨脹或者碎裂,被過去恐懼抓住,以及那些總是來不及抵達未來的焦慮。不同
Thumbnail
大約是從過年那幾天開始突然萌生很多想法,心中一直有許多思緒想提筆記下,不過那時在準備到新公司任職的資料,以及預習一些行業的專業知識,所以這些系列文才拖到現在才開始寫。 先來聊點職場吧。有在follow我的人可能會知道2023年4月底我提離職了,不過離職的契機可能先回溯到2022年底。 那時外公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在終究要回到"賺錢"這件事上,那還是給自己一些壓力的打開履歷了~~ 排山倒海的各式心魔又進化了,想來在提離職之後的好像有幾個階段; One;提離職之後 我的狀況是被主管慰留了一個小時,期間還被說已經一個小時了,可以了、其他人都沒這樣,主管不放在心上的忙碌、其實還滿難受的。被質疑其實是假離職後,坐在位
今天又是失業的第一天,用心計較的安排離職過程和日子, 没想到還是打回原型 經過投履歷,面試,再投履歷,面試的漫長輪迴 好不容易被錄取,也經過“仙人”指點接受該翁口,終於脫離求職苦海,但報到後的幾天,發現這裡和想像的不同, 也和我的工作性質截然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似乎也是格格不入,於是毅然決然我裸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今天是我離職的第五天,不過實際上三月底就用特休的沒進辦公室了,所以心靈上可能算離職 1X 天了哈哈!但確實是到週一跟人事拿了離職單、把自己的座位清空和這幾天都沒進辦公室,才真的有種「啊我離職的實感」。
05/08/2010 我的這份工作接近尾聲了 開始辦理交接的動作 五月十四日是這份工作的最後一天 有人問,你為什麼要選這天結束. 選在這天是因為三年前是從這天開始 選在這天結束,也算是有始有終吧.   二十年來,第一次沒有面試,沒有下一份工作. 但倒也不傍惶.   前陣子看了人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2022年底,我辭掉了工作。 這真是一個聳動的開頭,但我知道我想寫的,不僅於此。這只是一個事實,一個決定,我無意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多麼勇敢(或者無知)的人。我陷入了此生最漫長的旅行,而我哪裡都沒有去,只是待在一個房間裡,等著自己膨脹或者碎裂,被過去恐懼抓住,以及那些總是來不及抵達未來的焦慮。不同
Thumbnail
大約是從過年那幾天開始突然萌生很多想法,心中一直有許多思緒想提筆記下,不過那時在準備到新公司任職的資料,以及預習一些行業的專業知識,所以這些系列文才拖到現在才開始寫。 先來聊點職場吧。有在follow我的人可能會知道2023年4月底我提離職了,不過離職的契機可能先回溯到2022年底。 那時外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