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寂》是哥倫比亞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長篇作品,以魔幻寫實的風格記載著邦迪亞百年家族荒誕、不可思議、光怪陸離的家族史。然而,如果我們仔細探究在台灣地區,家族企業的傳承規劃如同《百年孤寂》小說內容中一樣的怪誕,彷彿電視上的長壽劇情節活在現實人生中。
且聽我說說幾個真實面對過的案例。
老王董的第二次創業創業非常的成功,不僅成為總公司設籍高雄市員工數40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而且公司已經營運了40多年。經濟部一直想要輔導老王董的企業公開發行股票,但是他老人家微婉地拒絕,為了避免股權分散,以及諸多股東干預集團的經營走向,因此一直維持著家族企業的模式。
老王董希望企業的股權能夠完全集中在王家家族手中,避免外界股東對企業經營上的指指點點,因此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成立了一間家族投資控股公司,由投資控股公司掌握集團中所有公司的股權。而除了老王董夫妻外的股東都是他們的4名子女所持有,股東總共6人;老王董擔任董事長、老王董夫人擔任財務長、長子為總經理,次子及女婿們分別擔任企業中要職;上自董事長,下自女婿們都領著固定薪水,因為集團所得扣除稅負、雜項與保留盈餘外,所有的股息都進入家族持有的投資控股公司。
這樣的企業組織安排,似乎是家族企業的常態。
老王董的好景很長,除了人生而平等的生命大限之外,幾乎看不到他一手創立的集團有落日的一天,家族投資控股公司交叉持有集團底下各企業的股權,那是一種未雨綢繆、長治久安、避免因為分家而造成事業體崩潰的策略。
可是老王董還是有擔心的地方,集團的盈餘集中在家族投資控股公司中,按照持股比例來看,老王董夫妻持有近七成股份,如果將保留盈餘發放,夫妻的綜合所得稅額將暴增到最高級距;如果等到生後繼承分配,未上市上櫃股票將按公司淨值申報並課稅。不論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筆很可觀的負擔。
但如果老王董認識莊女士,他的焦慮應該會得到適度的緩解!
莊女士與先生石董是白手起家的實業型企業家,發家的過程隨著早些年台灣工業起飛而起飛,同時也隨著產業外移而外移。石家是專門協助廠房設計與工具機規劃的專家,因此需求在哪裡,石家的產業也在那裡。石董長年兩岸奔波,隨著年齡增長,身體開始超過負荷。
莊女士是位很傳統的台灣女性,她說她這輩子的遺憾就是未幫石董生下一個兒子。石董與莊女是結縭50餘載,有三位非常優秀的千金。三位千金各自有各自的專長;長女擁有國際芳療師認證,與日本的先生分隔兩地,共組家庭;次女是經過國家考試認證的藥師;三女是位有多項專長的瑜珈老師。
莊女士因為心中的遺憾,所以對三位千金的栽培,在教育上、事業的專長上不遺餘力,她在高雄市的精華地段買了一塊幾百來坪的商業用地,建成了石家企業中心,除了本業之外,大樓的一樓給次女開設一間超大型藥局;二、三樓是長女的芳療、SPA與美體事業會館;四、五樓是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瑜珈教室,再往上走是石董夫婦與三位千金,及其女婿的家庭空間:七樓、八樓是企業總部。
莊女士認為不論如何,石家的家族企業不可以分家!
她如何經營這齣如此不可思議的家庭、職場倫理長壽劇,莊女士當然她有自己的手段,畢竟屬於私領域不便透漏太多;但是在家族企業的傳承安排上,她透過讓三位千金以股東名義私募的方式,增加對家族企業的持股比例,每年固定的提高占比。另外,讓三位千金的夫婿簽訂婚前契約,約定婚後的夫妻財產制為分別財產制,同時規定女婿們不得進入家族企業工作,且必須與石董夫婦同住,家裡有保母、廚師、管家隨時照顧。
為什麼我會說老王董的焦慮會得到適度的緩解?
因為在莊女士為三位女兒穩定進行增資的時候,被國稅局發現逃漏贈與稅,一如既往地補稅,連帶裁罰的罰金金額倍數,讓莊女士算盤上的算珠,掉落一地。
相較於莊女士的精明與強勢,我在學習社團中認識樹哥的故事,又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樹哥已經進入古稀之年,但是對於年輕後輩對他的尊稱,他更喜歡我們稱呼他「樹哥」,樹哥說他的企業已經轉手給別人,早就不是什麼董事長了,與其叫他董事長,還不如稱呼他「樹哥」,至少聽起來比較年輕。樹哥幾乎不去談論他的創業過程,但是我一直認為他的企業經營絕對非常成功,因為在這個長達三十多年供高雄地區企業家學習交流的社團中,他基本上每會必到,只要有學習的機會,原則一定會參加。
所以,當聽到會友討論樹哥生平的遭遇時,我只能為他五十年間創業打拼的精神下一個註解–「創了個寂寞」。
樹哥在電池、電機產業已經可以算上是台灣同行中的第一代前輩,但是隨著國內環境保護法規對高汙染產業監管越來越嚴格時,企業必須為了存續開始尋找出路。因此,樹哥進入對岸重新開始開疆闢土,台灣接單、大陸製造,也培養出對岸許多青年成為企業中的才幹,包括大陸廠區的總經理。
時間轉眼21世紀,中國大陸開始從世界工廠轉型,高污染的企業成為第一波輔導改善的對象,樹哥為了企業續行,添柴添火地為生產工廠改善製程、降低汙染源排放,但是時間不等人,就這麼一轉眼樹哥將要進入了古稀之年,當他的腳步不停地前進,應該到要接棒的時候,轉身才發現,身後的子女已經沒有人願意隨著他的腳步前進。樹哥的兩位公子,已經進入電信業,從基層的工程師開始做起。
為什麼不願意接棒?
「因為製造業的生活實在太辛苦。」
樹哥將大陸公司的股份賣給他一手栽培起來的總經理,扣掉工廠轉型的負債與相關外匯保證金後,樹哥說他當初孓然一身過去,現在就孑然一身的回來。
樹哥創業的故事,真是創了個孤寂。
家族企業的傳承真的就像《百年孤寂》般的光怪陸離,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或是說台灣企業家專注本業上而忽略對法規、接班人培育的重視;另外,企業經營中要面對很多突發因素,訂單也好、上下游產業關係維持也好、財務調度、政經關係…,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們忘記了,人的時間有限!
如果以中小型家族企業來說,對於企業的傳承,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視角:
這三個視角看起來是彼此相輔相成的,但其實很難同時做到。
從權力傳承視角來看,老王董的接班策略很明確,就是長子接班。因此長子在家族投資公司中的股份排第三,當發生繼承時,長子都將持有最多的股權,而且未公開發行公司的股票非市場交易的熱點,基本上可以排除外人的干預,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可以確保經營權的穩定性;莊女士的傳承規劃則著重於財富與權力的傳承,讓三位千金各自擁有專屬於自己的事業體,並且劃分好財產界限避免因婚姻關係消滅時,女婿行使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而造成的家族企業資產部位的減損;同時隨著時間流逝,將家族企業的經營型態從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三位千金將共享家族企業的經營權,但是在免稅額的認知上滑了一跤。
樹哥的故事是我感到最惋惜的,他在同業中有受人尊敬的地位;個人也展現出令人佩服的學習精神;在面臨企業因法令規範轉型時,願意配合其約束,怎麼看都是模範,樹哥對於企業管理的學習與執行不遺餘力,唯獨漏掉了對於接班人培養的過程。
不過令人放心的是,樹哥辛勤一輩子的努力雖然回家時孑然一身,但期間的收穫還是讓他有一個非常美滿的晚年,他時常保持運動、每週聽一場演講、含飴弄孫,開著他那台新買的7系列遊山玩水。
這幾個真實案例,有時候想起來讓人發噱,多少有點荒誕的成分,我的觀察視野畢竟有限,只能夠從個案的部分對談中找到記憶點,真實的情況,每個企業家族還是得由其中的成員摸著石頭過河,心境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也只能事後諸葛的給些不痛不樣的意見。
財務顧問只能站在客觀的角度為個案的利益全盤的著想,我們總得站在客觀的角度、冷靜的分析、陳述對於個案目前規劃方案中全面性的短板問題所在,讓個案們能在時間的長流裡能有一個安心的傳承計畫。
是傳承,而不是船沉計畫。
沙振言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台灣)
CFP國際金融理財師(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