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時期,那是一個人心惶惶的時期。
電影的背景是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當時的《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列》導致人人都可能是匪諜。本劇改編自曹欽榮前輩的《流麻溝十五號女收分隊及其他》,是以女性視角來撰寫的歷史電影。
劇中有一幕,女子監獄的宿舍裡,互相指著對方是匪諜,
但也有人問:「到底誰是匪諜?」
|誰,都可以是匪諜。
匪諜是什麼?
匪諜是不聽國民黨命令的人;
匪諜是潛在不能受到控制的人;
匪諜亦可以是因為你家有點錢所以被眼紅檢舉的人;
匪諜可以是因為愛上一個不愛我的人,所以我檢舉那個我得不到的人;
匪諜是因為你要保護自己的親人所以被逼著承認自己是匪諜的人;
匪諜是因為好奇心驅使想要增進自己知識的人;
匪諜是富有才藝的人;
匪諜是那些有信仰且努力實踐的人。
匪諜是被所謂由愛深恨、求而不得、人性醜陋嫉妒下的小人無故舉報所犧牲的人,大部分所謂的匪諜都是無辜的受害者。這些所謂的「匪諜」在我們現在看來,都是平凡人。
他們跟我們一樣都只希望過「平凡」的生活。
|平凡是什麼?
平凡是,我不會因為去街上買一瓶醬油,就被抓去充軍。
平凡是,我不會因為我才華洋溢,就被非自願的囚禁並且強迫免費被要求付出。
平凡是,我今天喜歡上一個人,我想要、也能夠跟他在一起。
平凡是,我喜歡這本書的知識,就算觀念不符合這個時代的潮流,我還是能放心研究。
平凡是,我不喜歡你的觀點,但是我也尊重你獨立思考下的言論。
平凡是,我們能擁有為自己人生作主的權利。
但在白色恐怖時期,這些對我們來說多麼平凡的事情,都成了奢望的心願。
大部分的人放棄了這樣奢望的心願,但依然有一些人,他知道什麼是獨立思考、知道什麼是自治、知道什麼是「台灣人的台灣」。這些人,在日治時期已經被管夠了,也因為看到很多民主前輩為了台灣的自治而奔波,他們都成為了有夢想的人。他們也願意為這樣的信念去奔波、去犧牲。
|台灣不是沒人才,只是人才都在火燒島了
爭取民主與自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在第一線早就判了死刑,而也有一大部分的人,有家庭有包袱,但也默默的在背後支持著。而這些沒有犯了重罪卻「疑似心術不正」的人,都因為那些奇怪的原因被舉報為匪諜而送來火燒島。
白色恐怖時期的火燒島,就是現在的新疆集中營。當時約有3000多人被送往火燒島,有些是台灣本省人,也有中國外省人,甚至連支持國民黨的人也被關在裡面接受思想改革。送往火燒島的人,不是醫生護士就是學生、藝術家等知識份子,知識份子多為有獨立思考有理想的人,有些人並不會因為單純的利益或是利誘而妥協。就算被孤立在島上,私底下,他們依然想儘辦法知道更多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所謂知識就是力量,這些信念就是支撐著他們活下來的力量。
這些有信念有能力人才,在火燒島上卻沒有了名字。他們在島上,就像物品一樣,只有編號。這些編號,都被稱為「新生」,都被編入同一個戶籍,戶籍就是「公館村流麻溝十五號」,戶長是掌管這些「新生」的新生訓導處處長。
這些新生對於蔣氏政權來說就是政治犯,因為思想不夠純正,所以送來勞動改革。
劇中因為上面長官的權力鬥爭,下面的人為了揣摩上意就要繳交有更多思想改革上的成果,可是所謂的成果真的是會讓人發笑。
男生刺上「精忠報國」的刺青,女生寫血書,蓋血手印。
這些所謂的「改正思想」竟然一定要用人類的血肉犧牲來表達,在21世紀的我們看來真的是非常的好笑。因為就跟那些受難者一樣,這些所謂的血書根本無法代表一個有信念的人的自我意志。那些對國民軍所重視的績效,在信念強烈的人看來,都只是一則笑話。因為國民軍是弱者,只有弱者會害怕達不成績效的懲罰,因為他們太害怕懲罰了,所以他們自願成為加害者去壓迫受害者。只有持續迫害新生,才能顯現出他們的忠心,才能升官,才能保命。但其實他們不知道,他們除了站在加害者的角色以外,跟受害者處境別無兩樣,只要有心人因為鬥爭刻意舉報,這些加害者也能被指控為匪諜。
對獨裁政權來說,誰是冤枉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權的穩固。
只要能讓穩固權力,獨裁者不只會放任下面的人狗咬狗,用這樣的恐怖平衡來達到他手握所有資源跟財富以及權力,也一點都不在乎其他人民的生命。人權是什麼?人權對獨裁者來說,只有自己是人,其他百姓不過是螻蟻,可割可棄。
但有一群人知道什麼是人權。人權是人與生俱來就該享受的權利,自由應該像呼吸般存在。
國民黨必須清肅這些人才,將他們送往外島,才得以換來台灣本島內的平靜。就是這些人才太有能力了,才凸顯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有多麼的沒有能力,只能靠殺人、關押、逼迫的手段去控制台灣人。但除了知是會帶來力量,犧牲也是。這些前輩的犧牲並無白費,就算面對死亡,他們也依然笑著面對,因為他們問心無愧,他們始終知道民主是真理,始終知道犧牲會換來更多人的覺醒。
獨裁者可以短暫牽制人的行動,卻無法真正控制人類想要投奔自由的心。
白色恐怖時期,讓我看到人心醜陋的一面,卻也看到那些光輝的人用著自己的信念與行動劃破了黑暗,照亮了這個哀傷卻美麗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