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法對話錄】透過對話的形式,描述那些我們在操作的歷程中所遭遇的人性。
在股票市場裡起起伏伏,長久下來,A覺察到自己的心態似乎逐漸失衡,遂促成這次聚會,找我聊聊。
買完咖啡座定,A開始述說當次交易的過程:
“我其實很看好OO檔股票,當天開盤,我就以當沖的方式進場,期間一度跌到我設定的停損線,我思索著是否要砍單的同時,卻看到了回彈的現象,也因此我判斷:今日的低點已出現。所以我就留下來了,後來經歷了一番整理,股價來回的跳動,我都還覺得很正常,但沒想到後來遇到整數壓力回彈,趨勢開始往下,本來賠到-5%我應該就要砍單了,可我卻逃避、蓋牌,最後本來-5%變成-8%。我那時候應該要砍的,但我就是逃避,就是沒有砍,好像又犯了老毛病在那裡凹。其實我這個月一直都是很有紀律的,槓桿也開在一個我能比較舒適掌握的範疇,我這個月也都操作得不錯,但就是那天,我就又逃避了。其實我知道我應該要倚靠理智,我必須要做到完全地客觀。但那個當下我就是逃避了。”
“所以當你看到第一次回彈的時候,你感覺怎麼樣?”
“我覺得那是一個低點。”
“說說看你那時候你的心情?”
“就覺得,是個低點,可以進場。”A重複著。
聽起來現在還講不太出來,自己的情緒,或許得來點示範,我心裡想著。
“我試著說看看:你看到一個回彈的現象,你的解釋是,低點出現了,有壓力可以支撐,你覺得很安全。你當下覺得是很安全的,是嗎?”
“恩,但事後看來不是。”
“沒關係,我們一段一段檢視。”我繼續說道。並試著與他核對感覺,讓A能夠專注在此刻自己的經驗裡。
“好像這時候因為是安全的,而安全,好像也讓你覺得,可以有滿多選項的?”
“恩,對。”
“這時候,你有哪些選項?”
“我可以改做波段、或維持原本一貫的當日沖銷。而我選擇改變策略做了波段,因為我看好這檔股票。”A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這樣的選擇可能會有更高的獲利?”我問。
“對,我認為會再漲,我預期的獲利可以從原本的2%上升到10%左右。”
“那這個選擇你相應地變成要承擔甚麼風險?”
“我變成要承擔更多地虧損的可能,具體來說從原本的-2%變成-5%左右。”
“還有沒有其它選項?”我問。
A沉默半晌,但好像想不太出來。
“至少還有一種,叫做今天就這樣。”
“阿,對。”
“其實這裡你已經獲利,你可以選擇停利,像你之前的獲利方式那樣做,但此時的你沒有,你甚至沒有想到,為什麼?”
“因為我這個時候覺得很安全,而且我算過,這還在我可以承擔的風險之內,雖然用當沖進場後來改做波段的話,會使我的成本不夠漂亮,但我覺得很安全。”
“非常好。”
此時的A已經可以開始聚焦在自己身上,並將自己這一段的心路歷程整理起來,形成一幕敘事經驗。所以我接著問:
“所以,到目前為止,雖然判斷地過程很快速,我們也常說這是直覺式地判斷,但其實這些都是你當下想過的內容。所以,這可以算是一個理智的決定,是嗎?”
“沒錯。”A肯定地說。
做出理智的決定的我,應當是一個理智的人。
這句話我們彼此都沒說,但在對話裡逐漸彰顯,成為後續對話良好的基調。A開始能稍微公平一點地認為,自己應該不只是一個逃避的人。
但這還不夠。
故事還沒結束,下周我們繼續探尋。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見解或心得,我們的對話將共創彼此更深刻與多元的理解
記得收藏、追蹤、訂閱、點點小愛心、拍拍手、或贊助我們喝杯咖啡~
文章授權、
FB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