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教育論壇(下)-關於美國的聾人文化和聾教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豆比早已耳聞一些關於美國聾人文化發展的資訊,也有稍微爬文看了一些相關文章,不聽完顧芳槐博士的分享後,我還是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大開眼界啊!
各位豆子可以準備捧好兩顆眼球看下面的資訊囉~
1.在美國,聾教育跟特殊教育是兩個不同領域。
2.美國不再用「聽障」”hearing impaired” 這個詞了
聾人認為自己只是需要用一個不同的語言接觸這世界。有些州(共三個州)甚至已經用法律禁止hearing impaired這個詞了,只能用hard of hearing 和 deaf/Deaf。
這其實讓豆比蠻驚訝的,想不到美國已經進步到將特定敏感、帶有歧視性的單字立法禁止了,在這點,台灣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吧......畢竟現在還是可以看到新聞媒體將聾人稱為「瘖啞人」、「聾啞人」、「殘障人士」等等帶有歧視性意味的用法。有些聽人確實會納悶:「聾人不是不會說話嗎?稱聾啞好像也蠻正常的呀!哪裡歧視了呢?」
但是歧不歧視應該是由被稱呼的人(當事人)決定,就像性騷繞也是由當事人定義是否為性騷繞,何況, #聾不一定啞, #啞不一定聾,其實兩個特質並不完全搭上邊...
3.當初美國人來到台灣教育、教導聾人才有了聾劇團。
4.在美國,如果聾人、聽人共處一室,聽人一定要打手語,不然聾人會覺得不被尊重!
5.在美國,會儘量避免 #讓聽人扮演聾人,因為這是一種 #文化挪用。
6.在美國,手語翻譯員之間不能互相分享幫誰翻譯、翻譯什麼等資訊,那屬於個人隱私,若被抓,需要付法律責任,證照會被吊銷。
於是顧博士分享到一對夫妻兩人都是手語翻譯員,兩人回到家就是閉口不提工作的事情XD,它就是一個兩人協定好的禁忌話題。
7.1988年 DPN 高立德才有第一個聾人校長
8.美國手語等級有6級,要考到4級才有機會考美國聾教育碩士。(不確定是否每個州都一樣)
9.台灣手語「微笑」(食指+拇指) 在美國手語是女同性戀的意思,因為是L的手形---Lesbian。(這不就很像台灣手語「生小孩」在美國手語中是「大便」一樣尷尬好笑嗎XDD?
“Sign TSL: My wife just gave birth to a baby yesterday!
“Sign ASL: Why does it make you so happy that your wife has done poo?”
10.在美國,若有聾童出生,政府會馬上給予關心,結合協會資源尋問之是否有學手語的需求。
11.在美國,比起口語能力,美國更著重在手語和書寫能力。
12.在美國,手語詩、手語文學是有成熟的發展,而這兩者跟翻譯文學是不同領域。
另外,顧博士其實有提到關於 #學習國際手語的必要性。
他的建議是:鼓勵我們學習美國手語,原因是因為國際手語其實沒有被認定為是有系統的語言,它是由一些國家的手語組成的,甚至約一半的比例是美國手語,且美國手語其實有點像英文,在國際上仍然是強勢的手語語言,加上美國有這麼豐富、這麼多元的資源~
豆子們,是不是跟你以往的認知很不一樣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46內容數
112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10天,搜羅全台評價正面的自行創業的聾人/聽障者的餐飲業店家,或是雇用聾人/聽障者的友善的餐飲業店家,將它整合成一張「全台聾人與手語美食地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豆比手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之前豆比對於聾人文化整體也比一般人相對了解,但這次的論壇,經由顧爸和顧爸兒子- 顧芳槐博士的分享後,豆比又是一個知識量滿載而歸: 1. #口語中有注音, #那手語呢? 你們應該都聽過文法手語、文字手語、自然手語吧? 那你們知道「 #注音手語」的存在嗎?
#2022聾教育論壇(上) #國慶日快樂 #本文與國慶日無關呵呵 「有些聽障者/聾人的中文程度偏弱可能是因為使用手語的關係。」 回想起當時我口中說出的話,豆比錯了。 上週六豆比跑去參加了 #台灣愛聾協會 的聾教育論壇。 有人可能會疑問:不是線上參與就可以了嗎? 何必大老遠跑去台北呢? 但是到了現場才
「音樂旋律很美,每個人的手語都好多元…坐我旁邊的聾朋友快樂地跟著旋律舞動起來…Damn 真的有點太催淚…」這是豆比心裡的OS。 昨天視形傳藝課程的最後,Kevin導師給我們看了一段影片: 就是一群美國人用自己的方式以美國手語展現 【You will be found】(豆比中譯:你並不孤單)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人生真的挺有趣的,豆比沒想過自己會學手語,更沒想到自己能夠參與全台灣第一場視形傳譯的演出。 老師們說此次其實只是一個「實驗」而不是「成果發表」,但不論如何,它是一個Good Trial,而且它包含了四種形式: 1.音樂劇 2.一般話劇 3.手語劇 (用手語銜接呈現先前的話劇) 4.手語歌
「每一次的戲劇排練都要面對赤裸裸的自己。」 這一次參與大象飛過我的耳朵 的 #視形傳譯 演出,豆比再次真實深深體會到這種感受。 雖然表演藝術本來就很難有絕對的對錯與好壞之分,每個人都有主觀的感受與想法,可回想當初大學時期參與舞台劇的回憶,排練時遇到明明很簡單的動作,但自己卻做不好時,心中會有很深的自
雖然之前豆比對於聾人文化整體也比一般人相對了解,但這次的論壇,經由顧爸和顧爸兒子- 顧芳槐博士的分享後,豆比又是一個知識量滿載而歸: 1. #口語中有注音, #那手語呢? 你們應該都聽過文法手語、文字手語、自然手語吧? 那你們知道「 #注音手語」的存在嗎?
#2022聾教育論壇(上) #國慶日快樂 #本文與國慶日無關呵呵 「有些聽障者/聾人的中文程度偏弱可能是因為使用手語的關係。」 回想起當時我口中說出的話,豆比錯了。 上週六豆比跑去參加了 #台灣愛聾協會 的聾教育論壇。 有人可能會疑問:不是線上參與就可以了嗎? 何必大老遠跑去台北呢? 但是到了現場才
「音樂旋律很美,每個人的手語都好多元…坐我旁邊的聾朋友快樂地跟著旋律舞動起來…Damn 真的有點太催淚…」這是豆比心裡的OS。 昨天視形傳藝課程的最後,Kevin導師給我們看了一段影片: 就是一群美國人用自己的方式以美國手語展現 【You will be found】(豆比中譯:你並不孤單)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人生真的挺有趣的,豆比沒想過自己會學手語,更沒想到自己能夠參與全台灣第一場視形傳譯的演出。 老師們說此次其實只是一個「實驗」而不是「成果發表」,但不論如何,它是一個Good Trial,而且它包含了四種形式: 1.音樂劇 2.一般話劇 3.手語劇 (用手語銜接呈現先前的話劇) 4.手語歌
「每一次的戲劇排練都要面對赤裸裸的自己。」 這一次參與大象飛過我的耳朵 的 #視形傳譯 演出,豆比再次真實深深體會到這種感受。 雖然表演藝術本來就很難有絕對的對錯與好壞之分,每個人都有主觀的感受與想法,可回想當初大學時期參與舞台劇的回憶,排練時遇到明明很簡單的動作,但自己卻做不好時,心中會有很深的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全球化時代,甚至連台灣也慢慢重視起雙語教育,多語能力已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母語式教育作為一種科學而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逐漸成為關注焦點。本文將延伸告訴你相較於傳統我們所接觸的填鴨式教育... 母語式教育的概念 母語式,顧名思義是指通過模仿母語學
Thumbnail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來說明英美兩國對於某些相同概念的事物,使用的詞彙完全不同 (同義異字異音)。所以你要買東西時,用錯字的話,店員可能會給你不一樣的東西喔。例如,你其實想買長褲 (在美國是說 pants),但你在英國說要買 pants,店員會給你看內褲,是不是令人噗嗤呢?
Thumbnail
先說結論,英、美很多同字不同音,很多是母音念法不同,有時候是重音位置不同,先培養這個觀念,以後學單字時,就要特別注意英、美單字的發音。 你會覺得:「這有什麼重要的嗎?」 依據我 20 年來,指導過全球 28 個不同國家的學生經驗來看,不少發音 (正確發音、 正確重音等)、聽力、口說 (發音以外的
Thumbnail
今日美中關係處於新冷戰,美國仍拒絕"脫鉤",可以1990年代美國大眾文化的"與敵同眠"主題況之。女人與男人發生性關係,早上起來告“強姦”的案件集中在那個年代,卻非宗教保守主義的反性,乃是女權與"父權社會"的鬥爭。美國的偉大制度"異性戀羅曼史"因此淪為殺戮戰場。美國倡議"全球化"亦違反原意,成為戰場。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臺灣,七歲學注音符號;在美國,七歲學英文字母。 重點是,在美國,七歲又不用學中文;問題是,在臺灣,七歲卻就開始教英文了。 臺灣小孩,憑什麼跳過,美國小孩,那六年扎扎實實的「音義」?
Thumbnail
在美國,英語口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顯而易見的英語口音可以揭示一個人的身份、背景甚至專業能力,這常常使非母語的英語使用者感覺不安。他們擔心他們的口音會影響他們在工作或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因此常常尋求改善口音的方法。而在台中,有許多針對口音改善的課程可以選擇,例如台中英文口說課程 就是一個很好
Thumbnail
這就是美國全國都正在英文教改的內容,這就叫做SoR,118英文課綱就該修正成這樣子
Thumbnail
我們反對雙語政策學新加坡; 我們主張雙語政策採英美澳加SoR教學法。 我們反對雙語用CLIL; 我們主張SoR進課綱。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臺式英語、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並沒有誰比較標準,或誰不標準的區分,所有的英語都站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但是發音和腔調就不重要嗎? 3個方法幫助你的寶貝小孩與你自己英語口說更道地,自信開口說英語。
Thumbnail
在全球化時代,甚至連台灣也慢慢重視起雙語教育,多語能力已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母語式教育作為一種科學而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逐漸成為關注焦點。本文將延伸告訴你相較於傳統我們所接觸的填鴨式教育... 母語式教育的概念 母語式,顧名思義是指通過模仿母語學
Thumbnail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來說明英美兩國對於某些相同概念的事物,使用的詞彙完全不同 (同義異字異音)。所以你要買東西時,用錯字的話,店員可能會給你不一樣的東西喔。例如,你其實想買長褲 (在美國是說 pants),但你在英國說要買 pants,店員會給你看內褲,是不是令人噗嗤呢?
Thumbnail
先說結論,英、美很多同字不同音,很多是母音念法不同,有時候是重音位置不同,先培養這個觀念,以後學單字時,就要特別注意英、美單字的發音。 你會覺得:「這有什麼重要的嗎?」 依據我 20 年來,指導過全球 28 個不同國家的學生經驗來看,不少發音 (正確發音、 正確重音等)、聽力、口說 (發音以外的
Thumbnail
今日美中關係處於新冷戰,美國仍拒絕"脫鉤",可以1990年代美國大眾文化的"與敵同眠"主題況之。女人與男人發生性關係,早上起來告“強姦”的案件集中在那個年代,卻非宗教保守主義的反性,乃是女權與"父權社會"的鬥爭。美國的偉大制度"異性戀羅曼史"因此淪為殺戮戰場。美國倡議"全球化"亦違反原意,成為戰場。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臺灣,七歲學注音符號;在美國,七歲學英文字母。 重點是,在美國,七歲又不用學中文;問題是,在臺灣,七歲卻就開始教英文了。 臺灣小孩,憑什麼跳過,美國小孩,那六年扎扎實實的「音義」?
Thumbnail
在美國,英語口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顯而易見的英語口音可以揭示一個人的身份、背景甚至專業能力,這常常使非母語的英語使用者感覺不安。他們擔心他們的口音會影響他們在工作或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因此常常尋求改善口音的方法。而在台中,有許多針對口音改善的課程可以選擇,例如台中英文口說課程 就是一個很好
Thumbnail
這就是美國全國都正在英文教改的內容,這就叫做SoR,118英文課綱就該修正成這樣子
Thumbnail
我們反對雙語政策學新加坡; 我們主張雙語政策採英美澳加SoR教學法。 我們反對雙語用CLIL; 我們主張SoR進課綱。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臺式英語、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並沒有誰比較標準,或誰不標準的區分,所有的英語都站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但是發音和腔調就不重要嗎? 3個方法幫助你的寶貝小孩與你自己英語口說更道地,自信開口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