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聾教育論壇(上)-手語/口語雙語教育是可以採納的!

2022/12/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2聾教育論壇(上) #國慶日快樂 #本文與國慶日無關呵呵
「有些聽障者/聾人的中文程度偏弱可能是因為使用手語的關係。」
回想起當時我口中說出的話,豆比錯了。
上週六豆比跑去參加了 #台灣愛聾協會 的聾教育論壇。
有人可能會疑問:不是線上參與就可以了嗎? 何必大老遠跑去台北呢?
但是到了現場才能跟那邊的聾人認識、交流、互動啊!XD
而且每當豆比參與手語相關的活動時,往往都會有「驚喜」!
像這次竟然就看到一位背影很熟悉的老爺爺,
他轉過頭來跟我打招呼—竟然是顧爸本人!(撒花)
耳聞已久的聾人界的大長輩出現在我眼前,怎能不開心呢XD?
學習手語之路真的充滿驚奇,豆比很多舊有的對於聽障者/聾人(或身心障礙者)的觀念一再被推翻,這或許也是我接觸手語後的一大恩典。
以聾人教育來說好了,台灣的啟聰學校對於聽障者/聾人的教育方針仍然偏向 #口語為主,#手語為輔,這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是我們同時也可以將視野拉到國外看看:中國、香港的聾教育是什麼情況呢?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聾聽融合的雙語教育。
p.s. 其實法國、美國、瑞典等國家也都有這樣的雙語教育,只是這次論壇上特別針對中國、香港討論。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分成個人融合&團體融合。團體融合的組別的聾生,無論是口語力的表達或文章閱讀能力都明顯比個人融合組高上許多,甚至在自尊心、自我認同上也都如同一般生,並不會像許多生存在聽人社會中的聾人一樣:偏向貶低自我價值,且一般生跟聾生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一般生不會將聾生視為「特殊的存在」,而是用平常心與其相處。
這其實也讓我想起國小的時候,豆比在低中高年級時班上都會有一位資源班的學生:唐氏症、早產兒、亞斯伯格症,豆比從來都不是很擅長要怎麼跟她/他相處,可能一個原因就是:師長會特別跟大家說明 #她/#他與大家的不同,希望大家能夠包容、接納她/他。
但有趣的是…或許就是因為師長有特別說明她/他與一般生的不同,我們更不知道怎麼自然跟他們相處吧?反而當你沒有特別強調某事、某物、某人的特別,我們更能以平常心對待之。
因此講者還拋出一個引發省思的想法:
「或許啟聰學校可以以「手語、口語融合教育」作為特色以吸引聽障/聾人的學生,讓學生有多元的『 #選擇權』,而不是讓學生『被安置』(被選擇)。」
再來關於聾人的閱讀能力、文字組織能力,的確聽障生/聾生在這方面普遍偏弱,但是 #並不是因為使用手語而導致這個結果(而且其實不是所有聽障生/聾生都會手語,有些人是大學時期甚至出了社會才接觸到手語,原因是因為從小受的教育是以口語為主,且是在一般學校的環境成長。),反而其中一位講者做了相關的研究後,發現使用手語其實能幫助聽障生/聾生在閱讀和文字組織相關的能力的提升!
至於為何聾人/聽障者的閱讀能力、文字組織能力會偏弱,以科學研究角度來看,豆比其實無法敘述細節,但聽人要知道的是:
聾人/ 聽障者的閱讀能力、文字組織能力跟一般人同樣水準並不是件理所當然的事。
至少豆比認識的這樣的聾人/ 聽障者多是因為從小接受口語教育、一般學校的教育,生長環境周遭多是聽人,加上大量的閱讀( #後天的努力),閱讀能力、文字組織能力、表達方式、思維模式才會跟聽人很相像。
無論如何,環境是塑造一個人的思想的重要因素,後天學習也相當重要,沒有誰天生厲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會員
43內容數
112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10天,搜羅全台評價正面的自行創業的聾人/聽障者的餐飲業店家,或是雇用聾人/聽障者的友善的餐飲業店家,將它整合成一張「全台聾人與手語美食地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