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7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法說逐字】2022 Q3 聚陽法說會逐字稿:前三季EPS破紀錄、南向設廠/搶短單/避開高庫存品、明年表現超過今年

閱讀說明: 本站法說會逐字稿,是筆者工作之餘,額外花時間心力所整理,希望分享更全面資訊給投資人,也很謝謝有讀者特別回饋、贊助,真的給予相當大的鼓勵,也給我更多動力繼續做下去。
以下為法說會內容,建議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簡報搭配文字服用,效果更佳:
重點先行:
  • 今年成衣產業面臨庫存調整風暴,其中聚陽大客戶Target首當其衝,不過公司卻表示,有新成長動能可抵銷衝擊。
  • 聚陽優勢一:供應鏈重組下,提早佈局印尼、孟加拉搶新商機,也接到日系客戶轉單,明年資本支出將持續增加。
  • 聚陽優勢二:訂單交期縮短,對於靈活調度產線的廠商有利。
  • 聚陽優勢三:產品組合轉型,避開高庫存的居家產品。
聚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說明會,聚陽公司林恆宇發言人。
邱心怡發言人特助:
用一句話來描寫聚陽,聚陽就是亞太地區最著名的一個全流程、整合的成衣供應製造商,我們主打一站式的管理,還有我們垂直整合的能力,當然我們的管理相較同業來講也是蠻優異的。
先來看一下公司概要的部分,前面已經講過我們算是亞洲著名的成衣整合的供應商,所以我們主要產品類別人當然就是以衣服為主。
衣服的部分大家可以看到投影片最左邊,我們其實生產製造的衣服種類是相當廣的,從所謂運動外出服,到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個快時尚fashion apparel ,包含睡衣、內衣等等以及其他品項。包含甚至比較特別的泳衣,跟我們所之前在疫情期間,我們聚陽也是我們臺灣的一個國家隊,也有協助製造防護衣、布口罩等等,所以我們是以產品類型來講,也是相對非常的廣泛。
以客戶來講,我們其實主要服務的客戶是在美國地方,我們整個公司出口大概有8成都是去美國的市場,剩下的兩成是銷往亞洲日本等等的市場。
客戶的類型我們分三個類型,第一個是品牌客戶,比較多項是我們主要的客戶,包含美國的gap inc,跟日本的迅銷,當然還有mass channel,就是大眾銷售的管道,包含有美國的Tarfet跟沃爾瑪,同時我們有服務百貨公司的品牌,像是KOHL'S。
我們的生產基地是相對的多元,但主要是聚焦在東南亞跟中國的5個國家,包含中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這 5個國家。 除此之外還有包含非洲也是我們一個外發的產能,這個是我們現有的一個生產的基地。
關於社會企業責任,最近除了臺灣的官方單位之外,也是世界上的一個主要的潮流,我們除了有在董事會轄下設立永續委員會,我們同時在去年也是證交所第六屆公司治理評鑑,上市貴公司的前5%的殊榮之外,我們有順應世界的潮流,我們也有訂定內部所謂的一個ESG的目標, 我們都是跟我們客人美國的一線品牌是同向的,是希望可以在2050年的時候達到竟零碳排,2035年的時候達到碳排量要減半。
營運概況的部分,我們先來看一下,剛才已經稍微有提過客戶,我們營收地區來看,2021年我們營收8成是出往美國,大概兩成是出往亞洲,還有大概1%是出往歐洲市場。
我們的產品線目前以2021年來看,我們的運動機能的部分是占我們整體營收的32%;我們的fashion apparel,所謂的外出服,這裡面包含內睡衣,以及其它的可能一些swim wear等等的品項,是佔到大概將近7成左右。這部分其實板塊是有點挪動了,因為這是2021年的一個長相。2022、2023年,其實我們的運動外出服的佔比是有逐漸在提高,我們的ready to wear、fashiona apperal的佔比是有逐漸在降低。
我們前五大客人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目前以2021年來看,最大就是gap,營收佔比可能是三成,接下來我們的日本客戶跟target,大概是佔兩成左右,接下來就是美國的KOHL'S、沃爾瑪等,大概佔一個中到低單位數的佔比。
我們的生產基地前面講了,我們有5個生產基地主要是集中在東南亞,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目前最大的產能是集中在越南,越南在我們產能佔比40%,我們第二大的生產基地是印尼,印尼這部分,在我們的一個整體的產能來講,以2021年來說是37%。我們第三大的產區就是柬埔寨,柬埔寨這個部分是佔我們大概兩成。接下來兩個產區,中國跟菲律賓佔比相對比較小,大概是個位數左右,2~3%,這是目前的產能分佈。
我們接下來的擴張也會聚焦在以印尼為主,同時我們這個月初的董事會也有通過,我們也決定要前往孟加拉,我們有一個美金大概1400萬左右的投資額,預計在孟加拉有拓展的計劃,也會在我們現在既有一個東南亞為主的產能之外,新增南亞的基地。
這是一件衣服的大概的成本給大家做一個參考,我們在進行一個報價,成衣來講,其實我們的料、來源的布料,原物料的部分佔比是相對比較高的,一件成衣的報價來講,原料佔比會到6成,人工的部分大概13%,費用的部分大概是8%左右,剩下的兩成再多一點點,會是公司所謂毛利率的部分。
這邊我們簡單來看一下,這是我們從2011年到現在為止的歷年績效,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已經公佈了我們第三季的財報,我們2022年前三季的營收是較去年同期成長16%,達到了247億, 毛利率部分也是有較同期成長。目前前三季毛利率是來到24.75%。
所以以我們2022年前三季的表現來說,我們其實是達到了一個我們歷史上最佳的表現,以目前前三季已經公佈的總結而言,至於股利政策,我們過往一直都是希望可以把我們的獲利跟股東來做共享,我們基本上平均的股利分配率都是會達到8成以上,相信之後也是會持續往這個方向走。
請發言人來這邊為我們進行一些補充,發言人林恆宇:
首先我先針對最近的一些產業重點,還有趨勢跟大家進行一些分享,還有說臺灣的這些企業如何在現在世界面臨的挑戰中,如何創造出一個新的商機跟機會,在未來的世界潮流中勇往直前,可以創造更佳的商機跟先鋒的指標。
首先我們先講一下,最近幾年變化最大,當然還是疫情的影響,所以疫情其實大幅度改變了,不管是品牌或者是個人消費的形態,所以很多企業在這種挑戰之中必須去做一定的改變,來順應現在整體的情況。
我們感受到最近最重要的幾個事情,庫存其實是目前我們客人面臨的比較大的挑戰,庫存的問題其實來自於去年開始, 因為封城或者是疫情影響,導致運輸遞延,還有運輸成本大幅增加,讓很多原本預計在去年耶誕節運輸往美國的產品,其實並沒有在當年度到美國,所以它變成了一個大概今年一二月才到美國的情形,這就導致了庫存開始累積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發現說庫存其實現在美國面臨的大概都還是秋冬裝,尤其是聖誕企業前後的這些庫存問題是比較嚴重的。
第二件事情,客人在疫情的時候採購大量的居家或防疫相關產品,所以導致在現在我們面臨的一個後疫情,一個解封跟外出需求大幅增加的情況之下,他其實當時採購太多的這些產品,也變成了目前面臨的庫存挑戰,再加上最近烏俄戰爭跟衝突的影響,還有導致的一些通貨膨脹的預期性增加等等,整體的資訊,所以變成消費看起來也是有因此而被影響的情況。
所以我們的客人也針對這種的情形,針對他的庫存做一些比較積極的調整,不過看起來效果是有效的。從今年第二季之後,其實我們美國客人因為已經看到接下來世界需要面臨的挑戰或庫存調整,所以在當時就在做庫存的處理方法。
當然這個其實比電子業來的靈活,主要是因為成衣庫存,其實它單價沒那麼高,所以它處理的方式其實是更多元的,甚至是像捐贈或者是當地教會等等的,所以你們看到的一個情況,庫存的問題雖然說現在看起來還很嚴重,不過從目前客戶看到的情況來看,大概率明年第一季到第二季,庫存就已經不是最主要的一個問題了,而是所謂的經濟可能衰退的消費影響而已。
所以庫存影響,我們覺得大概最壞狀況已經過了,只是說現在大家都知道庫存集中在居家類別,還有秋冬類別的前提之下, 你要如何去接更多外出相關的產品,來平衡掉明年訂單調整的影響。所以這一點我覺得聚陽做的相對比較早,所以我們在明年訂單大概外出服的比例大幅增加,彌補掉了很多可能居家類別明年還是比較偏弱的情形。
第二件事情比較少人在談的,其實我們的產業有一個很快速的供應鏈重組的一個情形正在發生,針對明年客戶下訂單的地區,從以前很重度依賴,像中國、越南,開始轉往比較南下的東南亞國家,像印尼,甚至馬來西亞等地,或者是印度、孟加拉地區。
當然後面原因的推手有幾個原因,第一個還是成本考量,因為在東南亞地區的成本,其實比中國便宜,越南大概是中國的7成成本,印尼是大概6成5成本,孟加拉可能更低,可能它是不到5成的成本。
如果再加上一些RCEP,這些關稅協議的簽署,可能印尼競爭優勢會更高。 所以整體來講,開始往南下發展的部分,其實是陸續已經成型,而且一旦開始推進,這個趨勢可能是無法逆轉。
所以我們覺得,作為一個當時很早就推行南下策略的聚陽來講,現在所在的地區就變得非常具競爭優勢,我們現在可以很有效吸收很多所謂的南向訂單,尤其是像從中國跟越南需要移動的產品,所以我們這部分其實也是相對的在受惠。
這也有助於我們在去庫存循環之下,還能夠維持一定程度的訂單規模, 當然也有些受惠我們在日本市場的成長,還有日本客戶需求的強勁,所以整體來講其實是去庫存,業績還是可以成長,這個就是一個很主要的組合。
第三點,現在客人因為對應所謂去庫存,所以它的採購策略在明年也有很大的調整,它大幅下降了核心訂單,可是大幅增加一個追加單或短交期訂單比例,從原本的9:1,變成現在可能看到明年是6:4 。所以專門擅長做追加單的廠商,例如像聚陽的話,其實在訂單的獲取上面,其實相對的就佔據很多的一個優勢。
所以整體而言可以看到剛才講的三個重要的趨勢來講,聚陽所在的一個位置都算是相對不錯的。所以即使是現在面臨的去庫存的循環,還有一個經濟前景不確定的情況,我們覺得明年我們的一個表現還是會超過今年。而且在整個的一個訂單的組合上面,應該也會比今年來的好。
當然只是說它的一個獲利成長來源是不太一樣的。過去幾年都是因為運動休閒,尤其運動服帶動需求大幅增加,所以讓我們整個公司的獲利能力有因此而提升。但明年運動服所推動的力道,可能開始沒有像今年這麼高,但是取而代之,外出類的一些快時尚產品復甦,再加上旅遊、回去上班上學這一類需求的成長,或者是一些過去基期比較低,像日本市場這部分的帶動。
所以整體而言,我們覺得明年挑戰在上半年的期間,當整個庫存還需要消化的第一季,可能還是明年相對需要各方面去考驗自己,去找一些替代訂單的情況,不過明年跟今年很不一樣,它是漸入佳境的態勢,是有點像倒吃甘蔗。進入第二季,我們覺得普遍來說,日系客人的成長會開始淡化掉所謂的美國客人這邊的庫存影響。步入到第三季,可能美國客人都開始回到一個成長的軌道,主要是因為庫存的修正應該也告一段落。
至於說獲利部分,我們覺得也不用太過度擔心,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做的主要可能算是美國市場,大概收的都是美金,所以匯率部分相對是比較有利的狀況,再加上因為追加單增加,所以這一類的利潤挹注,其實也都不亞於高階的機能服。
再加上雖然說,整個市場狀況不是那麼明朗,不過因為有一些日系客人的訂單挹注,所以其實它有效地替代掉一些我們流失掉一些低毛利的訂單。
所以整體而言,我們覺得明年在營收部分,如果要再創佳績,力道應該會發生在下半年。不過全年來看,上半年因為有一些追加單的挹注,所以維持一個整體表現優於今年的態勢,是不需要太過擔心的。
所以整體而言,我們會衡量現在客戶的需求,做一些產能配置的調整,意思就是說,當客人的需求回來的時候,聚陽都剛好都站在他所想要的位置上,它需要擴充多快速?我們都是第一個可以配合他的要求,進行這一類調整的主力供應商之一。
所以我們覺得明年的產能的增加,當然會配合最後一個客人的情形,不過大概我們覺得成長應該是會延續過去幾年的成長軌道,維持一個,我們覺得可能產能盡量往我們現在預計的一些資訊的方向去走,所以沒有什麼衰退疑慮了,所以大家就可以不用太過度擔心。
整體而言,我們覺得雖然明年挑戰很多,可是對於聚陽而言,它是個機會,機會是有準備好的人去掌握的,我們現在會充分掌握現在所有的一些優勢,盡量去接觸一些我們過去可能比較難去接觸的一些投資人或品牌。
所以整體而言,我們覺得明年開始應該會聽到很多陸續新客人引進,不過大部分成長,初期還是靠一些現有的客人,從長期來看,我們覺得會開始靠往市場需求比較高的、運動類別的客人為主,這大概是我做的補充。如果大家有任何的疑問,非常歡迎大家把問題提出來。
(接下來為意見交流時間,請各位嘉賓踴躍提問)
(不好意思,因為他不是非常瞭解,我們說明年核心訂單跟追加單,變成6比4,這東西其實比較沒有辦法想像。因為追加單不就是一個不確定的訂單?到時候再來追加的?我們怎麼會知道, 到時候這個4會出現?
6是代表說,我現在看到的訂單比之前跟往年相比只有60%?我想應該也不是這個意思。 當然我們提到我們對於未來好像感覺還是蠻有信心的,能不能再仔細說明?)
我來解釋一下,因為這是在我們業內的一個說法,我覺得比較清楚講,追加單意思是短交期訂單,因為短交期訂單等於是說我客戶從確定訂單,到實際出貨,是比平常所謂的核心訂單來得短。
因為正常來講,正常的能見度大概4個月。如果你是4個月前就把訂單確定下來,這個就是我們講以前核心訂單的模式,當然核心訂單的優勢是在於付出成本比較低,可是因為你要預先告知供應商時間比較長,所以你很難有效反映市場的變化和效果。
短交期訂單的優勢,在於它平均的一個交期,就是比剛才講的核心訂單短兩個月到三個月,意思就是說,如果是100%依賴所有短交期訂單,我手上的庫存就可以有效減少兩個月,這樣的一個意思。
他不完全是什麼,看到了才做追加,因為客人通常也不是最後一刻,才知道他到底會做到多好多壞,因為成績一定是陸續知道的。所以客人的意思就是說,他60%跟40的改變,意思就是說他4個月前就確定訂單減少, 取而代之是兩個月前才確定的訂單變多,這樣的意思。
所以它後面的意思就是說專門做4個月訂單的那一種供應商,明年訂單明顯就變少,可是以前擅長做兩個月左右的供應商,商機其實就變多很多,是這樣的道理。所以你會看到很明顯,為什麼有些大型專精的同業,它會比較有問題,因為他以前就是專門在做4個月週期的核心訂單,如果他又在中國,他又是沒有辦法做短交期這一類的,他目前的訂單的影響數就比較大。
可是對於已經擅長做快速反應這一類的,像聚陽這種供應商,你可以看到即使整體的一個訂單量有可能下降,不過因為想到最快的供應商,聚陽一定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所以優先下給聚陽的訂單,反而是比今年還要更多。
所以意思就是說當客人決定採購量從4個月降到2個月的時候,是大幅受賄那些本來就擅長做兩個月左右的訂單的這一類供應商,所以意思比較是這個樣子。
(再確定一下,品牌廠商下單的方式大幅改變,原來通常都4個月前就會決定,現在就會變成2個月之前才來決定,大概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對,意思就是說他為了避免庫存問題,所以他寧可多付一點錢,多準備一些兩個月前才確定的訂單,而不是為了省那一點錢,去做4 個月的訂單。所以它背後的邏輯,就是完全針對目前庫存的問題,做這樣子一個調整配置。
(剛才我們有提到我們明年會放比較多心力在新客戶開發,關於這個部分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說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明年在打樣的量,會比今年增加比較多? 另外我們明年在新客戶開發這邊,已經會有開始出大貨的客戶?大概是哪一個類型的客戶?大概貢獻是多少?)
首先來講,如果說樣品增加,我覺得要看比例,因為比例來講可能不會增加,今年我們陸續接到一些現有客人的大訂單,所以其實很多開發在今年就已經完成了,所以意思就代表說,可能明年可能這一些費用、各部分搞不好不會像今年那麼高。
不過這個前提都是,如果後面沒有更多更大的客人進來,所以我們覺得這個都是必要投入的成本,因為你必須要有這些投入, 才會有更多的一個訂單引進。所以為什麼說,即使去庫存看起來對聚陽都沒什麼影響,就是因為之前開始投入的,現在開始在發酵,所以我比較難直接回答是不是真的變低,不過看起來確實變低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只能這樣子回答。
至於說新客戶,其實聚陽普遍來講,每一年大概都會有2~3個新客人,包含今年我們並沒有對外揭露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其實對外的說法比較符合投資人預期。 當客人是夠大夠穩定,而且可以逐年成長的幾個條件都達成以後,我們才會對外揭露客人。
因為很多的客人雖然他的名聲很大,如果說我們接到的是測試單,而不是變成可以轉換成長期合作的訂單,基本上我們現在做,我們也比較不會對外面的說明。
其實也間接的回答到你,很多的客其實已經在做所謂的大貨樣,不過我不會像,很多人說,你有沒有接到很多很高階運動品牌、最近在增加很多供應商,我們不能去否認。不過因為它還沒有做成所謂的長期合作之前,我們覺得揭露沒有必要,因為我不能保證三年後還可以做客人,在我的客人的名單裡面。
我們揭露的邏輯,應該就是當客人成長到可能佔我們的營收的3%以上,這個時候來說明會比較去說服力。像我們在講的話,我們都是講前5大客人,所以說你可以看到佔比大概說是5~6%,所以3%再來講,其實也比較符合我們業內的看法跟規範。
所以應該是說新客人不穩定,來來去去,不過一旦他真的穩定,像這兩年我們在Dick's Sporting Goods,他現在已經可能是我們的第四大客戶,明年是這樣子。我們覺得有像這樣的客人出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對外接受,不代表現在什麼東西都沒做,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想再問第二個問題,剛才有提到我們預期在明年的第三季開始,美系客戶訂單應該會回升,我不知道說這部分是我們預期第三季美系訂單就回到成長軌道嗎?以及目前這個是我們從普遍美系客戶這邊所得到的回饋,都是這樣子的嗎?)
首先來講,這是包含聚陽全部的美國客人,所以不是從單一客人,這是一個比較全面性的資訊。當然,我們覺得你要看這件事,它不是直接反映整個市場的情況,因為你要考量到幾個前提,聚陽是一個快速反應的供應商,所以你下半年要成長,第一個首先你是要快速;第二個你要在東南亞,東南亞或者是他想要的地方。第三個你是,你不是專門做一些庫存高的產品。
所以集合剛才講這三點,下半年大概就是明確的成長軌道。如果排除這三點,我們覺得還是有些供應商在明年還是會遇到很多一些訂單流失的情形,所以必須強調針對達成剛才講的三點,下半年的成長看起來幾率是非常的高。
(日本客戶的認證現在進度怎麼樣? 這部分是明年下半年,還是現在已經開始會有訂單出來? 另外我們到孟加拉投資,客戶是現有客戶,還是有新客戶要求我們去孟加拉來生產?)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比較好回答,孟加拉主要還是針對美國市場的需求,原因很簡單,因為孟加拉臨近印度,而且是講英文的地區,所以在美國的法規針對人權比較有疑慮的這些棉類製品的時候,孟加拉這邊的供應鏈其實可以完全彌補這類的問題跟挑戰。 所以孟加拉如果是做美國棉類產品的話,必須去競爭一個地區。
當然第二個原因,就是說那邊的一個發展性跟各個方面,其實針對未來業績的規範,他們的資源跟各方面會比一些東南亞國家來得更好,所以這是針對孟加拉。
至於說我們覺得日系客人,還有印尼的發展,你要先瞭解一些狀況,像日本客人他們在中國供應鏈是非常的集中的,大概佔它的採購可能高達7成,未來規劃,因為它要積極擴展,尤其像北美市場這些的。像我們剛才講,如你考量到一些美國的法規跟各方面,他如果有一些來自可能他現有產區之外的選擇,對他是更好。當然我們覺得它長期發展,目前目標是希望50%的採購來自中國,50%來自中國以外的地區。
所以可以想到,如果看中國以外地區,要從3成的採購增加到5成,意思就是說這邊訂單再加上他自己的一個營收增長,下單量一定要比以前多可能80%左右,所以我們對外面講的成長5成,其實是一個很保守的數字,而不是大家想的一個天大的數字,其實並不是。你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就會知道需求很大,而且需要做的時間很短,所以客人在做的就是一個全方面的策略的考量。
當然我們覺得客人的想法是這樣子,他優先的選擇一定還是現有主力供應商,因為它現在產區移動,不代表它針對某些國家的廠商會因此而下降,倒不是。如果你在他想去的地方有工廠,他還是很樂於這訂單給他現有的主力供應商,這是不影響的。
不過,不是全部主力供應商都會希望往東南亞去發展,所以這個就會卡到一個事情,如果他要達成自己內部的策略,他就必須有些訂單要轉移到本來在東南亞就有些工廠,而且擅長生產的供應商,例如聚陽,所以你要先瞭解這樣的一個前提背景。
至於所謂的規範,因為現在整個迅銷集團今年有些改組,他們其實基本上現在都集中採購在同一個主管、本部長身上,所以跟以前下單邏輯是不同的。 意思是說,不管品牌只要是迅銷的東西,全部由這個人做主。這個人做主的情況就是,他可以自由決定自己旗下所有品牌要下在哪個廠商、哪個工廠,以前的限制基本上已經不再適用了。這樣子的情況,當然還是有些地方必須克服,因為畢竟主品牌的品質規範要求,要遠高於其他副品牌,因為他們的定位本來就是有所不同。
所以針對剛才講,可能東南亞這邊的產能的張,第一個他們一定要考量到說,要達成的時間點,因為如果說要兩年內完成的話,這個挑戰是比較大的。 不過比較好的點,如果是跟現有的主力供應商合作,從工廠一開始佈局,它就可以開始參與介入是最好的,因為如果它的規劃在未來ESG規範更高階的時候,它一定是從這個工廠、一開始的配置跟它的設計,跟它的未來自動化能力,他都可以做一些指導,這才是符合他自己內心以後希望達到的透明度跟各方面。
所以我們現在印尼工廠,基本上是在7月份有跟客人有做協定、在東京簽約,當時講的大概就80條生產線,大概以這個為原型,不過當然80 條不夠,所以後來才有董事會通過,變成他的一倍多出來。
現在那邊的規劃,我們全部日系的產品,全部從現在開始出貨的東西,都比較他們最嚴格的規格、他們主品牌的規格去做品檢,去做生產的流程檢驗跟測試、樣品開發等等,所以做的牌子雖然還不是叫它的主品牌,可是其他的東西,基本上在那邊的人、在那邊的產品,在那邊的任何你可以看感受到的,就是他主品牌的樣子。
我們認為,它主品牌的訂單大小規模,基本上你80條生產線全部開完,也只能做兩個產品而已,所以對他來講非常的小。可想而知,你在現在20條才剛開出來,你根本就不可能做主品牌,邏輯上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意思就是說這不是認證的問題,是說你的能力或產線根本現在就不夠,所以最有可能當80條生產線基本上都開出來以後,你才可以至少看到可能一個訂單或兩個訂單放在那裡。
就算你全部開完160 條,可能也才四五個訂單而已。所以這個就比較做詳細的解釋,不是說還沒拿到,客人是很認真看待這件事情,基本上工廠現在與其說是聚陽工廠,你還不如說是迅銷的工廠,我們的人還比較少。
他們是希望做到超越他們目前的一個規範去做這件事情,我們覺得,可以很樂觀的看待未來的走勢,因為如果說真的主品牌進來的話, 它的成長性不是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數字,我們現在對外面講,其實基本上不包含任何可能、這一類的發展,所以這邊做一些比較詳細的補充。
基本上日系客戶的一個發展,我們都還是遵從日系主要的年報揭露資訊為主,我們這邊只是以一個現狀提供給各位做參考,我們也不需要外傳出去。
(明年我們的產能配置各產區來講是怎麼配置? 剛提到孟加拉進度來講,大概什麼時候是有機會貢獻的? 接下來我們會不會有資本籌資的需求跟明年的資本支出?)
首先資本支出一定會增加,因為現在看起來擴展需要是很大的,因為東南亞跟孟加拉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我相信你很快就聽到很多同業在這地方也會有一些佈局的計劃。 我們是希望孟加拉目前規劃現在開始、2024年投產,未來希望佔到我們聚陽可能至少5%以上的一個產能。
印尼比較快,因為畢竟客人需求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相信在明年有可能印尼就是我們最大產區,當然整個擴充的速度跟流程、時程還比較難去規劃,因為畢竟還是取決於那邊的技能度,還有招工的一個順序,不過基本上我們覺得目標是越快越好,所以是以這個方向去做一些計劃。印尼應該是未來一兩年的重點,孟加拉會在未來的兩三年後會是我們的發展的重點。
是否有現增的需求?基本上沒有,因為現在手上太多的現金,因為都收美金,現在手上是滿滿的、很多剛換的新臺幣,所以我們覺得,畢竟我們是輕工業,所以資本其實不大,你看我們講非常多,也才3000萬美金左右,所以手上的資金是完全足夠去應付所有擴產的需要。我們覺得大概多餘的現金我們還是會配回給投資人, 像剛才講的,八九成的一個配息率,應該還是會繼續維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