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學習】上台不再瞎緊張,只要吞下有溫度的定心丸

【職場學習】上台不再瞎緊張,只要吞下有溫度的定心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個⋯⋯今天主要要報告下個年度的 AAAAction Plan的部分,希望各位主管若有任⋯⋯任何指教。歡歡⋯迎不吝給予指教,對啊。」

出了社會,每個會議、每個拜訪、每個交付,就像隨時隨地都有期中考

出了社會,每個會議、每個拜訪、每個交付,就像隨時隨地都有期中考

踏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再也不是拿著鉛筆畫答案卡的測驗,而是不斷的計畫、執行、檢核。因此,我們每一天都在面臨溝通表達的挑戰。

對你而言,上台發表自己的工作狀況、提出全新的提案,也是一件令你緊張的事嗎?


上台發表的三種窘境

你最近一次發表的時機是什麼呢?表現的如何?還滿意嗎?

你最近一次發表的時機是什麼呢?表現的如何?還滿意嗎?

只顧著說,沒有留意聽眾反應

說到上台表達,從小就算沒有報告的經驗,我們至少也都當了20年的聽眾。經驗豐富的你,或許也遇過所謂的三板老師吧(黑板、地板、天花板),那時候的你上課的感覺如何呢?

是不是也有種沒有被照顧到,甚至漸漸的就開始失去了聽下去的動機了呢?

或許,我們在表達的時候,不會像三板老師這麼極端,但卻給了我們很大的警惕,當我們過度專注於簡報的內容時,是非常有可能忽略了聽眾的眼神、反應的。


過度在意聽眾反饋,而亂了節奏

根據聽眾的反應,適時地作出調整,是件好事。因為我們都不像胖虎,永遠都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其樂。但若是把關注全都放在台下,恐怕也不是件好事。

隨著上台表達的經驗多了,我們開始學會觀察聽眾的一舉一動,甚至眉宇之間,就能發現他們是專心聆聽,還是敷衍回應。

記得,在一次下午的校園演講中,到了下半場學員有一半開始心不在焉,甚至有一些同學都要睡著了,讓當下的我立即就受到了影響。

而在事後與承辦老師確認,才知道下週就是學校的校慶,同學們中午幾乎都沒有休息,而是在練習校慶的表演

有的時候,我們的表現,與聽者的回應是兩回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自己能控制的內容、流程、互動。


我是哪裡?我在誰

雖然字的序順,不響影閱讀。但這邊想表達的是,上台前的緊張,往往會讓我們失去平時的水準,甚至無法發揮出準備好的內容。

最後,我們就真的會忘了自己是誰?若因失常而搞砸了重要工作,也真的要開始想接下來該哪裡了!


吞下有溫度的定心丸:從建立連結開始

有幸在TYCIA講師培訓,參與小虎老師的溝通表達課程

有幸在TYCIA講師培訓,參與小虎老師的溝通表達課程

近期正好上了聲音教練 小虎老師 的「有溫度的溝通課」,恰好對於如何與緊張共處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接下來與你分享如何透過建立連結,讓緊張退散!

與環境連結

善用心錨,想著全世界都會來幫助你

小虎老師分享,在上台前,我們可以跟現場的電腦、投影幕、桌椅說說話,告訴他們「等一下我要在這裡大顯神威,就靠你們了唷」。

這讓我想到心理學心錨的原理,透過強烈的暗示來改變自己的內在狀態ˋ,而若當次的表現也真的不錯,未來重複使用時更能不斷增強。


與他人連結

脆弱不等於軟弱,適度展現脆弱能拉近關係

記得第一次的校園演講時,學校的投影設備無法與Macbook相容,因此臨時改為學校電腦,經過系統轉換,字體與版面都跑掉不少。

在當時,我雖然選擇了大方承認自己的失誤,但卻始終覺得自己的處理不夠好。

關鍵在於,除了展現自己的脆弱之外,也要不斷強調正面態度,例如可以補充:「雖然簡報版面有些狀況,但今天的重點在於同學與我想法之間的交流,我們可以把更多關注放在對於OOOO主題的思考」


與自己連結

當我們開始緊張,就會把關注放在自己的表現,但那不是表達的目的

一場成功的表達,重點應該是聽者是否被你說服、認為有所收穫。因此,我們可以這麼思考:「上台不是要追求自己完美的表現,而是如何說出我們深信的信念」

當自己每每出現了對於表現的焦慮情緒,我們可以允許自己有這樣的反應,但也可以透過即刻的呼吸調整來改變。

自己特別有感的是,覺得悶就大吐一口氣,心裡也會跟著覺得輕鬆許多,就好像所有的擔心都被吐掉九霄雲外一樣。

緊張的時候,就來口淡定紅茶吧?你的淡定小物是什麼呢?

緊張的時候,就來口淡定紅茶吧?你的淡定小物是什麼呢?

保持內心的溫熱,我們都是最棒的表達者

溝通表達是1+1>2的事

在台上的時候,每當擔心來襲,總覺得自己是孤零零的,但課堂中小虎老師分享到溝通從來就是雙向的事情,讓我有了新的頓悟。

只要我們保持真誠的意圖、開放的態度,創造一個友善的對話氛圍,讓聽者感覺被包容進這個氛圍中,我想,那就會是一次很棒的交流了!


在你的印象中,成功的那次表達經驗,是做對了什麼呢?

期待你在留言區與我分享唷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一個❤️, 也歡迎你到我的FB粉專「利他能の人生調劑所」逛逛唷~



avatar-img
你的學涯教練 利他能的沙龍
62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