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學習】我們與AI的距離,人何以為人

【職場學習】我們與AI的距離,人何以為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曉得在我的同溫層中,關注AI工具的朋友有多少呢?

高中的時候,班上有個物理極強,

非二類組不念,以進入Google 為目標的神人同學。就經常分享到人工智慧,

​但或許當時運算、網路速度還不夠快,我完全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

剛上大學時,整天閒著沒事做,偶然又看到了AlphaGo擊敗韓國棋王李世乭先生的消息,

​這次,倒是認真的想了一回,難道說人的策略終究贏不了AI嗎?


​那天吃了晚餐過後,我就下定決心告訴自己

「反正我不下棋,跟我應該沒關係吧」

raw-image


而時間就這樣溜到了,大四。因為探索職涯,參加了醫療生技展,

​從而看到許多新創,將AI應用在遠端監測、影像診斷等。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

直到這幾週,無論是親近友人、社群圈、主流媒體等,似乎全都圍繞著ChatGPT轉,應用已經無法用五花八門來形容!

​也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raw-image

眾多可能性,不禁讓我在好幾刻都開始思索,

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有那些事情,是人類更加擅長的?

什麼樣的任務,才是人們更該花心力去做的?

.

更關注人的需求

「人生的長度無法改變,但深度與厚度可以」

在AI工具有機會大幅加速,群體發展的狀態下,

​能抓住人們需求的,終將成為脫穎而出的一群。

或許你正擔心,基礎的程式撰寫chatGPT已經能做到,

​那麼初階工程師該怎麼辦?

​但,你是否能讓自己成為整合公司發展方向、使用者需求的高手,

​並且運用AI工具快速整理資訊,

​並且能自行設計更複雜架構,進而讓生產力翻倍呢?

raw-image

簡單說,能嗅出人類需求,

​並且運用工具改善不效率、減少不方便、增加價值感的工作者。

​更有可能是下個10年的關鍵人才。

.

更專注的做選擇

「越多選擇,並非增加可能,而是讓你越不自由」by 心理學家 Barry Schwartz

AI工具讓我們在更短的時間維度內,看到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然而在今天以前,我卻經常為此感到焦慮。

​(BTW這邊的中文押韻,是目前cahtGPT在創作時仍有瑕疵的,人類勝)


raw-image

焦慮源自於不確定性,當不確定的事情發生時,

​我們必須透過思考、行動和過往的經驗來整理它。而以下是我在重新思考人類與AI分別的定位時,幫助自己的釐清思考的提問

  1. 什麼樣的問題有助於現在的我採取行動
  2. 什麼樣的經驗讓我有所啟發與學習
  3. 為了要達成⋯⋯我選擇採用⋯⋯理論/ 經驗,作為行動準則
  4. 什麼樣的行動會讓我更加滿足


你發現了嗎,選擇意味著取捨,

​取捨需要對自己的了解、對目標的掌握度、對未知的提問能力。

​更專注的選擇,就是先學會找到生活中的平靜,並開始認真提問。

#對自己的在乎提問 #對群體的關注提問 #對行動的方向提問

.

更留心於無法計算的事物

「ChatGPT可以幫助我們排出完美的自主學習計畫,卻無法計算我們人生的變化」

​在與爆學力夥伴討論,是否導入於高中自主學習課程時,我突然有感而發。


raw-image

​人們總是用盡各種辦法,想計算出看不見的事物

​用心理測驗知道自己的人格特質,

​用生辰八字知道自己的戀愛運勢,

​用系統性的研究方法知道未來的趨勢。

然而,本質上,我更相信的是未來是沒人能計算的。

​所以,有句勵志的話說「與其抱怨現在,不如動手改變未來」

過去的我們,可以選擇當作雞湯喝下去。身心暖了起來,但不見得真的有作為。

raw-image

因此,我更認為未來有機會被刻意的「規劃」出來,前提是,

​那些無法計算的情緒、時間的價值、愛、勇氣、夢想、集體記憶⋯⋯

​都開始因著你的關注與提問,而有了新一層的詮釋。

​好比,我們大可以詢問chatGPT對於228事件的看法,

raw-image

但這些資訊本身並沒有意義。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每一個行為,

​事實上,都基於了一種對於特定生命經驗的信任,

進而有了想法上的轉換 or 行動的產生。

在這過程中,必須得有你的詮釋。

「人生本身並沒有意義,但是詮釋的過程卻讓生活更加美麗」by 不知名口腔彈道學家 利他能

最後,如果你問我人類與AI最大的差異為何,

​我會說:

​「往後看的世代,人類的好奇心將成為最強大的武器。」

面對未知,你可以選擇恐懼,

​也可以選擇運用好奇心,保持覺察,持續前行。

#人是目的工具不是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一個❤️, 也歡迎你到我的FB粉專「你的學涯教練 利他能」逛逛

avatar-img
你的學涯教練 利他能的沙龍
62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那個⋯⋯今天主要要報告下個年度的 AAAAction Plan的部分,希望各位主管若有任⋯⋯任何指教。歡歡⋯迎不吝給予指教,對啊。」 踏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再也不是拿著鉛筆畫答案卡的測驗,而是不斷的計畫、執行、檢核。因此,我們每一天都在面臨溝通表達的挑戰⋯⋯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那個⋯⋯今天主要要報告下個年度的 AAAAction Plan的部分,希望各位主管若有任⋯⋯任何指教。歡歡⋯迎不吝給予指教,對啊。」 踏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再也不是拿著鉛筆畫答案卡的測驗,而是不斷的計畫、執行、檢核。因此,我們每一天都在面臨溝通表達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