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永續將是未來數十年的消費主流

    雖然流行風潮在短期內似乎總是潮起又潮落,會不斷改變,但是依據社會學家長期觀察,認為生活習慣與時代共同的價值選擇,會隨著當時世界所面對的重大事件而改變,而且會有一個明顯的分水嶺。
    比如影響每個人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消費選擇,就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而且據研究,只要危機持續六個月以上,消費習慣就會固定下來。
    回顧歷史,人類上一次經歷長期的通膨,是一九七0年代的二次石油危機,那時候消費的主力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在經濟快速成長中度過童年,到七0年代剛好是就業與成家的年齡,面對重大危機及社會的動盪,開始對既有的道德倫理與文化價值產生懷疑,因此這些人挑戰文化的權威,丟棄上一代勤儉的信仰,選擇追求自我,搖滾樂與嬉皮開始流行,消費傾向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吃的食物更質樸、熱中健身、因此有機食品、慢跑、牛仔褲從邊緣文化進入主流。
    到了2022年的現在,從美中冷戰、疫情、俄烏戰爭到最後全世界引起的通膨,將會改變那些消費的優先選擇?至目前為止可以看到幾個明顯的趨勢。
    首先是永續的浪潮起飛,快時尚被循環商品取代,長達數十年的「用過即丟」的習慣,也慢慢改變,「修復權」運動興起,2021年九月,歐盟提出法案,強迫如蘋果等公司這類大企業,必須為產品提供與世界所有品牌共通的充電裝置,英國也在2021年七月通過實施「修繕權法案」,強制要求廠商在賣出電器電子產品後,即使在那個產品停產後,也必須繼續提供十年的備用零件,也就是讓每個產品至少有十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因應風潮的改變,快時尚的服飾業紛紛回收舊衣,經清洗拆解,重新紡紗織布,最後剪裁成新衣。而著名家具業者IKEA2022年在全世界都推出家具「購回」的服務項目,讓消費者賣回家裡用不到的IKEA產品,然後IKEA將這些使用過的傢俱整理翻新後,上架到循環專區販售。
    第二個新的趨勢是疫情讓人們重新回歸家庭,而通膨也迫使人們減少外在消費,當人們習慣在家上班,煮飯,即便疫情結束,短期內也不會再改變了。因此,年輕人開始在家動手做飯菜時,煮起來簡單又方便的火鍋湯底,還有各式各樣煮菜用的醬料包跟拍照打卡所需的漂亮盤子與廚具,成為新的潮流商品。
    人們假如不是在家裡生活與在家上班,那麼就是採取另一個極端,走出去在外度假辦公。許多國家與景點,也因應這風潮,推出度假辦公方案,讓這些隨時隨地上網就可以連線上班的人,只要電腦一關,立即就切換成度假行程。
    最後目前可預見的趨勢是,消費購物會更趨近於兩極化,尤其對於現在剛進入社會工作的Z世代,如同引領前一波社會風潮的戰後嬰兒潮世代,這群二十幾歲上下(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Z世代,除了商品的價格之外,他們還看重是否有價值,也就是能不能有額外的意義或體驗。換句話說,只有「好」是不夠的,還要夠特殊,夠個人化。
    社會學家認為,Z世代正要改變未來四十年的消費甚至生活的樣貌。比如說,最近美國的研究機構調查顯示,因為疫情,通膨導致的房租、房價高漲,有二成的Z世代,在成年後仍與家人住在一起,而且即便疫情結束,也不打算改變現況,因此美國可能迎來很久不見的多代同堂的家庭生活。
    台灣的社會雖然受獨特的地緣政治影響,但是整體而言還是無法自外於世界潮流,至少追求環境永續與循環經濟,將會落實為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