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從問對問題開始》你覺得什麼是批判性思考?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我們應該像木匠一樣,而各種說法就是木材,可由我們切割組裝,做出我們獨立思考後的決定。
世界上太多人想牽著你的鼻子走,一則晚間頭條新聞標題、一個稀鬆平常的廣告台詞、一篇洋洋灑灑的網路文章、甚至是熱門候選人的政見表。
該相信什麼?什麼是內容中沒有透露的訊息?拆解內容,深入何謂結論、議題與理由,幫助自己釐清其中背後真實的含意。

作者是誰

尼爾·布朗教授與史東都華·基里教授。布朗教授於博林格林州立大學教授批判性思考、偉大思想、經濟學與法律長達50年之久,布朗教授以批判性思考為主,在全美最富盛名的機構,傳道授業。
基里教授於博林格林州立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並在大學部與研究所專授變態心理學與臨床衡鑑,同時在大一開設批判思考課多年。
我覺得這本書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意見回饋」。手上這本是改版後的第十二版,就像書裡最後寫到,對內容有任何意見與建議,歡迎並衷心期待讀者的回饋。
簡單說就是一段時間,作者會參考或依據回饋的內容加以改版,以保持這本書的活性,就像擁有批判性思考一般,廣納他人意見與看法。反思書裡的內容,並與時俱進。

認識評判性思考

兩種思考吸收模式
思考方式能夠分為常見類似海綿吸水般吸收資訊,好處是大量吸收知識,能夠了解其複雜性,有助於日後複雜思考的基礎。可惜缺點是無法分辨訊息好壞,照單全收,容易成為別人的精神傀儡。
另一種方式則是帶著提問,與接收的訊息互動,我們稱這種互動方式為淘金式思考。海綿法強調知識吸收,淘金法則是強調吸收過程中積極和知識互動,因此這兩種方式必須相輔相成。

強義與弱義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通常運用在:防衛,評估或是修改自己基本信念。
運用批判性思考守住自己的意見或是試圖抗拒別人的看法及推理稱為弱義批判性思考。反之強義批判思考需要對所有申論提出批判性問題,包括自己的申論也不例外。
強迫自己以批判性態度,觀察本身的原始信念,有助於防止自欺及從眾行為。
人容易傾向於固守目前的信念,如果我們選擇一條好走的路,必將承受極大的風險,容易犯下原本能夠避免的錯誤。

議題、結論、理由
批判性思考第一步,先找出接受訊息裡的議題與結論還有理由。
議題就是整個訊息裡所要討論的事情,可以將它視為問題引發討論,結論即是作者或說話者最後希望你接受的觀點,理由則是支持與證明結論的陳述、證據、內容等等。
當接收訊息裡提出許多觀點來支持其結論時,即是「推論」。反過來說,沒有陳述性事實來支持訊息裡的結論時,不能成為結論,只能說是作者的「意見表述」。
看看這段文章「人民感受到威脅、恐懼、憤怒與封閉⋯這些都是三級警戒生活的日常。但從過去一年來各國不少城市解了又封,封了又解的經驗看來,疫苗接種是否普及,成了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事實上our world in bata 網站也以透過統計數據證明,疫苗的普及正是疫情趨緩的關鍵,以色列、新加坡與美國都是顯例。」
試著找出以上文章(本文節錄自udn鳴人堂-陳文葳-疫苗安全有效嗎?防疫關鍵期,政府如何因應「疫苗信任危機」?)議題、結論與理由。
結論:疫苗接種普及是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
議題:疫苗接種普及能夠恢復往日正常生活嗎?
理由:國際網站數據及他國目前現況。
我們可以運用這個方式,找出幾乎所有文章裡的規則,這本書裡面大量距離各類短文,提供給大家練習。

批判性思考如何落實在日常上

如同在一開始就提到,現在這個社會上,搶著幫你做決定的人不會越來越少,那麼怎樣避免自己陷入無意識的自駕模式?如何利用淘金式選擇該吸收的訊息,豐富自己的思維呢?在這分享五個重要關鍵:
1.大量吸收資訊,並保持多元觀點
2.拆解訊息內容結構,分辨結論議題與理由
3.檢驗證據力度和是否有模糊不清的語意
4.合理懷疑證據,並思索有無更好的結論
5.對於不同信念抱持開放態度,並嚴謹驗證其信念是否為真

結語

批判性思考的起點不是答案,是問題。批判性思考可以說是一門理解別人,並與之達成共識的學問。為什麼網路上充斥著意見不同的人,彼此堅持自己的觀點,最後口出惡言,不歡而散。
事實上溝通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學習的。我們應該將他人的意見視為珍貴的資源,因為那將成為你的事實、意見與結論的基礎。
然而這本書剛好就是幫助你培養批判性思考的好工具,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你今天好嗎?每個禮拜三,都會在這裡分享一本啟發我的好書。希望閱讀後的你,哪怕只有一句覺得有道理,就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意見,都非常歡迎在底下留言。期待你的光臨~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