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談”獨老”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天剛談過”獨老"問題,今天(民111-12-12)的聯合報/ 頭版就根據該報「2022退休力大調查」出現<「一個人海嘯來襲」>附標題是「獨居成常態,要及早準備」。內文的標題含「一人生活,疫情下提早預習。」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全球興起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居家上班,一個人吃飯睡覺,盡量避免與人接觸;如果確診,則一個人排醫,一個人居家隔離,一個人試著搞定所有事,換言之,疫情迫使所有人提早預習「一個人」。而人生走到最後,也一定是「一個人」。
「退休五力,社會連結最落後」退休五力包括:自在獨立、財務、健康、活躍好學、社會連結我的用詞是:老本、老伴、老健、老趣,最後加上生活自理),聯合報的調查中,"社會連結"—也就是"老伴"(老伴:指的是不止伴侶,還含朋友,親人,朋友含新舊及古今—例如你喜歡的某個古人,看他的文章,與他對話等等)在調查中是五力中最弱的項目。我自己的經驗是:這方面女生比男人強,男人退休後大多關在家女人則參加許多社團,結交許多新友。而朋友可排解鬱悶,可交流溝通防止老化,可增廣見聞,可增加樂趣,因此如何即時增加與人交流溝通的質和量—不管是透過平台找到同好,或者透過社團或活動結交新知,或者加入義工—既助人亦擴展生活層面—都是可以考慮並實際作業的。
社會連結
A3版全版與獨老有關。主標題是<獨自終老 超單身世代漸成形>;附標題是<不婚不生離婚喪偶…一個人,快速現在進行式>內文提及目前全國單人戶3133858戶,佔總人口的13.95%(我之前的說法是以戶數為主,民國111年10月份,台灣地區總共有9,068,488戶;其中1人家戶有3,133,858戶;2人家戶有1,873,085戶。也就是說一個家屋中只有一個人和兩個人住的家戶數超過全國總戶數的一半以上。)「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老年人口住宅數於一○九年第一季為五十七萬多戶,今年第二季已有六十八萬多戶,獨居戶更從四十三萬多戶增為五十一點七萬多戶,六十五歲以上獨居成常態,達七成六」(引自聯合報)
孤獨老人
這些數據樣樣都指出:"獨老"—即令有老伴,但也一定有一人先走,後走者大概都是"獨老"—時代已經來臨,且正在加速進行中。如何一個人過活?疫情下已有多人實際體驗過;請將歷練所得加以整理,俾為未來的"獨老"預做準備;而”獨老”既是必然,那麼如何過得舒適且優雅,那是需要學習,也需要提前準備的。讓我們現在就開始…(你可以根據退休五力的項目,評估一下自己那方面較佳,那麼再加點力;那方面較差,那麼試著改善…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因此必須面對著自己需求來做準備,而且,現在就要開始……)
註:之所以現在就要開始,乃因你根本無法預期什麼時候”獨老”就直接降臨到你身上,最近就連遇好幾個猝死案例,年紀都差不多,其一是退休後擔任義工,開會期間突然倒下,就此離開;另一是剛退休靠打球以保持健康,然後亦是突然倒地不起;另二例是突然發病,然後迅速離開。這些都是好死,因為都沒經過太長時間的病痛,(沒有任何延命措施來痛苦的延長生存期間)而且一了百了,不再有什麼憂愁悲傷了;只是未亡人馬上成為獨居老人,他們都有兒女,然而都選擇(原因不同)寧願自己生活…不要以為"獨老"好像還離你很遠,你錯了,它何時臨身,誰也說不準…所以現在就要開始準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言 小嬰兒出生後,全家人的生活步調都因而亂了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嬰兒身上。要先去上保母課,然後依據專家和學者提供的一堆嬰兒訊息,什麼時候吃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其他人都被嚴格規定和要求…一有動靜,就得查看是餓了?還是拉了?餓了要看大小決定奶粉幾湯匙,開水多少,等到幾度…,拉了要如何拿掉尿布
內子是一個協會的理事長,也擔任三個團隊的教練,為了開會員大會,每個隊伍都需要準備一個表演活動。活動順序早已排定,大會還有三天就要進行。昨天吃晚餐時,她突然憤慨的提起,當天加強排練以便表演時,突然有位學員表示她可能無法參加,因為她參加的兩個活動中間必須換裝,他擔心時間不夠;內子一直跟他解釋和說明時間絕
台灣從民國109年開始出現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還少的現象,而且差距愈來愈大;今年前十個月已達57,366人。馬斯克曾在臉書上提及"日本亡國論",即因日本也有此現象,而且一年差距達五十多萬人…出生比死亡少意味著老人化現象嚴重,而且愈來愈重... 前文中亦指出,比較民國九十年與民國一百一十年的人口結構,可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已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台灣人中就
健康無價 前言 人生在世,重要的東西很多,例如財富很重要,工作很重要,自尊很重要,信仰很重要,休閒很重要,朋友很重要,家人很重要…可是沒了健康,那些都變得沒那麼重要,甚至不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麼健康是一,其他都是健康後面的零,有了健康,你認為的重要才重要。 問題是人人都知道健康重要,然而,病痛,卻遲早
前言 小嬰兒出生後,全家人的生活步調都因而亂了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嬰兒身上。要先去上保母課,然後依據專家和學者提供的一堆嬰兒訊息,什麼時候吃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其他人都被嚴格規定和要求…一有動靜,就得查看是餓了?還是拉了?餓了要看大小決定奶粉幾湯匙,開水多少,等到幾度…,拉了要如何拿掉尿布
內子是一個協會的理事長,也擔任三個團隊的教練,為了開會員大會,每個隊伍都需要準備一個表演活動。活動順序早已排定,大會還有三天就要進行。昨天吃晚餐時,她突然憤慨的提起,當天加強排練以便表演時,突然有位學員表示她可能無法參加,因為她參加的兩個活動中間必須換裝,他擔心時間不夠;內子一直跟他解釋和說明時間絕
台灣從民國109年開始出現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還少的現象,而且差距愈來愈大;今年前十個月已達57,366人。馬斯克曾在臉書上提及"日本亡國論",即因日本也有此現象,而且一年差距達五十多萬人…出生比死亡少意味著老人化現象嚴重,而且愈來愈重... 前文中亦指出,比較民國九十年與民國一百一十年的人口結構,可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已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台灣人中就
健康無價 前言 人生在世,重要的東西很多,例如財富很重要,工作很重要,自尊很重要,信仰很重要,休閒很重要,朋友很重要,家人很重要…可是沒了健康,那些都變得沒那麼重要,甚至不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麼健康是一,其他都是健康後面的零,有了健康,你認為的重要才重要。 問題是人人都知道健康重要,然而,病痛,卻遲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獨自在疾病與老年中面對孤獨的挑戰,包括作者對社會福利系統與獨居老人的看法,從個人經歷中反思孤獨死的現象。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或不生育,這使得獨居老人的問題日益凸顯。作者呼籲社會應加強對獨居老人的關懷與支持,以減少他們在生命最後一哩路上的孤獨。
Thumbnail
有一個媒體針對不同世代的人做了一份調查,發現六十歲以上的族群已有三成多退休後想跟好朋友住在附近,至於五十歲以下的人就更多了,居然超過七成,基本上這些較年輕的人已不寄望老了能跟孩子一起住,當然,這也反映如今很多人不婚不生,即便有孩子,也務實地知道在全球社會變遷之下,三代或四代同堂,已經是即將消失的社會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適合一個人過生活,但是要自在快樂地過獨居生活絕對有方法,但是也要預作準備與練習,不然等到因各種措手不及的意外發生,被迫獨居而成宅男廢女或獨居老人就慘了
Thumbnail
最近和身旁一些屆齡退休的長輩們聊天,發現「似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退休後找到生活重心是非常重要的!」真是好現象~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觀察了現代社會中孤單一人的情況,包括在不同地點和場合觀察到的人們。文章探討了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並提出了對此現象的觀點和見解。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獨自在疾病與老年中面對孤獨的挑戰,包括作者對社會福利系統與獨居老人的看法,從個人經歷中反思孤獨死的現象。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或不生育,這使得獨居老人的問題日益凸顯。作者呼籲社會應加強對獨居老人的關懷與支持,以減少他們在生命最後一哩路上的孤獨。
Thumbnail
有一個媒體針對不同世代的人做了一份調查,發現六十歲以上的族群已有三成多退休後想跟好朋友住在附近,至於五十歲以下的人就更多了,居然超過七成,基本上這些較年輕的人已不寄望老了能跟孩子一起住,當然,這也反映如今很多人不婚不生,即便有孩子,也務實地知道在全球社會變遷之下,三代或四代同堂,已經是即將消失的社會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適合一個人過生活,但是要自在快樂地過獨居生活絕對有方法,但是也要預作準備與練習,不然等到因各種措手不及的意外發生,被迫獨居而成宅男廢女或獨居老人就慘了
Thumbnail
最近和身旁一些屆齡退休的長輩們聊天,發現「似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退休後找到生活重心是非常重要的!」真是好現象~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觀察了現代社會中孤單一人的情況,包括在不同地點和場合觀察到的人們。文章探討了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並提出了對此現象的觀點和見解。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