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拜託,你的錢不是你的錢_II

大家去一個新景點或買東西都會研究?
大家讚美的或不停掛在嘴邊討論,真的就是好?
那麼穩妥地管理錢,是不是更要好好珍視與尊重?
是把自己的錢交給其他「老師」?「理專」?還是不負責任地讓你的薪水成為別人的被動收入?

這樣,我們除了在投資分配、風險控制不ALL IN,還可以多觀察什麼?
從「領導的頭和團隊觀察細節」,到「不是只用投資人的money」和「公司的負責人及團隊也要出資」…很多可以觀察和評估的細節,這些觀察非常實用,數據可以造假,人的眼神和行為,無法作假。幫助自己在旁人鼓譟時,可能迫於時間或壓力而臨門一腳的投資合夥上,剎車!!守護好基本江山。
遇過千變萬化的公司模式,以借貸契約向投資人們募資,宣稱3-10%,更有可能像創投那樣成為元老等級翻倍獲利,但是這並非金錢全部的樣貌;金錢如同人的關係一樣,可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今天喜歡你的人,不一定明天、每天、每年都要一如往常地喜歡你!也不會什麼事都誠實正直。你也是人,不會一生都始終如一地喜歡其他人。金錢也是,投資可以增加收入,同時也能在不可測的風險來臨時,狠狠歸零或破產。
很多時候投資,不乏很多小資、長者耳根子軟,貿然行動;老手也有可能會失誤。想起一些投資的基本判斷,和一些借貸因脱產而無法強制執行的case,通常會請對方提供財務管理或营運的相關文件,讓團隊或專業人士一起評估;否則, 大家獨資或合資動輒數萬~千萬投資,只簽借據似乎没可信度。
會這樣說,是的確遇過以本票或各種天花亂墜的保證進而募資名義的資金借貸,看起來很有保障,那又如何?脫產而人間蒸發的公司,我們不一定知道,通常知道時,都是檢調調查和新聞版面。
親友之間借錢都會有去無回,何況是陌生人之間?
有些募資的人會說:
只有出資的人,没有共享成功的必要,就不屬於團隊,更不用了解所投資的細節如:財務使用。
財務無法透明化,募資方或需要資金者可以選擇保密不說,而我們每個人在投資時,也能選擇不合作!立場不同,大家注重的角度不一樣,沒有什麼絕對正確或錯誤,只有更長時間多方面的訓練自己的眼光和選擇而已。
再以半年內圖檔擷取下方網路評論的這個例子,雖然仍然帶一點情緒,但非常具體地說明了細節:
如課程面不符合需求、退費機制不符合常理、現場實際案例與描述過大落差、客服及公司團隊與客戶之間關係經營的互動⋯⋯,不會只是一般以主觀情緒主導或店家要你填就填得隨便評論:喔!這個很值得上!(怎麼值得?哪裡值得?)老師人很好!客服好⋯⋯(你跟他們24小時都在一起?什麼叫人好?)
這時候我們要去查的事:如果不在意錢或學費,請你直接入場並跳過忽略下面內容!
但大家通常一定會心裡評估:這課程有這種價值?有這樣的價位含金量?
請發揮「偵探」的精神質疑和確認:
課程實質內涵有到那樣的價值?
這我們可能沒辦法立刻判斷!!還是必須成為會員,畢竟他就是要賣你
該公司費用能退?
這我們總可以親自在客觀上,查查公開的、可供大眾參考的線上合約,以《拜託,你的錢不是你的錢_I 》 反查到該公司退款明文照片資訊,在不合適時即時止步;如果已經有其他人分享--遇到退費不成被威脅簽文件、或根本無法退⋯⋯
這時候 能不要報名就不要!
除非你喜歡當韭菜去送錢給人或心理孤單寂寞,沒地方可花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時間自由、財務獨立、退休、燃燒生命地深耕熱情與天賦!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