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書名叫做'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 ',作者是蔡佩娟老 師,老師本身是一位鋼琴家,在學期間就讀紐約曼哈頓音樂院鋼琴演奏碩士,回台灣後也參與各式的音樂演出及從事教學。
"學音樂要建立的,是孩子與音樂的連結而非將之推開"
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我會知道蔡老師是因為我本身也是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當我在研究教學時無意間看到一個Youtube影片【科譜學堂】,這是一個針對鋼琴技巧的教學影片,其中很多關於鋼琴技巧的解釋幫助我在教學上有更多的啟發。於是我便開始上網搜尋蔡佩娟老師,因此得知了這本書的存在,我抱著研究鋼琴教學的心態去買了這本書,當我翻開書本讀完第一章"學琴,不等於學到音樂" 我意識到這不只是一本提供教學建議的說明書,它更是一本生活哲學以及後半段作者對人生有所體悟的回憶錄,這本書改變了我許多舊有對"學習"的思維,也激發我思考對於學音樂這件事情的認知。第一篇我會分享我在書中得到的關於老師的一些啟發和重點,第二篇會分享關於家長或學生們常有的偏誤。
"專業的老師不一定有熱忱,富有熱忱的老師通常比較負責任"
其實書中多半是在對家長及學生的叮嚀,以及探討一些學鋼琴常出現的一些偏誤,比較少直接針對老師的主題,但書中卻能透過許多事件或範例反射出一個好的教育者該有的模樣,書中提到,老師應該要提升自我專業度,用專業說服人,而我認為「熱忱」則是推動我們去做這件事的動力,如果一個老師在教學上經常感到厭倦,抱怨學生、家長,或感受不到教學帶來的樂趣,那或許是要停下來思考究竟你是為什麼而踏進這個領域的,台灣的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阿滴曾經說過一句話,「為了賺錢當Youtuber,那你會失望」,想賺更多的錢不是壞事,但這不應該是推動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我也曾經在某自我成長的書中看到一段話 「當我們知道為什麼而做,才能在遇到困難後堅持做下去」,回想我當初踏進教學這個領域,是因為當時有位朋友推薦我去新加坡擔任老師,主要原因是我太太(當時是我女朋友)是馬來西亞人,過去可以跟她比較靠近外,也因為薪水真的不錯,我也就過去了,在那裏每個禮拜教授超過60個學生,每天都是精疲力竭,充滿抱怨的回到家,當時唯一推動我繼續待的動力就是每月發薪水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我的身體終於不堪負荷,最後才選擇離開新加坡回台灣休養,在台灣休養的那一年,我才開始慢慢思考為什麼這個人生的大哉問。當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被燃起當初那單純喜歡音樂的心,我也慢慢開始意識到教育是一個「使命」,台灣未來的音樂素養及人才或許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當我們認真思考教育的本質及意義,鋼琴教學會變成一件神聖的事情。
"老師應提升自我專業度,用專業說服人"
接下來我想分享我從書中得到的一些關於老師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其中也包含我這幾年從事教學的一些經驗,首先我認為演奏能力是老師們必要的能力之一,我解釋一下這邊說的演奏並不是指老師要一直辦個人獨奏會或時常參加比賽證明什麼,而是好的老師通常也會是個好的演奏者,不僅要能夠示範正確的聲音給學生聽,連錯誤的聲音也要能夠正確的彈出來,但演奏的機會其實不是說有就有的,所以對我來說錄下自己的彈奏影片是個很有效的演奏練習,或是舉辦學生音樂會時也準備一首曲子參與演出。
"好的老師懂得變化,不會一直僅用上一代的方式直接複製在下一代身上"
第二個我認為鋼琴老師都需要清楚自己的"教學系統",老師是否能清楚給予不同學生以及不同的問題要用什麼概念及方法來教?還是一套方法運用在所有學生身上? 比如音階,不同學生可能會產生轉指重音、指關節塌陷,手緊等問題,手緊又可延伸出不同部位的僵硬,手腕、肩膀、手臂等等,老師是否能在需要的時候清楚該使用什麼方法及教材? 是否知道樂曲要帶出的是什麼方面的技巧練習,作者寫教材的用意是什麼? 當老師清楚知道自己的核心理念後,便會自然地思考並研究教學,也能更靈巧地在教學上做出不同的變化。
"身先士卒"
我自已在教學的過程中會一直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成為"紙上談兵症候群"的人,就是在過程中不斷的用客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專業,比如當我在教不同樂派的曲子時我會問自己"我是真的知道巴洛克及古典樂派的差異,並且能夠示範出來嗎?" ,當我在說明兩種不同的音色時,"我是真的感覺到明顯差異嗎?"還是只是在告訴學生"我分得出來只是因為我有那張畢業證書跟那些年海外的教學經驗?" 我也相信一個道理"要領導別人之前,要先學會領導自己" 。
總結
學音樂的路是沒有終點的,老師也只是走在學生前面的"學習者"雖然整本書都像是在對著家長學生說話,但在閱讀的過程讓我有不少的反思,音樂教育不只是一項樂器的操作,更能"打開人生的廣度",但老師們必須要有夠廣的格局和視野,才能在所做之事找到意義及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