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2022年末幣圈經驗總結

    2022年幣圈發生很多大事,雖然不是親身經歷,但也親眼目睹
    2022年我給自己的結語是:「定義跑道,持續學習」

    《寫文章》

    今年9月才開始決定紀錄自己學習過程,並且寫成文章分享給讀者,因為我常常看到一些不管是國內亦或者是國外的資深幣圈分析師說:「如果你要精進自己,比輸入重要的一定是輸出」,好啦這句話是我自己寫的,但看到的意思差不多是這樣,就是除了持續吸收知識外,你必須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概念並且輸出,雖然這個道理我懂,但還是很懶得寫文章,看我上一篇文章什麼時候發表就知道我有多懶,但我之後還是會持續輸出,不管有沒有人看,只當督促自己要做事。

    定義跑道

    我大約在2021年7月正式踏入幣圈這個兔子洞,我連碩士畢業論文主題都是幣圈的主題(目前正在寫),起初近來幣圈的念頭是因為這裡的漲跌幅很大,剛好又遇上牛市,彷彿下一秒我也可以百倍自由之類的... 可惜現實直接給我一腳,把本金虧光只是家常便飯。
    到了22年初,我想了想如果在這個圈子只是賭,我有機會賺錢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因此開始有了一些創作的想法,把這半年學到的經驗做成文章分享給讀者好像還不錯,因此我創了 IG 紛絲專頁,然後用我超爛的photoshop做圖,成效明顯不彰,但也為我之後的跑道選擇奠定基礎。

    嚐百草

    老實講,22年初到7月,我嘗試了很多種方法試圖去賺錢(沒有玩合約),像是:presale、土狗、GameFi、NFT 無一例外都賠錢(一級市場能踩的坑我幾乎都踩過),過後我有覆盤過,最大的敗因是我太相信這些項目還有對項目沒有深入研究,哪怕我研究過這些項目的基本面亦或者代幣經濟,我也不會虧麻!

    《初識菜鳥》

    7月之後我的錢大概虧完了,因為是學生能運用的資金不多加上台北的物價貴鬆鬆,索性直接把賺錢這個念頭給掐滅,取而代之的是研究市場,研究也是有分賽道,NFT、GameFi、DeFi、公鏈 ... 一堆。這麼多賽道該咋選,我采用刪去法把我踩過坑的刪掉,並不是我怨念太深,只是我認為研究這個不利於我觀念的整合,因此我把NFT和GameFi刪掉(絕對不是因為他們不好,雖然GameFi的代幣經濟蠻無解,不利於研究),至於剩下的賽道還很多咋辦,我會把他們畫分等級,主要還是公鏈第一(我有興趣),接下來是DeFi(論文要用...),其他賽道平常刷新聞有刷到還是會了解一下。

    《盲人探路》

    決定要走研究這條路時,我常常問自己:要如何分析這個項目? 要用什麼工具分析? 要怎麼樣才能算是合格的分析師or研究員? 如果這個項目有研究報告了,我還要研究嗎? 我走這條並未平鋪的道路不到半年,這些問題對於一個沒有導師的人來講無疑是探索一個未知叢林,但有句話說得好「量變引起質變」(我亂引用的_),當閱讀量變多時,你會發現前面幾個問題似乎得到了一些解答。
    1.首先如何分析項目?
    借鑑其他人的格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之後再轉變成自己習慣的研究格式。
    2.該用什麼工具分析?
    這種也是觀察其他研究報告或者是深度文章,試著學習他們採用的工具,再找尋自己順手的使用,也要觀察他們使用哪些指標(這個蠻重要的),很多指標都是判斷市場的依據。
    3.怎麼樣才算合格的分析師?
    這個我還不曉得,等我自認合格時再寫一篇。
    4.如果這個項目有研究報告了,我還要研究嗎?
    請研究拜託!我在找項目研究報告的時候,同個項目我都會找很多篇一起研究,研究報告不嫌多,我在查找的當下只會覺得寫報告的人是聖人,多幾個聖人我只會更感激而已。

    結尾心得

    先說一下我對幣圈的感受,投機的人一定佔多數,但盡心力在 build 的人一定存在,研究項目的目的就是將 builder 所建立的技術以及商業模式所捕獲並且分析出他的價值在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一個產業有 「哇!」的感覺,這是我對區塊鏈的感覺,也是這個感覺讓我在這 2022 年裡面沒有一天不接觸他,希望各位也能遇到讓你有 「哇!」的人事物,我們 2023 再見。
    如果有區塊鏈問題或者是加密貨幣的問題都可以找我聊聊
    IG:主頁有
    twitter :@tingcryptoTW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